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华 许曲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慢性迁延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思维障碍、感知障碍、情感淡漠、主动性缺乏、意志减退、广泛的认知障碍(包括记忆力、注意力、执行力、抽象能力等的下降症状),患者的社会交往能力以及日常生活能力都呈现了逐渐下降的趋势,给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在本次研究中,选取了62 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接受常规治疗和运动治疗联合心理护理,并对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现总结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 年9 月~2019 年10 月本院收治的62 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 例。观察组中,男18 例,女13 例;年龄24~57 岁,平均年龄(37.6±6.6)岁;病程2~7 年,平均病程(3.8±2.6)年。对照组中,男20 例,女11 例;年龄23~55 岁,平均年龄(38.2±5.9)岁;病程2~9 年,平均病程(3.6±2.7)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依据《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 版(CCMD-3)》[1]确诊为精神分裂症且发病时间>2 年。排除标准:患有严重的生理疾病、智力障碍、药物依赖及妊娠期者;拒不合作者、配合能力差、具有自伤倾向和兴奋躁动不安者;患有严重的心血管疾病、骨折等影响运动的疾病。
1.2 方法 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接受常规的药物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运动治疗联合心理护理干预。
1.2.1 生活自理能力训练 指导患者进行自理能力训练,包括洗漱、整理床铺,饮食、衣着、打扫房间等活动,做到指导与督促并进,避免包办代替,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
1.2.2 运动治疗 ①安排专职护士组织患者进行运动治疗,活动的类型主要以太极拳、广场舞、广播体操、球类、慢跑、跳绳以及拔河比赛等活动为主,尽可能的避免进行紧张刺激类的活动;②每次活动前详细讲解活动项目以及具体要求和注意事项,时间限制在30~40 min 左右,3 次/周,连续进行12 周;③及时进行生命体征的监测,一旦患者出现不适,立即进行对症治疗或者中止运动治疗;④运动活动应当遵循由易到难、活动量由弱到强的原则进行,根据患者病情的差异选择不同的运动模式。⑤运动治疗的护理原则:以尊重患者为基本原则,鼓励患者积极参加各项运动,特别是集体性运动;⑥在活动过程中要耐心指导,特别是在患者出现了消极、抵触情绪时,要及时沟通,激励患者完成运动治疗。
1.2.3 心理护理 ①建立良好护患关系:主管护士已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确保进行有效的语言沟通。②掌握患者心理状态:主管护士应当认真倾听患者倾诉,鼓励患者将不良情绪表达出来,对其焦虑、紧张、抑郁的心理状态,给予心理疏导20~30 min/次,3 次/周,连续进行12 周。
1.2.4 社会功能训练 设置购物、聚会、过生日等场景,鼓励患者参与,增进患者间的相互交流;1 次/周,1 h/次,以增强患者恢复自信心和社会活动能力。
1.2.5 知识讲座 邀请医生和其它护士进行各半天的精神分裂症的知识教育和集体心理治疗,引导患者正确的认识疾病,纠正患者存在的自卑心理,增强患者康复信心,1 次/周。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比较两组患者NOSIE评分,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纵向观察,来评定患者的治疗效果,包括积极因素得分、消极因素得分和总得分。②比较两组患者Frenchay 评分,从自理能力、沟通能力、职业能力及社会化能力等4 个维度对患者进行评测,共包含16 个条目,每条目0~3 分,得分越高社会适应能力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NOSIE 评分比较 观察组NOSIE 积极因素得分、消极因素得分、总得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Frenchay 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自理能力、沟通能力、职业能力及社会化能力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NOSIE 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患者NOSIE 评分比较(,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表2 两组患者Frenchay 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患者Frenchay 评分比较(,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慢性精神分裂症具有病程长、易反复的特征,给患者的生存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临床治疗中所采用的运动疗法是特殊康复治疗模式,适量的运动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机体功能,从而达到促进疾病康复的目的[2]。对于精神分裂症的治疗目标不仅仅是缓解病情及延长生命,更主要的是预防疾病复发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很多,其中精神症状是主要的因素,慢性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如退缩、思维贫乏、动机缺乏等造成社会功能缺陷,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3];因此,衡量患者疾病康复情况的首要指标就是是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运动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精神症状,对于因服用药物造成的体重增加、高血糖、高血脂等代谢综合征同样具有显著的抑制效果。其次运动能够提高思维敏捷性,缓解患者的思维贫乏状态,帮助患者尽快的回归社会,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4,5];心理护理帮助患者建立新的人际关系网,重建了患者的人际安全感以及人际信任感,对于与他人不良的人际关系能够起到非常明显的改善作用。
护理工作作为医院治疗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患者病情康复治疗具有不可忽视的积极影响。运动联合心理护理在慢性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并且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治疗效果。适量运动能够帮助患者放松身心,锻炼患者的意志,提高患者的抗挫能力,缓解紧张、焦虑、自闭心理,特别是拔河、球类运动、集体舞蹈等活动,能够帮助患者逐步的融入到集体活动中,有效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而心理护理则能够通过心理干预,培养患者积极向上的健康情绪,重建患者的感情活动,提高患者对于外界的兴趣,学会与人交流[6]。运动治疗和心理护理两者相结合,能够帮助患者在身体和精神层面都得到有效改善,最终达到建立自信,治愈疾病的目的。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NOSIE 积极因素得分、消极因素得分、总得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自理能力、沟通能力、职业能力及社会化能力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慢性精神分裂症治疗过程中增加运动治疗联合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精神疾病症状,缓解其行为障碍,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全面康复具有显著作用,值得进行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