李秀兰
摘要:通过化学微专题的学习,能充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通过合理设置微专题,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核心素养;微专题;思维方式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作为化学课程是学生在初中刚接触的一门具有实践性的学科,则需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尤其是在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提出了全面要求,化学课程需要的是注重“能力为重”的指导方针,特别是化学实践与探究,化学问题的解决与创新等,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学会学习,创新与创造力,关键是要以学科为本位,探究为重点,实践为引导。
化学“微专题”往往使立足于学情、教情、考情,以某一知识点为中心,以某一实验为出发点,从该知识的基本概念,从该实验的现象及基本原理来人手,通过一条清晰的主线将问题串联起来,各个微小的知识点将化学知识整合成完整的内容,由“因微而细、因微而准、因微而深”到达知识深处,从而培养学生深度的核心素养。
1立足核心素养,精设微专题
微专题往往是针对小问题,小知识,小的实验来提出,它往往是影响这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实验现象的把握和认知,所以我往往对每个知识点精设小专题,在数量上,不能贪多而全,但是一定要保证学生在上课时间上有充分的思考时间,在对每个化学小专题上应该是选择底起点,有典型性且是易错的,同时在微专题上要选择的是尽可能让学生的参与度要高,让每个学生都要会思考会有收获,同时在化学微专题的形式上,可以小知识点的认识,可以是生活常识的知识,可以是化学实验的知识,呈现的形式可以是多样化,改变了传统的“做一讲一实验一做”的循环模式,则可使理解进入深层结构,层层深入,充分引导学生的思维发展。
案例1
《二氧化碳的功与过》微专题设计,
在上这节课时,我是这样设置:
微专题一:设置回忆二氧化碳性质的几个问题:
(1)通常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有三态;
(2)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3)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4)能与石灰水反应;
(5)能参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微专题二:围绕上述几个问题,设置寻找二氧化碳资料的微专题,从而先初步认识二氧化碳的相关特点,其次,通过实验微专题,将石灰水加入装有二氧化碳的试管中,然后摇一摇,观察试管中发生的情况,这里需要注意观察石灰水浑浊后为什么又变澄清了,
微专题三:请学生议一议,二氧化碳过量的的负面影响,负面影响一,影响人体健康,寻找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若分别占比占到1%、4%~5%、6%对人体的影响是怎样的?通过实验,验证人体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的变化。
其步骤是:
(1)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对着一块呼气,并与另一块放在空气中的作对比;
(2)分别收集两瓶人体呼出气体、两瓶空气;
(3)将燃着的木条同时伸人一瓶呼出气体和一瓶空气中,比较燃烧持续时间长短;
(4)向一瓶呼出气体和一瓶空气中分别倒入少量等同的澄清石灰水并振荡观察,
二氧化碳负面影响二:造成温室效应,带来危害;二氧化碳负面影响三:海洋酸化,准备资料卡,内容如下:海洋酸化给海洋生物带来了严重损害,实验证明,它将干扰海洋中最重要的基础生物珊瑚丛以及其他浮游生物的骨骼钙化,因为构成它们骨骼的碳酸钙对酸性环境非常敏感,在本世纪中叶,以澳大利亚大堡礁为代表的珊瑚礁等海洋区域将陷入严重的生存危机之中!
针对各个知识点,建立各个微专题,更能有效的认识二氧化碳的功与过,从而到达了知识点的深处,抓住了知识点的关键处,提升学生学习知识点深度的核心素养。
2围绕核心素养,构建微专题
建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要促进学生的终生发展,是强调能够掌握和运用化学基础知识,涵养内在精神,追求真善美的统一,从而发展成为具有宽厚文化基础,有更高精神追求的人。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则往往是知识的生成过程,学习则蕴涵着知识的发生与发展过程,明确知道什么才能促进学生的学,所以抓住一个或多个知识点来构造微专题,突破疑点和难点,以某个疑点和难点为基本的教学目标来构建微专题,同时将疑点和难点来进行分析,立足于学生的基本需求,在构建微专题时,要特别注意疑点和难点的细致化,要引导学生能够进行辨析及难点的突破,要引导学生能够思维角度的转化,围绕核心素养,突破重点和难点,让学生的主体能充分活起来,从而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教学效果。
案例2《物质的溶解》微专题设计。
围绕重点微专题一:请你将桌上的药品分别放入水中,振荡后仔细观察得到了什么?
讨论:
(1)上述实验观察到的现象相同吗?哪些實验现象相同?不同之处是什么?
(2)你能解释高锰酸钾、食盐、蔗糖晶体在水中逐渐消失的原因吗?
(3)你认为哪几个实验得到的混合物属于溶液?它具有什么特征?学生总结。
想一想:用洗衣粉可以洗去衣服上的污渍,用洗发剂可以洗去头发上的油脂,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
继续探究:在试管中加5mL水,用滴管向试管中加入1—2滴食用油和数滴洗洁精,用橡皮塞塞紧试管口,振荡片刻,静置,观察实验现象,并与前面有关实验现象进行比较提出问题:关于溶液你还想知道什么?
