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英语校本化课程开发的问题与对策*

2020-01-14 10:40李其云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20年12期
关键词:中小学英语课程开发

摘   要   中小学校本化课程开发是顺应新课程改革趋势而产生的一种新的课程形态。然而,我国中小学英语校本化课程开发在具体落实中暴露出一系列的问题,如课程开发的目标不清晰、师资水平参差不齐、呈现形式繁杂、专业体系不足。基于此,提出相对的建议,即课程开发的目的应服务教学、课程开发的主体应具备较高素质、课程开发的呈现形式应规范合理、课程开发的体系应注重科学,由此提升我国中小学英语校本化课程开发的时效。

关键词  中小学英语  校本化课程  课程开发

“校本化课程开发”由菲吕马克和麦克米伦于1973年在爱尔兰阿尔斯特大学召开的国际课程研讨会上首次提出,并率先在英美国家发起研究[1]。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后,校本化课程开发才取得了一定成就,广泛的理论研究和实验从21世纪初开始进行。具体到中小学英语校本化课程开发,起步则更晚。为了能够更好地推进我国中小学英语校本化课程开发的研究步伐,从多角度探讨当前研究过程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设想,最终给未来的发展研究予以一定的启示作用。

一、中小学英语校本化课程开发的必要性

在文化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国中小学英语校本化课程开发伴随着我国教育改革以及新课程理念应运而生,并且为适应我国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教育发展情况,中小学英语校本化课程开发势在必行,体现在其重要地位、发展历程以及本身的价值三个方面。

1.英语校本化课程开发的重要地位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于2001年颁布,从政策层面给予校本化课程开发以肯定,明确规定“要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以及学生的适应性”。可见,校本化课程开发早已经成为我国课程领域的一个热点[2]。加之,校本化课程能够体现学校办学特色,在丰富学校课程内容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国内广受推崇。进一步而言,英语作为一种世界通用语,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包含丰富的文化内涵,要求必须建设相应的校本化课程丰富其课程资源。同时,英语教师团队越来越专业,但是教授形式还比较单一、枯燥,中小学英语校本化课程开发,能够有效改善这种局面,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进而提高教学水平。中小学英语校本化课程恰恰能够为学生的主体和个性化发展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切合实际的素材。

2.英语校本化课程开发的发展历程

我国在洋务运动时期已经开始了双语教学,当时的清华学堂主要采用英汉双语教学。但是,英语教材真正开始发展是在改革开放后,1979年邓小平提出教育战线问题的关键是教材,教材要与现代化接轨,还要反映我国实际。于是,教育部进口了一批英文原版教材[3]。然而,这与我国教育的实际水平不相符合。并且,这一时期国内关于英语校本化课程开发的研究主要局限在指导思想方面。于是,21世纪初,我国开始了中小学英语校本化课程开发的新征程。在2001年,小学英语成为我国的国家课程,堪称我国英语教育的里程碑事件,是前所未有的创举[4]。我国学者对中学英语校本化课程的开发也进行了广泛的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在此基础上,全国各级学校纷纷开展双语教学,积极致力于编写适合学校特点的英语校本教材,开发校本化课程,并且取得了一定成就。

3.英语校本化课程开发的多元价值

我国中小学英语教材编写本身具有多元价值,英语校本化课程开发更加具有深层次的特殊价值和内涵,具体体现在语言价值、文化价值和人文价值三方面。中小学英语校本化课程开发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在认知思维和互动体验的过程中提升自身能力。一般英语教材会将语言点分散其中,而英语校本化课程可以有的放矢,在准确把握學生的年龄特征和学习规律的基础上开发适合其学习的课程和教材,帮助学生将语言知识上升到“交际输出”层面。英语作为一种语言承载着西方文化,在进行英语校本化课程开发过程中可以有意地将两种语言所代表的不同文化精神融入其中,最大限度地实现语言目标,促使两种文化协调互补,有效实现其文化价值。再者,英语校本化课程开发的人文价值和中国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理念相一致,强调要注重内在发展,真正体现出“人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5]。

