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感恩县北黎地区民族构成的变化过程

2020-01-17 15:36谢国先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澄迈县黎族汉族

谢国先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 民族学院,海南 三亚572022)

海南岛与祖国大陆自古就存在人口往来,但直到明清时期大陆人口才较大规模地进入海南岛。明清时期海南岛人口分布的总体格局是,汉族人口以州县驻地为中心向外扩散,逐渐布满沿海地区,并在北面和东面,汉族人口较多地深入海南岛内陆地区。在南面和西面,汉族人口主要分布于沿海地区,较少深入内陆山区。

明清时期感恩下辖的北黎,有村,有港,有汛塘,有墟市。本文所称北黎地区,指以北黎村为中心发展而成的人口聚集地。明清时期感恩县北黎地区汉族人口取代黎族人口,是海南岛沿海地区人口迁移过程的一个实例。

整个明清时期,黎族分布区域逐渐向海南岛内地集中。我们曾经粗略讨论这一阶段海南岛黎族分布区域的变化[1]。本文将以一个黎族村落人口构成的演变,说明黎族分布区域向内地山区逐渐收缩的具体情形。

一、北黎的含义

明清时期海南为琼州府,辖三州(儋州、崖州、万州)十县(琼山县、澄迈县、临高县、昌化县、感恩县、陵水县、乐会县、会同县、定安县、文昌县)。《正德琼台志》曾对当时琼州府的地理和社会状况做出精辟概括:

琼为都会,居岛之北陲。儋居西陲,崖居南陲,万居东陲。内包黎峒,万山峻拔,外匝大海,远接诸番。[2]67(1)这段话标点欠妥,宜做如下改动:“琼为都会,居岛之北陲;儋居西陲,崖居南陲,万居东陲。内包黎峒,万山峻拔。外匝大海,远接诸番。”详见谢国先 陈积慧《〈海南地方志丛刊〉的几处标点问题》,载《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第5期。

汉族和黎族相互联系。汉族以“黎”称呼黎族,也将黎族地方的山川物产打上黎族标记。所以有黎山[2]294、黎水[2]126、黎俗[2]708等。

因为三州十县除定安县之外均沿海而设,各自以州县为中心观察黎族,就产生了东黎、西黎、南黎、北黎等不同称谓,分别用来指州县治所东、南、西、北四方的黎族。

东黎。明代琼山有东黎,曾设东黎土舍进行管理[3]332。崖州“黎境山深地广,分东西二界。而东黎村峒独多,广袤三百余里”[4]332。

西黎。明代琼山有西黎,曾设西黎土舍进行管理[3]332。澄迈县也有西黎,并在西黎地区设置篱藏、判壅、居变、定全等营寨,目的在于防黎[3]362。文昌县迈南山“山势由西黎白坛岭来,南过迈陈都,特起一峰,因名”[2]101。万州的堀埇陂,其水来自西黎马鞍山[2]134。万州的吴村渡和莲塘渡,其水也来自西黎马鞍山[2]296。乐会县南部的温泉河,发源于西黎山纵横峒[2]105。万州南部的南渡大溪水也发源于西黎山[2]113。

南黎。明代符那钦被称作儋州的“南黎寇首”[2]426。明代海南卫内外十一所,有屯田二十二处。其中,“左所屯田二,曰南黎,曰清宁”[3]352。明代陵水县有镇南营,“在大牛岭南,扼小牛岭南黎出掠”[3]368。

北黎。明代陵水县有驭北营,“在小牛岭北,扼小牛岭北黎出路”[3]368。崖州龙栖港,河水源自北黎山[2]123,都陂也源自北黎山[2]135。

这些语境中的“黎”,都是指黎族。

到了清代晚期,琼州府沿海地区的居民主要是汉族,内地山区主要是黎族。这种情况并非从来如此,也没有一成不变。沿海地区也有黎族居民,不过在逐渐减少;内地山区也有汉族人口不断迁入。

古代海南地方政权逐渐将黎族纳入直接管理的范围,设立管理机构。明清时期海南州县之下设乡、里、都、图。因为黎族与州县治所的方位关系,于是有东黎都、西黎都、南黎都、北黎都之类地名。因为黎族均生活在各州县边境,所以黎都也成为地方志描述州县四至范围的一个地理参照。

