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汇敏
(浙江树人大学 艺术学院,杭州 310015)
随着人类文明的诞生,建筑学应运而生,在远古时代,人类依据自己的喜好对自然进行了一系列改造,催发了建筑的萌生。远古时代的人们生活在洞穴里,到后来有了建筑的雏形——窝棚。窝棚可以被称为最早期的建筑了,那时候人们进行的一系列改造都只有一个目的——居住。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文明和建筑理念也在不断进步。从一开始的居住,到现在还担负着美观的功能。西方建筑学家吉狄翁曾经说过:“建筑对于我们生活而言是可取的生活方式的诠释。”建筑不再仅仅承担着遮风挡雨的功能,还反映着人们的一种心理状态以及人们生活质量的高低。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中西方建筑史教学也在不断地作出改变,为了适应更加美好的物质文化及精神文明的发展,建筑史教学改革是大势所趋。
当今中西方进行建筑史教学,主要参考“中外建筑史”这一课程,“中外建筑史”具有极大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受到中外各大高校的青睐。过去人们主要依靠传统的教学方式,授课仅依靠书本中的内容,这种方式已不能适应当今时代的要求。书中案例老套、简单,无法吸引当代大学生,不能激发其学习积极性,最终的教学效果也就无法令人满意,导致中西方建筑学教学停滞不前。为解决这一问题,中西方教师应借助互联网这一大潮进行中外建筑史教学改革,与时俱进,不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其积极参与到中西方建筑史学习中[1]。通过互联网让学生能够接触到大量的中西方建筑,进行中外友好互动学习交流,不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建筑学在我国被定义为国内建筑和国外建筑,简称为中外建筑。由于每个学生情况不同,就导致学生对建筑学的需求定位不同[2]。有的学生喜爱西方建筑风格,有的学生偏好中方建筑风格,有的学生对两种建筑风格都喜欢。每个学生接受和理解新知识的程度不同,这样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师上课的进度周期,部分教师无法把课程做到细致和深入,严重影响学生对知识的吸收效果。
大部分教师多使用提前准备好的资料进行课程教学,运用PPT软件并配上相应的文字解释,按照PPT上的讲课顺序进行授课,这种授课方式可以省去很多板书的时间,但是这种传统的授课方式并不能被所有学生接受。正所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人们大多数已经习惯了板书式教学,幻灯片式的教学方法在时间上一闪而过,信息量还特别大,短时间学生无法清楚地记住知识点,慢慢地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我国大多数高校都是以大班授课形式为主,学生人数往往很多,教师无法很好地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进而无法掌握学生的课程吸收情况。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无论是哪门学科都离不开实践,建筑学这门学科也不例外[3]。学生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是有限的,但是课外的知识是永远都学不完的。如果在建筑学学习中失去实践这一重要环节,则无法准确理解建筑学这一学科的根本意义。
目前,我国高校关于建筑考核考试方面以笔试形式为主,通过学生的笔试成绩大致了解学生的课程掌握情况。但这种考试形式存在很多不当的地方:一是考试都为卷面考试,部分学生投机取巧,作弊抄袭,这不仅是学生对自己的不负责,也是对学习成绩优异学生的不公平。二是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不能单纯地看笔试成绩,还应设置实际操作、学习态度等相关内容,尽量使考核全面而科学。
高校可以采取小班授课制,这样不但能解决大班上课师生交流互动不足的缺点,也很好地解决了学生知识接受能力不一的问题。高校可将课程分为国内建筑课和国外建筑课[4],或按照不同地区或地域进一步细化课程内容,例如徽州建筑课、扬州建筑课等。
为提高学生的课堂积极性,高校教师可以在课上采取多种手段进行授课,比如适当地增加一些互动环节,对学生进行多次提问,也可以让学生扮演教师的角色复述当堂课程内容,使学生进一步巩固课程知识,这样不但丰富了课堂体验,也促进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创新考核方式,不以笔试为唯一考核标准,可将学生在学校的平时表现换算成分数计入最终考试成绩里,还可设置手工实际操作考核,考察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不断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社会培养实用型人才。
所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有时候视觉效果的冲击往往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高校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让一些精美绝伦的建筑完美地呈现在我们“面前”。让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到建筑与生俱来的美,增加学生的创作灵感,这是单纯的图片所不能带来的感受,特别是那些应用型的高校建筑课程,更离不开转眼即逝的灵感[5]。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们可以通过很多渠道获取知识,知识的来源也变得愈加丰富。人们沟通的渠道也越来越多,可以通过手机微信、微博、QQ等许多方式沟通交流[6]。学生可以和教师进行实时在线互动,及时解决遇到的问题。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知识储备,也可以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以互联网时代为背景,着重论述中外建筑史改革与要求两方面内容,并对当下我国高校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加以讨论。建筑不属于即时消费的媒介,它是一个时代的标志,承担着传承历史的使命。高校应在新时代背景下,积极探索教学改革新途径,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不断提升中外建筑史课程教学效果,促进中外建筑史蓬勃发展,培养更多有益于社会进步的专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