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云霏
摘要: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保证,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首要与关键,是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策略。而产业扶贫是精准扶贫的基本手段,是破解农村扶贫难题的根本途径。目前,基于贫困地区特色农业,进行产业链的延伸与通过乡旅结合方式与结构转型相互作用,成为推动脱贫攻坚工作的有利方式。本文以云南大理的下关茶厂和茶马古道为例,从理论层面分析产业延伸与转型共同推动脱贫工作的作用机理,总结了该地区的实践模式和经验教训,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加快产业延伸与转型从而推动农村脱贫工作的方式建议。
关键词:产业化 结构转型 脱贫攻坚
①该数据来源于云南省脱贫攻坚规划(2016-2020)。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而产业扶贫是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以地方的特色农业产品为原材料,通过企业的技术支持进行加工形成优质产品并销售,是精准扶贫中的重要环节。其中,龙头企业将收购的农作物进行技术加工处理,并利用自身的品牌效应拓展销售渠道,成为该农产品由上游延伸至下游销售市场的中介媒介。然而,在这个农业产业系统分工越来越明确的同时,农业市场上同质化也越来越严重。龙头企业如何更好地发挥其优势、成功地将产品送往销售市场,使农民收入有保证且能提高;为何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同时,乡旅兴起;产业链的延伸与产业转型中间有什么关系,二者如何促进扶贫的更好进行,这些都对当下产业扶贫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云南产业延伸与转型推动农村脱贫概况
云南茶产业链是云南脱贫攻坚的支柱产业。除了茶本身的直接经济收益外,其延伸的茶旅将茶业生态环境、茶生产、自然资源、茶文化和大理所具有的茶马古道历史文化资源等融为一体,既丰富旅游业的开发,更是成为精准扶贫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大理是“滇西边境扶贫片区”主战场,有十二个县市,但其中十一个属于贫困县,截至2015年,共有贫困人口71278户、25.41万人,贫困发生率达9.2%①,贫困问题突出。
(一)“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模式
云南下关沱茶股份有限公司(下关茶厂),为云南省四大普洱茶生产厂家之一,被评为“中国茶叶名牌”,获得“云南省名牌产品”等30多项省部级以上荣誉,是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和国家扶贫龙头企业。下关茶厂以“订单农业”为联结,龙头企业在采购原料时,有倾向性的向聚集符合龙头企业要求的贫困农户的生产合作社订购,让该合作社下的茶农为企业提供优质合格的茶叶,合作企业托底收购,实现“订单脱贫”合理供应。作为扶贫龙头企业,其核心作用在于将收购茶农的原茶叶加工为精品茶叶使其快速且保質保量地,在市场流通且销售,具体如下:
1.技术加工,提高产品质量。该茶厂在通过合作社收购农户的原始茶叶之后,先通过其独一无二的拼接、杀菌、揉茶技术对其制作。其拼配出来的产品,底茶耐泡,盖茶提亮,并坚持使用无可替代的人工揉茶方式。并且该茶厂有着严格质检车间,生产线上露底残次品被抛弃。因此,农户的种植的散茶经过茶厂的加工之后便成为了高质量的茶叶。
2.干燥储存,提高保存效果。在保质储存流通方面,独特的砣形保存便于茶叶的干燥与保护。干燥房已经开始从采用传统暖气系统供暖转变为采用空气干燥节能环保的新兴技术,并且定期有质监部门检查干燥期间茶叶的各项指标。由此,比起茶农自己贩卖茶叶,茶厂的茶叶能够实现更好的保存。
3.多渠道销售,扩大销售途径。在产品的推广与销售方面,下关沱茶股份有限公司以实体专卖店的形式进行销售,实体店大概800家左右。同时,其顺应时代发展,积极拓展电子商务市场,分为两部分经营:天猫和京东旗舰店等自营部分和30家左右的经企业认证加盟的电商联盟。
4.增加产品创新,吸引消费者。为了更好地拓展顾客,其致力研发便于顾客携带、饮用地产品。如龙珠茶即是企业为了迎合消费者喝茶方便的消费需求,特别生产的便于携带的具有特殊形状的茶叶,茶叶成球状,通过特殊加工器械压制而成。茶厂作为产业扶贫链中的重要一环,每年带动十万户茶农,采购的茶厂遍及勐海临沧南涧,下关茶厂对农户增收以及带动农户发展呈不断上升趋势。同时,在加工方面,下关茶厂吸纳技术工500人左右,为当地包括就业在内的民生事业提供支持。
(二)“以旅促农”的产业扶贫模式
随着大理茶产业的兴旺,当地茶农开始从单一的种植业向茶旅发展。近年来,大理的专门种植茶树的茶园逐渐减少,以下关茶厂为代表的茶厂开始向大理周边的茶园购买原茶。取而代之的是乡旅产业的兴盛。在当地著名的景点茶马古道附近的茶山,茶园采摘、农家乐、茶馆遍布茶山,从而带动了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服务业发展,进一步刺激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农户的收入。
调研中发现,随着茶产业的“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在大理的蓬勃发展,茶产业在云南得到迅速发展,加之茶产业链不断向高端延伸(如加工成的精品茶叶、茶馆等),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往,当地的经济结构逐渐由单一的种植业向乡村旅游业发展。这是茶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创新经营业态,形成农业衍生产业及其新业态,带动当地几十万扶贫人口,具体见表1。
茶产业结构的变化进一步促进了农业本身的发展。茶旅的兴起使得当地的茶叶逐渐旅游商品化,还衍生出了很多与茶有关的文化文创产品。据调查显示,尤其是茶马古道附近,周围村落已经向乡村旅游、文化旅游、风景旅游、度假休闲旅游等一系列发展,并开始建设乡村旅游区和农家乐,发展乡村旅游商品加工。如此,吸纳了当地大量就业,也产生不少副业,进一步增加了农民收入。
二、存在的的困难与建议
(一)存在的困难
