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旅游目的地依恋研究成果可视化分析

2020-08-31 12:17陆一帆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旅游者目的地维度

陆一帆,曲 颖

(海南大学 旅游学院,海口 570228)

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旅游目的地之间竞争日益加剧。而依恋型游客的出现能为旅游地大幅度提高重游率,因而备受目的地营销组织和研究者的关注[1]。地方依恋(即人地之间的依赖关系)受到西方人文地理学和环境心理学的关注始于20世纪70年代,且早期以居民或社区为代表的惯常环境的依恋为研究主流[2]。而游客作为与居民相对的外来者,其与旅游目的地的短期互动及衍生出的情感同样值得深究。随着国内旅游目的地依恋研究的深入,相关领域的高质量成果增多,为对该领域成果状态的可视化展示提供了可能。目前国内仅有的少数目的地依恋综述文献都属于纯粹的主观定性分析,缺乏客观性、系统性和概览性。故本文引入Citespace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以期获得文献计量分析的优势。该方法虽然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国内文献述评,但用于总结目的地依恋的研究成果本文尚属首例。Citespace便于从宏观上展示国内现有目的地依恋文献的数量变化趋势、作者个人及机构的贡献与合作特征、高频引用文献和基于关键词聚类的研究热点洞悉。但它也有逊于传统主观分析的缺陷,主要表现在对文献内容、重要概念和思想等在其产生、影响、变迁的内在逻辑上缺乏深度挖掘。比如,Citespace常规分析技术中唯一涉及研究内容的就是关键词分析,但关键词机械聚类的结果经常不便于主观理解,且容易产生管中窥豹的片面分析结果,因为这种分析脱离了支撑关键词背后的肥沃土壤。而这恰恰是传统主观分析综述方法的用武之地,故本文将这两种方法结合使用,以达到相辅相成的效果。

一、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

本研究数据依托于CNKI数据库。为了确保数据的适用性,在中国知网进行高级检索,将条件设置为:篇名设为旅游目的地依恋或场所依赖,关键词设为地方依恋或地方感且不含居民,检索时间设为2006—2019年,多次调换检索词顺序,得出直接文献508篇。剔除会议论文以及相关度较弱的成果后得到文献287篇,所有文献均以便于进行Citespace分析的refworks格式导出。

(二)研究方法

Citespace是由美籍华人陈超美教授及其团队开发的一款信息可视化软件,它主要基于共引分析等算法,对特定领域的文献进行计量化分析。使用者通过对知识图谱的绘制和解读,可以直观获取所研究领域的总体图景与学术态势[3]。Citespace软件的操作方法简单,可视化清晰。换好数据格式,自动生成图谱之后,通过调节节点的大小,运用聚类分析等功能,便可展示出所研究领域的时区分布和热点演进。本文使用最新版的Citespace 5.5.R2软件。

本研究运用的另一个研究手段是主观分析,即在绘制科学知识图谱的基础上加入对旅游目的地依恋部分典型文献内容的主观梳理。主观分析法从微观层面深入提炼、剖析不同作者的代表性观点,通过严密的逻辑分析,从目的地依恋维度、形成机制、影响因素、作用效果、概念应用和研究方法六个方面诠释国内该领域的研究内容。

二、结果分析

(一)文献数量分析

对在知网检索缩减得到的287篇直接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处理,生成的发文量统计图如图1所示。依据图中文献数量变化特征,本文将国内旅游目的地依恋研究划分为三个阶段:起步阶段(2006—2010)、快速发展阶段(2011—2016)和深化阶段(2017至今)。起步阶段,国内学者的研究目标主要有两类:一是在借鉴国外显著性成果的基础上奠定国内该领域研究的理论基础,典型如引言中所提及的3位早期贡献者的开创性研究;二是在具体旅游领域对目的地依恋理论进行浅层次应用,涉及情境涵盖博物馆旅游解说服务、旅游景区规划、历史街区开发、景观设计等。快速发展阶段,国内学者的发文增速明显更快(从图1中可见,尤其是2013—2016的时间段,处于火速激增状态),研究内容也更加多样化。但差异化的具体内容可聚合在目的地依恋的相关变量统一主题之下,对内或对外,即促成目的地依恋产生的影响变量和目的地依恋对外驱动生成的变量。2017至今的深化阶段,发文量增速减缓,但撰文的精细化程度要求更高,因为大多数学者致力于对前人的观点进行再检验和修正,以提高结论的准确性和应用性。故而,深化和拓展是该阶段研究的主题词。总体上来说,国内旅游目的地依恋的研究方兴未艾,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图1 发文总量变化图

