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鑫
【内容摘要】思维导图是当前一种十分重要的思维工具,在高中地理复习中采用思维导图能够有效提升复习效果,并在促进知识内容整合与发展的角度上转变学生当前的认知习惯和认知能力。在这种教学模式发展下,思维导图能够在高中地理复习中发挥出更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关键词】新课改;思维导图;高中地理;实践研究
当前高中地理新课改更加注重转变学生原有的学习方式,并在创新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的角度上进行不断的更新。思维导图是当前一种全新的教育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复习过程中合理引入这种手段,能够帮助高中生更加高效的掌握各种地理知识,还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师生之间良好关系的建设,并在符合新课改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提升地理知识复习的最终效果。
一、思维导图对高中地理知识复习的重要性
1.充分改善高中地理复习课程的教学效果
在传统地理课堂知识的复习过程中经常性的出现这种状况,学生能够基本掌握课本要求的知识点内容,但是在实际做题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各种困难。由于学生并没有在实际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良好的知识网络体系,虽然能够利用题海战术掌握知识,但是一旦转换题型或是变换问题的方式,学生就会遇到困难。这种教育教学现状不仅反映出学生难以灵活运用自身所学习到的知识内容,还体现出当前高中地理教学的弊端。由于授课时长受到限制,复习课程中大部分是以往知识内容的巩固和再现,学生往往在学习过程中会感受到枯燥和无味,难以达到地理课程的复习效果。
2.实现问题内容的提出
高中阶段地理复习课程涉及到的知识点复杂且繁多,在短暂的复习时间中难以让学生全面掌握知识内容。此时,学生的思维模式和分析、理解能力都受到了限制。为此,如何加强学生地理知识的掌握并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就成为了高中地理教师研究的主要问题。思维导图能够有效解决上述复习课程中存在的问题,改善现有的复习方式,并更加强调学生的复习效率。思维导图主要是利用图形、符号以及色彩等原则,建立不同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在自身思维意识的培养下逐渐形成良好的记忆原则。由于思维导图,符合人类大脑的思维习惯,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了一个完整的环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灵感,因此它在高中地理复习中用途很大。
二、高中地理复习中绘制思维导图的有效措施
1.确定中心词汇,明确知识点内容
首先,教师在复习课开始前,要明确整门课程及各单元的学习目标,准确把握知识体系的框架,合理安排教学时间。然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全面、系统地回忆所学的地理知识,找出本节课或者本章的重点知识,并将其一一列出,这样就可以非常容易地找到本节课所学习的中心词。
2.绘制思维导图,与同组学生进行及时的交流与沟通
在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系统的知识点复习后,学生可以进行思维导图的设计。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要带着问题查找相关学习资料,主动找到问题的答案和解决办法。在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可以分小组讨论。一个小组绘制一份共同的完整的思维导图,形成小组讨论的共同结果。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因势利导,培养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能力。
3.归纳总结,实现知识拓展与延伸
在学生对高中阶段地理知识制作思维导图完毕之后,教师要对学生所制定的思维导图进行合理的分析与评价,及时找出学生制作过程中的思维优势点与不足,从而能够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对于部分学生出现的缺點和不足,教师可以利用合理的方式指出,并要求学生加以改正。对于部分学生在思维导图制作过程中出现的闪光点而言,教师要给予学生及时的鼓励,并加以表扬,让全班学生都能够认识到这种思维导图模式对高中阶段地理知识内容学习的重要促进效果。此外,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当前学习阶段普遍性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重点内容的见解,并结合知识点内容与实践应用进行有效分析,适当增加部分立体内容增加学生的实际性理解与全面掌握。这样学生对于高中地理知识点内容就具有更加全面的理解,对知识点的认知也更加明确。
三、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复习中的应用措施
1.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基础性知识内容复习时的应用措施
在传统高中地理知识教学中,教师大多数采用知识填压的方式来增强教育教学效果。这种的教学过程就使得学生成了做题的工具,教师期望通过反复的、大量的习题内容来提升自身学科知识的教育教学效果,让学生能够在掌握基础性地理知识的过程中,完善自身的知识网络结构和整体的体系。但是也正是由于这种教育教学方式,学生自身的知识学习零散且不集中,难以将当前阶段学习到的知识内容进行合理的应用,实践能力不强,也难以达到教育教学提升的效果。结合思维导图来开展合理的地理知识复习,能够从图像、色彩、结构形式等来进行综合性的记忆,加强学生对现有知识内容的实际性理解与分析,从而能够在促进学生知识网络结构体系建设的基础上,对不同知识细节进行全面把握,促进学生的整体性理解与分析。
在基础性知识的复习课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对知识框架和结构体系进行全面的掌握,并结合自身的理解来绘制出独特的记忆结构,这样能够充分体现出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对各种知识内容的实质性理解,并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查缺补漏。这种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课堂教育主体地位能够得到较强的凸显,并让学生更加主动的学习知识,不断的进行总结与归纳,从而能够将枯燥无味的知识内容转化成为各种生动形象的知识结构体系。这样也可以促进知识内容的简化,从而能够利于学生对地理知识内容进行深刻的记忆。
2.思维导图模式在地理习题课中的应用措施
高考在实际问题考察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对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对各种知识点内容的掌握,并基于此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为此,教师就需要对学生解决问题与分析问题的能力进行重点把握。笔者对近些年高考试题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可以发现,当前的高考知识考查重点内容,逐渐从原始的基础性知识内容考察,而转变到知识推理与运用能力的考察。学生由于自身的因素,对此类问题内容往往不知如何应对,因此就会导致自身的学习成绩不佳,严重者还会丧失学习自信心。而思维导图教学模式的应用就能够有效改善这一教学现状,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并在促进其综合素养体现的过程中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利用思维导图模式进行解题时,教师可以不给出学生问题的答案,而是要求学生能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讨论与分析,并要求学生能够在审题时进行思维导图的绘制。完成绘制后,学生之间进行分组交流,进一步对自己做的导图进行完善,然后教师对习题进行讲解,再进一步对其进行完善和扩充。这样做使得学生学习学会一道题,就掌握了一类问题的解决方法,达到了触类旁通的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的教育教学背景下,思维导图模式在高中地理复习中的实际应用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地理学科成绩,还能够有效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并转变学生对地理知识内容的有效性认知。但是就我国当前阶段地理导图的课堂实践分析而言,仍然存在着些许的不足,制约着教育教学事业的发展。为此,一线教师应当认识到地理复习内容的真正内容,并在积极倡导的条件下促使这一先进的教学模式得到推广与普及应用。
【参考文献】
[1]王晶.研析新课改下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复习中的实践与研究[J].文教资料,2014(7):181-182.
[2]康龄允.新课改下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复习中的实践与研究[J].新课程,2019(3):165.
[3]罗琴.思维导图在新课改高中地理课堂上的运用研究[D].2015.
[4]姚远.浅析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复习中的应用[J].新课程,2019(15):149.
[5]杨敏.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的研究[J].新课程(下),2016(11):16.
[6]孙连东.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新课程,2017(24):66.
(作者单位:化州市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