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的个性化使用

2020-01-14 10:39胡满姣徐卫平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20年12期
关键词:个性化道德与法治小学

胡满姣 徐卫平

摘    要    个性化使用教材就是指教师打破唯教材至上的“迷信教材” 观,根据本地、本校、本班学生的现实生活,实现教材的“校本化”或“班本化”,体现拥有教师自身教学特质的需要,独具一格地打造一种与众不同的教学效果。本文以“教材解读”“对策分析”的方式,阐述了增补、调换、整合三大个性化使用教材的策略,从而实现“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教学转变。

关键词   小学 道德与法治 教材 个性化

个性化就是非一般大众化的东西。所谓个性化使用教材,就是指教师根据道德与法治课程开放性的学科特点,打破唯教材至上的“迷信教材” 观,对固有的教材内容进行“解冻”,做合理的“增补、调换、整合”等,使教学内容更贴近本地、本校、本班学生的现实生活,体现教师自身教学特质,独具一格地打造一种与众不同的教学效果,实现教材的“校本化”“班本化”或“生本化”。

一、增补

道德与法治教学只有走进五彩的生活,才能让学生深切地体验生活,感受生活,获得真实而丰富的情感,从而提高他们的道德认知和价值判断能力。目前正在使用的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一至二年级共四册教材,每一课中简单的几幅图画并不能成为学生“共性”的生活内容,不足以成为教学内容的全部。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中找到生活的入口,我们的教学就有必要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增加或补充。以统编教材一年级下册“家人的爱”中的“相亲相爱一家人”教学为例。

[案例解读]

课文中呈现了“妈妈给奶奶梳头、我给奶奶捶腿”“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菜市场”“爸爸照顾生病在床的我”“在外地工作的爸爸给我寄来包裹”四幅图片。从通常意义来理解,前三幅图片的内容是学生的共有经历。第四幅图是专门针对当前庞大的留守儿童群体来编排的,是一个个性的生活内容,充分体现了教材编写者的人文关怀。然而从现实来看,教材的设计还忽略了另外一个特殊的群体——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江浙沪和广东省等经济发达地区的学校几乎都有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生活、学习。他们常年随父母在异乡就读,很少有跟祖辈在一起生活的经历,很少体会祖孙三代其乐融融的家庭氛围。然而,我們的教学一定要有“他们”的存在才会更加完美。

[对策分析]

《道德与法治》教材所提供的内容仅仅是我们设计和开展教学的一个切入口而已,这既是教材的局限性,也为我们进行个性化设计、创造性教学提供了广阔的思维与拓展空间。因此,我们须要充分解读教材,深入了解学生,从学情出发,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增补,把教学引向不同群体学生的生活,力求使所有的学生都能成为学习活动的主动参与者、真实体验者。

1.增加学习内容,实现教学全覆盖

本课中的“图四”虽然关注到了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但是从现实来看,留守儿童几乎集中在农村学校。对于城区学校和农村集镇学校来说,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是近些年来出现的另一个特殊的受教育群体。让这些孩子享受“同城待遇”,不把他们边缘化,是实现教育公平化的体现。因此,我们在进行本课教学时,应充分考虑到这个新群体的学习需求,增加教学内容,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预留学习活动的入口和空间。比如让这些学生说说爸爸妈妈给老家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买东西、寄快递的事,想象跟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打电话时爸爸妈妈是怎么说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又是怎么跟我说的,等等,让他们在生活的琐事中体会家人的互相关爱。

2.补充生活素材,拓展教学深广度

从教学主体来说,道德与法治教学多采用主体代入的方式,很多时候学生就是教材中的“我”,而不是与己无关的旁观者或是对他人他物的评价者,课文中的其他人物有时也不一定是特指的,而是类似身份人物的代表。因此,教学时,我们要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把教材内容引向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现实生活,对教材内容进行必要的补充。如本课的第一幅图中,小女孩不是特指女性学生,而是指向所有的学生,图中的“奶奶”也不是特指对象,可以是“外婆”等祖辈;图三中的“爸爸”也可以因每个家庭情况的不同拓展为“妈妈”或“爷爷”“奶奶”等 。同样,图中的事例也并非是特定的指向,可以因人而异进行扩展,让不同的学生都能回望自己的生活,体验家庭的温暖和幸福。教学时,我们可以通过不同人物的代入、大量的生活事件的回忆,对教材内容进行必要的、有效的补充,让学生在丰富的生活体验中感受家人浓浓的爱。

二、调换

根据学生的成长规律,每册教材都呈现了一个教育主题,从单元教学内容的编排来看,每个单元教学都围绕一个话题,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学习内容。从表面上看来,有些单元与单元之间、同一单元的几篇课文之间的内容是相互并列的,而实质上,这些内容之间很多是存在着横向或纵向联系的。因此,根据道德与法治课程具有生活性的特点,我们的教学就有必要打破教材固有的编排顺序,依从学生的生活逻辑和生活经验,适时调整教学顺序,替换教材内容。

[案例解读]

以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与第二单元的教学为例。“我是小学生啦”单元的四篇课文是并列式结构关系,“校园生活真快乐”单元存在着并列和递进两种结构关系。虽然两个单元都有相对独立的话题,但教育内容都是入学适应教育,所体现的教育主题仍然是一致的。从一年级学生入学后学习生活的认知顺序来看,两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在时间上是相互交叉、相互融合的。而从实际教学时间的安排上来看,却存在着8周的时间间隔,如果按部就班进行教学,这对帮助一年级学生尽快适应小学校园生活显然是不适合的。

