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书芳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武汉430205)
地域文化是一定地域人们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是具有相似文化特征的某个区域及其文化生成的历史空间,是区域生态、民俗、传统、习惯等文明的表现。[1]2014年3月26日,教育部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提出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鼓励各地各学校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修订相关教材,编写普及读物,开设校本课程。[2]“本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本地地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这份纲要因此成为了很多高职院校开设地域文化课程的理论依据。而就现实意义来说,高职院校的学生大部分来自院校所在省份,毕业后也大多在当地就业,开发基于地域文化的校本课程,让学生深入了解当地的风俗、传统、习惯等,不仅可以丰富他们的地方文化知识,提高文化素养,还可以增强他们对地方文化的认同,使他们更好地适应当地的环境,扎根本地,成就事业。因此,如何科学地建构地域文化课程,真正发挥地域文化课程的作用成为值得我们探讨的重要课题。
2019年4月,课题组曾对全国79所高职院校开设地域文化课程的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有42所学校没有开设此类课程,有24所学校开设了一门,有13所学校开设了两门及以上。在已开设地域文化课程的学校中,有11所学校开设为公共必修课,19所学校开设为公共选修课,还有7所开设为专业课。笔者所在的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受教学资源、师资力量等限制,目前开设的地域文化课程也只有一门公共选修课“认识武汉”,每学年选课人数有1000人左右。从问卷调查的结果来看,高职院校地域文化课程的开设尚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地域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而一门课程的容量是有限的,在资源及师资都具备的条件下,可以考虑开设多门课程。就课程性质而言,也可以根据不同情况作出区分。地域文化的内容大部分属于通识教育的范畴,开设为公共课是比较合适的,可以根据课程目标的不同,设置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种。如果课程目标在于励志,也就是激发学生的热情、增强其意志力,则可以开设为公共必修课,如乡土历史、名人文化等课程;如果课程目标主要在于博知、怡情,也就是丰富知识、开阔视野、愉悦性情、丰富情感体验,可开设文学作品鉴赏、饮食文化、民间艺术等公共选修课程。此外,还有一些以培养学生具体的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课程,则可以开设为专业选修课或者必修课。如对于旅游专业来说,地域文化中的山水名胜、名人文化、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对于艺术设计类专业来说,当地的建筑文化、服饰文化、民间工艺等,就可以开设为专业选修课或必修课。
从对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4095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的结果来看,入学前,生活在湖北省外的学生只有10.4%,生活在武汉市的学生占24.52%,有65.08%的学生来自湖北省其他地区。湖北省隶属荆楚文化圈,所以在开设地域文化课程时,可以考虑将课程内容的范围扩大到整个荆楚文化,从中选材。
荆楚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包括炎帝神农文化、楚国历史文化、秦汉三国文化、清江巴土文化、名山古寺文化、长江三峡文化、地方戏曲文化、民间艺术文化、江城武汉文化、现代革命文化等,[3]考虑到教学资源、师资力量、课时安排等问题,在内容选择上必须有所取舍。从4095名学生的选择结果来看,在地域文化的内容中,学生最感兴趣的前四位依次是饮食文化(3587票)、风景名胜(3417票)、社会风俗(2800票)、非物质文化遗产(2689票)。与之相对应,可以从荆楚文化的内涵中选取民俗文化、山水文化、长江三峡文化、民间艺术文化等作为教学内容。
课程内容的开发除了考虑学生的兴趣之外,还要突出经典性、时代性、科学性、体验性、发展性等特点。强调经典性,是因为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地域文化中必然浸透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而地域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内容存在共性的部分,就是教学重点。所谓时代性,是指课程内容要符合主流价值观,体现时代精神。强调科学性,是因为地域文化大多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没有现成的资源,需要任课教师对各类地域文化碎片进行归纳整合,在这个过程中,必须秉承严谨求实的态度,对相关概念和内容进行科学界定。强调体验性,是指课程内容要密切联系学生现在及未来的生活,要敢于把一些非常实用而在以往观念中不受重视的内容纳入到课程中,学生通过学习能更好地体验生活,适应社会。强调发展性,一方面是指课程内容要有助于启发学生的心智,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另一方面则是指课程内容要有助于地域文化本身的发展,即师生能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挖掘出本土文化的新价值,在传承中有所创新。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目前已开设的课程“认识武汉”,将课程目标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三个层次,知识目标:理论贯穿,讲授为主。以模块知识点为基本构架,带领学生了解武汉地理、历史、经济、社会、文化、城市精神、城市建设、发展机遇等多方面内容。能力目标:通过大量练习、互动、实践,提升学生认识武汉、服务武汉的能力和层次,进而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和文化艺术修养。素质目标:使学生了解或掌握武汉地域文化的基本知识,丰富对武汉城市的认识和感情,从而进一步明确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武汉城市发展和建设的中坚力量。
该课程目标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都有所把握。后续开设其他地域文化相关课程时,从这三个维度出发,可以将课程目标描述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
