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新梅
摘要:初中语文教学要转变思路,既要让学生掌握学科知识,又要在课堂中融入素养教育,这样才能培养出综合发展人才,提高语文教育价值。本文针对初中语文教学展开讨论,分析课堂中素养教育的不足,并在教学中融入这部分教育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素养教育;融入;有效策略
初中语文教学要将素养教育融入其中,做好课堂改革,除了要让学生积累和掌握学科知识,提高其实际运用能力,还要全面推进素养教育。这样不仅能确保语文素养的提升,使会学习,掌握关键能力,还能让学生在熏陶和教育中,具有健全人格和良好品行。目前,初中语文教学注重语言知识,素养教育方面做得不是很好,教学整体质量有待提高。故而,本文主要结合实践经验,探讨在课堂中如何有效进行素养教育,希望对课程教学改革有借鉴价值。
一、初中语文课中素养教育不足
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最大问题在于,受应试教育影响深,知识本位问题严重。教师在教学中总是在输出,注重学科知识传授,忽视素养教育,导致学生缺乏关键能力。语文课堂中未能掌握学习技巧,被动接受讲解内容,自身未获取发展,这样的教学缺少实质作用,学生难以实现综合发展,语文学科素养提升受到较大阻碍。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意识差,采用的是固定方式,创新意识不强,无法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对语文課不感兴趣,主动性差。这种模式下的语文教学中,学生对于知识一知半解,看似掌握却不会应用,情感目标难以落实,人文素养、认知能力、价值观等培养出现问题,素养教育实际成效低,对学生全面发展极为不利。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入素养教育策略
(一)以学生为主体
初中语文教学要做好素养教育,培养学生必要的能力和品质,让语文课堂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全程参与,在过程中自我学习和自我思考,或者是相互交流反馈,获取全面发展,从而提高素养教育效果。课堂还要增强开放性,这也是素养教育的根本,学生是课堂主体,教师则主导和组织教学,让学生自觉和主动求知,接纳和理解学科知识,在期间掌握方法和技能,从“学会”变得“会学习”。此外,促使其在学习中发散思维,进行创造性思考,进而形成良好的素养。语文课以学生为主体,坚持开放性,激起学生的自主性,使其自我获取知识,并在期间形成创新能力,形成人文素养和情怀,完成情感和价值教育目标,使其成为一个有品质的人才。开放性课堂要放开学生,不再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板书学生记笔记,而是要打破被动学习的状态,促使学生在全程参与中实现自我发展和全方位发展。
以《怀疑与学问》为例,这篇课文教学中发现,学生在阅读与分析中,认为前两个段落就是全文的论点。这个时候就要顺势引导,要求学生说说作者主张。不设定答案,让其顺着原来正确的思路进行思考,把心中想法说出来,一步一步深入探索。整个教学是以学生思考和交流推进的,教师从旁协助,做好引导且不过度干涉,使其在探究中加深认知,掌握学科知识,获取关键能力,并熏陶性情,实现情感升华,具备人文素养,提高道德品质。
(二)发展思维能力
语文教学要注重思维能力发展,这是教学中需重点培养的素养,因为其决定着学习质量,并与学生自身发展有很大的关系。初中生形象思维占据上位,但是也有一个明显变化,那就是慢慢向着抽象思维过渡。这个方面素养培养要遵从适度原则,循序渐进引导,使其思维素养逐步提升。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和归纳,包含字词、中心思想、写作特点等,这些有助于思维能力的提高。长期坚持之下,学生的思维会变得有条理,思考与分析问题也就不会有太大障碍,而是能很快找到思路。语文教学忌讳死读书,应当强化思维训练,提高学生自我获取与自我发展的能力,这样才能掌握语文课所需要的素养。
以《背影》为例,学习这篇课文时,教师要求学生认真阅读,将课文中描述父亲买橘子时的动作画出来,从中分析作者所要传递的情感。学生找出了穿、爬、蹒跚等词语,并依据这些词汇揣摩情感,这个过程中促进了学生逻辑思维的发展。
(三)培养人文素养
语文课程充满了人文性,对于学生影响十分大,不仅能使其身心健康,完善人格,还能助其形成民族情怀和精神,增强责任心和使命感,并塑造正确三观。语文教学要超脱知识范畴,这里不是说不学知识,而是要在引导学生自主完成知识探索,使其掌握和理解的同时,运用教材中美好的情感和品质,或者是一些人生的哲理,促进学生发展,使其内化这些积极向上的情感,在熏陶和影响中增强人文素养。语文是学生认识世界窗口,能够让其体会到世间百态,感受感人肺腑的亲情、炙热的爱国情怀等,并认识美,能够善待生命,并且形成关爱他人的品质,人文精神扎根于心中。教学中要结合实际,创造浓厚的人文环境,引发学生深思,具备人文情怀。
三、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教学要加强素养教育,在完成知识目标的同时,通过有意识融入和渗透,促进素养的全面发展。语文课堂要做到这个,需以学生为主,促使其积极探索,发展思维素养,使其在训练中提高学习能力。此外,语文教学要重视人文素养培养,使学生在体验和感悟中形成人文精神,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