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志愿护理服务对出院肠造口患者的影响

2020-01-17 02:27:28吴莺燕叶秋玉滕向龙吴婧周丽珍
护士进修杂志 2020年1期
关键词:肠造口造口志愿

吴莺燕 叶秋玉 滕向龙 吴婧 周丽珍

(浙江省丽水市人民医院,浙江 丽水 323000)

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全球结直肠癌新发病例约有120万,约占所有新发癌症的10%,死亡人数超过60万[1]。截至1998年,我国肠造口患者总数已经超过100万[2]。手术切除是治疗直肠癌最好的方法,约有50%~60% 的直肠癌患者需做结肠造口术[3]。造口术可挽救患者的生命,但也会给患者的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带来严重的影响[4]。自我护理能力的降低,造口术后生活适应水平的下降,造口并发症发生率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在当前平均住院日缩短的背景下,大部分的康复需要在院外进行[5],而社区护理资源匮乏,家庭护理尚不能满足造口护理的需求。志愿者是指在志愿精神的感召下自愿献出自己的时间、精力和体力,通过志愿服务为他人乃至整个社会提供服务的人员。为提高造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我院2017年5月开始,将标准化造口志愿护理服务应用在肠造口患者延续护理中,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5 年10月-2018年10月在我院行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Miles术)的252例患者的相关资料。入选标准:(1)接受Miles术患者。(2)患者精神和智力均正常,能够正常交流。排除标准:(1)有严重残疾、视力不好者。(2)直肠癌远处器官转移的患者。将2015年10月-2017年4月行常规护理的125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其中男79例,女46例,年龄36~87岁,平均年龄(58.1±6.2)岁。将2017年5月-2018年10月实施标准化志愿护理服务的127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其中男80例,女47例,年龄25~86岁,平均年龄(57.3±6.1)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 给予常规护理,健康教育,门诊随访,家庭探访,每年组织一次造口人联谊会。

1.2.2观察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标准化志愿护理服务,具体措施如下。

1.2.2.1成立造口志愿服务团队 我院肛肠外科于2017年5月组建由国际肠造口治疗师兼护士长任组长的造口志愿服务团队。选取身心健康、自愿、有爱心和热情的医生3名,从事肛肠外科护理工作时间>5年的护士5名,有经验的造口患者及造口患者家属共计12名为团队成员,创建志愿者档案,对志愿服务者的职责、工作流程、造口护理知识等进行相关培训。志愿服务过程中志愿者严格执行签到和签出制度,医院年底进行志愿服务时间的统计,作为年终考评的有效依据。医院定期组织总结、经验交流、表彰大会,激发志愿者工作积极性,增强志愿者认同感和荣誉感。

1.2.2.2志愿服务内容 (1)对造口志愿者团队成员进行培训,内容包括:沟通交流技巧,心理护理技巧,结直肠癌疾病,肠造口相关护理知识等,培训后再将其下派至临床,他们通过“现身说法”,使肠造口患者正视自我,增强自信心,尽早融入社会。(2)构建造口患者数据库信息管理,该数据库包括患者的姓名、年龄、电话、住址、造口类型,造口并发症以及相关基础疾病等基本信息,由责任组长在患者出院前1 d收集完成。Danielsen A K等[6]提出数据库护理模式,为就诊的造口患者建立详细的病情数据库,从而为专业人员的治疗护理提供坚实的诊疗基础。(3)造口门诊负责造口患者术后的复诊,全程跟进护理,指导造口自我护理技巧,包括如何正确选择造口用品,指导更换造口袋、治疗处理各类造口并发症、讲解生活注意事项、心理干预等。为造口患者搭建良好的专业护理和帮助平台,降低造口并发症,提高自我护理能力,提高心理适应能力,提高造口患者生存质量。(4)调查以满足造口患者需求。制定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量表和生活质量量表,志愿者在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可动态评估了解患者自我意愿、自护知识、自护技能,生活质量,并及时制定相关措施进行干预。(5)搭建交流学习平台。开展造口联谊会、阳光之家讲堂及建立造口微信群,为造口患者创造一个相互交流和学习的平台,分享造口护理经验,彼此得到更多的支持和安慰,进一步拉近造口人之间,造口人与医护人员的距离,帮助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恢复健康,增加患者回归社会的信心。

