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科革命文化的意蕴表现与实践体系构建*

2020-01-14 10:40刘飞李丽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20年12期
关键词:革命文化教学体系语文课程

刘飞 李丽

摘   要   革命文化教育是语文科文化教育体系的新特点和新要求。从语文科课程层面出发对革命文化的内涵价值、基本特征、理解维度进行论述,可以更好地把脉语文科课程中的革命文化意蕴。从语文科教材层面出发对革命文化进行内容梳理、编写说明和样态解析,可以更好地诠释语文科教材中的革命文化表现。从语文科教学层面出发对革命文化的教学原则、教学策略、教学保障进行归纳分析,对全面构建语文科革命文化教育实践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语文课程  革命文化  意蕴表现  教学体系

作为中小学校主要教育内容门类的“语文科”[1](即课程表里所列的语文科目)在“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养文化自信,推动文化的创新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从语文科的“课程、教材、教学”层面充分挖掘革命文化因子、无形渗透革命文化元素、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革命文化修养是新时代社会发展对语文科的新要求。为此,本文主要从语文科课程、教材、教学三个角度对革命文化的价值特征、内容表现及实践体系进行整体考察和分析,以期对语文科中的革命文化教学有所启示。

一、意蕴:语文科课程中的革命文化

1.语文科课程中革命文化的内涵价值

将革命文化写入语文课程之中,是新时期语文科文化教育的一大亮点。虽然以往教材中也有体现革命文化的选文语篇,但并未明确将之纳入语文科课程文化体系内,教师更多地处于不自觉的教学状态之中。学生通过语文科课程来学习并体会革命文化,其内涵价值至少有如下三点:

第一,革命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优秀基因。所谓革命文化就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领导中国人民,在激励中华儿女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争取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过程中,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各个时期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所形成的,凝聚中国精神、汇集中国力量、展现中国风格的文化形态”[1]。从中不难发现,革命文化中蕴含的团结一心、众志成城、艰苦奋斗、勇于拼搏等精神都是中华民族自古有之的精神传统。包括传统文化在内的中华文化具有连续性、一致性、承传性等特征,在秉持传统文化核心价值的基础上,在革命斗争的过程中所形成的革命文化自然烙上了中华文化的积极因子,自然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众所周知,语文科课程与传统文化息息相关,古代教育基本就是一门大语文教育。因此,通过语文科课程来学习革命文化,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体会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底蕴,而且还能帮助学生感受并体悟语言文字在传承文化方面的独特魅力。

第二,革命文化是爱国主义的生动诠释。无论是革命文化形成的历史背景,还是革命文化的当代表现,都折射出一种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感,并且这种情感已然熔铸在一代代中国人民的血液中。尤其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作为中华民族精神核心的爱国主义更是所有大中小学生不可或缺的教育内容。因此,革命文化毫无异议地成为了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载体。尤其是我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有大量体现革命文化精神的经典篇章,可以充分地、最大程度地为语文科教材编者提供素材资源上的便利。相应地,学生经由一篇篇内涵革命文化的选文学习,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逐渐强化了对祖国的热爱,对革命精神的尊崇。

第三,革命文化是和平年代的历史印记。学习革命文化还有一个突出的价值导向就是引导学生铭记历史,缅怀先烈。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的富强,人们的生活物质日趋丰富,当代学生几乎都没有“品尝”过生活的艰辛与生存的困难。通过革命文化的体验与反思,一方面是让学生体会革命志士的勇敢、无畏,以及革命过程的挫折、艰难,进而明白当下幸福的来之不易,促发其生成珍惜和感恩之情;另一方面是让学生感受革命文化篇章中的革命情感和革命精神,内生出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

2.语文科课程中革命文化的基本特征

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革命文化进一步被凸显出来,如在学习任务群“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中,就新增了“体认为社会主义建设无私奉献、辛勤劳动、不断创造的高尚品质”“感受作品中革命志士、英雄人物和劳动模范的艺术形象”等内容。很显然,语文科课程革命文化教育之于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教育主张在学科层面的落实具有重要意义。革命文化并非语文科课程所独有。那么,语文科课程中的革命文化具体有什么不一样的特点呢?

