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昆山震川高级中学 赵静茹
高中数学学习由于知识体量大,方法多样,学生在新课学习后常常会有知识方法零碎繁多的感受,因此复习课十分重要。高中数学教学内容安排整体是螺旋上升、分层递进的,在一段新课学习后需要对知识进行条理化、综合化、系统化的整理,使学生对知识加深理解、牢固掌握、灵活运用。复习阶段,每节课的教学设计与新授课是不同的,基础知识已然学过,部分学生对复习课的兴趣比新授课低,如何将复习课设计得既有内容又有深度,是教师在备课时应该思考的内容。复习课要有利于建构知识结构,提示知识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从纵、横两方面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弥补学习上的缺陷,减少记忆负担,防止遗忘,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和完善,与此同时,促进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笔者借助解析几何中“直线与圆位置关系”一节的复习课,例谈高中数学复习课教学策略。
在直线与方程、圆与方程两节内容学完后,针对高一学生的学情和特点,笔者设计了一节专题复习,将直线与圆中的经典问题进行整理和分析,把常见方法和解题思路嵌入简化的题目,关注重点,引导学生梳理直线与圆的知识和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归纳和整理典型例题的方法,促使学生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变。
笔者将典型例题挑选出来并重新整合,将直线与圆相切问题归结为两大类:定与不定。其中常见的、高频的动切线问题整合到一道题目中,涵盖了“最值问题、存在性问题、轨迹问题”等,自编题目,强调“化动为静”的思想方法。
基础知识包括直线的方程、圆的方程、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本节内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有几个典型的模型,包括“相切模型”“相交模型”等,涉及切线长、弦长,同时复习和回顾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基本知识,在此过程中发展学生的逻辑推理、直观想象的核心素养。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学生对于已有的学习材料、例题进行归纳整理,分析总结出有价值的方法、模型的过程,事实上培养了学生数据分析的数学核心素养,这对于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题型1:求切线方程
学生总结:过不同的点A可作圆O的切线条数。
基础但是易错的点在于学生会忽略斜率不存在的讨论,另外,本题引出学生对于题目中已知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的预判断,提供一种做这一类题的策略,这对于复习课来讲十分重要。当然,该例题不仅是针对这一类求切线方程的题目,更渗透了深层次的做题经验,引导学生“会学”而非仅“学会”,感受站在更高一层看待问题,抽象出数学问题本质,从而发展学生数学抽象、直观想象的数学核心素养。
题型2:动切线问题(覆盖最值问题、切线角问题、定点问题、轨迹问题)
已知直线l:x-y+4=0 和圆O:x2+y2=4,P是直线l上的一点,过点P作圆O的两条切线,切点分别为M、N。
题干信息清晰、简洁,略去多数题目中较为复杂的背景,关注本质。
(1)若PM⊥PN,求点P的坐标。
该问从一个特殊位置出发,让学生感受直线与圆问题的常见转化,即转化为P到圆心的距离与半径的关系上。目的是为后面研究“动”的问题提供一个“静”的实例,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化动为静”的作用,注重由特殊到一般思想方法的渗透,发展学生逻辑推理、直观想象、数学抽象的数学核心素养。
(2)求PM的最小值。
该问在(1)的“静”的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升华,研究“动”切线长的最值,需要学生感受动态变化过程中,动切线长可以转化为动点P到圆心的距离与半径的表达式,从(1)的定的问题变为动态情况下的最值问题,但其本质的直线与圆问题转化模型并没有变,体现了循序渐进、逐步深入的特点,过程中有利于发展学生直观想象、数学抽象的数学核心素养,同时强化动态背景下最值问题的研究方法,即转化的思想方法。
(3)求四边形ONPM面积的最小值。
该问与(2)同为“动”的问题,但进一步深化,由切线长的动态变化最值变为四边形面积的动态变化最值,这里涉及解决面积问题常用技巧,将四边形切割成等面积的两个三角形计算其面积,最终将问题仍然化归到切线长的最值问题,再次突出了直线与圆问题的常见转化,化动为静,将各几何元素往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上转化,本质仍然是直线与圆问题转化模型,但更为深入,有利于引导学生总结做题技巧,把握问题本质,关注转化的思想方法,有利于发展学生直观想象的数学核心素养。
该问在(2)(3)的基础上再次深入,也是对最值问题的一个变式,以学生练为主,在教师讲解了前面两种最值问题之后,学生已有了对于直线与圆问题常见转化的意识,从而实现讲练结合、当堂巩固。该问题综合了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内容,在复习回顾向量的同时,不忘直线与圆问题的转化,体现了高中数学知识学习的螺旋上升、分层递进的特点,突出了高中数学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建立起数学知识的整体观。