(二)发文作者和机构分析

Citespace软件生成的作者共现图谱可以清晰地反映出推动某个领域研究进展的关键人物,也可以识别出作者之间的学术联系紧密程度。在Node Types一栏下勾选Author选项,运行软件,选择发文量大于2的作者,生成的图谱如图2所示。

图2 发文作者共现图谱

图2中节点之间的连线代表作者之间存在合作关系,连线的宽度则代表合作强度,连线颜色代表作者首次合作时间。从图2中连线看,初步形成了7个研究团队,节点连接相对紧密的是以李文明、殷程强、罗春婷、莫洁宜和王小莹为首的团队,他们的研究内容聚焦在生态旅游地的地方依恋。其次,由范均、邱宏亮和吴雪飞组成的研究团队也做出了较大的贡献,他们以浙江旅游度假区为研究对象,对地方依恋是否及如何在旅游地意象与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关系分析中发挥中介作用展开合作讨论,最终证实了地方依恋的这一桥梁角色[4]。从合作网络看,发文作者分布呈现整体分散,局部集中的特点,大部分学者处于独立研究状态。

从图2连线颜色看,色彩由浅入深代表时间由远到近。由此可以判断出,以李文明等为首的学术团队首次合作发文时间较晚(2019年);唐文跃首次发文时间相对较早(节点颜色较深),他长期致力于地方感的研究,成果颇丰,早期主要以第一作者身份进行了不少关于九寨沟游客地方感的研究,后期也涉猎与其他学者合作下的多情境地方感研究。周慧玲也是该领域较早的探索者,其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2010年之前。虽然她在该领域研究时间不长,但是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尤其是对于旅游者地方依恋形成机制的逻辑阐述,为之后的该类研究提供了统筹性思路。

此外,从节点名称大小看,李文明、唐文跃、周慧玲、余意峰是该领域发文相对较多的作者。其中,李文明发文量最高,为7篇。唐文跃、周慧玲和余意峰均为4篇。总体来说,发文数量均较低,高质量成果也较少。

由此可以总结出旅游目的地依恋研究的发文作者特点:第一,作者总体发文量不高,高质量研究成果集中在早期阶段;第二,研究团队数量少而分散,团队之间处于相互独立状态,并且形成时间均较晚;第三,该领域在短短十年间还是涌现出了几位重要的研究者,如唐文跃、周慧玲、余意峰、李文明等,并且这几位作者的首次发文时间表现出递进的特点,表明国内该领域的研究未曾中断。

与前述操作类似,在Node Types一栏下勾选“insititution”选项,则生成的发文机构共现图谱如图3所示。图谱显示,机构整体分布比较分散,局部存在合作现象。图中有连线的机构之间存在合作关系,节点名称大小与机构发文数量呈正相关。大部分节点较小且分散,机构之间尚未形成紧密的合作关系。将发文量大于2的机构提取出来,整理成表1。结合表1和图3可知,发文量较高的机构类型为高校,他们的学术优势鲜明,但实践经验部分可能略显匮乏;从分布区域来看,这些机构主要分布在中部、南部或西南部的城市,所在地旅游资源丰富,经济发展相对较优,这构成了他们聚焦地域现象生成合作途径的支撑背景;从合作情况来看,合作形态有高校间合作和校内不同学院间合作两种,以校内合作为主。湖北大学中国旅游案例教学与研究中心、湖北大学旅游发展研究院之间的水平合作,体现了较强的地缘性;浙江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和华南理工建筑学院之间的合作,则体现了同学科的亲缘性。

