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庄严
【摘要】古今中外,曾出现许多令教育家感到十分困惑的问题:一个非常聪明、智力水平很高的人,为什么学习得不那么好?而一个不大聪明的、智力水平一般的人反而学习得很好?为什么一个学习成绩总是名列前茅的学生,到头来事业上没有取得多大成就,而一个学习成绩一般甚至很差的学生,后来在工作中却取得了惊人的成功?诸如此类的问题,从教育学角度应如何解释呢?既然学习成绩好坏,事业成功与否不能单单从“智力”的角度解释,那么,就必须探讨一下智力因素以外即非智力因素在其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智力因素 非智力因素 “天才” “勤奋”
培养学生学会观察,发展观察力。观察力是智力活动的门户与源泉。培养学生提高记忆水平,开发记忆力。记忆力是智力活动的基础与仓库。只有记忆仓库中贮存的信息愈丰富,愈牢固,则智力活动的开展就会愈加顺利而有效。培养学生发挥想象,发展想象力,想象力是智力活动的翅膀与富有创造性的条件。培养学生学会思维,发展思维力。思维力是智力活动的核心与方法,没有思维,智力活动便会流于表层,缺乏深刻性与有效性。培养学生学会注意,发展注意力。注意力是智力活动的警卫与组织维持者。离开了注意,各智力因素都会失去其应有的价值。“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即为明证。笔者一直教育学生牢记这样一句话“注意力是心灵的窗户,没有它,知识的阳光就照不进来。”
或者说,较高的智商只是创造力的一个基本前提,而对创造力起决定作用的内容,还须在智商外谋求,这道理正和“汝果欲写诗,功夫在诗外”一样简单而又不容置疑。在创新教育方兴未艾的今天,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除了传授知识之外,我们还必须在智力因素以外,即非智力因素教育上大做文章。
顾名思义,非智力因素是相对智力因素而言的,是智力因素以外的所有心理因素的总称,是意向在活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形成的一系列稳定的心理特点。非智力因素多要素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五个基本心理因素。这五个因素的培养与形成和学生今后的创新能力有较密切、较突出的关系。动机——激励人们从事某种活动的内部原因或内部动力。学生的动机即志向远大,则可激发其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兴趣——对活动的兴趣可以直接转化为活动的动机。它是人们积极认识某种事物或关心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情感——情感也可以直接转化为活动的动力,它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与体验。马克思曾指出:“在科学的道路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性格——个性特征中的核心特征,是支配一个人的个性的那些心理特征的独特结合。
作为一个育人者,〖HJ1.1mm〗首先应当转变观念,即改变智力决定成功的错误观念。发明家爱迪生从小就被视为“低能儿”。当这个昔日的“低能儿”成为妇孺敬仰的“发明天才”时,他是这样看待“天才”的: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灵感,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伟大的爱因斯坦以其相对论,在物理学上掀起了一场伟大的革命。当人们问他成功的秘诀时,他写下了这么一个公式:A=X+Y+Z,他解释说:“A代表成功,X代表艰苦的劳动,Y代表正确的方法,Z代表少说空话”。由此可见,当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相结合,就会取得巨大的成功,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在日常教育实践中,对学生严格要求,加强学生自我修养,使其明白只有“修身”才能“齐家”,然后才能“治国”,“平天下”的道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与提高,并不完全依赖于客观条件,而主要是决定于自己的主观态度。只培养出具有主体地位的学生,也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非智力因素能夠促进智力的发展。我国有一句古训:“勤能补拙”。《中庸》一书中写道:“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也,虽愚必明,虽柔必强。”这里将非智力因素对发展智力的作用阐述得再明白不过了。同样,智力能够促进非智力因素的提高。学生若有了较高的智力因素,智力因素的等些品质可以直接转化为性格的理智特征,这也就是智力对非智力因素提高的促进作用。如观察力的目的性、敏锐性,记忆力的持久性、准确性,想象力的丰富性、新颖性,思维的发散性,深刻性,注意力的稳定性,主动性,等等。这些品质经过培养并稳定之后,就会充实性格特征的内容,从而提高非智力因素的水平。
众所周知,“天才”属于智力,是智力的高度发展;“勤奋”属于非智力因素,是坚强意志、独立性格等的集中表现。“天才出自勤奋”不单说明非智力因素的巨大作用,而且表明一定的智力水平是完全必要的。因为它是经由勤奋而铸造出“天才”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无论一个人多么勤奋,也培养不出任何天才来的。由此不难看出,只有让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结合起来,共同发挥作用才能在新时代的创新教育中,使学生明白“志于学是心全向于学”的道理,才能真正做到:“为中华崛起而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