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的培养

2020-02-08 03:37苟学珍
文理导航 2020年34期
关键词:家国情怀教育高中历史教学家国情怀

苟学珍

【摘 要】2017年新版高中历史课标提出了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要求历史教学必须担负起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重任。本文针对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落实对学生的家国情怀教育进行研究,旨在与各位同仁交流探讨。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核心素养;家国情怀教育

2017年新版高中历史课标明确指出: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社会责任与人文追求。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价值关怀,要关注现实问题。

一、高中历史教学中为什么要对学生进行家国情怀教育

首先,对学生进行家国情怀教育契合课程标准实际需要。2017年教育部制定了新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历史课程要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使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逐步形成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主要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因此,当今高中历史教学必须对学生进行家国情怀教育,这是新课改的要求,大势所趋。

其次,对学生进行家国情怀教育是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家国情怀素养培养的基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以家国为实体依托,培养学生对家庭、国家的情感寄托,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古人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宏才伟略,如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24字的层层推进,两者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不仅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内涵,都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高度和谐统一,并且在实现的路径上是统一的,从强调从小事做起,比如“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因此,对学生进行家国情怀教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的要求。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怎样落实对学生的家国情怀教育

高中生处于人生中的特殊成長期,不仅需要掌握知识参加各种选拔考试,而且也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从本身课程设计的思路而言,家国情怀教育集中体现了全面发挥历史教育功能以及课程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在实际的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有效实施家国情怀教育呢?

第一,历史教师要改善教学理念,全面而深刻地掌握历史教学的内容。

现如今,大部分教师与学校领导都受到了应试教育的影响,认为历史课程仅仅只是一门参加高考的课程而已,这对于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教育的开展是非常不利的。我们不能把历史课程仅仅看作是参加高考的科目,应该允许学生提出疑问,勇于相互探讨。在探讨过程中不仅可以学习历史知识,也可以拓宽视野。必须树立高中历史课程是对学生家国情怀教育最好的素材之一,要紧紧抓住这样一门课程。此外,老师们在备课时要掌握课程标准与所教授的教材内容。受到新课改的影响,历史教学的标准也在不断变化,但是整体的爱国情怀教育始终不变。在不断变化的时代背景和教材背景下,更妥当把握课程走向,理解和掌握课标要求的课程内容,对课程标准中所涉及的历史课程设置背景、历史课程的基木性质、历史设计的设计基木思路与理念、历史课程三维目标以及历史课程实施建议应吃透,在学习课标时,应深入到配套课程标准解读的专著及优秀论文,以便教师对课程标准及课程设置有更深刻的理解。

第二,教师要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与能力。

高中历史教师要时刻树立全新的教育观念,端正教学理念,不断发展自己完善自己,既要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也要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

第三,高中历史教师应该实现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在新课改下,师生是同等地位。历史教师要积极适应历史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建立起师生互动的建构主义教学模式,根据教学实际情况,选择性地采用讲述法、多媒体教学、创设情景式教学、设置任务型等多种教学方法。

讲述法是历史课堂的传统方法,讲述一定要注意讲述顺序与目标,并且具有感染力,这是历史课堂的基本要求。讲述法的重要工具就是历史故事,这样的形式对讲述的感染力有促进作用。例如在讲述家国情怀教育的重要内容辛亥革命时,就可以以林觉民的《与妻书》为切入点,对其生平以及书信内容进行解读,讲述林觉民在幼子出生之际,义无反顾的参加革命的事迹,渲染课堂气氛,进行情感带入,将辛亥革命的情感因素深入学生心中,推动课程进程,从而达到深化情感的目的。此外,讲述法对于历史细节的处理具有良好作用,如在讲解《辛丑条约》内容时,针对各国公使驻京,以及签约国家的介绍,突出中外国力对比,使学生认识到条约的破坏性,以及当时中国的现状,从而达到对教学内容的细节化理解。

历史图片是反映历史真实的有力证据,图片中的历史也是很好的家国情怀教育突破点,如果教师有余力,更可以深化到历史中的图片层次,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例如在实施家国情怀教育时,圆明园遗址照片就是很好的举证,不仅可以将完整的圆明园与现在的圆明园图片对比,引起学生探讨,这么壮观的文化遗产为何会毁于一旦,并提出“现在有人倡议修复圆明园,你是否同意?”,这类问题可以拓展学生思维,有利于深化情感目标。

设置任务型教学法也非常有利于家国情怀教育。比如在红色文化较为发达的地区,比如延安的高中历史课,老师可以提前将内容布置给学生,让学生开始进行通过自己的走访调查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和教科书的差异对比。实地的走访调查才会让学生油然心生无比的敬仰和崇敬。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让每个学生参与进来,最后可以以爱国歌曲作为课堂的结尾,比如《五星红旗》等爱国歌曲。再如讲述人民版必修一《伟大的抗日战争》时,教学组织以小组自主学习为主,通过学案完成相关史实的学习,教师再以小组讨论与教师引导相结合的形式进行重难点突破,而课程设计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设计了课堂反思,反思中国近代落后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只有自强不息,追求进步才能使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课程升华部分,教师可以进行大胆设问:“日本该不该侵略中国?”大多数学生的回答是从道德层面及日本需求方面回答不应该,教师可以反其道而行之,认为中国应该被侵略,从而引起学生的关注,再抛出历史反思的主题,认识中国近代落后的原因,使学生从反面来认识国家落后的后果,培养其自身反思的思维方式。

视频解读法也能有效进行家国情怀教育。视频是融视觉、听觉为一体的综合展示手段,比较单纯的讲述更具有吸引力。例如在感受近代仁人志士的奋斗史中,英勇赴国难的谭嗣同,通过电影表达的形式,展示“戊戌六君子”的慷慨激扬,以及那句“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情感发散,能够达到情感渲染的效果,从而实现家国情怀教育的情感带入的目的。

家国情怀教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途径,是2017年高中历史新课标提出的五大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将其运用于高中历史教学中,对高中生的德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以及中国史的学习具有很大现实意义。学生通过学习了解我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并从中领悟我国人民抵御外敌时不屈不挠的顽强精神,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并将之化为建设祖国的动力。在教学影响下,潜移默化地使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徐敏.在历史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爱国情感的尝试[J].教育探索,2000(3)

[2]袁崇顺,范存俊.历史教学必须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5(5)

(重庆市南岸区重庆第二外国语学校,重庆 404100)

猜你喜欢
家国情怀教育高中历史教学家国情怀
试论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
活用思维导图,突破历史教学重难点
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实验探索
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历史图片的开发及实际应用
教材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核心素养与语文教学的家国情怀
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中小学家国情怀教育初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