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丽敏
摘要:在小学音乐的课堂教学中,以往教学更注重音乐的赏析和歌唱。而新课改进程的不断深入,也要求老师在进行音乐教学时注入更多的内容和元素,把舞蹈引入至课程中来,使其更具有课堂吸引力。为此,对于音乐和舞蹈的整合应进行积极的研究、探讨,使其真正活跃于小学的音乐教程中来,促进音乐教学的发展和进步。
关键词:小学音乐;舞蹈;整合;实践分析
音乐在一定程度上与舞蹈拥有着共通性,故此,音乐的课堂上,能够把舞蹈适当的引入,实现音乐教学的优化,提高教学效率。通过不断的课堂实践,证实了舞蹈引入能够更大程度的点燃学生音乐学习的激情,增加课堂的学习氛围。因此,老师要根据实际教学情况,综合考虑学生阶段特征,积极探索音乐课程的新型教学方式,推进音乐教学发展进程。
一、創建舞蹈情境
从学生的年龄上考虑,儿童阶段的教学,激发兴致是至关重要的,只要学生能够激发兴致,就能够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增加更大的动力,促使其能够实现自主的学习。故此,在音乐课堂上,老师需立足于学生兴致,创建一个适合的舞蹈情境,进而达到激发兴致的终极目的。在实际实践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律动走入课堂的方式,也能够以多媒体的方式来创建情境。
例如:在学习人音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第五课《森林的歌声》时,这首歌是大自然的声音,包含着虫声、鸟声、蛙声等各种小动物的声音以及乐器的动听声音,而其主要乐器是吉他、笛子和小提琴,这些都能够进一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各具特色的小动物舞蹈,能够让学生在音乐响起时身临其境的去感受大自然的声音。因此,教学时老师首先播放一段各种动物共同舞蹈的小视频,当学生们被欢快的声音和舞蹈所吸引时,老师要及时与之互动。老师:“小动物们可不可爱?声音好不好听?”学生们:“可爱,好听。”老师:“那我们要不要跟着小动物们一起到大森林里跳舞啊?”学生们:“要。”老师:“那咱们来听一下这首歌,然后一起学习,边唱边跳,好不好?”学生们:“好。”然后教师进行示范,一句一句的歌唱,同学们也学习,学会之后,一起模仿小动物们跳舞。
在此节可的教学中,学生的兴致完全被激发出来,学习的氛围也更加浓厚,既掌握了音乐歌词,又学会了旋律,还加深了脑中的印象,完成了简单的舞蹈学习,可以说,收获颇为丰富[1]。
二、引导创编舞蹈
将音乐与舞蹈进行整合,并不是让学生对舞蹈动作进行统一,而是要在音乐学习中,使学生按照自己理解的情况,为音乐去搭配合适的舞蹈,进而实现其对音乐的渲染和衬托。换而言之,就是学生在配舞的时候,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发展,不加入边边框框的束缚,尊重和支持学生理解音乐的程度,使学生能够自主创编舞蹈,换发音乐课堂的活力。
例如:在学习人音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第7课《爱的奉献》时,引导学生自主编排舞蹈,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增加课堂活跃度。在实际教学中,老师与学生一起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情感,并引导学生研讨课中歌曲,“爱,给世界带来了什么?”“爱,给人来带来了什么?”通过聆听歌曲,学生们体会到“爱,给世界带来了祥和、安定与和谐;爱,给人们带来了换了和希望,只要不吝啬爱,奉献爱,世界就会因为你付出的爱,而更加温暖。”围绕这个中心点,将班级学生分为几个小组,通过对音乐的理解和曲调,以及每个段落的祖逖、速度和内容等合作编排舞蹈,有的选择手势舞,有的选择动感较强的舞蹈……气氛特别热烈,然后几个小组组织一次小比赛,第一名奖励小红花。
这种教学方式,能够给学生更大的施展空间,锻炼学生的思考、动作能力,使课堂更具独特,魅力,使学生爱上这样的课堂,爱上音乐,爱上舞蹈。
三、点燃创造激情
针对小学生的阶段特点,其表现欲望更为强烈,因此也迫切需要一个更加适合的舞台去彰显自己、发挥自己,可以说,几乎所有班级都有几个能歌善舞的学生,因此,老师也要独具慧眼,及时挖掘其潜能,秉承开放的原则,在适当的活动中点燃学生激情。
例如:在学习人音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第3课《两颗小星星》时,为学生播放慢版和快版两版歌曲,同一首歌,但其感觉大有不同,组织几组同学,根据歌曲的快慢不同,将舞蹈融入其中,每个小组都有唱歌和跳舞的学生,通过不同的“角色”,来理解歌曲的内容和情感,对比一下,哪个小组的歌舞更能衬托歌曲的曲意和风格。并通过上台表演的方式,由教师和学生担任评委,评选出最好的组合,最好的创意以及最有人气的小组,并给予相应的奖励,促使学生激发创造激情,提升音乐课堂的氛围,促进教学任务的圆满完成[2]。
结束语
可以见得,音乐和舞蹈是就像一对双胞胎,彼此相互依赖,相互影响。伴随新课改进程的不断深入,在音乐课堂上,老师也要结合音乐特色,适当的引入舞蹈,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通过舞蹈帮助音乐教学更好的实施,推动音乐教学的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侯登刚.小学音乐教学与舞蹈教学相结合的实践分析[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6,10 (8).
[2]孙娟.音乐教学与舞蹈教学相结合的实践[J].小学教学参考,2016 (30):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