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先甫
(安徽中医药大学 人文与国际教育交流学院,安徽合肥230012)
宋代是政治文化昌明的时代,统治者施行重用文臣、三教合一的治国方针,极大地促进了文学的发展。在唐代文学创作的基础上,文学在宋代再度走向辉煌,尤其是词、文、赋方面都超越了唐人,作家的覆盖面也远胜唐人,并出现文人居士化和僧侣文人化等和谐共济的局面。宋代僧人也成为文坛中十分活跃的因子,宋初就有著名的学习“晚唐体”的九位僧人,他们的作品在北宋得到大文学家欧阳修等大家的赞扬和传播,而释延寿、释智圆、释仲皎、释惠洪、释元照、释宝昙、释居简等知名僧人,在诗词文赋的创作上都有很多佳作,他们往往被冠以“诗文僧”的美誉。
仅就辞赋而言,《宋代辞赋全编》所收宋代僧人骈赋内容丰富多彩。由于客观生活条件和艺术趣味,他们作品的内容不外江山、月露、草木、虫鸟、佛偈景语,故而主要以咏物为主。他们将身边随时可触的事物或偶发的感想写入赋中,道出其微妙的情理世界。他们时刻坚持修行,劝诫世人,在辞赋中时时以佛理为尊,又能很好地融合儒道,既闪烁着佛法的光辉,也体现出包容博大的襟怀。他们在骈赋中展示出的高超的艺术手法亦很值得称道。他们能将佛经中的神异故事、历史典故,以通俗易懂且对偶的方式书写出来,语言精粹凝练而不露斧凿痕迹,其中亦不乏令人叹止的优美语句与意境。
咏物赋一般是赋体文学中托物言志之赋。此类赋多为对某种细小事物作精工细致的描摹,往往不遗毫发,又多表现为短章小篇,蕴藏作者的情感。因为僧人居住环境和交际的特殊性,他们在作品中展示的内容和情感也与一般文人有所不同。不少宋僧骈赋,看似叙写身边事物或常用的生活物品,其实已将佛理融入其中。
释元照的系列“道具赋”,可窥一斑。释元照(1048-1116),字湛然,号安忍子,俗姓唐,浙江余杭人,是北宋时期弘传律宗和净土教的一位高僧,力倡律、禅、教三学一源之说,对当时的大文学家苏轼及后世佛学传承都有很大的影响。他著述颇丰,《道具赋》一卷显示了他在佛学和文学上的造诣,其中有一篇《三衣赋》,三衣,依佛教戒律的规定,出家人可拥有的遮蔽身体的三种衣服,谓之三衣,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袈裟,这当然是出家人必不可少的。释元照认为,虽然衣服制作粗疏,但功用非同寻常。“龙被免金翅之祸,人得息战敌之危”,龙族得佛祖所赐袈裟庇佑,躲过被大鹏金翅鸟世代而食的厄运;凡人得到它能免除各种灾难,简直就是不同寻常的圣衣了。而衣服的大功德还是源于人的自身修行:“汝当敬遵彝范,仰荷恩慈,时时自庆,步步勿离。潜神乐国兮铢衣自被,垂形忍界兮报服常随,劫石可销,想斯言而不泯;太空有尽,谅此志以难移。”[1]2380在释元照看来,要想得到庇护,还是得谨守伦理道德、佛法规范,而且必须虔诚之至,丝毫不能动摇,这样才能得到佛法的恩泽,得到庇佑,显示出佛法的广大无边,能化解深重的灾难。在这样一篇简短的托物言志的骈赋中,释元照就将僧人平时常穿的看似再寻常不过的袈裟神异化,不经意间就对佛法进行了弘扬。其它几篇赋,如《铁钵赋》《坐具赋》《漉囊赋》《锡杖赋》等,所述都是作者的生活用品,意味与此相仿。
佛教讲究日常生活中处处有佛法的存在,在诸多看似不起眼的问答中,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在关于应对如何是佛的简单而又极为深奥的问题,流传下了诸多富有趣味性而又有生活气息的回答。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曰:“蒲花柳絮,竹针麻线。”(《五灯会元》卷三)[2]146尚有其它答案:“春日鸡鸣……中秋犬吠。”“不消一堆火。”