在研究中也发现通过产业延伸与转型推动农村脱贫了存在的一些困难:一是国内市场茶叶供过于求。因扶贫龙头企业需每年固定收购一定数量的茶叶作为库存,该情况会进一步减少龙头企业的收益,给茶产业扶贫龙头企业带来更大的挑战。二是销售遇到瓶颈。一方面是因为人口红利的消失导致国际市场竞争力不足。另一方面是使用电商平台的利弊矛盾。因为茶叶的收藏价值,茶企一般很痛恨电商的压价行为。销售渠道的减少不仅使得茶厂压力陡增,更会通过产业链的传导对茶农的收入造成冲击。三是自上而下的扶贫链仍待完善。一方面是政府对企业的补贴应及时到位,而茶叶合作社与种植户为固定对接,其他一部分未与合作社建立长期合作的种植户仍旧未能有较为稳定的收入,生活条件仍旧艰苦;另一方面是在监管环节,由于监管不到位,部分茶农为得到更多利润过度采摘古树茶。而从种植到乡旅的转移也使得当地自然环境遭到破坏。
(二)建议
1.扶贫工作中各个主体分工明确。“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自上而下的产业链中,各个主体应发挥其各自的最大优势。农户种植、合作社集中收购、龙头企业负责技术研发和销售。同时,要注意利用龙头企业的品牌效应,结合当地的特色,打造“地理标志+特产之乡+驰名商标+龙头企业+生产合作社+农户”新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从而提高产品知名度,并为乡旅的发展提供前提条件。
2.以旅促农。积极发展农村旅游经济,乡旅结合。在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转变、农村劳动力的转型的同时,利用旅游休闲消费需求,加速农产品的商品化进程,促进农业的持续发展,并给农民的收入带来多元化与增加。
3.充分利用电商平台,积极产品创新。鼓励企业加强与电商的联系,大力发展网销平台,同时加大力度宣传,扩大受众群,增大产品的消费者中的影响力,同时,基于全球化大势所趋和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大背景下,龙头企业积极走向世界,打开国际市场。同时,企业需要及时对产品做出创新,尤其是目前农产品同质化现象愈发严重,需要及时的创新来吸引客户。
4.完善扶贫链,加强茶叶市场监管。一方面是要保证政府对扶贫龙头企业的优惠政策的落实,使得龙头企业有动力与足够的实力去大量购进农产品。另一方面,政府需加大市场监管,无论是种植还是乡旅方面,都要培养和强化资源安全就是产业安全的意识,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谢圆元.云南省农业产业扶贫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云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7:3-10.
[2]彭春凝.当前我国农村精准扶贫的路径选择研究.农村经济, 2016(5):89-94.
[3]杨静芬.大理乡村旅游扶贫研究[D].大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7:2-11.
[4]孙志国,刘之杨,钟儒刚,张敏,熊晚珍,黄莉敏,王树婷.武陵山片区国家扶贫龙头企业与产业扶贫[J].陕西农业科学,2012,58(06):198-202.
[5]邓维杰.精准扶贫的难点、对策与路径选择.农村经济,2014(6): 77-81.
Research on the Role of Industrial Extension and Transformation in Promoting Rural Poverty Alleviation Example
Yang Yunfei
Abstract:Industrial revitalization is the basic guarantee for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the primary and key to the realization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important strategy of resolutely winning the fight against poverty in the report of the 19th National Congress. Industrial poverty alleviation is the basic means of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the fundamental way to solve the rural poverty alleviation problem. At present,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e in poverty-stricken areas, extending the industrial chain and interacting with the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through the combination of township and tourism have become an advantageous way to promote poverty relief. This article takes the Xiaguan Tea Factory and the Ancient Tea Horse Road in Dali, Yunnan as examples, analyzes the mechanism of industrial extension and transformation to promote poverty alleviation from a theoretical level, summarizes the practice models and lessons learned in the region, and discusses the acceleration suggestions on ways of industrial extension and transformation to promote rural poverty alleviation.
Key words:Industrialization;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Poverty alleviation
(作者單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责任编辑:凌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