首先,从语文科课程本质来看,语文是一门包罗万象、与生活相接的综合性课程。新课标提出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四大要素“语言、思维、审美与文化”涵涉了人文社科的诸多领域。但作为基础教育学科体系中的一门专业课程,其应有自己的独担之任。此处的独担之任就是“祖国语言文字的理解及其运用”。因此,就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而言,四大要素是“一体三翼”的立体结构,其中“语言”是“体”,是核心,是关键,反映着语文课程的本质。其余三大要素“思维、审美、文化”是“翼”,是补充,是辅助,彰显着语文课程的丰富内涵。也就是说,语文科四项核心素养“并非各自为政、单独推进,而是围绕‘语言建构与运用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协调推进”。革命文化作为中华文化体系中的一种具体形态,自然应当联结“语言能力、思维品质、审美情趣”等要素来培育。脱离了这三者,语文科的革命文化学习必将脱离语文教育场域,成为非语文类的学习。

其次,從语文科课程实施角度看,语文科课程除了具有综合性特征外,还具有实践性特征。无论是语文知识还是语文技能,亦或是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的学习目标,几乎都需以学生的听、说、读、写、思等语文活动为依托来实现。也正因此,语文科课程具有强烈的实践品质。而革命文化内涵丰富,既有知识、技能等外显层面的目标要求,也有情感深化、价值认同等内在层面的目标要求。因此,语文科课程中的革命文化学习需要重点关注学生内在心理与外部行为两个方面的变化。换言之,学生借助听、说、读、写、思等语文活动来学习革命文化后,既要有内隐于心的感受和体验,也要有外化于行的准备和行动。

综上所述,义务教育阶段部编教材中革命文化选文类型多样,理解难易程度呈递进趋势,符合学生心理认知发展的逻辑顺序。另外,革命文化的呈现形式多元和表达方式多变,学生能够时刻感受到革命文化的渗透与熏陶。

3.部编语文科教材中革命文化的样态解析

根据语文科课程中革命文化的内涵价值、基本特点和理解维度,教材中的革命文化大致体现于如下四个方面:理想信念、精神风范、道德情操、艺术形式。从“文化传统三分法”的角度看,其中理想信念、精神风范、道德情操主要是精神性革命文化,艺术形式主要是物质性和制度性文化的结合。从“个人学习进阶过程”的角度看,其中理想信念、精神风范、道德情操主要是革命文化知识和技能范畴内的具体表现,艺术形式主要是革命文化素养的综合表现。从“工具性与人文性相互统一”的课程特点看,其中理想信念、精神风范、道德情操属于人文性革命文化,而艺术形式无疑属于工具性革命文化。总体来说,理想信念、精神风范、道德情操都是微观的、具体的革命文化表现,而艺术形式不仅可以成为展现它们三者内涵的依托载体,而且还能成为永恒的历史印记,留待后人感悟与体验。

首先,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信念是对前途或成功做某事的一种信心和执念。一致的行动或实践必定要以坚定的信念做支撑。离开信念,很多事情都不会长久。而中国广大人民群众在革命文化实践中所展现出的不仅是信念,更是信仰。教材中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等都是革命理想信念的真切表现,它们一方面展现了人们对革命必将胜利的一种信心,另一方面也彰顯了革命志士的伟大抱负。理解并认识到革命理想信念的内在价值有助于教师更正确地塑造中小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其次,崇高的革命精神风范。精神风范是对精神内涵的宏观概括,是一种比较稳固的、已被人们熟知并认同的精神面貌。革命精神风范就是指人们在革命实践中所形成的勇往直前、视死如归、甘于奉献、不怕牺牲等精神品质。教材中的“五四精神”“红船精神”“长征精神”“雷锋精神”等都是革命精神风范的典型表现。这些精神风范一方面记录着中国人民披荆斩棘的光荣岁月,另一方面又内聚着伟大的革命精神力量。中小学生通过对这些革命精神风范地领悟和体验,有助于他(她)们提升并养成更崇高的品质和更良善的人格。

再者,高尚的革命道德情操。道德情操与理想信念一样,都是就“人”这个实践主体而言的。一个有着高尚道德情操的人才能做出符合一定价值观念的道德行为。革命道德情操主要指革命先烈在革命实践中所表现出的革命情感、革命意志、革命胸怀、革命行为等。教材中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集体利益大于个人利益”“劳动最光荣”等都是革命道德情操的具体表现。当代中小学生很多都是独生子女,经过多年的学校习染和家庭熏陶,他(她)们大多具有判断是非的认知,但却少有化之于行的意识。通过揣摩、赏析先辈们的革命道德情操,然后内化并反思自己的道德表现,从而进一步提升自己的道德审辨能力和道德实践素养。

最后,激昂的革命艺术形式。生活中的艺术形式有诸多种类,如书法、绘画、雕塑、影视表演等。就教材中革命文化的内容载体而言,主要以文学作品为主,如诗歌、散文、小说等。结合前文有关革命文化选文的内容梳理来看,诗歌如《沁园春·雪》、报告文学如《红星照耀中国》、散文如《纪念白求恩》、消息如《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等,它们都是革命艺术形式的具体表现。据此,一方面可以看出革命文化不仅主题多元,而且表现形态还特别多样;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学习与体验革命文化可以依托不同文体、不同风格的语篇作品,进而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文学作品中的形式与内容、思想与质料的关系。