二、中小学英语校本化课程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中小学英语校本化课程开发起步较晚,但是为适应教育改革新理念,不得不加快步伐,在这过程中会出现很多不可避免的问题,具体表现在课程开发目标、课程开发师资、课程开发形式以及课程开发体系四个方面,具体如下。

1.英语校本化课程开发的目标不清晰

我国中小学英语校本化课程开发没有明确的目标为指导,直接反映出对英汉双语教学目标的认识不够全面。学校根据国家指定的英语课程标准,自主开发设计出可供学生选择的英语课程,其开发英语校本化课程与国家和地方性英语课程本应该一脉相承、互为补充,但是学校往往忽视了自身开发校本化课程的培养目标,更加没有意识到自己作为主体应承担的改编和补充的使命。学校在缺乏明确目标的情况下,缺乏探索校本课程开发的途径以及方法,缺乏探索学生发展的价值,不能够有效提升学生掌握语言的能力。其中,有部分英语校本课程作为教学改革项目成果,受各种客观条件限制,比如项目时限等,导致校本课程来不及经过教学检验,以至于很多校本化课程不具备应有的实用性,更遑论学生对教材的使用感受。事实上,教育部倡导的英汉双语教学,要求在专业知识教学的同时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而那些没有经过实际教学检验的校本化课程,由于脱离了课程开发的目标,知识框架不完整,无法达到开展英汉双语教学的基本要求[6]。

2.英语校本化课程开发的师资水平参差不齐

英语教师在英语校本化课程开发过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是核心和主导。这就决定了参与英语校本课程开发的教师除了要具备扎实的语言功底,还必须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和英语写作能力。然而,现实中的很多中小学校硬件设施达不到国家平均水平,很难吸引专业教师加入其教师队伍,更难以保证高质量的英语师资队伍。一些中小学英语教师对英语这门学科的理论知识知之甚少,虽然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但是缺乏理论的指引会严重影响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进而对校本课程开发进程产生阻碍作用。具体而言,英语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完整体系,必须要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师资队伍水平参差不齐,明显表现出专业知识强的教师语言功底不够,或者是语言功底雄厚的专业知识不足,在按照章节进行分工合作开发课程时,校本化课程的专业性、整体性都会受到质疑。另一方面,中小学英语校本课程开发是中小学英语教师在授课之余承担的任务,对教师本身的精力是巨大的考验,原本水平就参差不齐,不免带有个人情绪,在开发课程时带有敷衍塞责的情绪,造成很多英语校本化课程开发无疾而终。

3.英语校本化课程开发的呈现形式繁杂

随着英汉双语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必须与国际接轨,中小学英语校本化课程的开发进程越来越快,呈现形式也越来越繁杂。大体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学校教师以进口原版英文教材为蓝本进行改编的校本课程,只会截取原版书中的一部分内容,深层思想无法与中国国情和社会背景相融合,大部分地区的学生不具备完全理解课程内容的能力,更加无法体现学校特色,造成很多知识断层的现象。二是学校教师将汉语教材机械地翻译为英语教材,勉强充当英语校本化课程。由于英语和汉语分属不同语系,所属文化背景也不相同,加之教师语言水平有限,导致语言转换过程中出现语义缺失或者不对等现象,反而会误导学生,与帮助学生提升外语能力的目标背道而驰。三是教师完全自编的校本课程。此类课程是教师根据学生需求,针对学生学习的不足之处编写的校本课程,有一定针对性,但学生本身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班级之间和班级内部普遍存在英语水平不均衡现象,导致教师难以准确把握学生的整体英语水平和课程需求,所选材料和内容与实际情况偏离太多,所开发的英语校本课程有全英文和英汉对照两种形式,得不到学生认可,而且本身水平相对较高和较低的学生总是秉持不同意见,给英语校本课程开发造成了极大阻碍。

