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贫困地区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困境及对策

2020-02-04 07:45寸银焕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11期
关键词:基础课双师双师型

寸银焕

[摘           要]  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决定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影响着学生的就业创业,通过对县级民族贫困地区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现状进行调研,以鹤庆县职业学校中学为例,对存在的问题及困境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及对策。

[关    鍵   词]  中职学校 ;“双师型”教师;现状;困境;对策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11-0054-02

鹤庆县是白、汉、回、彝等多民族聚居的贫困县,现有高中阶段教育普高2所,职高1所,重普高轻职中的现象客观存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诸多困难,陷入困境。构建一支高质量的“双师型”队伍,是现代职业教育的客观要求,也是提高办学质量的有效捷径,更有利于民族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

“双师型”教师是指教师除教师证外,还有相应专业的技能证书,既能讲授理论知识,又能指导学生动手操作,具有教师和师傅的双重身份,是现代职业教育的特色型专业课教师,也是促进学生就业创业的关键。民族贫困地区的中职学校专业课教师不足,“双师型”教师匮乏,特别是县级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困难重重,已成为制约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瓶颈。

一、师资队伍的现状

(一)师生比高,教师工作量大

鹤庆职中在校学生1937人,教职工107人,其中工人编制7人,教师编制100人,其中专任教师99人,管理人员1人。在专任教师中,因工作需要到小学支教2人,从事管理及其他原因未上课7人,实际在一线上课教师90人,实际师生比为1∶21.52。高三参加三校生对口升学的学生多,课程杂,需要大量教师指导,导致全校教师的平均周课时为16节,部分教师高达20节以上。

(二)基础课教师多,专业课教师少

在99名专任教师中,从职称评审的专业上看,基础课教师83人,占比83.83%;专业课教师16人,占比16.17%。专业课具体分布为会计学1人,市场营销1人,汽车运用与维修4人,畜牧兽医2人,旅游1人,专业基础课信息技术7人。

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规定:“三年制中职公共基础课程学时一般占总学时的1/3”“实践性教学学时原则上占总学时数50%以上”,这是学校“组织开展教学活动、安排教学任务的规范性文件,是实施专业人才培养和开展质量评价的基本依据。显然专业课的教师严重不足,“双师型”教师缺乏,没有形成自身发展“双师型”教师建设的方案。学校安排课程出现学、教、评专业不一致时,部分教师还会把课表退回教务处,严重影响学校工作。

二、教师队伍建设的困境

(一)基础课教师多,专业课教师少

县级教育除职高外,都是基础教育,学校师资队伍的来源一是从县内其他学校调入,二是招聘或分配到学校。在教师100人中,2000年以前就在学校的有17人:直接分配到学校从教的14人,8人所学为专业课,占分配人数的57.14%,6人为文化基础课教师,占分配人数的42.86%;3人从其他学校调入,均为基础课教师。从当时情况看,职业教育中专业课教师的比例接近50%,符合中职学校教师需求。20年来,学校补充的教师为83人,其中,通过学校上报考核招聘到学校13人,占补充教师数15.7%,从其他学校安排调入70人,占补充教师数84.3%。招聘到学校13人,专业课为8人,专业课教师占招聘教师数的61.5%,基础课为5人,基础课教师占招聘教师数的38.5%。从其他学校安排调入70人中,专业课3人,占调入人数的4.2%,基础课67人,占调入人数的95.7%。通过以上数据表明,当以学校为主体选择教师时,学校对专业课教师需求占60%以上,当从外部学校调入教师时,95.7%以上的教师为文化基础课教师,学校对教师没有选择权是导致学校基础课教师多专业课教师少的根本原因。

(二)职称评审体系不利于专业课教师的发展

县级职业高级中学教师职称属于中小学教师评审体系,中小学教师评审体系相对单纯,“学什么”“教什么”“评什么”是评审的基本原则。职业教育的专业课要占课时总量的50%以上,部分基础课教师必须改行为专业课教师,或者边教基础课边上专业课,不仅要花大量时间去研究专业课的教学内容,还要钻研专业课技能操作,耗时耗力,评审职称,难上加难,甚至一票否决。如2019年我校6名基础课教师通过高级教师职称资格审查后,其中4人为教学评一致,顺利通过评审,通过率为100%;另2人为既上基础课又教专业课,2人的专业课经过国家级为期脱产3个月的专业课培训并通过考核取得证书,成长为“双师型”教师,但均未通过评审,通过率为零。可见,现行的中小学职称评价体系已不适应县级职业教育的发展。

(三)专业课教师职称高,年龄大

16.17%的专业课教师要上50%以上的课程,显然不行,部分基础课教师只能从事专业课的教学。如今年高三专业课辅导教师为11人,其中,45岁以下2人,占专业课辅导教师总数的18.18%;45~50岁3人,占专业课辅导教师总数的27.27%;50岁以上6人,占专业课辅导教师总数的54.55%。从职称上分析,中职3人,占专业课辅导教师总数的27.27%;高职8人,占专业课辅导教师总数的72.73%。上述数据表明,专业课教师老龄化,断层性缺口非常大,做好专业课教师的人才储备是学校师资建设的首要任务。