继续探究:
(1)取三只烧杯,各注入50mL水,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2)将一药匙氯化钠、一药匙硝酸铵、一药匙氢氧化钠分别放入上述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至固体完全溶解,测量溶液的温度;
(3)将上述测量的温度记入表格中;
(4)把实验后的溶液,倒入指定的容器内,__学生交流。
通过微专题的探究体验,使学生对科学探究的方法有初步的认识和感受,并为观察、提出问题、拟订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分析概括、信息交流等能力的初步形成打下基础。
3挖掘核心素养。分析微专题
学生的思维方式是分析微专题的关键,教师则应该要把握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思维特点,要对学生能接受知识的心理作出切合实际的判断,也是教师提炼解题方法的关键,所以通过预设学生的思维特点,则是为了更好地生成,同一个问题,每个学生的思考方式不同,则会对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的看法,在化学微专题的设计与实施过程中,则要充分考虑到思维的多向性、过程的开放性和结论的多样性,实际上,当学生的思维与教师的思维合拍后,微专题的教学效果就达到了一种自然流畅的状态。
案例3《化学试卷讲评教案》微专题设计,
笔者还上了这样一节公开课,应该说在公开课中这种试卷的讲评是比较少见的,如果在试卷讲评课中平均用力、没有重点、面面俱到,从第一题按部就班地讲到最后一题,这样虽然感觉讲了很多内容,但学生的收获不大,所以笔者围绕试卷特点,设置逐个逐个微专题,从而更好地把握知识点。
微专题一:对化学用语的理解(题3、14),复习(学生回忆知识点):
化学用语:三种微粒的表示方法、物质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要求、元素化合价、物质的命名规律等。
【分析】题2.指导学生学会分析各选项的化学符号含义,然后根据有关知识解决,如:A:表示的是氮气分子;B:没有注意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D:离子符号书写要展示带电性及电量。
【分析】题14.(2)标出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
【分析】题15.(1)写出硫酸中的阳离子符号-H+。
微专题二:溶液(题9、16Ⅱ1)
错因:对物质溶解度概念、溶解度曲线、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理解、掌握不透彻
【复习】
(1)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概念:条件、标准、状态、单位等;
(2)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的寓意及应用:学会读图、稀图;
(3)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方法;
(4)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等,
【分析】题9、右图表示的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详细图标看试卷);
【分析】題16第二小题根据试剂瓶标签说明书获取信息,进行溶质的质量、溶液稀释的有关计算:利用密度公式、根据溶液加水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原理。
对后面的各个微专题限于篇幅就不一一列举,对此类课最关键的是将习题进行分类,通过复习知识点,解决试卷中的易错题,分析失分原因,讲解典型题,总结方法,而微专题为实现这样的教学目标起了巨大的作用。
4注重核心素养,拓展微专题
以生为本这是化学教学的基础,只有让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了基础知识,我们的微专题才可以进一步拓展与延伸,所以如何拓展化学微专题也是教师应该思考的一个问题,即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则需要学生在学习、理解和运用人文领域知识和技能等方面需具备一定的基本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需要具有科学的探索精神,特别是在学习、理解和运用化学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和行为表现,特别是包括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和勇于探究等等。
案例4:《盐的复习(上教版)——变化中的氯化钠教学设计》微专题设计。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完了初中化学所有知识的基础上展开的复习课,所以需要是拓展的微专题,
拓展微专题一:氯化钠的获得。
视频引入:钠在氯气中燃烧,提问:哪些反应可以生成氯化钠?
可以从物质组成的角度和物质类别的角度,结合离子不共存知识分析,然后投屏展示写出最多方程式的小组照片,同时根据学生整理的方程式归纳盐的性质,再归纳化学思想。
拓展微专题二:氯化钠的提纯,
展示盐场海水晒盐图片,提问:粗盐如何转化为雪白的盐?精盐是否是纯净物?
展示鲁教版海水中元素的含量图,提问:如何除去ca2+,Mg2+,so42-这些杂质离子?提示选择试剂应该从试剂选择和用量角度来分析。
请同学们动手试一试,向粗盐溶液中滴加3种除杂试剂,思考这三种沉淀成分一样吗?
过量的试剂自身又成为了新的杂质,如何除去?最后再整理试剂选择原则和实验步骤原则。
其余的拓展微专题不一一赘述,本节课通过各个拓展微专题探究应用离子不共存知识除去粗盐中的可溶性杂质,进一步学习物质的分离提纯的一般方法,从而了解侯氏制碱法的大致原理,感受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化学微专题学习在知识的整合和优化上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有的放矢,同时注意了学生化学思想的学习感悟,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培养学生的深度核心素养,化学微专题注重思维的碰撞、探索、发掘,从而使教学得到一步步地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