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霞
【摘 要】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时期,而在诸多学科中,学生的歷史素养培养效果并不乐观。历史素养主要包括家国情怀、史料实证、时空观念、历史解释以及唯物史观。但是许多学生以及教师对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感到苦恼。为解决这一难题,笔者依据自身的教学经验对初中生历史核心素养培养策略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初中历史;核心素养;培养策略;历史观念;解释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0)36-0122-02
【Abstract】Junior Middle School is an important period to cultivate students'comprehensive quality, but in many subjects, the effect of cultivating students'historical quality is not optimistic. Historical literacy mainly includes national feelings, historical evidence, the concept of time and space, historical interpretation and historical materialism. But many students and teachers are troubled by how to cultivate students'core literacy and improve their learning ability. In order to solve this problem, the author based on their own teaching experience to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history core literacy training strategy is discussed.
【Keywords】Junior high school history; Core literacy; Cultivation strategy; Hstorical concept; Interpretive ability
在进行初中历史核心素养培养过程中,教师首先应该意识到家国情怀是学生必须具备的历史素养,这是教学的首要任务,也是教学的最后落脚点;此外还应该借助史料加以观点佐证帮助学生形成正确史观;同时在教学时教师还可以结合地图培养学生时空观念,对相关的历史问题进行分析,培养学生辩证思维,提升学生历史解释能力;最后教师还可以讲述历史规律,培养学生唯物史观。本文便详细讨论了以上内容。
一、根据教材内容,进行适当拓展,培养家国情怀
不了解自己国家的历史也就不会热爱自己的国家,所以学习历史首先应该具备的素养就是家国情怀。在教授历史的过程中,可以结合相关的教学内容讲述事件,适当进行拓展,及时结合相应的视频,培养学生的爱国观念。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当下的现象,使学生加深对家国情怀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例如在教授《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回忆建国初期中国面临的外部环境以及内部情况,首先让学生自主学习相关知识,对我国当时的背景以及相关成就有一个直观的了解,随后教师可以采用“网络+知识”的模式进行教学,给学生播放电影《钱学森》的片段,从视觉上给予学生更加清晰的认知,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可以结合相关的历史小故事进行讲述。还可以讲述我们现代的国防,比如钱学森先生发明的“钱学森弹道”,也可以涉及公共医疗,讲述钟南山先生的生平,以此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二、结合相关史料,验证历史推断,培养正确史观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该注意纠正学生的历史观念,目前由于我们处于信息大数据的时代,很多学生由于处于青春期信息分辨能力相对薄弱。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结合相关史料评价相关人物以及事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念,还可以鼓励学生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历史探究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以《三国鼎立》的教学为例,教师发现许多学生受网络营销号的影响,对一些历史人物存在误解,比如学生开始认为,诸葛亮身材矮小,只是管理后勤的人员,军事能力一般。教师可以结合相关的史料进行讲述,纠正学生对诸葛亮外貌的了解,比如“亮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气。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时人异焉。”语出《三国志》,按照《后汉书·张衡传》的注:伟,美也。同时唐代的《姓源韵谱》里,这样描写诸葛亮:身长八尺,形细面粗,犹如松柏,皮肤枯槁,只是说他皮肤不好,但是气质很好,同时“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干之才,优于将略。也就是说是管理军队的一把好手,但不敢过于冒险,治理内政的能力好于军事的能力。”这句话并没有说诸葛亮的军事能力不行,只是相比治理内政的才能弱一些。通过相关的史料,对人物或者事件作出正确评价,培养学生正确史观。
三、借助历史地图,还原历史事件,培养时空观念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一些历史知识由于年代久远,不利于学生理解。单纯的语言教学也会使学生逐渐丧失兴趣,此外学生相比文字更喜欢观察相关的图片,所以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识图能力。同时历史时空观念也是构成历史素养的主要内容,教师可以借助相应地图,还原历史细节,培养学生的历史时空观念,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比如讲述《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时,教师可以适当讲述淝水之战,淝水之战中东晋的胜利为其提供了相对和平的外部环境,为江南地区的开发提供了保障。同时,教师在讲授下一课“淝水之战”这一事件时,可以结合相关的历史地图讲解,同时结合相关的历史史料,分析可能存在的历史疑问,比如这场战役是否真的是8万对80万。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进行简单的角色扮演,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同时教师还可以设置相关的问题,为什么在后秦的姚兴在405年将已经攻占的汉水十二郡还给了东晋?可以让学生自行寻找地图,进行分析,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借助历史问题,开阔学生思路,提升學生解释能力
鼓励学生在相关情境下思考历史事件,了解事件与原因之间的关系,以辩证的眼光看待历史事件,进一步揭示历史解释的意义和价值,从而培养学生叙述历史和形成历史认识的能力,也是初中阶段历史教学的主要目的。为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可以借助历史问题,开阔学生思路,提升学生历史解释能力,及时和学生进行交流,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构建平等和谐氛围。在讲述《元朝的统治》的内容时,教师可以结合相关的内容,进行提问:朱元璋曾经这样评价元朝:“以宽失天下。”教师可以告诉学生这里的宽是放纵的意思,那么元朝统治不长久的原因有哪些?对于现代来讲有哪些借鉴意义?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适当提出自己的看法,为学生提供思路,可以适当结合相关事件进行讲解,加深学生对历史的认识,进而提升学生历史解释能力,为接下来的教学创造便利。
五、结合相关事件,讲述历史规律,培养学生唯物史观
历史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五种,而唯物史观是历史素养培养的前提,唯物史观的主要要求是借助历史事件,了解相应的历史发展规律,达到“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效果。在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讲述和分析相关事件,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通过这种方式逐渐理解相应的历史发展规律,进而使学生的唯物史观得到培养。例如在讲述《辛亥革命》时,教师可以相应地讲述辛亥革命发生的背景、过程以及影响和失败的原因,通过相关的讲解,使学生明白推动历史发展的是人民,历史是人民创造的,就如人们所说:“每一个历史节点都会有一个伟大的历史人物出现造成转折,即便将其挖去,也会有另一个人来代替他。”因为历史趋势不可逆,因为我们是时代的浪潮,通过讲解相关事件,培养学生唯物史观,使其成为学生一生的观念基石。
综上所述,不读史书则不爱其国,学习历史的首要目的是提升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历史素养不是简单的历史知识与技能,而是学习一种观念包括情感以及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将有效实现教学理念的转型,从知识教学逐渐转变为育人教学,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石帅.浅谈微课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7(25).
[2]赵伟.基于历史核心素养进行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探讨[D].吉林:延边大学,2016.
[3]陈美玲.初中生历史核心素养培养的实践探索[J].学苑教育,2016(17).
(责任编辑 李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