三、实践:语文科教学中的革命文化

革命文化虽孕育并形成于中国革命实践中,但其内涵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高度的契合性,是我国精神宝库的重要补充和完善,可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力量。为了响应并贯彻新时期社会发展对教育的新需求和新理念,革命文化需从课程层面转化到教材层面,然后师生依托教材实施教学,进而将革命文化教育落实到地。因此,为了更好地在语文科教学层面渗透并实施革命文化教育,下面我们尝试从基本原则、关键策略和保障条件三个方面构建革命文化教学体系。

1.教学原则

语文科革命文化教育不同于政治、历史等学科。它有其独特的教学原则和教学需求。

第一,是语言和文化的紧密关联。就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来说,法国结构主义人类学家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曾对此作过三种概括:语言作为文化的一个结果,语言作为文化的一个部分,语言作为文化的一个条件[5]。实质上,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尤其是有着五千多年文明的汉语言文字,更是不折不扣的一种文化事象。学习祖国语言就是学习祖国文化。另外,从语言与文化的具体学习方式来看,语言的感知、翻译、表达等一系列过程都离不开个体思维的运作,这也是我们常说“言语思维”的原因所在。而文化除了具有形象性、经典性、具身性等特点外,其还具有审美性需求。一种积极文化总是无形召唤着人们去理解和承传。因此,语文科革命文化教育需要在语言思维与文化审美的双向融合中施行。

第二,是思想与实践的交融互汇。宽泛地去理解革命文化教育,往往会将之等同于思想文化教育。然而语文科课程具有实践性特点,尤其是将革命文化渗透于学科教学后,那么课程目标就不仅仅是认知、感受、体会革命文化了,更重要的是将这种认知内化于心,进而在生活中外化于行。教学是听说读写思等多种言语活动交织的学习场域,在这种场域中去学习革命文化,必须充分发挥思想引导实践、实践深化思想的双重作用。思想与实践是综合一体的,不能截然割裂开来。换言之,也就是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特点相互融合,在思想精神和社会实践两方面谋求共同发展,进而促进学生德智齐飞,学用结合。

第三,是课内与校外的双向互动。无论是课程中的革命文化,还是教材中的革命文化,它们不仅处于理想预设的状态,而且多局限于校内场域。学生学习标准基本在“感受、体会、知道、理解”等层面,而语文学习是为了学生将来更好地立足于社会,更好地进行生活与工作。因此,革命文化学习就不能满足于“识知”层面,应转向“行知”的目标。即通过广泛地课外或校外实践,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并践行革命文化理念和革命文化精神。如课外可以聚焦学生的生活习惯、社区劳动等来设计,校外可以依托研学旅行课程(红色经典行、伟大故居游等)来设计。

2.教学策略

针对不同类型的革命文化内容,需有不同的教学应对策略。

首先,针对革命理想信念内容,可以采取“案例分析”的教学方法,案例可以来源于教材,也可以是教师补充的素材资源,重在引领学生达到“理解”的目标。比如在教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文时,除了学习周总理的有关事迹外,还可以介绍“读书改变命运”“知识就是力量”等典型案例,进而让学生在阅读故事的过程中真正理解文本的深层内涵,不论是读书这等小事,还是救国这种大事,都要有明確的目标和坚定的信念做支撑。

其次,针对革命精神风范内容,可以采取“情境体验”的教学方法,情境可以是文本情境或社会情境,重在引领学生达到“化用”的目标。比如在教学《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一文时,在阅读文本后,可以播放有关雷锋的影音资料,让学生感受并领悟榜样的力量,进而为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提供精神动力和行动指南。

再者,针对革命道德情操内容,可以采取“对话反思”的教学方法,师生围绕文本或素材,以实践反思者状态进行多重对话与意义阐释,重在引领学生达到“自省”的目标。比如在教学《为人民服务》时,可以让学生先自己谈谈什么叫“为人民服务”,哪些人在“为人民服务”,自己有“为人民服务”过吗?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对话互动、评价反思等,促进学生理解“为人民服务”的概念与意义,进而为学生人格品质的良善发展助力。

