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麻醉方法用于舌系带成形术的临床观察

2020-01-11 18:23赵志娟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33期
关键词:氟烷成形术全麻

赵志娟

儿童舌系带过短是临床常见的先天性口腔疾病。舌系带过短可引起舌体活动受限,影响舌功能,如婴儿哺乳困难、口腔清洁问题及儿童发音不清,甚至导致心理障碍[1]。舌系带成形术配合术后语言训练[1],可有效治疗此疾病。舌系带成形术手术时间短,手术刺激轻,但多数就医患儿年龄为学龄前,不能配合手术,麻醉方法通常选择全麻[2]。全麻常用方法为气管内插管静脉麻醉与七氟烷吸入麻醉,后者近年来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小儿麻醉。本研究拟通过比较两种麻醉方法的效果与不良反应,旨在提供一种安全、高效的麻醉方式,以满足临床小儿舌系带成形术及其他类似手术的需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 年5 月~2019 年5 月50 例行舌系带成形术的患儿,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Ⅱ级,男26 例,女24 例,年龄2~5 岁,体重12~25 kg。将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5 例。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排除标准:有局麻或全麻药物过敏史;有恶性高热家族史;有先天性心脏病、窦缓、传导阻滞等心血管疾病;有肝肾功能障碍;有认知功能障碍及其它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有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近期(3 周内)有呼吸道感染;体弱多病。

1.2 麻醉方法 两组患儿均行舌系带成形术治疗,患儿术前禁食6~8 h,禁水2~4 h,入室前30 min 肌内注射阿托品0.01 mg/kg,入室后,连接监护仪监测心电图、心率、脉搏、血压、血氧饱和度、体温,开放静脉通路。对照组,静脉分别输入芬太尼注射液3 μg/kg,丙泊酚注射液2 mg/kg,苯磺顺阿曲库铵0.15 mg/kg,手动控制呼吸3 min,可视喉镜下行气管内插管,气管插管前端可提前涂抹利多卡因胶浆,将插管固定在一侧口角,5~7 mg/(kg·h)丙泊酚静脉泵注维持,术毕咽喉反射及自主呼吸恢复后拔管,术区无渗血,生命体征平稳、意识恢复后送入麻醉恢复室;观察组将麻醉机氧流量设置为5~6 L/min,七氟烷挥发罐设置为8%,预充呼吸回路,面罩吸入麻醉诱导,睫毛反射消失后,将氧流量降到1 L/min,面罩吸入8%七氟烷5 min,更换鼻罩吸入3%~4%七氟烷麻醉维持,轻托下颌角。术者将0.5~1 ml 浓度为1%的利多卡因注射液在舌系带处进行浸润注射。口腔两侧填塞纱布,助手及时吸引术中出血,谨防液体流入咽部。术中始终保留自主呼吸,术毕停止吸入七氟烷,将氧流量开至6 L/min,面罩吸氧,患儿术区无渗血,生命体征平稳、意识恢复,送入麻醉恢复室。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儿T1、T2、T3 时的HR、MAP;比较两组患儿手术时间、苏醒时间(术毕至患儿哭闹)、出入室时间(自进入手术室至出手术室的总时间);比较血氧饱和度下降(<96%)、恶心呕吐、反流误吸、声音嘶哑、喉痉挛、苏醒期躁动等不良反应发生例数。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HR、MAP 变化情况比较 观察组HR:T1(129.4±8.1)bpm/min、T2(96.8±6.9)bpm/min、T3(127.9±6.2)bpm/min。对照组HR:T1(127.6±7.7)bpm/min、T2(99.6±7.0)bpm/min、T3(126.8±6.8)bpm/min。观察组MAP:T1(77.7±3.2)mm Hg、T2(74.8±3.8)mm Hg;T3(77.9±4.3)mm Hg。对照 组MAP:T1(77.8±3.5)mm Hg、T2(75.8±3.0)mm Hg;T3(78.2±4.0)mm Hg。两组患儿T1、T2、T3 时的HR、MAP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T2 时HR、MAP 均低于本组T1 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儿用时情况比较 观察组手术时间(9.1±2.0)h;苏醒时间(9.6±2.1)h;出入室时间(29.6±5.8)h;对照组手术时间(9.0±1.6)h;苏醒时间(19.6±3.0)h;出入室时间(49.8±6.8)h。两组患儿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苏醒时间、出入室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恶心呕吐2 例、苏醒期躁动6 例,不良反应发生率32%(8/25);对照组恶心呕吐2 例、声音嘶哑2 例、苏醒期躁动4 例,不良反应发生率32%(8/2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舌系带成形术是一种简单的口腔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能够解除牵拉等限制舌体运动的因素,从而改善哺乳、进食、发音等问题。出生后3 个月内在局部麻醉下即可进行[3]。临床上,多数就诊患儿处于学龄前,很难配合开口治疗,若强行在患儿清醒时进行手术操作,可能发生手术失败、无法有效止血、误伤等不良后果,甚至给患儿和家属造成心理创伤,所以通常选择全麻下行舌系带成形术。

