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宣言》的理论内涵与当代价值

2020-02-02 03:58刘莹珠
中共石家庄市党委党校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理论内涵无产阶级共产党宣言

刘莹珠

[摘要]《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恩格斯为全世界无产阶级政党起草的第一个共同纲领,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共产党宣言》阐明了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客观历史原理,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首次完整系统表述,对于新时代党的建设依然具有重要理论指导价值。

[关键词]《共产党宣言》;无产阶级;资产阶级;理论内涵;当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69(2020)01-0010-04

《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是全世界无产阶级政党的第一个共同纲领,其出版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宣言》是马克思、恩格斯为世界上第一个国际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政治纲领,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首次完整、系统的表述。全书由马克思与恩格斯于1847年12月至1848年1月合作完成,1848年2月在伦敦哈里逊印刷所首次印刷。随着《宣言》的问世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发展,现代工人阶级和全世界劳动者的命运与生活境遇都因此改变了。1920年,中文版《宣言》由陈望道翻译,在上海出版,从此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源头和行动指南。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1]。正确、客观的认识把握《宣言》中所阐发的重要观点和问题依然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自我革命和社会革命的基本理论出发点。

一、《共产党宣言》的理论内涵

《宣言》是对时代问题的解答与探索,而非思想家在书斋中的闭门造车。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中所说的,“共产党人的理论原理,决不是以这个或那个世界改革家所发明或发现的思想、原则为根据的”。“这些原理不过是现存的阶级斗争、我们眼前的历史运动的真实关系的一般表述” [2]220。《宣言》写作的十九世纪上半叶,资本主义社会正经历着巨大的变化与冲突。“近代欧洲社会变革动荡和尖锐对立的历史境遇,是《共产党宣言》之所以写成伟大斗争宣言和政治战斗檄文的客观现实基础”[3]。

经济上,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机器大工业取代了传统的工场手工业,资本主义在经过缓慢的萌芽阶段后进入了狂飙突进时期,在很短的时间内,资产阶级迅速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巨大财富。同时,社会生产的飞速发展也使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暴露出来,资本主義开始陷入周期性的经济危机,资产阶级残酷剥削、压榨无产阶级,工人日益陷入赤贫状态,西欧社会阶级矛盾异常尖锐。

政治上,伴随对社会经济的主导与支配,资产阶级取代了过去的封建贵族与宗教势力,开始上升为统治阶级。在长期分散的自发性斗争之后,无产阶级逐渐意识到自己真正的斗争对象不是封建主、不是机器,而是资本家。这一时期爆发的欧洲三大工人运动表明,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开始向资产阶级提出本阶级的要求,探索解放自身的科学斗争途径。

思想上,巨大的社会变化引发了各种社会思潮竞相涌动发展,即便在社会主义思潮内部,各种流派和思想也是纷乱杂陈,新兴的无产阶级成为当时欧洲各种反动势力共同攻击、污蔑的对象,不断发展的工人运动迫切需要科学的社会主义理论作为指导,无产阶级的革命急需从自发向自觉的转型。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1847年马克思、恩格斯受邀参加了共产主义者同盟在伦敦召开的第二次代表大会,并受其委托撰写了《宣言》。

《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特别是唯物史观中阶级分析的方法,分析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产生、发展及相互斗争的过程,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阐明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一)《宣言》指出了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自原始公社解体以来,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由阶级与阶级斗争构成的,资本主义社会也不例外。相对于之前的传统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表现出新的特征和形式,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使得小农、小手工业者、小商人等不断发生两极分化,其中的绝大多数人在机器大工业生产中破产,沦为无产阶级,只有少数人上升为资产阶级。这使得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对立更加简单化、明朗化了,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敌对的阵营: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二)《宣言》考察了资产阶级的产生、发展过程,肯定了资产阶级的历史进步作用,分析了资本主义制度由于内在矛盾必然灭亡

1.资产阶级的产生过程。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分析必须首先回答这样一个问题,资产阶级从何而来,是如何产生的?资产阶级脱胎于资本主义萌芽时期最早出现的城市的城关市民,而这些城关市民又来源于中世纪的农奴。资本主义是从封建社会内部生发产生的,其发展经历了小手工业、工场手工业和机器大生产几个阶段。西欧封建社会末期,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和殖民化的开始,市场扩大了,需求不断增加,小型城市逐渐出现了,这使得其中一些市民可以离开传统的农业转而靠从事小型的手工业和商业为生,这就是最早的资产阶级的来源。随着生产方式的发展,这些行会师傅中的成功者逐渐成为工场主并进而转变为现代的工业资产阶级。伴随着其经济实力和经济地位的提升,资产阶级这一封建社会的新兴阶级日益获得了政治上的权力,并最终获得了国家的统治权,成为统治阶级。