东黎都。明代万历年间(1573—1619)琼山县南永兴乡有东黎一都、东黎二都[3]109。清代道光年间(1821—1850)这两个黎都仍然存在[5]410。

西黎都。明代琼山县范围,“西南到本县西黎都岭平峒四百里”[2]68。琼山县的石鼓岭、槃塔岭、白石水泡岭、南坤岭、头平岭等,均在西黎都[2]85-86。琼山县西黎都属仁政乡[2]280。到了清代,琼山县的西黎都分为西黎一都、西黎二都[5]410。明代澄迈县范围,“西南到本县西黎都一百八十里”[2]69。澄迈县南永泰乡有西黎都、西黎中都[2]280,且西黎都有土舍,有黎兵[3]332。澄迈县铜鼓巡检司,“在县南一百一十里西黎都”[2]577。

南黎都。明代澄迈县范围,“南至临高县南黎都一百一十里”[2]69。其实,澄迈县内也有南黎都,且有土舍、黎兵[3]332。澄迈南黎都还有“篱谨营”[3]362。明代昌化县范围,东南到本县南黎都落梅黎村五十里[2]71-72。明初澄迈县设兎颖巡检司,“在县南一百六十里南黎都。先洪武初,设在曾家东隅都,为永靖寨巡检司。十三年(1380),因镇服黎人移此”[2]577。《万历琼州府志》在“兎颖巡检司”下照抄上引《正德琼台志》文字[3]218。

北黎都。《正德琼台志》描述昌化县范围,东至本县北黎都那侯黎村一百里[2]71。昌化县的北黎都属其北边的由义乡[2]282。明代昌化县驻今昌江黎族自治县昌化镇,则其北边由义乡的北黎都并非当时感恩县的北黎。

《正德琼台志》专门在这些带“黎”的都后注明其居民是“黎”,即黎族。上引有关东黎、西黎、南黎、北黎、东黎都、西黎都、南黎都、北黎都的材料足以证明,北黎就是北边的黎族。换句话说,某个州县治所的北边有黎族,就称之为北黎。感恩县的北黎,最初表示感恩县城北边的黎族,后来代指这些黎族聚居的地方。

二、感恩县北黎地区的开发

明清时期,国家和府州县各级对北黎地区进行开发。感恩县的北黎由原来的居民点发展为海港、铺舍、集市。

《正德琼台志》卷一《郡州邑疆域图》所附昌化县境地图西南角有北黎铺、北黎港[2]21。昌化县明清均属儋州,“仍隶琼州府”[5]19。此北黎铺、北黎港在昌化县西南,即指同一时期感恩县的北黎地区。

明代中期感恩县境地图西北角有北黎村[2]25。感恩县原属儋州,明洪武十九年(1386)改属崖州,仍隶琼州府,清代因之[5]22。

北黎何时形成居民点,尚不得而知。从上引《正德琼台志》所附地图注文来,可以确定明代后期北黎已经有村落、海港和铺舍。

北黎港处于感恩、昌化两县之间。《正德琼台志》介绍州县范围说,昌化县“西南到感恩北黎港海岸四十里”[2]72;感恩县西北到本县北黎港九十五里[2]73。

关于北黎港,《正德琼台志》记载:“北黎港,在(感恩)县北九十五里北富乡。源自黎峒,流经北峒铺之西北,与潮会成港。”[2]125②明代晚期,北黎港仍存,“北黎港,(感恩)(县北九十五里)”[3]93。万历《琼州府志》列举当时的港口说:“感恩深田湾。又八十里,至北黎港。”[3]394清代中期,北黎港的商贸功能有所加强:

北黎港,在(感恩)县北九十里,即昌化之南江。北为黎界,曾设北黎营及墩(《县志》)。此港可泊舟,商贩皆贸易于此(《采访册》)。[5]178

此处所引《县志》,应指康熙年间(1662—1722)崔国祥纂修、姜焯续修的那一种,而《采访册》是道光年间(1821—1850)为编纂《琼州府志》而派员调查的记录。北黎港“北为黎界”,说明北黎港所在地此时已经没有黎族。

《道光琼州府志》记录了海南岛沿海“可以湾泊船只”的总计十一个海港,北黎港是其中之一[5]775。不过,北黎港仅是“县属小港”,“遇水大时船方可进港”[5]780。