(《五灯会元》第三)[2]171“庐陵米作么价”(《五灯会元》卷五)。[2]254佛法并不在遥远的彼岸,就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意即生活处处有禅理。倘若“佛法大意”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无关,那么这样的佛法对于人生而言又有何意义与价值呢。对于“如何是佛法大意”的问题,甚至有惊世骇俗的“干屎橛”(《五灯会元》卷十五)[2]929之说等等。佛法无处不在,且万法平等,凡圣等一,连污秽的“干屎橛”中都闪烁着佛性的光辉,那么宋僧蕴佛理于辞赋中,也就自然而然了。
蕴含佛法,能让人在不自觉中领悟,也有的咏物辞赋将佛法直接展现。《金刚经》是佛教重要经典,根据不同译本,全名略有不同,鸠摩罗什译为《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释延寿《金刚证验赋》对此经进行了高度赞颂。释延寿(904-975),字仲玄(又作冲玄、冲立),号抱一子,俗姓王,余杭(今浙江杭州)人。他著述颇丰,有诗偈赋咏凡千万言,流播海外。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吴越王钱俶请入居灵隐山新寺。第二年,迁永明寺,居十五载。《金刚证验赋》等就作于此时期。赋中:“无住般若,教海威光。”开篇已然不凡,展现出此经非常的神力,而且能使凡夫俗子脱胎换骨,永世长驻,去疾消灾,终登极乐。“病者投诚,愈沉痾而彰慈悲之救”“降五色之祥云,迎归天上”,实在令人向往。于是他就告诫人们要潜心修炼,不得有二心,由于《金刚经》“旨妙而难解难入”[1]2374-2375,更要坚持不懈。此赋篇幅不长,却将佛经阐述的如此美好,对佛学的虔诚可窥一斑。
释延寿还有《法华灵瑞赋》将《法华经》的神力描述的活灵活现。《观音应现赋》说观音有无限的慈悲,救大众于水火之中,实在是圣中之圣。《华严感通赋》认为《华严经》极为幽玄,不但能救人生死,而且得助人登极乐,并感叹道其为无尽之宗。这几篇赋的旨归为一,就是要虔心修行佛法,坚定不移,不但能消除人世间的各种灾难,而且能超越生死,与佛结缘。
佛家注重修行,讲究修养,在宋僧的骈赋中自然而然地有所体现。这也是发自他们内心的真切感悟,也是用文学之笔宣扬佛法理论的有效途径之一。宋僧骈赋多方面地显示佛家宽以待人、众生平等的理念和提高自己修为的本真,从而达到趋吉避凶的效果,又加极乐世界美好的招引,劝悟世人,令其心动而意志坚定。
佛教传入我国之初,因为文字障碍,所以翻译佛经是至为重要的。另外为了能在中土得以扎根传播,就要想办法去触动人们的心灵,从而达到对佛教的认可。于是积极宣扬佛法的人将佛经中的神异故事大力宣传,并且将历代高僧的言行记录下来,作为佛法修行者的指示,久而久之也成为一种思考的对象,或为修行坐禅者的座右铭。佛经中的经典故事义理深长,不仅闪烁着佛性的光辉,而且饱含人生哲理,犹如当头棒喝、醍醐灌顶,有很好的教育与启发意义。这在高僧释延寿的骈赋中表现的尤为显著。
释延寿的《神栖安养赋》极力劝导世人赴极乐净土之途,作为净土宗的倡导文很受人们的关注。“安养”为西方极乐世界之异名。《正法华经》卷九:“生安养国,见无量寿佛。”[3]126《文殊师利佛土严净经》卷上:“国土严净,犹如西方安养之国。”[4]895于此极乐净土中,可安心、养身,故称安养。全赋以对偶句开始极力称赞极乐世界,紧接着列举求佛壮举和因果报应故事:“焚身然臂以发行,挂胃捧心而立轨。仙乐来迎而弗从,天童请命而不喜。或火烈山顶,光明境里。”[1]2370化用了几则佛经中的神异事件。“焚身然(燃)臂以发行”:北宋绍岩法师,勤于持诵《法华经》,昼夜不间断,感应莲花生于陆地,便发誓焚身燃臂供养西方三圣,被吴越王钱俶力劝而止。