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恬
摘要:基于对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的已有文献进行编码及处理分析研究,根据马斯洛、罗杰斯等人为代表人物的人本主义理论,将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的表现分为自我孤离和人际孤独两类,其中人际孤独涉及到家庭、同辈群体和学校各个层面。并从学校社会工作等介入途径,探讨舒缓甚至消除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的具体介入方法,使农村留守儿童能够健康地成长以及更好地融入社会。
关键词:留守儿童;孤独感;人本主义;学校社会工作
一、引言
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区域发展呈现出一种不平衡的状态,特别是城乡差距越来越显著。农村的青壮年为了提升自己的经济实力,并且改善所在家庭的基本生活水平,大部分青壮年选择去往城市打拼,留下孩子交给长辈或者父母另一方抚养。这类儿童被称为是农村留守儿童,即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城市地区,把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因此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其中的部分农村留守儿童在缺少父母的关爱等多种因素影响下,较易产生孤独感心理。有这种心理情绪的留守儿童喜欢独来独往,通常会感到沮丧、无助等。长此以往,对于正处于身心健康发展阶段的留守儿童来说,其身心健康成长必然会受到影响。
为此,我国十分关注农村留守儿童所存在的心理问题,大多数学者们对留守儿童表现的孤独感心理从特点、影响因素、具体建议措施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从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不同的学科切入分析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基于以往研究,心理学上对于孤独感的解释分析大致分为两类,即精神分析学派和人本主义学派。但是受到广泛关注的是人本主义学派对于孤独感心理的解释,其更多从个体人格特质对孤独感进行分析。因此,本研究将在人本主义视角下对留守儿童的孤独感进行分类,并对孤独感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最终结合社会工作的专业角度对改善留守儿童的孤独感心理提出有效性的建议,使得留守儿童能够更好地健康成长,以及更好地融入社会。
二、人本主义和孤独感的相关概念界定
人本主义心理学于20世纪中期在美国兴起。二战之后,科技的进步所产生的社会问题随之出现,由于行为主义学派和精神分析学派都没有对“人”产生足够的重视,人本主义学派在这种情境下迅速发展。大部分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都强调对人的尊重,重视人格的发展和个人价值。其心理学家主要由马斯洛、罗杰斯等人为代表。马斯洛认为人作为一个有组织的有机整体,具有多种动机来促进人的行动,并提出了“人类需要层次理论”,将人类的动机分为五个层次: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罗杰斯认为人有天生的“自我实现”的动机,具有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潜能的趋向,并且提出了“患者中心疗法”,这对心理学、教育学有很大的影响。
孤独感研究的开创者Robert S. Weiss认为,“孤独感是当个体在群体生活中,感觉到缺乏令人满意的人际关系时,自己对交往的渴望会与实际的交往水平产生差距,这种主观心理感受或体验,并将孤独感划分为情感孤独和社会孤独。”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欧文·雅洛姆对孤独感的概括最为全面,他将孤独分为三类:存在孤独、人际孤独、心理孤离。存在孤独是个体与世界的分离,人际孤独是个体与他人分离时产生的与他人的疏离感,心理孤离是个体自身内部的分隔,没有完整展现和接纳自己。留守儿童正处于身心健康成长的关键时期,良好的人格培养、心理素质的提升等都对留守儿童更好地融入社会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而留守儿童产生的孤独感,这种非正向心理对于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对于其更好地融入社会也是有影响的。
三、测量工具
本文通过文献分析法,针对已有的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的研究成果内容进行梳理。第一、通过“留守儿童”和“孤独感”等关键词,检索到230余篇已有的相关期刊著作和博硕论文,并且遴选出160余篇进行分析研究。第二、根据研究的需要,预先制定好分析类目表,大致分为留守儿童孤独感的特点、影响因素、具体建议措施等类目以及各个类目下的分析单元。第三、根据遴选出的文献内容进行编码,“0”表示本篇文献中未提及,“1”表示本篇文献中有所提及。第四、全部数据采用统计软件SPSS 19.0录入,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
四、人本主义视角下留守儿童的孤独感
