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斌
【内容摘要】实验作为化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利用实验可以让学生更好的认识化学知识的本质,实验对学生学习化学知识是非常有帮助的。然而从初中化学实验现状来看,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为此,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提升实验的趣味性,有效应用趣味性化学实验。本文主要从趣味性化学实验的重要性入手,分析了当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几点趣味性化学实验的具体应用措施。
【关键词】初中化学;化学实验;趣味性实验
新课改的深入进行也使得课堂教学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教学方式和手段也日渐丰富。由于初中化学教学理论知识较为枯燥,而且各物质之间的化学反应也相对复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的困难,为此,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趣味性化学实验的方式,通过趣味性化学实验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进而加强学生的化学学习水平。
一、趣味性化学实验的重要性
趣味性化学实验是通过一些趣味性较强的实验方式来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化学作为一门实验探究性较强的学科,开展化学实验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利用化学实验不仅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化学知识,而且还能够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初中阶段学生刚开始学习化学,对于各种晦涩难懂的知识点学生难免会觉得的有一定的困难,而通过趣味性实验的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化学学习的难度。同时,有趣的化学实验还可以引发学生进行思考,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能力,让学生不断发现生活中的化学知识。此外,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心理叛逆的阶段,而且不愿受老师管教,采用趣味性实验的方式 可以有效增加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从而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进而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
二、化学教学中化学实验存在的问题
尽管化学实验作为化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但教师在开展化学实验的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只有让学生真正融入到实验教学中,才能有效发挥实验教学的作用,然而在开展化学实验时,教师往往都是进行演示教学,忽略了学生的自主性,导致化学实验难以提升教学有效性。二是实验和教学脱节,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很多老师对于化学实验都不够重视,对于涉及化学实验的内容教师往往都是采用口头讲解的形式,导致理论教学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还有部分教师欠缺实验教学经验,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出现理论和实验不相融的现象,进而影响教学效果。三是实验教学缺乏创新性,由于化学实验中会涉及到很多的化学试剂,出于安全性考虑,教师往往利用实验视频取代具体的操作,学生不能亲自动手,也就无法体会到化学实验的乐趣。
三、趣味性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措施
1.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并积极引入趣味性化学实验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往往出于安全性考虑,而限制学生进行具体的实验操作。为了有效提升化学实验教学,教师要不斷更新教学理念,积极开展化学实验,并且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提升化学实验的趣味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实验中,同时,教师还要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在做实验的过程中往往都需要学生之间的配合,因此,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是很有必要的,学生在互动交流的过程中能够进一步加深对化学知识的印象。此外,在趣味性化学实验应用的过程中,教师还要有效课堂节奏,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例如,在科粤版初中化学“物质的变化”教学中,由于学生刚开始学习化学知识,在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采用趣味性实验的方式来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先用一个火柴梗燃烧的实验来引入教学,火柴梗燃烧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接触到的现象,火柴梗燃烧实验的安全系数较高,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来动手操作,并观察实验现象。在这个实验中同学们会发现火柴梗在燃烧过程中产生了一些黑色固体。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进行思考,产生的这个黑色物质主要是什么,学生之间可以进行沟通交流,进一步探索相关的知识,从而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
2.丰富课堂教学手段,提升课堂教学趣味性
初中阶段的学生往往比较有主见,如果课堂教学比较沉闷,则学生对于化学学习的兴趣会逐渐降低,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不断丰富课堂教学手段,提升课堂教学趣味性。化学实验本身就是非常有趣的,但有时候可能教师的方式方法不正确,使得学生对于化学实验的兴趣不高。为此,在实验教学中教师需要不断丰富课堂教学手段,提升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从而加强化学实验的效果。例如,在科粤版初中化学“金属的化学教学”中研究铝的化学性质时,教师为了提升化学实验的趣味性,在化学实验命名上就要激发学生兴趣,可以将其命名为《长红毛的小狗》,教师可以将铝片剪成小狗的形状,之后将铝片放入到硫酸铜溶液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应后,发现铝片上面附着着一层红色的物质,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来进行思考,为什么会出现长毛的现象,所长的毛又是什么样的物质。之后,教师可以在引入课堂教学内容。
3.增加化学实验和生活的联系,充分挖掘生活中的化学现象
其实化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是比较广泛的,如牛奶变酸、葡萄酿酒、铁制品生锈等等都涉及化学知识。为此,在进行化学知识讲解时教师要充分采用生活化教学的方式,将化学知识和日常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充分去感受生活中的化学,进而提升对化学的兴趣。日常生活中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是非常多的,但有时候学生往往感受不到,这就需要教师去进行引导。在课堂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要尽可能的保证学生多参与实验,只有学生积极参与到实验中,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才能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例如,在科粤版“酸和碱的中和”,在日常生活中酸碱中和反应也是比较常见的。在讲解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面粉发酵的化学实验,面粉发酵会形成有机酸,这时如果不进行相应的处理,就会相应面粉发酵的效果,而利用小苏打就可以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小苏打可以和有机酸发生中和反应。这也就是为什么在蒸馒头时往往会放一些小苏打,如果不放小苏打馒头就会发酸。教师在进行化学教学中可以充分借助生活的趣味实验,来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
4.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提升化学实验的趣味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在化学实验教学中也可以应用多媒体。对于安全系数较高的化学实验,教师可以让学生动手操作。而如果实验的危险系数较高,教师就可以取消学生动手做实验,而采用视频观看的方式,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掌握实验步骤和原理,而且也可以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体验。例如,在氢气燃烧实验中,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来进行展示,由于氢气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气体物质,学生难以进行这个实验操作,为此,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观看氢气燃烧的视频,并且在学生观看的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提问,进一步引发学生思考。同时,还可以为学生播放氢气和氯气相结合产生爆炸的视频,进而加深学生的感官体验,从而加深对这部分知识的印象。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多媒体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工具,只有将具体动手操作和实验观察两种方式结合在一起,才能够有效提升化学实验效果。
【参考文献】
[1]吴小清.初中化学教学中趣味化学实验的应用剖析[J].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2015(12期):50.
[2]李旭伟.初中化学教学中趣味化学实验的应用探究[J].文理导航,2016(8z):54-55.
[3]郭艺如.初中化学教学中趣味化学实验的应用探析[J].新课程,2018(14):157.
(作者单位: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洛门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