在开发利用感恩地方资源的过程中,北黎是交通要道。《民国感恩县志》引用彭程万、殷汝骊《调查琼崖实业报告书》说:

感恩近溪、莪查、报恩、江边一带森林蜿蜒一二百里,多产花梨、荔枝、青梅、红罗、高根、鸡针及其他格木等,均属佳料。感恩、昌江二县本地所用及出口之木,多取材于此。其运道一出北黎,一出感恩。北黎纯由陆运,感恩则七、八、九三个月河流发水时,可由河道接运六十里。[6]86

宣统年间(1909—1911),感恩北黎已有人积极筹划开采县城东北百余里外山岭的金、银、铜、锡等矿产资源,并已经带样品到香港委托洋人实验[6]51。

明代感恩的北黎村,属北富乡管辖。《正德琼台志》卷十二介绍感恩县乡都:“北富乡,在县北。”[2]283

清代感恩县共分三都。其中,“大南都,在县北,领图三:北富乡一图,北富乡二图,北富乡三图”[5]423。这三图的居民都是汉族。

明代感恩县北黎还有铺舍。《正德琼台志》记载:“北黎桥,在县北九十一里北黎铺。元以木建,今废。”[2]298

感恩北黎也有渡口。《正德琼台志》:“北黎渡,在县北五十里北富乡。水自黎峒流出北黎港入海。”[2]298北黎渡在明代晚期已改名为北富渡。“北富渡,县北五十里,旧名北黎。水自黎峒流出北黎港入海。”[3]210这个渡口在清代道光年间(1821—1850)仍被称为北富渡,其旧名为北黎渡[5]454。

感恩县北黎地区正德年间(1506—1521)尚无集市[2]285。明代晚期,感恩县仍旧“市在县街,人民稀少,舟楫不通,贸易亦寡”[3]214。道光年间(1821—1850),感恩有三处墟市:北黎市、月村市、佛罗市[5]423。

乾隆三十八年(1773),北黎港建风神庙[5]407。清末,北黎市西有盂兰庙,“建有瓦屋数楹,遇有来往商旅病亡,以为厝柩之所。旋因水冲屋坏。光绪年间(1875—1908),欧琼琛之母苏吕林氏慷慨捐资买地重建”[6]120-121。

清末民初,北黎已是繁华小镇,成为海盗、土匪打劫目标。光绪六年(1880),土匪李用兴,儋州人,盘踞北黎市,邀结无赖为党,勒索乡民,抢占幼女,无恶不作。北黎绅耆密禀城守蒋模带兵擒斩之[6]264。光绪十二年(1886),儋州匪陈宗明踞北黎市,私造国刑,禁人勒赎[6]265。民国元年(1911)四月十二日,海匪二百余人由四更湾登岸。器械犀利,民逃不拒。率入北黎市搜掠通市商店,满载而去,并伤市绅史经一人[6]264。凡此种种,说明清末民初的北黎市已经是一个人来人往、商贸繁盛的富庶集镇。这样一个集镇的形成,以人口聚集为基础。

三、北黎地区的汉族移民

汉代以来,一直有汉族移民迁入海南岛。《元史·兵志·屯田》说:“虽非屯田之所,而以为蛮夷腹心之地,则又因制兵屯旅以控扼之。由是而天下无不可屯之兵,无不可耕之地矣。”[7]1698因为海南地理位置特殊,所以,戍兵不便频繁更代。《元史·兵志·镇戍》记载,成宗元贞二年(1296)“九月,诏以两广海外四州城池戍兵,岁一更代,往来劳苦。给俸钱,选良医,往治其疾病者。命三二年一更代之”[7]1685。我们不能确定汉族人口迁入北黎的起始年代,但已有资料显示,明初北黎地区已有军屯方式进入的汉族人口。

明代北富乡有屯田。昌化所屯田二,曰苏屋,曰大南(俱坐落感恩县地方,与左所同,去县五十里,系北富乡)[3]354。注文所谓“与左所同”,指与左所屯军、屯田、屯粮数量相同。左所屯田二,曰南黎,曰清宁。(各督屯百户一员,旗军一百十二名,共田二十二顷四十亩,细粮六百七十二石。二屯旗军二百二十四名,田四十四顷八十亩,岁屯粮一千三百四十四石)[3]352。

