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红梅
摘 要:初中时期是学生从小学的幼稚期到高中的思想成熟期的重要过渡阶段,在这个时间段中,学生的主要任务不仅是学习文化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实际的点滴细节中培养自身优秀的个人品质与坚韧不拔的意志力。同样就学校教育而言,文化学科的教授是让学生拥有知识基础,而初中体育学科的课堂则是让学生在锻炼中培养优秀的意志与品质,只有拥有了优秀的意志品质,学生才能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做到刻苦耐劳。
关键词:初中体育;体育教学;意志品质;个性培养
人的改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而是需要长时间的磨砺与自省,需要有这样的课程或是机会让人去直面困难与挑战。从小学时期的不谙世事高中时期的独立自主,如若没有初中时期意志力与品格的养成,学生只会完全无法适应高中生活。整个初中时期,体育课程开设原因之一就是为了让学生在各项体育练习中锻炼自己意志力,培养自身不怕苦不怕累的品质,也能让学生在不断的艰苦磨砺中拥有强大而无畏的精神与勇气。
一、体育教学在提升学生意志与品质方面的重要意义
新时代下的初中生往往会面临课业压力与家庭压力所带来的双重压力,各方各面的重要压力与失败经历某些时候都会使学生的情绪崩溃甚至产生轻生的念头。在无法向他人诉说自己情绪的情况下,学生自身意志力的培养情况在某些方面就能决定学生看待事件的态度或是处理方式。
随着国家教育倡导全面促成学生各项能力均衡发展的教学理念的提出,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重视体育课程的拓展与教学来让学生在课程中培养优秀的意志品质。在繁重的课业学习之余,体育课程的开展不仅能让学生利用课程时间放松大脑,通过体育锻炼在发泄自己在学习学习期间的烦闷,还能让学生有时间去做其他思考,不只是沉浸与学科学习之中,而是拥有欢笑,锻炼体能,调节好自身情绪。
二、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意志与品质的可行性方法
(一)以培养学生意志与品质为基本教学目标
要想在体育锻炼中培养学生意志与品质,体育老师就要将这一目标拆解为具体的可行性方案,让可行性方案能够在课堂中得以实践。初中生因为年龄的关系,在提升自我的意志品质方面无法自己领悟到正确的培养途径,而是需要老师在学习和生活中进行正面的正向引导。
因此,体育老师首先需要在理论方面提升自己。在教学中融入理论教学,让学生真真切切的明白体育锻炼的目的不只是为了强身健体,而是为了让自己有良好的意志力与优良品质,提升自己的适应力与承受力。其次,老师在设置体育项目时也要将培养学生意志与品质的目标融入到实际的训练之中。
比如在锻炼学生长跑时,老师可以设置一些道路障碍物,或是让学生以长跑接力的形式完成长跑训练。体育老师不能只是让学生单纯的围着操场跑圈圈,而是要想办法让学生在具体的赛事中看到自己的不足,让学生在困难中去挑战自我,去战胜一切的困难与挫折,从困难与经验中去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
(二)以鼓励为主,不苛责,不强迫
每位学生的体能与承受能力都有差异,因此老师不能用常规的标准去评判每一位学生。当老师遇见某些学生不愿参加某项体育活动时,老师要及时问清缘由,比如像有些学生因为有心脏病不适宜短跑,有些学生曾经因腿部受伤不适于跳远等等情况;老师要充分尊重学生,在以学生安全健康与自愿为前提的条件下,安排学生进行体育锻炼,而不能在不问清楚原有的情况下强迫学生去参加体育锻炼,这样不仅不易于学生培养意志品质,还会使学生上丢掉自信。
同样,在进行体育课程教学时,老师不能因为学生没有完成体育训练任务而对学生过于苛责,或是惩罚学生完成相应的某些任务,而是要耐心的指导学生、鼓励学生,不强迫学生,给予学生尊重,让学生对体育课程重新燃起自信,学生拥有了自信才能更多的参与到课程活动中,通过不断的锻炼与提升也才能锻炼自己的意志品质。
(三)在体育课程活动模式上不断创新
体育课程中反复操练的体育活动往往无法激发学生的參与积极性,总是进行常规体育活动也会使学生对体育课程感到厌烦与排斥。因此,体育老师在进行体育课程的教学时,除了常规的体育活动之外,像活动前的热身操,跑步热身等方式之外,老师应在体育课程活动中进行创新,连续的体育课程内容应各不相同,这样才能吸引学生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
比如在体育项目中,长跑、短跑、跳远、俯卧撑等都是较为常见的体育活动。当老师在进行体育课程教学时,老师应让多项体育活动相融合,而非过于单一的只完成一项活动。另外,在体育活动模式的创新上,老师可以举办一些踢毽子、足球赛、拔河、太极等各式各样的比赛;这些活动在体育课程中的应用,不仅能使学生对体育课程活动产生强烈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意志与品质,还能让学生在活动中不断拓展自己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且综合的发展。
(四)多开展合作性或是竞赛类体育活动
体育活动不仅能让学生跳出沉闷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有时间去锻炼自己、去享受体育活动所带来的成功与喜悦。积极的参与体育活动还能让学生在活动中交到好朋友,学习到课本知识以外的东西。比如在开展小组合作赛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自由地组团参赛,在组团的过程中学生既能看到其他人的长处,学习到其他人的优点,也能在合作的过程中培养团结一致的精神,培养良好的团队感和荣誉感。而当学生参加竞赛类的体育活动时,学生的好奇心与战斗力会被激发,学生就会产生源源不断的动力去激励自己做好比赛;在激烈的竞争与选拔中,学生能承受住各方的压力,能磨练自己的品质,将压力转化为动力促使自己在比赛中做的更好。
三、结束语
初中生的学习和教育作为学生时段的分水岭,形成良好的意志与品质既能让学生为后期的高中学习生活提前做好铺垫,品质的养成也能让学生在未来的生活中更加阳光与自信。但体育课程不只是普遍的体育锻炼,老师要针对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班级与学生也要进行针对性教学,不要只是让学生单纯的跑步或是做操,而是要力争通过不断的体育锻炼,既能让学生强身健体,保持身体健康,更能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悟出道理,养成良好的意志与品质。
参考文献
[1]范淑峰.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J].名师在线,2017(14):61-62.
[2]周婷婷.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意志品质的策略探究[J].成才之路,2019(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