(5)若圆O上存在点A、B,使∠APB=60°,求点P的横坐标取值范围。
该问在(2)动切线长的基础上进一步升华,变为动切线夹角的存在性问题,仍然是“动”的问题,但由原来的单动切线转变为双动切线,需要一定的转化技巧,包括两切线夹角转化为一条切线与PC夹角的两倍。另外,存在性的一类问题仍然可转化为最值问题,但需要一定思维能力,将存在性问题转化为最值问题,需要有寻找临界状态的想法,并理解如何转化成最值,是最大值还是最小值,具备一定难度,也是直线与圆部分中的一类典型问题。在前面几例问题引入后,仍需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可学生间互动探讨、交流沟通,从而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探究与合作精神。
(6)MN所在直线是否经过定点?若经过定点,求出该定点;若不经过,说明理由。
该问涉及动直线的定点问题,需要借助直线与圆相切模型,寻找出四点共圆,且该圆以PC为直径,从而得到MN所在直线即为该圆与已知圆公共弦问题的结论,最终求解出动直线MN的定点。该问仍然需要建立在学生熟悉对直线与圆问题进行转化的基础上,同时综合了定点问题,是直线与圆的综合运用。本问中突出强调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几何与代数结合得到本题的最优解,发展了学生的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学抽象的数学核心素养。
(7)已知Q(2,0),求证:圆O上存在点P,使PQ=2PM。
本题主要考查了“隐形轨迹”问题,在前面直线与圆切线长转化问题的铺垫下,学生有了将PQ切线长转化到关于PC关系式上的意识。接下来是一类常见题型“隐形轨迹”问题的考查,学生在平时的做题经验的基础上,可自行总结该类隐形问题的解决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自己总结做题经验和归纳方法,培养学生逻辑推理和数学抽象的核心素养。
整题中涵盖了直线与圆相切问题中常考的几种类型,既包含不同解题方法,又包含不同的题型,在一道题干下变化题型,这一做法省去了学生重复审题的步骤,强化了题目本质,强调“化动为静”的思想方法,一题多变,关注本质,淡化题目,使学生能够在做题中体会不同的题目中蕴含的共同的思想方法,举一反三,这在复习课中尤其重要。
(1)已知圆x2+y2=9 的圆心为P,点Q(a,b)在圆P外,以PQ为直径作圆M与圆P相交于A,B两点。若QA=QB=4,试问点Q在什么曲线上运动?
(改编自苏教版必修二117 页练习题)
利用圆的性质得到垂直位置关系,转化到相切模型中,进而将切线长转化到与圆心距离的关系上,考查了本节重点内容,加深了学生对于直线与圆位置关系的理解。
(2)已知圆M:x2+y2-2x-2y-2=0,直线l:2x+y+2=0,P为l上的动点,过点P作圆M的切线PA,PB,切点为A,B,当|PM|·|AB|最小时,直线AB的方程为()。
A. 2x-y-1=0 B. 2x+y-1=0 C. 2x-y+1=0 D. 2x+y+1=0
(选自2020 高考数学全国一卷理科数学11 题)
本题较为综合,但没有脱离本节重点,该题涉及的“动点问题”“切线长转化问题”“公共弦问题”等皆在例题中有所铺垫,因此,虽是高考题,但完全符合学生的思维发展,同时,恰当的综合练习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直线与圆部分的内容,使学生感受知识与方法在复杂情境中的应用,有利于培养学生数学抽象、逻辑推理的数学核心素养。
反思以上不同的题目中贯穿始终的本质思想,感受由静态到动态,再由动态到静态的过程,体会其中蕴含的直线与圆中本质的方法和思想,感受数形结合的重要思想方法,生成直线与圆相关问题的知识方法体系,准确应用模型解决问题。
加强日常教学设计,激发学生热情。笔者按照本班学生学习情况和对知识方法的把握,设计这样的“打碎重构”课堂内容,将每节课局部与整体联系起来,让学生能够架构出知识方法网络,融会贯通。教学中要观察学生反应,通过提问、学生板演、小组讨论等方式调动学生积极性,及时进行作业、测试反馈,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营造愉快宽松的教学氛围,希望教师能够用自己的教学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动力。
解题教学中融入数学思维,关注原理,淡化技巧。例题选取和讲评重思维,一道简单题干背景下,一题多变,感受变化的是题目,不变的是思维方法和原理。本堂课中例题剔除了复杂的计算,重视方法和原理,即直线与圆的几何与代数特征,促进学生思考本质。正如数学家波利亚所主张,数学教育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会学生思考。
数学教学要实现在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促进其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要渗透进教学的各个环节,包括目标设计、情境创设、问题设计、教法选择、课堂评价等,如本例中直线与圆复习课关注培养学生直观想象、逻辑推理、数学抽象的数学核心素养,同时强调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主动建立起知识方法之间有机联系的知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