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引领,强化发散思维训练

2020-01-22 14:37鲁淑治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20年16期
关键词:发散思维拓展初中语文

鲁淑治

【内容摘要】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有效的课堂教学拓展模式的实施是提升初中语文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之一。结合我国教育现状来看,随着语文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与深入,初中语文教学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拓展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这使得初中语文教师必须不断优化自身的教学技能,对以往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与方法进行拓展设计,让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助力课堂教学任务及目标的达成,以专业知识为引领,提升语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拓展;发散思维

初中语文教学阶段,课堂实践教学不仅要把重点放在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之上,也要注重对于学生人文素养与审美感知力的培养。语文教师通过对语文课堂教学的拓展设计,让语文课堂教学变得多元化、趣味化和科学化,让专业性的知识内容作为学生的学习引领,投身到文学世界当中,强化思维的发散。可是在原来传统的语文课堂中,教师“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对于语文学习形成了无形的压力与倦怠感,无法做到高效课堂。所以教师对于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拓展设计势在必行,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主,增强思维与思考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全面素质,提高教学效率。

一、语文课堂实践教学拓展依据

1.以提高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为基础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在对于教学模式拓展的基础上,更要注重提高学生语文自主学习探究能力。首先语文教师要对教学任务及学习目标进行明确,再利用有效的引导与教学活动运用,让学生们在积极向上的课堂教学中,学习并掌握自主学习所带来的优势与改变。让学生成为语文课堂教学中真正的主人,为学生们的主动探索和观察、分析、解决问题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得到延伸与拓展,为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奠定基础。

2.最大限度激发学生潜能,强化思维能力

有效且具有实践性的语文教学模式,更加注重突显学生在课堂中的主导地位,让多样性、科学性的课堂教学活动,促发学生潜能的发挥,强化学生独立思考与思维发散能力。教师成为课堂教学中的疏导者与领航员,根据学生们的实际学习情况,合理对语文课堂教学进行拓展,转变语文教学理念。

二、初中语文教学拓展设计的实施策略

1.对于评价方式的拓展探究,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作为初中语文教师不仅要给予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充足的表达空间与思维态度,更要关注到学生的情感认知变化。对于学生们在教学活动中所表现出的情况,及时且恰当的予以评价。通过捕捉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教师利用鼓励性、激励性的语言对学生进行评价,让学生在课堂中体验勇于表达后所收获到的肯定及因成功所带来的喜悦,为课堂构建出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促进语文课堂效果的实施。教师一句句由衷的口头表扬、一次次表现肯定的评价,都将为学生树立起较好的学习自尊及自信,切实激发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集中注意力,沉浸在课堂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中,享受语文知识所给予的学习体验及快乐元素。与此同时,根据以往实践教学经验表明,良好的课堂评价体系的建立是促进学生发展和师生情感培养构建的推动力,以激发浓厚的兴趣为主旨,让学生在教师多元化的评价中,发现问题、反思问题,最终完善自我,实现素质提升。

2.以提高课堂互动为抓手,营造和谐探索的课堂学习气氛

在过去传统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机械化的教学输出迫使课堂教学内容沉闷且无趣,语文教师以居高临下的位置掌握课堂活动实施的节奏,造成语文教学效率不佳的现象。但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新教育理念对于初中语文课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初中语文教师要积极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模式来带动课堂互动环节的产生,打破原有课堂教学的定性思维,让平等互助的课堂交流促进教学内容的延伸,让学生在轻松欢快的状态下获取知识。良好的课堂教学活动更有助于学生潜能与灵感的产生,使语言发光,见解更独特。从而师生间建立起充分的信任关系,为初中语文课堂营造和谐共赢的学习环境,为教学效果的达成做足贡献。

3.灵活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创设有效语文教学情境

生动直观的语文教学情境创设是做到因材施教、寓教于樂的真正体现,也是增强学生学习热情的重要方式。尤其是在当今的教育当中,在现代化的新型教育手段与技术的强大支撑下,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生成提供了巨大的帮助。利用多维立体的听觉与视觉效果冲击着学生感官系统,提高学生情感认知水平,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与掌握。例如,教师在对经典名篇《岳阳楼记》一文进行授课时,针对文中所描绘的岳阳楼景色的宜人与恢宏,仅靠文章中的文字描写学生是感觉不到的,所以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课件对当时的画面进行还原,让动态的视频影像更加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充分感知作者在当时环境中的心理感受,从而学会表达与抒发,提升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创造性。

4.熟练使用信息技术等新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使用多媒体课件等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生动性、直观性的特点,通过多媒体课件视听结合的方式刺激学生的感官,以加深学生的印象,帮助学生记忆知识点。同时,发挥多媒体课件直观性的优势,以生动的动画演示、系统的流程图为学生构建知识框架,从而在脑海中快速形成对新概念的印象,以提高学习效率。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实践过程中还可以进行情景创设,例如教师在教授《智取生辰纲》一课时,教师可以播放“智取生辰纲”影视节选片段,从而起到吸引学生注意的作用,唯有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才能切实形成良性的师生的双向互动,起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利用微课进行教学也同样可以起到吸引学生注意力的作用,且线上微课具有明显的精简性、针对性、专业性的特点,能够极大丰富语文课堂教学的内容,帮助学生养成发散思维。

5.采用生活化教学方法,将语文的学习与探索融入学生生活

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有效利用课堂时间,学生的课余时间同样可以有效利用。“生活处处有语文”,语文教学最适用于生活化教学模式,教师可以通过布置生活作业的方式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提高其语文成绩,帮助养成语文思维。例如教师可以布置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活动,定期分享适用于学生当前所学课程的书籍,以丰富学生的阅读量,帮助学生养成自觉进行课外阅读的好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同时教师还可以布置摘抄精美文段的任务以检查学生的生活作业落实情况,通过定期检查学生的摘抄作业,帮助学生养成积累的习惯,对表现良好的学生施以鼓励,给以肯定,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其自觉参与到语文的课外学习过程中来。大量的课外阅读,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与写作能力,从而起到提升其综合素养的目的。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集中围绕初中语文教学展开讨论,分析了语文课堂实践拓展的重要依据,并提出了五条具体可行的高效教学策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以高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基础知识与核心素养进行教学与培养。高质量的语文课堂教学是提升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重要保障,语文教师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与方法,让生动多样的课堂教学活动拓展学生的素质,从而形成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寓教于乐的高效课堂,切实实现学生的全面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桂荣.初中语文“拓展延伸教学”的探索[J].科技创新导报,2015,(15):169-170.

[2]张贵爱.初中语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哗众取宠”模式的弊端和高效模式的优势[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5,(1):43.

(作者单位:甘肃省兰州市红古区窑街团结路学校)

猜你喜欢
发散思维拓展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关于新形势下公证业务拓展的一点思考
高中语文《先秦诸子选读?孟子》课堂拓展
例谈发散性思维训练
金融新晋军的“发散思维”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论公共服务政府购买范围之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