(四)综合高中定位不准,目标不清

综合高中从理论上讲具备升学与就业双重功能,集普教与职教为一体。综合高中班实质上就是三校生对口升学班,学生以考入理想大学为目标。云南省目前实行文化加技能的考核模式,文化成绩和专业成绩各占300分,对应专业技能证书初级加分10分,中级加分15,高级加分20分,从考试分数结构上看,也体现出专业课的设置应在总课时数的50%以上。学校综合高中教学普高化,高二下学期才开设专业课教学,经过分专业确定人数,根据学生志愿安排专业课辅导教师,订购教材,专业课教学采用走班制,期间学生还不断调整专业,4月份专业课教学方步入正轨,高三下学期4月专业课参加高考,仅一年的时间“填鸭式”上完专业课,考试成绩自然不理想。学校在综合高中专业设置上没有预案,学生在23类专业课中自由选择,出现类别多、师资不足的情况,如教育超过百人,教育类考试科目涉及音乐、舞蹈、书法、普通话、教育学等近九门学科,但仅安排一位教师全科辅导,每周10节课,显然不合理。学校对综合高中定位不准,目标不清,重文化课、轻专业课,专业课师资缺乏,课时不足,导致近两年三校生高考二本上线率直线下滑,势必影响学校招生,最终会影响学校的发展。

(五)“双师型”教师匮乏

“雙师型”教师是集理论与技能为一体的特色型教师,具有教师资格证和相应行业的职业资格证书。目前从我校持证情况看,持高级技能1人,中能技能2人,初级技能16人,持证率为教师总数的19%,仅2人有企事业单位实践经历。“双师型”教师比例低,缺乏实践操作能力,教学中注重理论教学,忽视技能操作,因此提升专业课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是培养“双师型”的重要途径。

三、建议与对策

(一)上级部门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是解决中职学校专业课教师不足的根本途径

当学校主动选择教师时,专业课教师的比例在50%以上,但当从其他学校调入时教师为基础课教师,原因是职中地处城区,外区乡镇中小学教师为了进城工作,工作调动把职中作为目标,是造成基础课教师多的主要原因。只有上级部门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从学校实际需求出发,把专业课教师数量控制在总编制数的50%以上,不足专业课教师必须通过到高校或企业考核招聘,而不是教育系统内部解决。

(二)构建职高职称评审体系

中小学教师评审体系相对学科单纯,职高学科复杂,专业课在教学目标上重点体现实用性,注重实践操作,而不是理论成绩。职高专业是按市场需求开设的,市场变化时专业设置和课程也会变动,教师不论学什么、评什么,都应服从学校教学工作安排,边学边教,注重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不能简单强调所学所教所评一致,基础课教师上专业课,一切从零开始,付出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应给予照顾。

(三)立足实情加强专业课师资队伍建设

专业课教师大部分年龄偏大,45岁以上的专业课教师占比专业课教师总数的80%以上,没有形成老中青基础课与专业课各半的格局,不利于学校长远发展。针对目前大量的年轻基础课教师,可让每个基础课教师通过1~2年时间自学或培训掌握1门三校生高考专业课,并安排相应的课程,逐步成长为这门课程的骨干教师。

(四)构建升学为主、就业为辅的办学新模式

随着中专学校大量升格为高等职业院校,国家对高职教育的扩招,就业形势的严峻,企业对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学校应转变“为当地经济建设培养合格人才”的旧观念,建立以“升学为主就业为辅”的办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专业课师资不足的问题,使中职教育的办学更加灵活,为高职院校输送大批合格新生,培养出一大批高技能型人才。

2019年全校学生总数1937人,其中五年制大专77人,占学生总数的3.98%,就业班学生532人,占学生总数的28.18%,对口升学班学生1314人,占学生总数的67.84%。学生升入大学的比例已高达71.82%。学校在专业建设和课程设置时必须首先考虑考试科目和对口升学的学生情况、师资情况,对学生需求大的热门专业建立师资队伍,形成自己的招牌专业。对口升学考试更体现出考试的专业性,注重实践操作技能考核,学校目前综合高中办学模式已不适应时代发展,应当在学生入学后按专业建班立制,同步做好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学,按不低于50%的课时开设专业课,真正做到升学就业两不误。随着全县初中毕业生的减少及普高的扩招,三校生高考升学率及二本上线率直接影响学校招生,决定学校的发展。

(五)鼓励基础课教师参加专业课培训,成长为“双师型”教师

学校的专业课教师多数是在教学中边学边教边积累,掌握一定技能,但缺乏系统培训,影响了实践能力的提升。通过培训,逐步掌握专业课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注重实践操作能力提升,考取技术等级证书。

学校要立足实情,构建一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特色鲜明、相对稳定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在现有教师中,通过“培训、比赛、教研”等措施提升教师的理论与操作技能,建立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专业负责人、驻厂轮训等制度,促进教师理论和实践技能提升,从而成长为“双师型”教师,促进职业教育的又好又快发展,办好群众满意的职业教育。

参考文献:

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Z],2019.

编辑 陈鲜艳

猜你喜欢
基础课双师双师型
渗透式课程思政在专业基础课中的开展及探讨
2018年全区新增“双师型”教师1107名
地方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职业发展初探
试论地方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政策保障
浅谈地方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问题及有效途径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与实施
吉林省经济转型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影响
新时期民办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民办高校转型背景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探析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原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