图3 研究机构合作网络图谱

表1 国内旅游目的地依恋研究重要机构

综合发文作者与机构来看,江西财经大学的唐文跃和李文明等是其所属机构的发文主力,研究方向为旅游者亲环境行为、地方依恋对资源保护态度的影响、自然观光旅游者地方感特征等方面;东北财经大学的发文量紧随其后,该机构专注于游客忠诚、旅游体验中的地方感研究等方面。

(三)关键词共现分析

关键词共现分析也是Citespace软件的一个重要功能。关键词是对论文主题的一种凝练表达,而一篇论文提供的关键词之间一定存在某种关联,这种关联可以用共现的频次来表示。一般来说,词汇在同一篇文献中出现的次数越多,代表这两个主题的关系越密切。利用Citespace软件的关键词分析(Keywords)功能,绘制出国内旅游目的地依恋研究的关键词分布图谱(图4所示),以便洞悉国内旅游目的地依恋研究的主要热点领域。

图4 关键词共现图谱

图4中,关键词节点55个,连线89条,网络密度0.0599。关键词之间的连线表明存在共现的关系,连线越多,共现频次越高;连线越粗则代表词汇之间的联系强度越高。按照词频排序,提取频次高于4次且与主题联系最为紧密的关键词,整理成表2。

表2 国内旅游目的地依恋研究频次高于4的关键词

图4中的节点大小与表2中关键词的频次相对应,节点越大,在文献中出现的频次越高。节点的中心性是一个用以量化点在网络中地位重要性的图论概念[3]。关键词中心性的高低与频次不一定成正比。一般认为,中心性大于0.1的关键词具有较高的影响力。结合图4和表1可知,地方依恋和地方感是旅游目的地依恋研究领域的绝对高频关键词,地方依恋的中心性为0.7(>0.1),为该领域中最高,这表明地方依恋是处于核心位置的主题词,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旅游目的地依恋是特殊地方依恋分支这一属性;旅游者、忠诚度、场所依赖、满意度、环境责任行为位列其后,是相对热门的研究主题,词频均大于或等于10次。其中,忠诚度、满意度、环境责任行为的频次和中心性相近,这可能是由于他们语义上都属于旅游者的态度和行为类词汇,与依恋情感的形成息息相关,所在的研究情境也相似。此外,游憩涉入词频较低,中心性却相对较高(大于0.1),这可能是因为该主题虽不是热门研究内容,在架构整个研究体系的作用上却颇为重要。综合表2来看,出现了2个研究方法类关键词,结构方程模型代表定量研究方法,扎根理论代表定性方法。比较两者的频次和中心性可知,定量研究方法尤其是结构方程模型的运用是该领域研究的绝对主流,定性研究方法虽然使用不多但是应用结果却具有深度和较高影响力。另外,从高频关键词首次出现的年份看,地方依恋和地方感早在2010年之前就已经出现;满意度、忠诚度出现年份相近,都在2014年左右,并且常被学者放在同一概念模型中研究;环境责任行为较晚(2017年后),但是频次增长迅速,近年来研究热度只增不减。依据软件生成的关键词共现图谱,本本整理、归纳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关键词背后的研究问题,提炼出以下几个热门研究主题:

(1)旅游者地方依恋的维度划分问题

目前国际上普遍认同旅游目的地依恋是一个多维概念,只是划分方法不尽相同。最经典的二维划分法由Williams等人[5]于1989年提出,即将地方依恋分为地方依赖和地方认同;之后又有学者在二维基础上引入更多的维度:Kyle等人[6]引入社会纽带维度形成三维度量表;Hammit等[7]提出地方扎根感、地方依赖感、地方认同感、地方归属感和地方熟悉感五维度的地方依附金字塔模型。国内学者在研究中基本采用经典二维划分方法,近年来也有部分学者针对具体目的地情境开发出了定制化的量表。如黄向等[8]以广州白云山为例,在纵向上将游客地方依恋分为精神性依恋和功能性依恋两个维度,在横向上将地方依恋分为环境景观维度、休闲维度、人际社交维度和设施服务四个维度;许振晓[9]以西湖风景区为例,提炼出四维度的文化景观遗产地旅游者地方依恋构成模型,即地方认同、地方依赖、情感依恋、社会连结;李能斌等[10]发现海岛旅游地(鼓浪屿)的旅游者地方依恋分为地方认同、地方融入和地方根系情结三个维度。