相对于北黎,北富是后来的命名。感恩有北富乡,与南丰乡对应,取北丰南富的吉利含义。前文有例,明代中期的北黎渡,在明代晚期更名为北富渡,清代中期仍名北富渡。可见,北黎和北富所指区域必定有所重复。而且,改北黎为北富,可证明黎族在该地区的存在已经不那么显著。

军屯后来发生变化:

盖屯军为防黎而设,屯田为养军而设。今大不然,民侵其居,军虚其籍,且逃绝相寻,是谓有屯无军;官舍土豪包占管业,且争讼不已,是谓有军无田;耕者什一,荒者什九,且卖单变产,是谓有田无食。故在屯在所,虽有仓支屯给名粮,而军兴杂费动辄剜肉医疮,言之可为痛涕。[3]355

军去实籍,屯田易主。土豪蚕食屯田,多半会招募汉族移民耕种。

清代海南岛仍有屯田。《清史稿》卷一百二十二《食货志·漕运》记载:

清初沿明卫所之制,以屯田给军分佃,罢其杂徭。寻改卫军为屯丁,勿得窜入民籍,五年一编审,粮道掌之。[8]3586

海南岛沿海屯军兼有内镇黎族、外防入侵的双重任务。《清史稿》卷一百三十八《兵志·海防》记载:

(光绪)十四年(1888),张之洞、吴大澂以琼州一岛,内绥黎族,外通越南,就琼州原有制兵,酌设练军,并加练饷,一洗绿营积弊,……其守兵二千人,均拨紧要塘汛。[8]4117-4118

清初,北黎港有防兵30名[4]289。道光年间崖州协陆路营在北黎设置北黎营(额兵26名),下辖北黎汛(防兵27名)、北黎塘(共6塘,每塘兵3名,共18名)、北黎台[5]748,829。关于塘、台的功能,《清史稿》记载:

康熙七年(1667),谕各省将领,凡水陆孔道之旁,均设墩台营房,驻宿兵丁,传报紧急军机,稽察匪类,护卫行人。[8]4088

设在北黎地区的这类机构兵员数量虽然不多,但营、汛、塘、台可以让汉族移民不必过多担忧海寇劫掠或与黎族的矛盾,从而更为放心地迁入定居。

汉族人口增多,于是,原为黎族耕种的田地,或租或售,逐渐为汉族所有。《道光琼州府志》分析道光十三年(1833)儋州黎族人黎亚义等“作乱”原因:

是年大旱,贫黎四出觅食,奸民贷以钱米,期倍蓰偿。至秋复饥,索逋不得,无复垦贷者。熟黎咸怨,思结党尽杀汉奸,然未有以发。初,黎人未知耕凿,土多闲旷。雷、廉、潮、嘉诸郡州民潜入洞中,借垦其地,许偿以粟,或佃耕黎田,因辟其旁隙地,渐至连阡累陌。黎人无券约,亦无界,至岁久,所垦田已辗转分售,而黎人不知,以为皆己有也,但得租足食则已。至是饥,黎田皆赤土,而客民有收获者,黎人不平,则分杀客民,倡众作乱。[5]901

汉族流民垦田占籍,明初已经不少。《明史》卷一百六十九《王直传》记载,建文(1399—1402)初王直父王伯贞为琼州知府,“琼田岁常三获,以赋军,军不时受,俟民乏,乃急敛以要利。伯贞为立期,三输之,弊始绝。居数年,大治,流民占籍者万余”[9]3018。

琼州府学的学田,也有原为黎族田地者。“隆庆元年(1567),宪副陈复生给西黎等处田。吴熙妻张氏绝户田,坐琼山西黎地,府、县两学岁收租银八十两,供师生之费,统贮府库未支。”[3]290吴熙妻张氏绝户人口达一百四十丁[3]294。这些人原来耕种的田地,原本是西黎地,都给了琼山府、县两级学校。

《道光琼州府志》中也有当时澄迈县买西黎都田地助学的记录[5]353-354。

上述材料是汉族移民耕地范围逐步扩大的一般情形,感恩县北黎地区应非例外。汉族进入北黎,黎族离开北黎,这一过程主要是经济活动的结果。当然,黎族因起义失败而丧失原有土地甚至丧失人口,也会腾空一些土地,吸引其他民族人口进入。嘉靖四十年(1535)征抱由、罗活(均在今乐东黎族自治县抱由镇)之后,俞大猷就曾建议:

