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莉霞
【内容摘要】高中生物知识点琐碎、繁杂,给学生的学习和复习带来一定的不便。为了实现高效教学,生物教师应当根据高中生物知识特点适当地应用思维导图,指导学生通过思维导图系统划分零散的生物知识点,在这个基础上构建完整的认知结构。思维导图的应用价值既能够在课后复习中体现,也能通过课堂学习以及课前预习体现。本文根据思维导图的特征以及高中生物教学特点,首先就思维导图的应用价值进行简要概括,再就具体的应用策略展开探讨。
【关键词】思维导图 高中 生物教学 应用价值
前言
高中生物有较强理论性,很多知识点需要学生理解记忆。在传统生物教学中,教师经常指导学生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去记忆,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仅难以让学生取得理想效果,而且容易让学生产生排斥心理。新课改背景下,生物教师可以合理地应用思维导图,通过思维导图以点带面的特点引导学生系统地记忆并掌握知识,这样既能节约学生的学习时间,提升学生学习质量,还能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本文中,笔者根据自身的理解就思维导图应用价值及策略进行评价。
一、思维导图的内涵及应用价值
思維导图是一种能够实现思维可视化的图形,主要是指在理清学习过程中的认知规律、主题、细节、知识维度、步骤等基础上用图示结构加以表达的一种工具。思维导图具有逻辑清晰、层次分明、以点带面等特点。通过思维导图,零散的知识汇集为一个整体,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相互关联,这样更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对于提升学生学习质量有显著效果①。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科学、合理地应用思维导图,其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能够增强学生对生物知识的记忆。众所周知,高中生物知识具有零散特点,若是孤立地记忆每一个知识,学生的学习量非常大,而且很容易忘记。如果利用思维导图去记忆,学生能够用一张网络将零散的知识点联系起来,这样,学生就能联想记忆,不仅难以忘记,而且记忆的容量也有所拓宽,学生能够由一个点发散,记住很多个知识点,既省时又高效②。第二,能够培养学生生物学习兴趣。生物知识抽象性强,尤其是很多专业名词,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感到吃力,往往因此而产生排斥情绪。而思维导图的介入,可以有效改善这一局面。思维导图是一种可视化工具,学生通过思维导图对知识点进行整理,可以感受到其中的乐趣,而且这种学习方式让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又多又牢,使学生体验到成就感、满足感,能够唤醒学生的学习兴致。第三,能够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思维导图的应用不仅体现在课堂学习中,还体现在课后复习、课前预习中,学生在预习、复习中利用思维导图整理知识,寻找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将零散的知识点织成一张网络,不仅学习效率得到提升,自主学习能力也因此得到锻炼③。
二、基于思维导图的介入构建高效生物课堂的有效策略
1.课前预习中指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自主预习
课前预习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学生若是课前认真预习,在上课的时候就能有的放矢地听课,对于课堂上教师所讲的知识基本上能够当堂消化、吸收。然而,就当下高中学生课前预习情况来看,虽然多数学生都认识到课前预习的重要性,但是没有掌握科学的预习方法。部分学生通过背诵生物概念、定理等知识点去预习,甚至有些学生的课前预习止步于浏览课文。这样的课前预习费时、低效。为了改变这一现状,生物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自主预习:第一,浏览。初步了解并掌握教材上的所有知识。第二,细读。适当地结合参考书,对本节内容中的总结性词汇、中心词汇、原理、生物概念等进行思考并理解,寻找这些知识点之间存在的逻辑关系。第三,分类。对上述知识点进行分类,将其划分为二级主题、一级主题、中心词汇等。第四,绘制。在纸的中央位置写上中心词汇,然后进行发散,依据整理的一级主题数量绘制对应数量的分支,然后再从一级主题发散到二级主题,以此类推,逐层细化④。以“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这节内容为例。这节内容的中心词汇是“蛋白质”,一级主题主题有“结构”“含量”“氨基酸及种类”“功能”等。然后对一级主题进行细化,以“功能”为例,二级主题包括“结构蛋白”“运输蛋白”“免疫蛋白”“调节蛋白”等。经过这样的图形绘制,学生对接下来所学内容以及重难点等做到有效掌握。
2.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梳理知识
高中学生虽然年龄相仿,但是思考问题的方式、认知水平、学习能力、生物基础等各个方面不尽相同,所以绘制的思维导图存在一定的差异。每一个学生绘制的思维导图都不是最完美的,有亮点,也有不足。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指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互相交流,扬长补短,在这个基础上构建更加完善的思维导图。首先,教师对学生的课前预习情况进行抽检,及时发现学生的薄弱环节。这一步骤非常重要,是激发学生课前认真预习的动力。其次,教师再对学生进行分组,按照异质性分组原则,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再则,指导学生互相浏览各自绘制的思维导图,将自己绘制的思维导图与其他同学绘制的思维导图进行对比,针对彼此不一样的地方进行讨论,积极借鉴其他同学绘制好的地方。在这个过程中,生物教师应当以合作者、指导者的身份参与其中,和学生共同交流,帮助学生完善思维导图。最后,成果展示。在学生讨论结束后,教师让每个小组组长展示小组成员经过讨论后共同绘制的思维导图,并阐述绘制的思路。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再根据学生绘制的思维导图展开教学,对其中的亮点进行运用,并指出其中的不足并加以补充⑤。这种先学后教的教学方式既能够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还能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3.课后复习中指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整理归纳
在课后复习中运用思维导图,对于提升学生复习质量有显著效果。在新课结束之后,教师让学生根据课堂上与小组同学共同构建的思维导图以及教师后来所补充的知识,对思维导图进行优化、完善,帮助学生构建系统的认知体系。当然,绘制思维导图的方式有很多种,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可以绘制出不同的思维导图,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课下的时候从不同的角度去绘制思维导图。举个简单的例子,在讲解《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这节内容时,学生在课堂上按照一级标题、中心词汇、二级标题的方式,从概念、特点等方面着手绘制思维导图。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下的时候以“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之间的区别”为主题绘制思维导图,指导学生从意义不同、条件不同、发生时间和原因的不同、本质不同这几个角度绘制思维导图,对这两点进行对比分析、整理归纳,这样可以拓宽学生的学习深度。
结论
新课改背景下,很多新型教育手段、教育理念被广泛用于课堂教学之中,思维导图是其中之一,这一新型教学工具的价值随着全面推广已经得到广泛认可。高中生物教师要客观地分析思维导图的特点,并深入挖掘其价值,利用思维导图开发和利用教学资源,优化设计教学内容,将思维导图的应用贯穿到课前预习、课堂教学和课后复习整个教学体系之中,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认知体系,促进学生学习效果全面提升。
【注释】
① 孙志妍. 高中生物教学中思维导图教学策略构建与应用的研究[J]. 亚太教育,2016(10):53.
② 张智勇. 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01):142.
③ 康虹丽. 概念图和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前景[J]. 内蒙古教育,2015(05):48-49.
④ 康虹. 概念图和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 基础教育参考,2017(20):25-26.
⑤ 陈惠仙、陈冰凤、苏东凤. 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 西部素质教育,2019(21):232.
(作者单位: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第四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