(2)旅游目的地依恋形成机制问题

旅游本身就是一个旅游者不断与环境互动的过程,会触发不同的情感。国内仅有少数学者针对旅游者地方依恋的形成机制进行了探讨,其中,周慧玲的研究成果最为突出,对后续研究具有重要参考意义。周慧玲[11]22根据心理学中的“刺激-反应”模型,揭示了自主选择目的地的旅游者的心理过程,即旅游地是独立于人之外的场所。游客旅游前通过各种渠道获取旅游地的信息,并通过自己的价值筛选形成初步判断与评价,即“概念场所”[11]23;当旅游者最终去往某地展开实际旅游活动之后,便会赋予该地情感,并在脑中形成“基模场所”[11]24,如果“基模场所”超过之前的概念场所,旅游者便可能产生依恋。之后国内的相关研究都是在这个观点基础上进行补充和完善。如骆泽顺等人[12]将旅游者地方依恋分为外显和内隐两种状态,游客在游前根据自己惯常经验和想象,对目的地产生外显依恋;游客一旦在目的地亲身体验,外显依恋便可能转化为内隐依恋。

(3)旅游目的地依恋的影响因素

关于旅游目的地影响因素的识别问题,有学者[13]认为地方感是受到地方特征和人赋予场所的要素(如情绪、偏好、期望等)两方面影响形成的。类似地,本研究也从旅游者和旅游目的地两个角度归纳旅游目的地依恋的影响因素。旅游者方面的因素主要包括主体感知、旅游者文化认同、目的地意象、深度休闲和游憩专业化、旅游者涉入、个人背景、敬畏情绪、游客满意度等;旅游目的地方面的因素包含特定环境背景、旅游功能、景区开发三个方面。特定旅游地环境背景包括旅游目的地自然风景、地方特质、旅游地属性、城市特征、目的地品质等因素,旅游功能指可以激发旅游者实际依赖行为的因素,如景区讲解服务、便利设施等;景区开发在这里指某个特定景区的一系列改造和提升质量的过程。

这两个角度的典型支持性实证研究。许振晓[9]对西湖风景名胜区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旅游者自身背景因素,如性别、年龄、收入、文化程度、旅行方式等对地方依恋会产生显著影响。周玮等人[14]以常州春秋淹城为例,研究结果表明该旅游目的地的四维属性对旅游者地方依恋存在差异化影响,休闲娱乐属性和春秋文化属性的正向驱动力显著,而景观遗址属性和人文关怀属性的驱动力较弱。

(4)旅游目的地依恋的作用效果

旅游目的地依恋的作用效果也是国内学者孜孜以求的方向,因此积累了不少成果。通过对文献的梳理,本研究将旅游目的地依恋作用效果归纳为三个方面:即旅游目的地依恋对主体感知(如满意度、幸福感)、亲环境行为或态度(包括自然资源保护和遗产保护)、忠诚度的作用。

在这三方面的研究路径中,旅游目的地依恋具体作用方式也不同,笔者将其分为中介作用、直接作用、间接作用、调节作用四类。如祁潇潇等[15]研究发现地方依恋的两个维度在敬畏情绪与环境责任行为之间起到部分链式中介作用;唐文跃等多名学者[16-17]以九寨沟为案例地,论证了目的地依恋对旅游者资源保护态度、环境保护行为倾向具有直接影响;李文明等[18]对观鸟游客亲环境行为的研究表明,游客的地方依恋对亲环境行为具有间接驱动作用,即通过自然共情和环境设施的引导;于红[19]等从周期性流动视角出发,通过质性研究证明了三亚候鸟老人的地方依恋作为地方体验的一环,有力的促进了地方融合的建构。彭金燕[20]以乡村旅游游客为研究对象,发现场所依赖在目的地形象与游客重游意愿之间起着显著的调节作用。