[对策分析]

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他们的现实生活是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起点,教学内容和课堂教学情境都应该是学生真实生活的还原和复现,或是对他们未来生活的尝试和预演,课堂里的生活是真实的,其中的情感体验也是真实的。因此,我们的教学必须冲破教材的束缚,进行合理的调序和文本内容的替换,以符合学生的道德认知规律和他们自身的生活逻辑。

1.调序

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与第二单元的教学主题都是入学适应教育,两个单元的诸多内容在学生的校园生活中是短时间内的交叉行进,如下图:

从学生接触校园生活的先后顺序来看,与教材内容的编排顺序发生了明显的不一致,这就需要我们对教材的内容进行调序,力求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同步,使教学更为生动、有效,尽快让学生适应校园新生活。

2.替换

统编教材在体现全国统一使用优势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自身的局限性。从文本内容来看,一些具有地域特点、民族风情的个性内容,并不适合所有学校进行教学;此外,还有一些看似很平常、很熟悉的内容,其实与学生的生活依然存在着较大的距离,如果我们“照本”教学,多姿多彩的生活就会变得淡然乏味,真实丰富的情感也会显得虚假生涩。如一年级上册“课间十分钟”一课中呈现的“丢沙包”游戏。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地域和习俗存在差异,或受场地的限制,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游戏实际设计游戏活动,用跳长绳、踢脚绊绊或“木偶人”等群体游戏进行替代,同样可以实现“让学生体验课间的快乐,知道遵守游戏的规则,找到游戏的窍门,玩得更开心、更安全”这些教学目标。

三、整合

品德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使学生从一个自然人成为一个社会人。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不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唯一途径,其应当具有课程的开放意识,与其他德育活动有机整合,从而实现教育目标的一致性。以统编教材一年级上册“快乐过新年”中的“大家一起过春节”教学为例。

[案例解读]

本课聚焦于中国传统农历新年——春节,课文提供了中华民族常见的新年习俗“舞龙灯”“穿新衣”“猜灯谜”“读春联,贴福字”四幅代表性画面,通过小主持人的话“过春节有很多理解和讲究,你知道哪些呢?”引發学生交流和分享过春节的习俗。

随着时代的变迁,春节习俗也逐渐变得平淡,学生对春节文化的感受并不深,而且教材插图普遍缺少文字说明,学生并不能准确抓住插图细节中传递出来的传统文化元素。加上课堂教学时空的限制,教师很难做到让学生全面深入地认识春节文化“符号”背后的精神内涵。

[对策分析]

在开放的课程理念中,课堂教学只是德育的一个途径。课堂教学的局限性要求我们必须树立“教材+”的育人观念,把课堂教学与其他德育内容、育人途径相整合,建立教材与学生学习生活的链接,或是把课堂扩展到社会生活,让学生在精彩纷呈的生活与活动中触摸生活、感受生活、热爱生活。在进行这一课教学时,我们可以做如下不同的整合与设计。

1.“教材+”综合实践学习

教材的学习更多停留在春节文化符号的识别上,是一种浅表性的知识学习。我们可以把综合实践学习融入教学,如开展编撰春联、写春联、贴春联、吟诵春联、剪窗花、画年画等综合实践活动,感悟春节喜庆、温暖、团圆、祈福的文化意蕴,帮助他们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快乐,增强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兴趣与热爱。

2.“教材+”拓展性课程

当前,随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很多学校都开设了跟传统文化相关的拓展性课程。我们可以把教材的学习与拓展性课程的学习进行整合,如在课堂上展示学生在拓展课上创作的跟过年有关的剪纸、书法、美术等作品,也可以让学生在教材学习之后,在拓展课学习中创作跟过年有关的作品,如剪窗花、写对联、画年画等,使拓展性课程的学习成为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延续、补充或拓展。

3.“教材+”社会实践活动

课堂教学的结束并不是教学的终止。尽管一年级的学生对春节拜年、贴春联、放爆竹等习俗都有所经历,但这些已有认知和经验往往停留于表象,学生对于春节习俗背后的文化内涵的认识仍然较为粗浅。我们可以把教材学习与社会实践活动加以整合,让学生利用寒假,开展以“寻找年味”“写(贴)对联、诵对联”“穿唐装”“探究春节习俗的由来”“学学春节交往礼仪”等为主题的系列实践活动。通过寻访、资料查阅、行为实践等,提高学生识别中华传统文化特征的能力,增强学生认同与喜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情感[1]。

教材不是不可变更的文本,而是包含了多元性和差异性的教学素材,为教师创造性地开发和使用教学资源提供了范例和空间。教师要想借助教材成功地引领教学,就要从传统的“教教材”的角色转变为“用教材教”的创造者,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认知水平和教师自身的教学需要出发,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的增补、调换、整合,有效地对教材中的学习活动进行改造,甚至是重新设计,努力为学生与教材进行有效“对话” 创造积极的条件,从而实现教材的“个性化”使用。

参考文献

[1] 金旖楠.解读教材文化元素,传承中华传统文化[J].教学月刊:小学综合版,2018(11).

[责任编辑:白文军]

猜你喜欢
个性化道德与法治小学
为小学英语个性化合作学习单做加法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
同桌宝贝
校本课程开发的个性化问题探讨
呼唤雕塑家创作的个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