1.2.2.3志愿服务方法 (1)造口人志愿者现身说法。由相同经历的志愿者对患者进行造口护理知识健康教育、心理疏导及经验分享。同伴教育可有效提高结肠造口患者的早期社会心理适应水平。(2)开设造口患者健康教育讲堂及阳光之家造口人联谊会。鼓励患者参与正常的社会交往与工作,加强与患者的交流,便于帮助患者树立回归社会的信心。(2)更换造口袋示范。护理人员指导每位患者及家属造口袋更换方法。(3)发放造口护理手册、造口袋更换操作流程彩图给每一位患者,播放视频供患者及家属学习,病区走廊墙壁张贴造口护理专栏宣传资料,增强患者及家属对造口自我护理能力和知识掌握,照顾者也受到科普和教育[7],促进了造口患者术后生活水平的适应和提高。(4)云随访、电话随访。患者出院当天由责任护士通过医院云随访系统发送造口护理出院指导,7 d内通过医院云随访系统一键拨号功能电话联系造口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分别进行1次电话随访,对患者的造口护理知识、身体情况、饮食情况、心理状态、康复锻炼等进行详细了解,便于出现问题及时进行指导。(5)建立我院造口之家微信群,有任何问题可随时提问,医护人员会为患者答疑解惑。(6)建立玫瑰之园微信公众号,不定期推送造口护理知识,如造口并发症处理、饮食指导及造口袋操作视频等。造口操作视频可提升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8],增进造口术后生活水平的适应。(7)家庭社区服务。每季度利用休息时间开展志愿服务1次,每次3~4 h,每次家庭、社区护理服务均要求着装规范,穿我院志愿者服,挂横幅。

1.3评价指标 两组患者出院后6个月,通过微信、电话随访。采用我院自制问卷进行调查,对患者造口并发症的发生率、患者满意度、自我护理能力量表进行评价。满意度采用医院云随访系统发送,满分3分。非常满意3分、满意 2分、一般1分、不满意0分。满意度为:非常满意+满意/总病例数×100%。自我护理能力量表[9]包括自我意愿、自护知识和自护技能三部分。内容效度指数(CVI)为0.86,Cronbach′s α为0.82~0.9。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各项评价指标比较 见表1-表3。

表1 两组患者各项评价指标比较 例(%)

表2 两组患者对造口指导的满意度比较 例(%)

表3 两组患者造口术后6个月自我护理能力量表比较 例(%)

3 讨论

3.1创建志愿者服务队伍提高了护理人员素质 医护志愿者在不计回报的前提下,利用自己的知识、能力、时间和资源,促进医患和谐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锻炼了自己,提高自身素质,培养了高尚的情操,丰富了阅历和知识,在助人为乐的实践中思想品质得到了升华,加强了责任心、同情心和爱心,充分调动了医护人员工作积极性,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

3.2创建志愿者服务队伍可提高造口患者生活质量 在患者出院后持续提供个性化的心理辅导、技术指导、造口护理咨询、家庭访视等服务,提高患者的社会心理适应水平,增强战胜疾病的勇气,增进肠造口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同时,降低造口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医疗成本和再次入院率,提高造口患者生活质量,使患者尽早回归社会。

3.3创建志愿者服务队伍可使健康教育更有针对性 当面对具有相同经历的造口志愿者时,患者容易感同身受,更愿意接近和接受志愿者的帮助,而志愿者自己也因为做过相同的手术,对造口患者的感受及护理时遇到的困难有切身体会,更能了解作为一个造口患者在术后早期对造口护理知识的需求,其语言更有说服力,更容易被患者接受,健康教育知识也更具有针对性,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也给造口人提供一个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

3.4创建志愿者服务队伍可提升医院形象 志愿者服务可提升患者的总体满意度,进而提升医院的良好口碑,进一步扩大了医院的影响力,我院志愿者团队先后荣获丽水市优秀志愿服务集体、丽水市优秀志愿服务项目、浙江省志愿服务大赛铜奖,个人荣获了丽水市最美微笑志愿者、丽水市微笑志愿者。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猜你喜欢
肠造口造口志愿
高考志愿被篡改,考生该何去何从?
普外科护士肠造口护理能力及影响因素分析
我志愿……
多功能肠造口栓的设计及在永久性肠造口患者中的应用
皮桥造口在预防性回肠造口临床中的应用及观察
如何防止高考志愿再遭篡改
肠造口护理中奥瑞姆护理模式应用效果研究
因爱汇聚,志愿同行
中国卫生(2015年3期)2015-11-19 02:53:26
结肠造口并发症分析
不同支撑方式对袢式回肠造口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