4.英语校本化课程开发的专业体系不完备

我国中小学英语校本化课程开发立足于中小学教育而展开,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属于一种专业教育,也是一种基础教育,目的是为中小学生成长为专业人才打好基础。然而,当前中小学英语校本化课程开发缺乏立足我国国情的专业体系,还是建立在国外的牛津系列教材之上,更遑论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评价了。当前,中小学英语校本化课程开发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所选材料过高于或过低于学生的现有水平,拉大学生之间英语水平差距,可见其课程目标不明确;普遍的问题是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把握不到位,过于偏向说和写,反映出课程内容安排不合理。课程实施环节是最为薄弱的部分,因为英语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本身就是互为补充的关系,有明显的主次之分,大多数学校的校本课程只是摆设,实施不到位。此外,英语校本化课程的评价体系包括校本课程本身的评价和学生学业的评价,主要体现在校本课程的背景评价和使用阶段的诊断性评价极为不完善,直接影响对课程实施优缺点的判断,无法对其进行正确维护;学生学业的评价是强调学生的参与度,显然当前学生的自评和互评都不到位。可见,我国中小学英语校本化课程开发的专业体系建设任重而道远。

三、中小学英语校本化课程开发的建议

基于我国中小学英语校本化课程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从课程开发的目标、课程开发的师资、课程开发的形式、课程开发的体系四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议,具体如下。

1.英语校本化课程开发的目的应服务教学

我国中小学校本化课程开发的第一步就是要明确课程开发目标,即以教学为主要目标,凸显校本课程的实用性。校长和教师都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在参考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基础上,在达到满足学生部分需求的基础上,树立完全满足学生全部需求的目标意识,进一步发掘和突出校本课程优势。教学会涉及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因此英语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拟定要从教师和学生入手,分别针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学习水平,制定合理的课程目标,进一步制定出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对于中小学英语而言,总体目标是要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即听说读写的综合运用能力;具体目标是要明晰学生在学习校本课程过程中的学习态度以及课程结束时所获得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做好调研工作,詳细记录好不同学段、不同班级、不同学生的兴趣和水平,比如,同样是英语口语,小学阶段的目标主要是简单的日常问候和有趣的文化常识相关的单词识记,初中阶段的目标是熟悉日常会话和常用句型,高中阶段的目标是学生能够用英语进行演讲和辩论。因此,中小学英语校本化课程开发的重点是对具体目标的准确把握。

2.英语校本化课程开发的主体应具备较高素质

在我国,中小学英语校本化课程开发的参与人员可以包括校长、教师、行政人员、家长、学生以及校外专家,但是教师始终都是核心人物,始终主导整个开发过程,因此师资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而校本课程开发的教师除了要具备英语专业知识,还需要较高的英语写作能力、表达能力,以保证校本课程开发的科学性。针对英语师资队伍水平参差不齐的状况,很多学校已经采取了措施,提高教师招聘门槛,严格要求英语教师的专业背景,对学历和授课年限也提出明确的要求,保证授课教师的专业性和经验,以及对学生和教材的了解程度。部分重点中小学校成立专门的英语校本课程开发项目组,重点培养专业知识、写作能力等各方面素质极高的项目负责人,甚至对接国外专家,与本校教师通力合作,由本校综合素质高的教师负责目标制定、课程设计、课程实施和评价环节,最后由国外专家对英语语言进行严格审核。在此基础上,学校英语教师将编写好的校本课程运用在实际授课环节之后,再根据学生的接受情况进行反馈,对校本课程进行调整,以更加适用于本校学生,并为同水平的兄弟学校提供借鉴。参与开发的教师队伍也可以适时做出调整,由学校和教育部门共同努力,成立专门培训部门,让一部分优秀教师成长为专业的校本课程开发讲师,将通用的成功经验分享给其他教师,并带动有能力的年轻教师成长起来。