即今经戮村分,其遗类不甚多,以其遗地遗吾兵民杂居之,则其子孙耳濡目染乎吾民之言语习尚,皆可化为百姓矣。[5]26-927

定安县丞杨理弘治年间(1488—1505)曾参与平定符南蛇起义[3]618。他的建议更为具体:

今见本府文昌等县,失业良民实难度日,是有人而无可耕之田;又见本卫十一所屯军多懒惰不务农,为强窃祸害乡村,是有田而无肯耕之人,俱为失处。合无从今凡遇征剿之后,黎既死散,即招前项文昌等民列村居住,分耕其田。十一所之屯,随近拨还州县,给民耕种,照民苗起科,而移军入屯于此。[5]930-931

实际情形,往往如此。例如:

水会所屯田二,曰琼宁,曰安靖(系[万历]二十八年[1600]征平黎马屎没官黎贼田,奉文清丈,该苗六十三顷九十八亩七分,计粮一千八百石,正配军三百名,自行招佃垦耕,收禾充作单月粮食)。……乐定营屯田(据《崖志》,[万历]四十二年[1614]征平罗活贼,奉文清丈黎田一百一十九顷四十二亩零,该参将何斌臣议,将三十顷与广西药弩三百名为屯田,每名十亩,岁抵月粮二两四钱存田。徐世琼等承八顷二十七亩零,唐雄等承二顷九十七亩九分零,胡天锡承田一顷八亩九分零,尚七十七顷零给予残黎耕食)。[3]354-355

隆庆(1567—1572)末年,澄迈王佛陈、王希贤、王枝等劫掠乡村,……万历元年(1573),斩希贤、佛陈等三十六功,破其巢穴,遗下荒田五十七顷入官。[3]428-429

万历二十六年(1598),……澄迈县略绕峒黎反。指挥唐应明募集乡兵,剿平招顺十余村,见给该峒田赏功。[3]429

黎族人口丧失或迁移留下的田地,称为 “遗地”“绝黎田地”[3]441-442。

清末民初,感恩县有23个村庄废弃,其原有居民迁入其他村庄。北黎也接收了其中的一部分移民:

竹根村,离城八十里。民国元年,地方不宁,被邻近八所、大占坡等大村藉故勒索,遂迁入港门、加旦、北黎各村住。[6]134

符南蛇起义曾攻占感恩县城,北黎正处在起义爆发地——海头七坊与感恩县城的中间地带。起义失败后北黎地区的黎族是否大量逃亡,尚需进一步研究。

明代琼州府“额设土舍四十有一所,辖黎兵多寡不等,遇有调发,随军征进,专为前锋,无事则派守各营,听管营官调度。”[3]332但土舍所辖,并非全为黎兵。琼山县、澄迈县、临高县、定安县等地土舍都有“广、浙流徒”“逃民假黎”“募兵”[3]332。这些外来者逐渐成为当地人。

清康熙年间(1662—1722)感恩知县姜焯分析当地防御形势,说:

按感邑港口并黎峒情形,窃以为岭南头、板桥、八所三港最为要害,宜添兵防御,并令水师沿海游巡,则水陆兼防,猝有海艘乘风飘突,何难灭此朝食?至于感邑黎岐,与民计之十分之四,向附版图,不足为患,患在崖邑生黎从峨茶、湳麻二总路出入扰害勾引煽惑,彼即畏势胁从。[5]827

岭南头港即今乐东黎族自治县岭头港,板桥港即今东方市桥利港,八所港即今东方市八所港。上述港口是防御海盗的重要据点。至于防黎,则重在峨茶总路和湳麻总路。这两条路线,在《民国感恩县志》卷十三《黎防志》也特别提及:

感黎附版籍者十九,与民杂居,无患;患在与崖州之生黎切近。其出没孔道有二,一自峨茶总路分入陀兴、必改,一自湳麻岭总路分入岭头、白沙,常出为患。[6]273

感恩有熟黎三峒:楼峒、王峒、古镇州峒。其中,“王峒距县城东一百余里,内有黎村六峒”,其一即为峨茶[6]276-277。峨茶即今东方市江边乡峨查村。陀兴、必改,今地待考,在今感恩县感城镇陀兴水库南北地带。湳麻今地待考,应在今尖峰镇所在地到南崖村一带。来自峨茶总路的黎族,“扰害勾引煽惑”波及陀兴、必改(今陀兴水库南北),不能波及感恩县治所感城镇;经湳麻总路则到达岭头港、白沙港。这两条路线或止于感城镇东,或到达感城镇南。远在感城镇北90余里的北黎村,离统治者所担心的“崖邑生黎”已经非常遥远了。

清末民初,“感语有三种,曰军语、客语、黎语。……城厢及南北各村皆说客语”[6]45-46北黎人说汉语方言,不说黎语。

民国《感恩县志》在介绍北黎港之后加按语说:

港水环一墩,本感恩属地。清道光间(1821—1850),始有琼、文、临三县及昌属四更人等至此捕鱼,结寮暂居,日久聚成村庄,名为墩头村。其居民皆入昌江县籍,多操商业,然以侨寄感地,其出入口货,凡海防地税均归感属抽收,且北黎海关常设总口于此。迨光绪、宣统年间(1875—1911),墩头开建新市,横恃强力,倡归昌江,竟抗地防抽收,联结昌人,与感民力争港市,相持历数官不决。[6]56

墩头原为北黎驻军的瞭望哨所和防御堡垒,建于北黎港旁边。由于商贸发达、人口聚集,于是开建新市。因其居民来自琼山县、文昌县、临高县和昌江县(四更镇),且不愿归属感恩而愿归属昌江,于是与感恩人争夺港市。这场争端一直延续到民国时期。此时的北黎,早已不是原来的黎族村庄,而是汉族市镇,是感恩、昌江两县汉族移民争夺的商贸要地。

上述情形是由汉族人口大量迁入而形成的。《道光琼州府志》卷十三《经政志》记载,从雍正九年(1731)至嘉庆二十三年(1881),“滋生丁一千一百一十九”;到了道光十五年(1835),“册报滋生丁口四万三千二百四十七丁口”[5]597。这些猛然增长出来的丁口,大多是从外地进入感恩的汉族移民。这些汉族移民,一部分进入了感恩县北黎地区。

到了19世纪中期的道光年间(1821—1850),北黎地区的黎族基本上都已经迁往海南岛内地山区。根据黎族学者符兴恩[10]的研究,他们绝大多数都迁移到了昌化江南北各地。

感恩县北黎地区在民国时期曾获得较大发展。黄长豫曾将行署设置于北黎[6]64。北黎有感恩县第二高等小学校,有墟市,有风神庙、盂兰庙等庙宇。20世纪40年代初,日本人也曾占领北黎,掠夺矿物资源,扩建北黎港。中国共产党东方县委也曾驻北黎。当地人以北黎为骄傲,有俗话说:“东走西走,不如北黎跟海口”。

2019年12月12日,我们在北黎老村调查得知,北黎现在的居民都是汉族,钟姓最多,还有杨、吴、黄等姓。钟姓、杨姓来自福建,吴姓来自广东。1996年,北黎遭受水灾,开始搬离海边,在距北黎老村数百米外另建北黎新村。目前,绝大多数居民都已迁往新村居住,仅有几十户人家的老人仍住老村,饲养畜禽。

据说,当地政府与企业家联合,要把北黎改造成旅游景点。北黎老村残存的骑楼令人怀念此地昔日的繁华。而不论北黎老村还是北黎新村,村名中的“黎”字蕴含的民族人口流动的真实图景,却不容易看见。

猜你喜欢
澄迈县黎族汉族
黎族小伙闯“深海”
澄迈县令丁斗柄及其《〔康熙〕澄迈县志》考述
《黎族母亲》等
RANTES及其受体CCR5基因多态性及环境因素在昆明汉族T2DM发生中的交互作用
到澄迈县调研海南省关工委主任陈玉益
《黎族元素建筑再生设计方案》
Study on Local Financial Supervision Right and Regulation Countermeasures
澄迈县热带特色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管理体系建设探讨
不要乱叫“老家”了!中国姓氏分布图曝光,看看自己的根在哪
海南省澄迈县耕地养分状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