要求学生了解荆楚文化的基本知识及其对人类文明的贡献,了解荆楚文化对当地人们的思维方式及行为模式的影响;学会搜索、筛选和处理相关资料,锻炼资料阅读与分析能力;能够客观地分析相关问题和文化现象,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
首先,通过课堂教学或在线课程完成相关知识点的学习。其次,通过布置课后研究性学习任务,让学生自主学习,锻炼搜集和处理资料的能力,提高阅读资料、提取和解读有效信息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比如,利用已出版的荆楚文化相关书籍,让学生从中找出自己感兴趣的部分,结合书籍、联系生活,做一次课堂展示。在锻炼上述能力的同时还锻炼了学生的书面表达及口头表达能力。另外,通过课后实践,带领学生走向社会,走进生活,结合现实分析荆楚文化对当地人们的思维方式及行为模式的影响,让学生学会从历史文化中找到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法和经验。
激发学生对荆楚文化的兴趣,培养科学务实的研究态度;提高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增强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从而自觉自愿地担当起建设家乡的社会责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课程实施包括课程的时间安排、空间场所、人员配置、方法手段等,主要通过学分占比、课程容量、师资配备和教学模式来体现。参考“认识武汉”课程开课的实际情况,学时为36个,共2学分,每次课的学生人数在100人左右,师资力量一般来源于人文学院,学科背景与课程相匹配,教学模式以课堂讲授为主,实践为辅。再结合之前调查报告的数据,后续开设地域文化相关课程时,在课程实施上可以有所调整。
若为公共课,可保持原有课时、学分的合理现状,即36学时,2学分。若为专业课,则需根据课程目标和内容合理分配学时、学分。
按照目前的惯例,专业课一般采用小班教学,公共必修课为合班(两个自然班)教学,公共选修课则以选课人数来确定,经常会出现一个班100多人的情况。但考虑到地域文化选修课程在内容方面的特点,要结合实际需求来制定不同类型课程的班容量。即便是文学作品鉴赏、荆楚历史文化等类型的课程,班容量也不宜过大,控制在90人以内为宜。
地域文化内容广博,涉及人文、社会甚至自然科学领域,所以不论是必修课性质还是选修课性质的地域文化课程,其师资都应是一个具有跨学科背景的团队。这个团队应以文、史、哲专业教师为主,涵盖其他学科专业的教师或非教师群体。这里的教师除了本校教师,还可以包括其他高校的教师;非教师群体则包括一些研究机构、文化单位甚至行业企业的专家学者,或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总之只要“术业有专攻”,都可以为“师”。
调查结果显示,在线下课堂教学、网络教学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三种模式中,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最受学生欢迎,有44.04%的学生选择了这种教学模式,选网络教学的学生有35.61%,选线下课堂教学的学生仅有20.35%。线上教学符合互联网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学生的特点,也给教学提供了更丰富的资源、更广阔的空间和更灵活的方式。但是线上教学也存在明显的缺陷,在线学习更多的是知识性内容,因为缺少动手和实践的机会,缺少面对面与他人互动交流的环境,导致技能目标和情感目标的教学效果不太理想。加之缺乏足够的约束和监督机制,若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则会难以集中注意力,学习效果较差,所以线上教学宜作为地域文化课程中知识性内容的教学手段。
线上教学可以实现知识性目标,线下教学则可以把重点放在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上。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案例讨论、任务驱动、情境模拟、角色扮演等,多方面锻炼学生的能力。线下除了课堂教学,还要充分利用第二课堂,通过各类竞赛、讲座、培训、社团活动、社会调查等,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知识、开拓眼界、提高兴趣,从而自觉自愿地去思考探索。
课程评价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另一方面是对教师授课情况进行评价。本文仅就学生学习效果评价展开讨论。以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为例,该校“认识武汉”课程的成绩评定方式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部分构成,前者包含书面作业(10%)、实践活动(50%)和出勤(10%),后者以论文考核为主(30%)。
课程目标是静态的,课堂教学是动态的,因而应当依据课堂教学的具体实施状况,建立对课程各个部分进行持续不断评价的、开放性的循环系统。[4]地域文化课程的考核必须兼顾结果评价与过程性评价。具体而言,就是要建立科学的日常考核与期末考核机制,包括合理分配二者所占的比例以及分别采用何种方式来进行考核。对于地域文化课程来说,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感受地域文化的魅力与熏陶,积极主动地去了解地域文化显然更为重要,所以日常考核的占比应该更大,可以在70%以上。在日常考核方面,除了课堂考勤、表现和书面作业,教师还可以灵活运用大数据来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系统可以准确记录每一位学生在网络平台留下的学习行为痕迹,如登录情况、学习时长、点击率、互动交流等,这些数据是判断学生在线学习的态度、效率、质量等的有效工具。学生第二课堂的表现,也可以作为考核的一部分,如参与社团活动、相关比赛、社会实践、汇报演出等。这些活动不由教师统一安排,而由学生自主完成,即“强制”学生主动地去思考和参与。这主要考核学生的学习态度,占比宜在10%以下,只要学生积极参与,能够提供相关证明,就可以给予相应成绩。
在期末考核方面,考核方式也可以多元化,除了闭卷考试、开卷考试、大作业、小论文,还可以是实物作品、读书心得、考察报告、剧场表演等各种形式,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教师除了要采用科学的评价方式之外,还要按照课程目标制定合理的标准,对各类标准进行分级评定并严格执行,以保证评价机制的有效性。
开发基于地域文化的校本课程,必须在深入了解本土文化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兴趣和课程的目标,选取恰当的课程内容,采用合理的课程实施方案,并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地域文化教育的目标,提高学生的文化归属感和自信心,引导学生更好地适应当地环境,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