(5)旅游目的地依恋的应用

自地方依恋理论被引入旅游学科研究,有不少学者针对旅游发展实际情况挖掘该理论在旅游开发与管理方面的应用价值。早期,学者比较关注地方依恋理论在提升景区服务质量、景观设计等实践方面的应用。李九全等[21]基于地方依附感概念,分析了景区依附感的认知构成,初步构建了景区竞争力指标体系;孔旭红[22]从场所依赖的角度探讨博物馆解说系统的构建。近年,琼达等创造性地将地方依恋概念运用到构建旅游目的地选择模型上[23]。

(6)旅游目的地依恋的研究方法

国内旅游目的地依恋研究方法总体上以定量研究为主,结构方程模型是长期受到推崇的测量方法,常被用来探讨影响因素的问题。这些研究一般基于以往研究结果和相关学科理论,构造出由若干个变量之间的假设关系组成的概念模型,再通过调查阶段得到的数据检验这一模型,从而证实/证伪先前假设;质性方法在讨论旅游目的地依恋维度或组成元素方面也发挥重要作用,这类研究一般基于访谈或网络文本,运用扎根理论或文本分析的方法,提炼出特定情境下的目的地依恋模型。目前这两种方法正在走向结合,黄向等[24]以广州白云山为例,先后使用“游客使用图片”法和验证性因子分析法两种不同类型的方法,提炼并证实了目的地依恋的组成结构,即环境景观维度、休闲维度、人际社交维度和设施服务维度4个维度及16个具体特质指标。

(四)关键词聚类分析

在关键词共现图谱的基础上,对其进行聚类,得到7个聚类主题,分别是游客忠诚、场所依赖、地方认同、满意度、张家界森林公园、环境责任行为和九寨沟,如图5所示。观察左上角参数值,Q=0.590 3,一般认为Q>0.3代表聚类结构显著,同一聚类下关键词的同质性较好;S=0.806 8,S>0.7意味着聚类结果有效,令人信服。在7个聚类主题中,张家界森林公园和九寨沟是典型旅游目的地类型词,可以理解为以这两类为代表的自然风景区具有比较高的研究热度;游客忠诚和满意度与旅游目的地依恋紧密联系,常作为模型中的变量,用来研究特定目的地情境下依恋型旅游者的态度或情感特征;场所依赖和地方认同是概念性词汇,可以理解为目的地依恋的学术渊源探究以及它与同类型词语的辨析;环境责任行为针对的是旅游地环境保护相关的研究,关乎旅游地长远发展,旅游目的地依恋往往会对其产生驱动效应。这进而可被归纳为自然风景区、游客态度或情感、术语辨析、环境责任行为4条研究路径。这些路径所涉及的具体内容将以更贴近受众理解的方式糅合在下一部分的研究内容主观分析之中,因为如前所述,Citespace的自动聚类产物与个体对文献内容的主观梳理和逻辑把握往往不太契合。

图5 关键词聚类时间线图谱

(1)自然风景区研究路径

这条路径主要包括九寨沟和张家界森林公园两个聚类主题。根据现有国内研究来看,九寨沟最早作为游客地方感的研究案例地,研究热度较高且周期较长。以九寨沟为例的旅游目的地依恋研究集中在2006—2014年间,研究内容主要为旅游者地方感特征分析、地方感与资源保护态度的关系、地方依恋价值评估,这些方面的研究成果已相对成熟,加之九寨沟景区近年屡次因遭受地震等自然灾害而被迫停运,因此未来可以将研究重点放在探究九寨沟灾后重建的问题上来,探讨生态环境偏于脆弱的自然景区如何实现转型发展。有关张家界森林公园的研究首次出现时间较晚,研究成果不多。仅有张茜等[25]通过构建森林公园游客亲环境行为驱动模型,实证研究发现环境敏感性通过地方依恋间接正向影响游客的亲环境行为。