全麻一般采取气管内插管静脉麻醉,此种方法具有气道保护作用,能防止血液、唾液、胃液等流入气管,发生误吸,但气管内插管本身刺激较强,需较深的麻醉,而深麻醉后就会抑制呼吸,使用肌松药机械通气,苏醒较慢,手术和麻醉因而变得复杂而低效。而且由于患儿较小,呼吸器官脆弱,因此很容易损坏呼吸器官,从而引起并发症,例如声带损伤、喉痉挛、支气管痉挛、喉咙痛、拔管后气管塌陷及北斗状软骨脱位等。增加了儿童家庭的经济负担。七氟醚是一种吸入麻醉药物,具有麻醉诱导快速的特点。据报道,七氟醚用于麻醉,患儿清醒时间短,血液动力学稳定性好[4]。七氟烷吸入全麻具有呼吸道刺激性小,诱导迅速,便于开放静脉通路,麻醉深度易于调节,苏醒较快等优势,特别适用于小儿短小手术的麻醉。已有报道七氟烷吸入麻醉不良反应少,临床疗效显著,适合不配合的儿科门诊患儿。临床实践中发现,单次面罩吸入七氟烷数分钟,不再维持吸入,部分患儿术中发生体动,此时手术正在进行,如果面罩再次吸入七氟烷较为被动。鼻罩持续吸入可避免术中体动,要求患儿鼻腔通畅,患儿如有呼吸道感染,应推迟手术。口腔两侧填塞纱布,术者及时缝扎止血,助手及时吸引术中出血,谨防液体流入咽部,降低发生误吸的风险。术前肌注阿托品可减少呼吸道分泌物,通畅气道,且能预防全麻心动过缓的发生。所有患儿均保持良好自主呼吸,为防止舌后坠阻塞呼吸道,可选择托起下颌或插入适合的口咽通气道。辅助局麻具有镇痛作用,可降低七氟烷吸入浓度,减少患儿术后因疼痛引起的哭闹。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儿、手术时间、术中生命体征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苏醒时间及出入室总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七氟烷吸入麻醉辅以利多卡因局麻方式,应用于儿童舌系带成形术中,可有效提高患儿术后苏醒时间,提高麻醉安全性。其中观察组及对照组术后分别有6 例和4 例发生苏醒期躁动,与疼痛不适、患儿年龄、性格、麻醉时间、环境、药物本身特性等有关。对照组有2 例出现轻微声音嘶哑,很快恢复正常。两组患儿均未发生血氧饱和度下降(<96%)、反流误吸、喉痉挛等不良反应,说明两种麻醉方法对患儿机体损害情况较低,具有良好的手术治疗安全性。舌系带成形术具有出血量小、易于止血、术野显露清楚、手术时间短、风险小的治疗特点,根据其手术特点选择保留自主呼吸的七氟烷吸入全麻安全而高效,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若患儿行手术时间长、操作复杂的口腔手术,为保证麻醉效果,临床则宜选用气管内插管全麻。

在李伟等[5]的研究中,了解到七氟醚麻醉后躁动不安的儿童虽然是自限性的,不会引起永久性后遗症,但可能会带来自残的风险并增加儿童的家庭成员。他们对麻醉效果感到满意。术中预防性镇静,给予镇痛药使用,可有效防止恢复期术后躁动的发生。

综上所述,气管插管静脉麻醉与七氟烷吸入麻醉均可用于手术短小、操作简单的舌系带成形术。保留自主呼吸的七氟烷吸入全麻,面罩诱导,鼻罩维持,辅助少量局部麻醉,操作简便,苏醒迅速,不良反应少,更高效。

猜你喜欢
氟烷成形术全麻
腹部神经阻滞联合静吸复合全麻在中老年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对全麻拔管期呛咳的影响
视频宣教对全麻患者麻醉术前焦虑及配合程度的影响研究
单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行鼓膜成形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七氟烷抑制宣威肺癌XWLC-05细胞生物学行为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
地氟烷与七氟烷用于儿科麻醉的术后恢复效果分析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的麻醉方式的现状及展望
肥胖与全麻诱导期氧储备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