2.资产阶级的历史进步作用。《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客观地评价了资产阶级在历史上的进步作用。其一,资产阶级推翻了封建制度,摧毁了封建宗法关系和道德观念,促使生产关系和全部社会关系不断革命化,催生了关于现代的理念。以直接的、明显的金钱关系取代了过去的人身依附关系,一切固定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一切神圣的东西都被亵渎了,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社会关系的变化,人们的观念和对世界、对自身的认识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二,促使生产工具不断变革,极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2] 215。其三,开拓了世界市场,建立了巨大的城市,开启了全球化、城市化的普遍的现代化进程。资产阶级为了掠夺原料、倾销商品、追逐利润,到处奔走,促进了各国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凭借着生产工具和交通工具的改进,资产阶级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城市的发展也使得很大一部分居民脱离了乡村生活的愚昧状态。其四,建立了统一的民族国家。随着生产资料和社会财富日益集中到少数人手中,资产阶级消灭了传统西欧社会长期以来的松散的封建割据状态,建立起了新兴的民族国家,实现了政治上的集中。

3.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资本主义在飞速发展的同时自身存在难以克服的内在矛盾,因而必将走向灭亡。这一矛盾就是生产的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必然导致生产过剩带来的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在危机中,一方面商品堆积如山,找不到销路,另一方面普通劳动者无力购买基本的必需品,生存难以为继。经济危机表明“生产力已经强大到这种关系所不能适应的地步,它已经受到这种关系的阻碍;……资产阶级的关系已经太狭窄了,再容纳不了它本身所造成的财富了”[2] 215。这一痼疾是资产阶级自身无法克服的“资产阶级用来推翻封建制度的武器,现在却对准资产阶级自己了”[2] 216。这个武器就是社会生产力,生产力的发展客观上要求变革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用一种新的生产关系取代它。如同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规律作用的结果,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被新的生产关系所取代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

(三)《宣言》阐明了无产阶级的产生、发展过程及其历史使命

资本主义必将灭亡,这一历史使命将有谁来完成?《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无产阶级是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领导力量。资产阶级不仅锻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它还产生了将要运用这种武器的人——现代的工人,即无产者。

1.无产阶级的产生过程。无产阶级是和资产阶级同时产生发展的,现代无产阶级是资本主义发展到机器大工业阶段的产物。随着机器在生产过程的推广和分工的发展,无产阶级的劳动强度加强了,劳动时间延长了,劳动异化程度严重了;工人不仅在生产过程中遭受剥削,同时在生活、消费过程受到整个资产阶级的全面盘剥。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一些小工业家、小商人和小食利者,手工业者和农民随时可能因为破产而变得赤贫,无产阶级的队伍由此不断得到补充。

2.无产阶级反抗斗争的发展过程。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经历了从自发到自觉的阶段。最初,工人认识不到造成自身悲惨处境的阶级根源,其反抗大都是分散、单一的,针对的是个别的资本家、生产工具、机器或者是造成竞争的外国商品;随着机器大工业的发展,工人的数量增加了,斗争经验丰富了,革命素质提高了,联系加强了,逐渐建立起广泛联合的组织,并形成了自己的政党。无产阶级逐渐从自在的阶级转变为自为的阶级。

3.无产阶级的特质及使命。无产阶级具有先进性和彻底的革命性,与机器大工业紧密联系的工人代表了最先进的生产力。同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无产阶级又是受剥削和压迫最深的阶级。他们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要解放自己,就必须解放全部受到剥削和压迫的社会阶层,只有通过解放全人类才能最终解放自己。因此,无产阶级革命是最彻底、最广泛的解放运动。

马克思、恩格斯得出了一般称之为“两个必然”的著名结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2] 220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产阶级的残酷疯狂剥削使得其剥削对象难以维持生存,同时机器大工业又使得被剥削的无产阶级获得了联合起来一致斗争的可能。因而,新的社会制度的产生和旧的社会制度的灭亡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的社会发展规律的必然结果。

二、《共产党宣言》的当代价值

《宣言》的发表距今已经一百七十二年了。一百七十多年间,现代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资本主义经过两次世界大战依然生存发展,世界历史见证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和终结,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赢得了民族解放,在理论和现实的演进中探索着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今天,对《宣言》的理解和把握,更重要的是站在时代高度,结合历史与现实,对于其中所涉及的一些重大理论问题形成更为深入的理解,清醒客观地认知当今时代问题和中国问题,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新的时代内涵。

(一)如何看待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

在1882年俄文版序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宣言》的任务是宣告现代资产阶级所有制必然灭亡。今天的资本主义虽然存在种种问题,却依然具有顽强的生命力。这是否是对《宣言》思想的否定,是否是对马克思、恩格斯“两个必然”观点的否定?