孤独感是一种封闭式心理的反映,是人们感受到自身所渴望的与实际的人际交往程度产生落差而表现出的孤单寂寥的情感体验。在日常生活中,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在人际交往当中,都会在某些特殊情景渲染下流露出孤独感心理。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欧文·雅洛姆认为,自己与其他生命间的不可跨越性是个体存在的根本性孤独,即存在孤独是个体与世界的分离。而对农村留守儿童而言,外界环境的不可控因素导致其本身与非留守儿童之间存在着差异。随着留守儿童的逐渐成熟以及广泛地接触社会,留守儿童的自我意识迅速发展,独立意识不断增强,一部分留守儿童在接受社会对自己的认可和接纳程度的时候,会与本身期望值产生差距,从而有可能会诱发留守儿童的孤独感心理。基于已有的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的研究成果分析,可将留守儿童所表现的孤独感分为自我孤离和人际孤独两大类。
(一)自我孤离
自我孤离指的是农村留守儿童自身在人格发展以及个性等内部的分隔,一般表现为没有完整地展现和接纳自己。心理學研究表明,人格的自我调控系统具有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个子系统,是人格发展的内部因素,其作用是对人格的各种成分进行调控,保证人格的完整和统一。留守儿童孤独感的产生,是由于其自身不能进行正确的自我认知,即不能进行正确的自我观察与自我评价,只看到自己与他人有差距的地方,未能良好地接纳自己与他人的差距,对自己较易做出消极的评价,从而产生消极的孤独感心理。
基于文献研究分析发现,50%以上的学者们认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孤独感心理受到留守儿童个性等自身因素的影响。与精神分析学派研究的“病态人格”不同,人本主义学派研究的是健康人格理论。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作为一个完整的有机整体,其最终动机是自我实现的需要,这是具有健康人格的人所应该追求的。留守儿童在社会生活中应该具备完整的健康人格,针对现实来说,人虽然是独立的个体,但是群体生活的环境会对自身产生影响,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以及外界社会对自己的评价往往会影响留守儿童健康人格的建立。
(二)人际孤独
人际孤独指的是农村留守儿童在与他人分离的时候,所产生的与他人的疏离感。一方面,留守儿童的父母外出打工,父母与孩子在时间和地域上的隔离,使得留守儿童与父母之间产生了一定程度的疏离感。另一方面,留守儿童与不同的同伴交往,会产生不一样的情绪,当留守儿童由于被同伴忽视或者自己不愿意参与同伴之间的活动而没有参与到同伴交往中时,留守儿童往往会产生与同伴之间的疏离感,即孤独感心理。
基于文献研究分析,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产生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学者们也进行了各方面的研究。其中,家庭、同辈群体以及学校层面的非正向互动,会增加留守儿童孤独感的产生。而且,在留守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其与家庭、同辈群体以及学校的互动最为密切,来自他人的评价对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成长的影响也是较为显著的。
1. 家庭层面
家庭是人们一出生就接触的初级群体,父母的关爱、教育都会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根据马斯洛提出的“人类需要层次理论”,他认为人类最基本的需要是与生俱来的,是激励和指引个体行为的力量,同时他将基本需要无法满足称之为“需要的剥夺”,他认为需要的剥夺会导致心理的病态状态。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父母双方或者父母其中一方长期外出打工,缺乏父母的关爱和呵护,缺少情感上的交流,使得留守儿童安全的需要以及爱与归属的需要被剥夺,出现“亲情饥渴”现象。而且,留守儿童正处于身心发展的敏感时期,其内心情感波動较大,对外界也缺乏一定的认知,因此留守儿童在面对一些挫折时,较难避免因抗压能力较差所产生的不良情绪无人宣泄而产生消极的孤独感心理。
2. 同辈群体层面
同辈群体是由一些年龄、兴趣、价值观、社会地位等方面相接近的人组成的初级群体。同辈群体是个体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在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过程中,与同辈群体的交往对于自身有重要的影响。基于以往的研究,留守儿童的孤独感表现会与其同伴接纳水平相关非常显著,同伴拒绝会明显增加留守儿童的攻击、学业违纪和孤独感。此外,一部分留守儿童会因为同伴关系处理不当而遭到同辈群体的排斥,在被群体孤立的环境中滋长消极的孤独感心理。
3. 学校层面
农村留守儿童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学校相当于是一个小社会。在学校,各方面因素都会对留守儿童产生影响,尤其是老师,老师对留守儿童的影响远远超过父母。随着年龄的增加,留守儿童的自尊心越来越强,对老师的批评很敏感,常常心烦意乱或记恨在心。并且在升学压力的影响下,老师更多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成绩,比较偏爱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一般性的,学习成绩不好的留守儿童往往得不到老师的关心,与成绩较好的同学之间形成差距,这导致留守儿童产生落差感,强烈的自尊心使他们倾向于掩饰自己的无能感,在心理上容易产生孤独感。