3.英语校本化课程开发的呈现形式应力求规范

校本教材本身就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呈现形式,作为教学的起点,应该与学生需求和接受能力紧密结合,并且要合理化、整齐化。将英文原版教材进行截取和改编而成的校本化课程,对当前中小学生来说,普遍推广的可行性很小,尤其是小学阶段的学生,英文词汇量很小,即使是教育部统一的英文教材都无法完全掌握,因此这种形式只可作为辅助,必然不能成为主要呈现形式。教师可以根据中学生英语的实际水平,推荐适合其课外阅读并拓展知识的经典英文原版书,不需要对经典进行改编。教师完全自编的校本教材一般都比较分散,不成体系,学生也没有足够的重视程度,可直接用教育部规定使用的教辅代替,用于查漏补缺。将英文原版书翻译为汉语,呈现为英汉对照的校本教材,对教师的水平有很高要求,结合学生统一使用的全英文教材,应该是最为合理的形式。须注意的是,学校和专家、教师需要严密配合,层层把关,避免翻译错误误导学生。而且,这种形式并不是简单地照搬,机械地对照,而是选取合理有用的材料,传授给学生最有用的知识,这也是英语校本课程的呈现形式整齐、合理化的具体内涵。

4.英语校本化课程开发的体系应科学

我国中小学英语校本课程开发本身就是助力我国培养英语专业人才的重大举措,需要国家、教育部门、学校、教师、学生以及社会等方面重视并参与其中,以顺利推进其专业体系的建设。国家和地方教育部门在统一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标准之后,要起到相应的监督和建议作用,并对学校开发英语校本课程给予大力支持。中小学校长和教师在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中必须要善于总结,准确把握语言大环境、市场需求、课程实用性以及学生群体,形成我国中小学校本化课程开发的专业体系,基本体现为:成立课程开发小组——明确课程目标和分工——成立调查小组——搜集相关资源——匹配学生需求——合理设计教材内容——相关负责人审核——对学生学习结果进行记录和反馈——开教研会再次审核——装订成册发放给教师和学生。特别注意的是,课程目标和分工是整个课程开发项目组和教师团队都必须明确的,必要时需要普通教师的建议和配合;调查小组可以让学生参与其中,让学生提出课标内文化相关的话题,便于开发组选取内容时进行添加,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受重视程度,通过英语校本课程有效调动起学生学习英语语言和文化的兴趣,为成长為专业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也是校本课程开发的根本目的和使命;相关资源一定要选取地道英语,保证其真实性、逻辑性和新颖性,例如BBC、VOA慢速英语、CNN等权威外语资源网,以保证课程内容的专业性。综合而言,中小学英语校本化课程开发的专业体系是一个完整、全面的“网络”,其建设过程涉及面广,需要国家、地方教育部门以及学校等多个主体参与其中,持续不断推进专业体系的建设。

中小学英语校本课程开发成功与否,直接关系我国基础教育能否深化,以及我国的国家教育能否得到发展。我国中小学英语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与国家新课改规定的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一脉相承。我国中小学英语校本化课程开发的各个环节,必须由各个参与主体严格把关,循序渐进,最终促进其专业体系建设不断推进。

参考文献

[1] 高莉.核心素养视域下的英语校本课程教学设计[J].教学与管理,2018(04).

[2] 张立华.新课程背景下英语校本化课程开发状况的个案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6.

[3] 华晓薇.小学英语校本化课程的有效架构与实施[J].小学教学研究,2019(02).

[4] 李小双.跨文化视角下小学英语阅读校本课程设计[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9.

[5] 孟文霞.让乡土文化融入英语课程[J].基础教育课程,2019(08).

[6] 陆晨.小学英语基础型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实践研究——以“徐汇区逸夫小学”为例[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8.

[作者:李其云(1981-),女,湖北枣阳人,南阳师范学院公共外语教学部,副教授,硕士。]

【责任编辑   王   颖】

猜你喜欢
中小学英语课程开发
农村中小学英语衔接教学研究
中小学英语教师专业观课与评课对教学实践的意义
正确处理英语词汇教学中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高职院校数控技术专业英语课程开发
新课程标准下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分析
基于专业核心能力的机械类课程开发
医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