答案是否定的。其一,得益于科技革命的推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这在客观上使得资本家不需要再像早期资产阶级那样在时间、空间、精神和肉体上无所不用其极的压榨劳动者,就足以获得更多的利潤,而社会财富的相对丰裕也相应提高了劳动者的生存境遇;其二,二战之后,资本主义国家普遍进行了自我调整,建立起了现代福利国家,并且在经济活动中引入了越来越多的宏观调控手段以克服市场运行可能导致的非理性状态,在很大程度上缓和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保证了社会经济生活的正常稳定运转;其三,借助资本的国际化运作和下游生产链条的转移,今天的资产阶级国家通过产业的对外输出实现了剥削的对外输出,通过对落后国家和地区而不是本国的工人的剩余价值的掠夺,资本主义国家获得了转移剥削缓和内部阶级矛盾的巨大空间。

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一方面提醒我们应当用现实的、理性的眼光去看待资本主义,资产阶级并非一尊静止的雕像,以坐以待毙的态度等待自己的命运,他们必然会自我调整,寻求各种更有效的方法应对其基本矛盾;另一方面也应该看到,今天的资本主义在很多地方已经是一个被马克思的资本主义社会批判理论所深刻改变过的资本主义了,其内部开始产生越来越多的社会主义因素或其萌芽。这实际上表明了马克思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分析判断在理论和实践上远见与效力。

(二)如何看待社会主义与人的自由发展

社会主义是一种非常年轻的社会形态,现实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建设之初通常面临着要在短时间内完成社会改造的自我要求,往往导致传统社会主义建设模式忽视生产力实际水平和人的现实需求,认为只要在社会中消灭了不分什么样的私有制,建立起纯而又纯的公有制,就是实现了社会主义的教条化认知,在历史中造成了惨痛的经验教训。

共产主义是以每个人和一切人的自由发展为本质特征的社会生活形态,“有两个最根本的内在规定:一是保证社会劳动生产力极高度的发展;二是保证每个人得到最全面的发展。这两个内在规定,构成了共产主义的本质,二者之间是手段与目的,任务与目標的关系。保证生产力的极高度发展,不是为了别的什么,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4]。马克思、恩格斯笔下的自由并非资产阶级思想家那种单纯哲学意义上的抽象的、原子式的自由,而是有着具体的现实条件与内涵的。其一,共产主义社会的自由,是一切人的自由。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中,人的自由在某种程度上总是存在的,但过去一切阶级社会的自由,总是一部分人的自由,甚至是极少数人的自由,并且这种自由总是建立在少数人对绝大多数人的奴役、压迫和掠夺的基础上的。共产主义社会要终结这种对立的“自由”而代之以建立在每一个人的自由、解放之上的真正的、共同的、一切人类全体的自由。其二,共产党人追求的自由是有着丰富具体内容的,与现实的人的各种需求紧密相关。自由首先意味着物质上的自由,要有衣食住行的保障及满足;自由还意味着支配自己时间与生活的自由,要有闲暇和自我选择各种实践活动的社会空间;自由还意味着社会组织和管理方式以“自由人的联合体”的方式运转。

“纵观社会主义从诞生到现在的历史过程,怎样治理社会主义这样的全新社会,在以往的世界社会主义实践中没有解决得很好”[5]。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我国又正处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初级阶段,《宣言》所阐明的普遍原理必须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才有意义,现实的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实际问题出发,一步一步发展,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真正成熟的共产党人对待理论与现实始终是客观、清醒、理性的,不急躁、不冒进,同时又不因理想的遥远和现实的复杂而动摇信心。这正是一百七十二年后我们再读《宣言》的时代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要论述选编[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66.

[2]中共中央党校教材.马列著作选编(修订本)[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1.

[3]陈彬.如何读懂《共产党宣言》[N].学习时报,2019-10-23(6).

[4]许耀桐.马克思恩格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特征再认识[J].科学社会主义,2019,(3):32-40.

[5]全国干部培训材料编审指导委员会.将改革进行到底[M].北京:人民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9:27.

责任编辑:王玉倩

猜你喜欢
理论内涵无产阶级共产党宣言
全面从严治党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路径
全面从严治党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路径
浅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的全面发展重要思想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贫困化理论及其在当代中国的运用
《共产党宣言》教我们怎样做合格党员
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理论内涵及实践方式
对时代观视阈下《共产党宣言》的思考
浅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内涵
读列宁的《论我国革命》
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实践困境与对策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