最后,针对一个完整的革命文化语篇,教学方法主要以“分析-体验-对话”为主,通过多种途径引领学生达到“理解继承-实践弘扬”的学习目标。不难发现,对起到“工具”作用的革命艺术形式的教学,主要是对上述三种教学方法的综合应用。在重点确定文本潜含的理想信念、精神风范、道德情操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考究教材文本的语言形式或表达方式。质言之,语文课程中的革命文化学习,需要注意形式(文本语言)与内容(文本思想)的统一。只有通过言语认知与言语实践,才能真正体会革命思想,感受革命精神,养成革命道德情操,进而以身作则地在社会生活中进一步继承和弘扬革命文化。

3.教学保障

语文科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重要一环,通过语文实施革命文化教育,除了教材这个主要载体外,还需要一系列外在条件保障。

第一,进一步统筹规划部编三科教材中的革命文化内容和教学进度。革命文化在部编三科(语文、道德与法治、历史)教材中都有体现,尤其是2017年版高中三科课程标准中都有重点提及。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目前已在修订中,对革命文化也应有所强调。因此,中小学三科革命文化教育需要注意三点:第一,从课程标准层面厘清各科边界和所要承担的目标及其实现程度,如语文重在理解和传承革命文化,历史重在对革命史实进行辨析、解释和价值判断与认同,政治重在对革命文化进行价值选择与道德实践等;第二,从教材编写内容角度进行统一协调,如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两篇文章是有关解放战争即将胜利的报道消息,历史教材中有关“解放战争”的章节设置在八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显然存在一定的错位问题,如果三科教材能够对革命文化内容及其教学进度保持大体一致,定然更有利于发挥三科教育合力;第三,在教学方面需要进行跨学科或超学科设计,虽然教材内容有错位,但进行历史课程“解放战争”章节学习时,完全可以引入语文教材中的两则消息,进而让学生更好地体会中国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和占领南京的真实面貌。

第二,加强学校硬件设施建设。一方面是课堂硬件设施建设,如多媒体、移动客户端等。“在‘互联网+的催化作用下,知识的载体不再仅仅是书本,各类数字学习资源、各类电子数字产品、各式学习方式将有机结合成新型教育融媒体,教育互动的方式逐渐呈现网络化的特征。”[6]也就是要将传统媒体与现代媒体融合起来,教师多利用多媒体进行授课,学生多利用移动客户端进行学习,如基于VR技术“身临其境”地在革命历史博物馆中感受革命先烈事迹,体会革命精神情怀;再比如借助5G技术多地区、多人次、多摄取的协同组网进行故事分享,让革命文化教育“鲜活”起来,“真实”起来。另一方面是有关校园文化的硬件设施建设。比如在教学楼走廊或班级墙上挂一些革命伟人或英雄人物的肖像,或者是一些经典革命话语等,甚至还可以开一些有关红色经典、革命精神的校本课程,进而加大革命文化相关内容的展现力度,在强化校园文化品牌化发展的同时,又以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方式,实现滋养师生心灵、涵育师生品行的目标。

第三,将革命文化教育融入到学生学业成就评价体系之中。评价是驱动教学的有效武器。不管是学考还是中考、高考,应尽可能地包含革命文化考点,这有利于引导教学对革命文化的重视和关注。就语文课程评价而言,对四项核心素养中“文化”维度的质量标准应加强对“革命文化”的侧重,比如是否有通过语言学习深入理解、探究革命文化的兴趣或意愿,是否能够在阅读鉴赏与表达交流中分析有关革命文化观念或现象,是否能够积极参与革命文化问题的讨论及其相关社会实践活动,是否能够通过调查访问、材料梳理等方式进行家乡革命文化的探寻,等等。通过科学的评价和反馈,帮助教师即时调节有关革命文化的教学,进而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增强学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光荣使命。

参考文献

[1] 胡根林.语文科文学课程内容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8.

[2] 王晓丽,王俊飞.改革开放40年来关于革命文化概念、价值、发展的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8(07).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教科书 语文(一至九年级)[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4] 陈先云.“文道统一”原则下教材选编特点及教学建议——以统编教材中革命文化题材类文本为例[J].江苏教育,2019.

[5] 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人类学[M].谢维扬,俞宣孟,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

[6] 吴小鸥,李想.中小学教材建设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J].教育研究,2019(08).

[作者:刘飞(1990-),男,江苏宿迁人,淮阴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讲师,硕士;李丽(1977-),女,江苏淮安人,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教研室,语文教研员,高级教师。]

【责任编辑  武磊磊】

猜你喜欢
革命文化教学体系语文课程
文化自信的学理与增强路径
试论革命文化对文化自信的作用
基于CDIO模式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教学体系改革
虚实结合和科教融合的计算机实验教学体系
数字媒体技术课程体系及实践教学环节设计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
语文课程改革深化中的学校担当
高中语文课程应该更加贴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