(2)游客态度或情感研究路径

该条路径主要集中于游客忠诚度和满意度研究。已有研究早已证实满意度和忠诚度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如满意度被认为是忠诚度的前因变量之一[26],地方依恋通过满意度对忠诚度产生间接影响[27]。近年来,有学者通过一系列实证研究,进一步探讨地方依恋、满意度和忠诚度的内在关系。王江哲等[28]以观光旅游目的地威海为例,研究发现游客地方依恋水平与满意度呈正相关,多样性偏好对观光旅游者的满意度与重游意愿以及地方依恋与重游意愿之间具有调节作用。龙江智等[29]以凤凰古城为例,进一步证实了地方依恋是影响目的地游客忠诚的关键因素,并且与体验质量一起,在游憩涉入与游客忠诚之间共同发挥中介作用。

(3)术语辨析研究路径

这主要包括以场所依赖和地方认同为主的一系列相关概念性研究。因为旅游目的地依恋为地方依恋的特殊分支,前期有不少学者做过概念上的探讨,比较典型的是,朱竑和刘博[30]在明晰地方感、地方依恋与地方认同等基本概念基础上,梳理了他们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为后续研究做了有益的铺垫。

(4)环境责任行为研究路径

环境责任行为,也叫亲环境行为,是近年才兴起的一个消费者行为术语,事实上与早期地方感研究中提及的环保行为/资源保护行为并无语义上的差别。近些年,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日益受到各界重视,环境责任行为与地方依恋的关系也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门主题。吴若云等[31]以三江源国家公园为例,发现地方依恋中介了地方性知识需求与环境责任行为之间的关系;其他多名学者证实了地方依恋对环境责任行为的驱动效应。

三、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本研究基于Citespace和主观分析的结合对2006年-2019年间的国内旅游目的地依恋研究进行了综述分析。从Citespace科学计量分析得知,(1)该领域虽然文献总数较为可观但高水平成果的数目有限。(2)从发文作者和机构合作情况来看,唐文跃、贾衍菊、周慧玲等是旅游目的依恋研究的核心作者。国内相关领域并未形成有效的学术交流和专门的研究团队,发文作者之间关联度较低,机构地理位置整体分布也比较分散,大部分集中在中部和南部地区。(3)对关键词进行共现分析,发现地方依恋、地方感、场所依恋、忠诚度、满意度等是该领域相对热门的词汇,其中,地方依恋和地方感是绝对高频关键词。(4)对主要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比较热门的研究主题包括:自然风景区、游客态度或情感、术语辨析、环境责任行为。

从研究内容来看,国内学者的研究内容主要围绕旅游目的地依恋的构成维度、形成机制、影响因素、作用效果和概念应用方面展开。(1)旅游目的地依恋是一个多维概念,具体划分方法由目的地类型而定。(2)旅游目的地依恋的影响因素主要应从旅游者和旅游目的地两方面入手理解。(3)旅游目的地依恋的作用效果方面主要包括对主体感知、亲环境行为或态度、忠诚度三方面的作用上,地方依恋产生的具体作用效果也不尽相同,主要包括直接效应、间接效应、中介效应、调节变量四种。(4)旅游目的地依恋概念的应用逐步由实际问题向理论模型构建方面深入。(5)研究方法向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发展。建构模型是定量研究中的重要手段。虽然定量研究方法仍占主流,但是两者相结合的趋势日益明显。

(二)当前国内旅游目的地依恋研究突出局限总结

总体而言,国内旅游目的地依恋研究的积累时间相对较短,与其他关键旅游目的地营销问题相比成果还不够丰硕。旅游目的地依恋作为地方依恋研究的分支,尤为鲜明地表现出学科交叉现象,进而引致分析范畴混乱、研究视野局限于人文地理学的问题。

