杓进虎
【内容摘要】随着高中教育改革的深入,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提高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工作已经成为最重要部分。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我们在平时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史料的挖掘和运用,要把史料的积累和挖掘工作重视起来,因为史料的运用对于高中课堂历史教学工作,以及对于树立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有不可缺少的作用,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用选好史料,用好史料,要提高史料的价值和运用的有效性。
【关键词】史料 高中历史 有效性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史料的运用是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能力,这也是高中课程标准的要求之一,在新的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也提出来,关于高中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培养,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史料核心素养,所以,我们要挖掘和分析运用史料,用正确和真实的史料来证明和帮助高中课程知识的理解。让学生更好的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形成自分析能力,认识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高中历史教学中我们一定要重视史料的引入、分析和运用。把史料的运用作为高中历史教学的重点工作。
一、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运用的重要性
1.史料的运用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好的老师,只有培养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历史史料就显得尤为重要,历史史料包含了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人物、地点以及背景、原因、结果等,富有故事性和趣味性,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通过史料的引入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丰富了学生知识的储备。
2.史料的运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探究性能力和对历史真实性的判断能力。新课标要求学生不仅仅能认知历史课本知识,进行简单的记忆。而且更重要的是要融汇贯通,了解历史的来龙去脉,知道事件的背景,要把事件本身放到历史大环境里去理解,拓展思维的宽度与广度,灵活运用,避免历史知识的死记硬背。
3.史料的运用能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在价值观的培养中历史教学肩负了不可缺少的责任,不可忽视,所以,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的引用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树立对史料中古代历史人物的时代性的主流世界观,通过历史史料知识的学习,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例如在文化知识的学习中,要通过对关中大儒常在思想的学习,体会到古人的价值理念,史料不仅仅是一种知识的补充更重要的是一种人生价值的引导和树立。古人的正确价值观可以很好的引导青少年的爱国观和荣辱观。
4.史料的运用补齐了课本的“篇幅”和局限性,弥补学生的知识欠缺部分。由于课本篇幅有限,每篇都是精简过的,这样难免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出现学生“知其然不知所以然”的情况,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详细理解与熟练掌握,史料的运用弥补了这种情况的出现,补齐了课本内容不全面的情况也解决了学生眼界的狭隘。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运用的注意事项
虽然史料对高中历史教学有举足轻重的重要性,但是,歷史课本内容繁多,包罗万象,不论是纵向还是横向都有丰富的内容,在浩如烟海的史料中,如何选择就是摆在老师面前的一个大问题,所以,对于史料的选择主要注意四个方面。
第一、要选择切合课题的史料来服务教学目标。在历史教学中史料的选取就是教学备课的重点环节,选取的史料不能太长也不能太难,每节课的史料选择要得体,要符合本节课的内容,只有真实和符合历史事件的史料才能证明和帮助学生理解课本知识,也能补充学生的知识面和思维的发散性。只有把这一点做好才能更好的加深了解。所以,选取真实有效的史料对于历史课堂教学就是非常重要的一步,一定不能忽视。
第二、史料的选择要力求挖掘本来的价值,要选择有价值的史料,没有价值的史料不要选择。课堂的时间很短也很重要,我们运用史料要短小精炼,还能达到证明历史事件的真实性。要通过问题设计,调动学生思维,提高课堂效率。缺少价值的史料不能选,影响学习兴趣,降低课堂效率。
第三、要选择通俗易懂,符合学生认知的史料。因为学生的思维和成人的思维有差距,不论是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我们选择史料要选择通俗易懂的,不要选择艰涩难懂的史料,老师理解都吃力,学生就更加难理解了。简单易懂,容易理解的史料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以此来达到学生学习的目的。
第四、史料的选择形式要多样。在课堂教学中多方面,多种新式史料的选择不仅能使得历史课堂生动活泼,而且还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历史,探究历史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史学素养。“如果课堂上出现的史料过于单一,反复出现,就可能降低学习的兴趣,使得课堂枯燥乏味,降低了学习的效率。所以,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史料的选择不能太单一,要形式多样,有文字、图片、视频等等。以此来刺激感官,加深学生在内容上的理解”。
三、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运用的策略和方式
1.导入新课中史料的运用,新颖的史料有利于新课的导入。每节课的学习都需要一个好的开头,新课的导入就非常重要,在导入新课中史料的运用更是一门艺术,我们通过史料的运用能有效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设置疑问,让学生带着好奇心进入本节课的学习。通过史料的补充和展示让学生了解课本内容出现的背景和真实的历史事件。所以在历史课堂的导入中史料是很重要和关键的部分。可以在以后的教学中用精炼的史料进行导入。
2.引用史料制造对立,激发学生的辩别能力,让学生获得的真实的历史。在课本中对于历史事件,通过史料可以发现不同的人的观点和态度完全不一样,对于这样的问题,我们可以利用史料制造“冲突”,因为历史人物的观点立场和价值观完全不一样,他们对于历史事件的态度也就不一样,我们可以引入史料让学生分组讨论,辩论,最后透过现象来看本质,挖掘真实的历史事件出现的背景以及对现在社会发展的价值和启发。
3.质疑和批判是历史教学的本质所在。历史教师在教学中也要形成以下的几点“意识”。第一、历史不怕质疑,可以通过思辨认识事物的本质,要用批判和辩证的态度去认识历史,这不仅仅是一种历史学习的方法也是对历史的认知态度。历史要经得起“历史”的考验。第二、学习历史要力求真实,我们可以通过不同侧面材料的设置来衬托历史事实性,以历史的真实价值观来指导我们的学习、生活和生产发展。让学生认识到历史结论不是人为和强加的,是以充分的史料为依据,通过不同的史料,让学生和老师从不同的角度和思维判断的,真实有效的历史。第三、作为教师,应该利用史料拓宽教学方式,并通过丰富的教学素材引导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堂互动,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入分析与热烈辩论,进而有效地为学生释疑解惑,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此外,不同的教学方式和多样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从教学方式进行革新,用新颖的史料来挖掘历史的真实本质。让现代高中生不能读“死书”,不能失去自己的判断而人云亦云。新时代的青年要怀疑历史、质疑问题、不断挖掘、剖析本质,发现历史的真、善、美。
总之,史料的重要性和运用的策略方式是我们高中历史老师必须知道和掌握的必备能力。要在学习历史课本知识的基础上提升高中生的历史文化素养。把高中历史文化素养提升放在高中历史教学的中心上来。作为老师平时要多看书、多挖掘、多比较、多总结,要选择最适合最有价值的史料在课堂上运用。要切实推动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达到教学目标的实现。要让学生在课后勤思考,多动头脑来分析历史价值的重要性,提高分析思维能力,最终把史料这一最有效的学习方法用到历史学习中去。
【参考文献】
[1] 石泽宇. 提高高中历史教学有效性研究[J]. 新课程,2012(06).
[2] 王军. 浅谈如何提高高中历史教学有效性研究[J]. 学周刊,2012(02).
(作者单位:甘肃省临夏回民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