[5]276“挂胃捧心而立轨”:北周武帝将灭佛时,静蔼法师劝阻未果,悲悼佛法沦落荒废,决定舍弃身命,往生极乐世界,于是他用刀子割下身上的肉,又把肠子拉出来挂在松枝上,身上的筋骨、手脚、头部和脸面,都完整的割裂分解,最后再以刀割下心脏,捧着心而命终往生。[6]602这两位都是“舍身取义”的虔诚法师,上下句对偶很工整。“仙乐来迎而弗从”:大唐的僧藏法师整日精进持念佛号,每到夏天炎热时,则脱去衣服坐在草丛之中,以自身血肉布施一切蚊虫。等到业报将尽的时候,诸天人一一来迎请,僧藏都不愿跟随而去。[7]855“天童请命而不喜”:大唐的道昂法师精研佛法,平时专意系念于西方净土,感动上天。天童请之不遂,后由西方灵相来迎,他才愿升极乐。[8]588“火烈山顶,光明境里”《往生集》中记有两则公案:法智法师儿时出家,昼夜不停精勤念佛,后化为一道金光,升向西方世界;智钦法师,专心禅业,又礼念万千佛名,在阿育王塔前,燃一臂,求生净土,他的弟子僧护,半夜看见院里光亮异常,佛身放大光明,智钦法师亦随佛而去。[9]130释延寿将这些终成正果的故事巧妙地化入赋中,用意不言自明。列举以往坚持修行而得道,往生西方极乐的榜样,大力弘扬尊法、护法、不求回报的大无畏精神,既能坚定人们礼佛的信心,更能激励人们积极去行动,自然地渗透到人们的内心中去。
释延寿的《观音应现赋》中有“虎啮栅而脱命,鼠傅疮而去病”[1]2376,亦是化用佛经故事。前者乃释开达诵《观世音经》而脱难事。晋沙门释开达在采甘草时,被一群羌人抓获。羌人把他关在栅中,将被作为食物。紧急关头,他不停地默诵《观世音经》,以求庇佑。正当羌人欲吃他时,忽有一只大虎直逼群羌,奋怒号吼,吓退羌人。虎又啮咬栅木,得成小孔,可容人过,释开达得以逃脱,心中以为是观世音帮助了他。[10]409后者乃释昙颕虔诚于观世音而得好报的事。释昙颕虔心修佛,曾患癣疮,不能根治,痛苦不堪。房内一直供养一尊观世音像,晨夕礼拜求治此疾。突然有一天,他看见一条蛇从观音像后,缘壁上屋。须臾有一鼠,从屋落地。蛇的唾液沾满鼠身,鼠似已死。释昙颕急忙营救,即取竹刮除蛇的涎涶。他听说蛇所吞鼠,能疗疮疾。于是将刮取的涎涶敷在癣上,鼠得以活命,释昙颕的癣疮也消失了。这才明白是自己的虔诚感化观音,才得蛇、鼠来救治其疾。[11]415这些故事彰显了观世音大慈大悲、救护大众的形象。对于佛家而言,世人只有虔诚修行,才能得到佛的庇护。化用这些广为人知的佛教故事,很能感化和激励人心。
将得到佛法庇护或得道禅师的感人故事,大量而又十分自然地融入到骈赋中来,以事实和神力来开悟世人,十分符合僧人的身份,足见他们礼佛的虔诚,及教化人心的巧妙手法。在上面所述的辞赋中,押韵、对偶手法的巧妙运用,使语句读来舒畅且便于记诵,亦见出其高超的创作水平。
骈赋的主要艺术手法是藻饰、用典和对偶。从上面所举咏物骈赋和化用佛经故事赋的句式而言,大都是精巧的对偶句。有平隔,四字对和六字对,即上句四个字或六个字,下句四个字或六个字,这是骈赋最基本的句式。有轻隔,上四下六对,即上句四个字,下句六个字;有重隔,上六下四对,即上句六个字,下句四个字,这两种是骈赋常用的而且最见功底的句式。有疏隔,上三,下不限多少;有杂隔,上或四,下五、七、八,或下四,上亦五、七、八字,这两种是不太常用的句式。这五种句式在宋僧骈赋中都能找出例子,仅从这一点,我们就要对宋僧的创作,刮目相看。
另外释惠洪的《王舍人宏道家中蓄花光所作墨梅甚妙戏为之赋》、释仲皎所作的《梅花赋》,同为咏梅品格之高洁,以喻人之道德节操,甚用功于藻饰、用典,语言颇为清新优美,实有读之不舍,味之无穷之感。