从当前结果来看,在旅游目的地依恋影响因素的选定上,国内相关研究过分依赖于外国早年的某些研究成果,影响机制剖析上情境依赖性太强,暂未形成系统性的目的地依恋影响因素归纳。此外,从深化该领域研究深度的角度看,国内相关研究迫切要解决的是其研究内容笼统复杂和研究范式缺失问题,主线尚不明晰,分析还不够透彻。旅游目的地依恋的营销价值还未被有效开发,其研究开展流程仍不够严谨,先前的研究仍没有走出一些定量研究的窠臼。

(三)展望

研究内容是把握某领域研究水平、成就和缺陷并洞悉其未来发展方向的主要立足点,这是本文之所以纳入主观分析的根本原因,也是此处进行未来展望的平台。

第一,重视市场因素在目的地依恋研究中的作用。基于旅游目的地类型开发定制化依恋维度是目前国内流行的研究取向,但所得维度可能因过于个性化而难以统筹,有时又难免落于二维划分的窠臼。事实上,基于市场(而非地方)的依恋维度开发会更有效。大量的国外研究显示游客与重游游客对目的地的情感心理存在明显差异[32-34],那二者形成的目的地依恋维度是否也有程度和性质上的分异?这有望成为后续研究的一个热点。

第二,重视目的地依恋的游前催发机制。无论从旅游者还是目的地角度来理解地方依恋形成的影响因素,都是基于依恋发生在实际体验之后这一传统认识。但目前已有研究发现“信息可信度”和“熟悉的风景图片”这两种游前因素均可独立驱动目的地依恋的产生[35,36]。旅游者,同时也具有消费者的身份,游前便可通过多方信息渠道(如Gartner[37]的游前形象来源)获取一定的“地方感”。这一视角将有效拓展未来目的地依恋塑造的手段。未来由此切入,从情感发端处为游客树立良好的目的地形象,以期培育出更大范围的潜在依恋游客。

第三,重视地方依恋对大众游客的亲环境行为培育功效。对亲环境行为的驱动是目前学界关注的重要目的地依恋效应之一,但相关研究主要基于适用于环境保护主义者的“计划行为模型(TPB)”[38],忽略了大众游客的特点。未来应将目的地依恋概念与更多反映大众游客环境行为特点的概念(如拟人化、自然共情)建立关联机制模型,探索目的地依恋对更大范围人群亲环境行为的培育功效,并透析其中各维度的作用强度及方向。另外,目的地当地居民也是不可或缺的角色,他们自身形成的环境社会规范将有效引导大众游客对目的地的保护行为与敬畏情感。

第四,重视将目的地依恋放入目的地营销的大框架中进行研究。尽管目的地依恋的应用研究正在逐渐向高层次演进,但在目的地营销这一直接相关领域,其应用还仅限于最初级的关系阐释[31]。依恋游客在一定程度上是优于满意游客和忠诚游客的更高质量客源。识别目的地的依恋催发元素,并在营销中着力投射这些元素是未来营销革新的方向,这样收获的便是更终端的人-地情感,而非中介性的目的地形象。除此之外,目的地品牌化、目的地危机营销作为重要的目的地营销研究内容,和目的地依恋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打造优秀的目的地品牌,减少人为/自然灾难对目的地营销的负面效应,都有助于促发目的地依恋。

第五,重视目的地依恋研究方法的拓展。很多前沿性研究话题,都需要定量和定性研究方法的巧妙的衔接才能取得最佳研究效果,如基于深度访谈提取目的地依恋维度及其互动关系,继而以结构方程模型检验这种关系;再如以网络游记为基础,借助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构造出反映目的地依恋维度地位、角色的模型,再通过社会网络分析的指标检验先前角色判断。总体而言,定性方法可以帮助研究者厘清研究现象的具体原因,定量方法则适合验证已有理论或推测的客观性,未来可以深度融合这两种方法,在各自适合的研究领域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功效。

猜你喜欢
旅游者目的地维度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恋爱中的城市
迷宫弯弯绕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喀拉峻风景区旅游者的生态意识和生态行为研究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动物可笑堂
旅行社未经旅游者同意安排购物属违约
浅论生态旅游者的分类与识别方法
人生三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