五、人本主义视角下社会工作的介入
(一)关于社会工作介入
在心理学的研究中,对于心理问题的介入通常是通过个体化的临床诊治,来改善或者解决个体存在的心理问题,例如人本主义心理学中罗杰斯提出的“患者中心疗法”。但是,从社会工作的专业角度,人不是完全独立存在的个体,我们在研究个体的时候,一定要将个体放置于个体所处的环境中进行全面的研究,并且系统地分析在此情境中个体的行为。基于社会工作的视角,农村留守儿童的孤独感主要表现在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环境之间产生的疏离感,即为个体自身影响因素和环境影响因素两大类。留守儿童大多以学校为主阵地,因此采用以学校为基本依托,整合家庭、社区、社会的多方面资源提供专业服务,是舒缓甚至是消除留守儿童孤独感的重要途径。
当前,我国的学校社会工作发展比较缓慢,由于一些学校教育的制度性原因以及对学校社会工作者的职责不了解,学校社会工作的价值并没有在学校中有所体现,更何况是学校社会工作岗位所发挥的作用。基于文献,大部分学者是从教育学、心理学的角度探讨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的解决,更多的是采用个案分析与介入的方法,针对个别有强烈孤独感的留守儿童,将其作为案例进行诊治,但是从社会工作的专业角度进行介入手段和方法的研究的学者甚少。留守儿童大部分时间还是以在学校学习为主,因此从学校层面,发掘学校社会工作的人才,来解决留守儿童的孤独感等心理问题是十分有效的。
(二)具体介入途径
1. 改善自我认知
从个体的角度,农村留守儿童的自我孤离是对自身的不自信。因此,留守儿童要改善自我认知,即正确认识自我,正确面对孤独,发展健康人格。学校社会工作者应以留守儿童的个人作为工作的入手点介入。从个人角度,学校社会工作者非常了解不同阶段的孩子的人格特质,与留守儿童可以充分建立信任关系,并针对不同的留守儿童开展不同形式的工作,通过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进行一对一的心理疏导,给予留守儿童鼓励与支持,改善留守儿童的自我认知;根据优势视角理论,合理发挥留守儿童的个人优势和社会优势资源等。其目的都是让留守儿童正确地认识自我,正确地面对孤独,让留守儿童在自我认知中缩小与他人之间的差距,帮助留守儿童走出消极的孤独感心理困境,使得留守儿童能够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健康地成长。
2. 改善对他人的认知
在外界因素的影响下,留守儿童的人际孤独是由于对自己的认知和对他人的认知之间的差异所导致的。因此,要根据所相处的人际关系以及交往环境,有针对的代入情境进行介入。从家庭层面,学校社会工作者要根据留守儿童家庭的基本情况,开展家庭的个案工作。父母长期在外打工,亲情的缺失是留守儿童在心理健康成长产生变化的重要原因,学校社会工作者要清楚的意识到父母关爱缺失所带来的影响,并通过一系列工作,改善留守儿童与其父母之间的交流沟通,培养良好的感情。通过与留守儿童父母的交流,来调节留守儿童接受的家庭教育的影响,改善留守儿童的孤独感心理。从同辈群体以及学校层面,学校社会工作开展小组社会工作来促进留守儿童同辈群体之间的人际交往,从而降低父母关心缺失产生的孤独感等心理。学校工作者本身可以利用学校的资源为一些特质相近的留守儿童开展成长小组的工作,通过定期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增加留守儿童与同辈群体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改善留守儿童对他人的认知,促进其人际交往能力,提高留守儿童的自我调控能力。
参考文献:
[1]段成荣,周福林.我国留守儿童状况研究[J].人口研究,2005(01).
[2]卓庆.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研究综述[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8(02).
[3]于凤花.人本主义关于孤独感的理论探讨[A].华中科技大学.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Psychology and Social Harmony(CPSH2011)[C].华中科技大学:美国科研出版社,2011.
[4]周宗奎,孙晓军,赵冬梅,田媛,范翠英.同伴关系的发展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5(01).
[5]赵景欣,刘霞,张文新.同伴拒绝、同伴接纳与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适应:亲子亲合与逆境信念的作用[J].心理学报,2013(07).
*本文系2017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融入状况的研究与分析——以江苏省徐州市为例”(#201710320019Z)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江苏师范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