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渊
中国南海诸岛的命名和地图绘制,与自古以来海南渔民的生产实践、国家管辖以及近代以来西方海洋国家对南海的水文测量、航线的开辟紧密相关。海南渔民在更路簿上清晰地标绘出诸岛之间的线路往来,对南海诸岛的命名渗透着浓重的生产生活气息。南京国民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对南海诸岛的几次标准化命名,是不断彰显海洋权利的表现。西方海洋国家则通过水文测量的具体数据命名诸岛,绘制南海地图,探索贸易航线。
中外对南海诸岛的命名与地图绘制,主要是通过航海经验的积累以及对南海的反复测量而进行的。从时间连续性和影响力来说(国内学者对更路簿有比较深入的研究,本文不再赘述),近代以来西方海洋国家对南海的水文测量、地图版本的绘制,应以英国为代表,他们通过个人探险、公司航海乃至国家水文图局组织测绘等方式,在多次系统的水文测量、航海实践中使南海地图的绘制臻于完善,并且对南海诸岛的命名自成体系。19世纪之后,英国出版的南海地图之中所绘制的西沙和南沙岛屿、珊瑚礁和暗沙数量由少渐多,名称也逐渐固定下来,例如早期地图中多次出现的sand(暗沙)、Breaker(破浪礁)等泛指性地名逐渐减少,而代之以具体名称。随着西方海洋国家航海实践的不断进行,航海者对南海诸岛的认知在逐渐加深,地图上绘制的南海航线也逐渐固定下来,且标绘出它的大致走向及通往的主要城市。英国出版的航海地图及其对诸岛的命名,都对其他国家和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西方各种版本的南海地图,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南海航线开辟和诸岛命名的变化过程,如果再结合其他航海文献,大致可以揭示出西方海洋国家在南海、东南亚地区的航行和贸易状况。本期所发《从英国外交部解密档案来看冷战初期英、法、南越对南沙归属的考量及立场(下)》即通过剖析英国外交部解密档案,并辅以他国文献资料,来还原历史,揭示该时期南海局势变迁中外来因素的影响。冷战初期英国政府各部门质疑了法国、南越的所谓南沙主张,表现出他们在南海利益上出现的纠葛以及主张上的矛盾。
中国对南海诸岛的命名主要有两大系统:一个是民间系统,以海南渔民各种版本的更路簿为代表;另一个是官方系统,自清末勘察西沙群岛开始,经南京国民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逐渐发展并完善。这两个系统有各自的发展历程、特征及影响。他们的首次交汇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的民国地理教材,源于琼崖社会各界反对日本人掠夺西沙资源的斗争,标志着国人的南海意识日益觉醒。然而彼时的交汇也表现出很大局限性,即仅涉及西沙几个主要岛屿的地名。至20世纪80年代,在几次南海维权浪潮的推动下,国人的海洋意识走向自觉,于是这两大系统之交汇呈现出有机结合的特点。
对南海诸岛命名的深入研究,笔者认为应注意两个维度:一是放在世界大航海时代来看其地位及作用,进一步研究中国命名的特征、意义及其存在的不足;二是加强航海实践的比较研究,将中国与南海周边其他国家或民族的海上实践(如船只建造、航海技术、岛屿印记等)进行比较研究,审视南海周边国家或民族在南海开拓发展中的作用及局其限性。本期《中国政府对南海诸岛三次标准化命名的对比分析》可以说是该领域研究的一个成果,该文比较详细地论述了南京国民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对南海诸岛的几次命名的数量递增、命名方式的变化,从中可以看出中国海疆意识逐渐增强的趋势,也可以看出中国对南海诸岛的命名逐步走向规范化的经过。
南海诸岛之上带有历史演变痕迹的生活空间是海南渔民为我国海疆留下的历史遗产,他们被以民间传说、信仰、传记和航道更路经等方式记载下来,成为中国南海历史性权利的重要证据,亦是南海非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国家航海历史文献对中国海南渔民生息于南海诸岛也有客观记载,这在某种程度上证明了中国人民不畏艰险开发南海、经营南海的历史事实。20世纪之前南海周边其他国家和民族在南海开发历史中的缺失,更能从侧面说明中国人民经营南海历史之悠久。这种历史时空的对比,颇能揭示中国南海历史性权利的源远流长,帮助世人明辨是非。
在研究南海历史时,学者或用区域性眼光洞察研究主题的根源与发展脉络,或用世界性眼光审视事物的发展坐标及问题的解决途径,这都从不同层面丰富了南海研究的内涵。深入研究南海非物质文化遗产应采取的一个重要路径,是在对中国南海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国家政策充分了解的同时,系统吸纳和整合近来西方海洋国家记载南海历史文化的成果,例如南海水文测量、地图、航线及诸岛命名等内容,通过多层次的调查与研究,必定有助于丰富我国南海海洋非物质文化内容。这需要国内外学人长期不懈地努力,从不同角度剖析问题。《南海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与开发》即一篇研究该领域的成果。该文指出了当前南海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开发工作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并从正面提出应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和活态传承与活化利用多个层面开展工作,使南海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继承和发展。
南海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无论从海道的开拓、地图的绘制和地理命名等方面看,还是从沉船、贸易和移民等人文经贸方面看,南海在世界海洋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在提升东方航海民族的发展、社会进步等方面发挥一定作用,这些内容都存在着进一步研究的巨大空间。近代以来,南海承受着西方列强殖民扩张的冲击,给周边国家以极大震动,以中国为代表的南海周边国家经过风起云涌的民族、民主革命,逐渐摆脱殖民主义桎梏,获得新生。在此过程中,这些国家的海权意识不断觉醒,又因利益纠葛、冷战遗产影响等原因而产生新的矛盾。但各国对和平的期盼应是时代的主旋律,南海成为和平之海、友谊之海是人们的普遍愿景。“不畏浮云遮望眼”,我们应该有这样的勇气和自信,不断加强理论和实践探索,而不要为暂时的困难而迷失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