释惠洪(1071-1128),字觉范,俗姓彭,北宋筠州(今江西高安)人。海内名僧,与苏轼、黄庭坚等交游,著有《筠溪集》《石门文字禅》《冷斋夜话》等书。释惠洪的《王舍人宏道家中蓄花光所作墨梅甚妙戏为之赋》是一篇题画之作,运用铺叙、拟人、想象、引典等多种艺术手法,不仅惟妙惟肖地刻画出墨梅天然的秀姿,而且呼唤出墨梅的高洁情性,用意不言自明,全文形神俱肖,禅趣幽然,令人回味无穷。赋中先写村边河水苍茫,黄昏时分雪飘,一枝梅花突兀横斜,令人喜出望外;接着描摹梅花窈窕的姿态、清新的色彩、缥缈的香气,穿插典故并以拟人手法,将梅花比作杨贵妃新浴华清池,不作丝毫的雕饰,乃天姿国色;终写梅花落时,如朝阳之奏曲,如白雪般翩然起舞。面对如此神品,作者不禁突发奇想:“怪老禅之游戏,幻此华于缣素。疑分身之藏年,每开卷而奇遇。如行孤山之下,如入辋川之坞。念透尘之种性,含无语之情绪。岂君王宠我太其,致我不得仙去者耶?”[1]2352极言墨梅秉天地之性,乃作者心血所注,人格所化。并巧妙熔铸前人语典、事典入赋而不露痕迹,语言清丽,笔调俊逸。
相比较而言,释仲皎的《梅花赋》则是另一番风味。释仲皎,生卒年不详,字如晦,居剡县(今浙江嵊州)之明心院。于寺前为倚吟阁,又于剡山白塔结庐而居,自号闲闲庵。所交皆文士,王铚曾有诗相赠。他的《梅花赋》描绘的是清晨莹若裁冰、清如熏麝的梅花,临水欹斜,暗香旖旎,充满朝气,令人赏心悦目。赋中以优美的辞藻,极尽雕琢,赞叹梅花坚韧顽强的品性与孤芳独赏的幽寂之美,全赋对偶十分工整,用典也很丰富。如其中一段云:“谈笑收功,谁使汉军而止渴;雍容推最,实思商鼎以和羹。媚哉写照,何多供吟。非暂嫌赵昌之笔俗,爱徐熙之墨暗。襟怀独慕其孤超,风味更怜其幽淡。西湖处士兮,朽诗骨以难寻;东坡先生兮,渺才源而莫探。又安得问寒芳于无何有之乡,廓参横而河澹!”[1]2695短短几句,就化用了望梅止渴、商鼎和羹之典,连著名的画家赵昌、徐熙都墨笔不济,不能尽其妙;著名文人林逋、苏轼亦才思枯竭,难以修饰之。最后一句更是提高了意境,“无何有之乡”正是道家代表人物庄子所幻想的逍遥美好的地方,显示出空灵幽眇的境界,令人闭目凝思而想象无限。
辞赋的一个很重要的特色是采用问答形式,这在释居简的《䪥室赋》中表现明显。释居简(1164-1246),字敬叟,号北磵,潼川(今四川三台)人,俗姓王(一云姓龙)。工诗书,与当时士大夫多交游,他对社会冷暖、人事哀乐都有所关注,在文学与佛学上,都取得了很高的造诣。释居简曾于杭州飞来峰北磵自扫一室,并名之为䪥室,后隐居于此十年,因号北磵,此间完成了流传后世的《北磵集》。其《䪥室赋》设以问答形式写自己居住在“甫容膝,仅休影。虽晴而阴,不夜而暝。进则面墙,退则坐井。柱忽不支,壁忽就殒”的陋室,却能“识天地之大全,见造物之遐隐。尽草木之态度,极川原之畦畛。……自抱穷独,自负不敏。信吾乐,吾乐也。”有人认为如此局促如辕下驹的生活方式不可取,作者答之“履仁正途,蹈义广居。仁义而已,安知其余。惟正则广,安知其拘。一箪之陋,同躬稼之浚哲;千驷之富,媿采薇之瘠癯。我则谨终,执之如初;我则守约,执之如愚”[1]1973。可以看出,他在修行中,将儒家的安贫乐道,道家的蔑视富贵,很好地融合在一起,足以见出其高洁的品行与深厚的内在修养,已达到了随缘自足、宠辱偕忘的境界。
宋代僧人的骈赋别有风味,无论在思想内容、创作手法,还是坚持佛学理念上都令人叹服。他们作为浮屠,本应四大皆空,不问世事,却能在作品中把握时代脉搏,甚是难能可贵。他们晨钟暮鼓的特殊生活方式,决定了在纷纷攘攘的社会环境中较易守护相对独立的精神家园,所以作品中托身边之物言清明之志,处处以佛教礼义为准的,又大多能兼容儒道,融佛于儒道,不但扩大了佛学的影响,巩固了佛学地位,而且在文学创作上(不仅仅是辞赋,如九僧《九僧诗集》、释惠洪《石门文字禅》等),就有了更大的生命力,别有一番风味,这不仅滋润了宋代文学的美好田园,也夯实了我国文学的深厚根基,故而也就成为今日诸多学者研究的一大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