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晓晖 何丽敏 龙艳萍
(广东省汕尾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 汕尾516600)
尿失禁是产后的常见并发症,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腹部压力突然增加时无法控制尿液排出,出现尿液不自主流出,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临床治疗产后尿失禁的主要方式有药物、手术治疗、生物反馈、盆底肌肉训练、盆底肌电刺激、盆底电生理治疗等。我院采用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康复治疗产后尿失禁患者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产后尿失禁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三维超声辅助诊断为产后尿失禁,均未行剖宫产术,既往无盆腔手术史及其他系统疾病,无泌尿系统及生殖系统感染,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按照入院床位单双号将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30例,年龄20~35岁,平均(30.42±2.79)岁;孕周 37~42 周,平均(40.42±2.87)周。研究组 30例,年龄 21~34 岁,平均(29.67±2.13)岁;孕周 37~41周,平均(39.97±2.15)周。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盆底肌训练。向患者发放Kegel训练手册,并指导患者进行收缩动作训练,每次训练15~20 min,3次/d。研究组采用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康复治疗[2]。患者平躺于床上,指导患者掌握腹部、会阴Ⅰ类肌纤维的收缩方法。采用生物反馈盆底电刺激治疗仪治疗,Ⅰ类肌纤维的脉宽 320~740 μs,刺激频率 8~33 Hz;Ⅱ类肌纤维脉宽20~320 μs,刺激频率 20~50 Hz,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调整参数。最后根据Ⅰ类和Ⅱ类肌纤维生物反馈训练模块模拟各种不同场景,开始生物反馈训练。每次20~30 min,3次/周。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
1.3 疗效判断标准及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盆底肌肉张力。使用荷兰Myomed 632X盆底康复治疗仪的阴道压力气囊,推入15 ml气体后,测定患者产后治疗前及治疗后的阴道静息压(VRP)、阴道收缩压(VSP)、阴道收缩持续时间。(2)比较两组盆底肌疲劳度。采用加拿大Thought公司生物反馈盆底电刺激治疗仪检测盆底肌疲劳度。(3)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使用尿失禁患者生活质量评价量表评定生活质量,分为形成社会尴尬、影响社会心理、限制性行为3个维度,各维度总分皆为100分。分值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盆底肌肉张力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盆底肌肉张力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VRP、VSP及阴道收缩持续时间明显上升,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盆底肌肉张力比较(±s)
表1 两组盆底肌肉张力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n研究组对照组30 30时间 VRP(cm H2O) VSP(cm H2O) 收缩持续时间(s)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23.12±6.18 38.32±6.23*#24.45±7.23 29.34±5.78*20.56±9.43 42.32±9.23*#21.59±9.88 33.56±8.22*2.83±1.21 6.54±0.81*#2.91±1.04 4.78±0.71*
2.2 两组盆底肌疲劳度比较 两组治疗前盆底肌疲劳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盆底肌疲劳度均较治疗前改善,且研究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见表2。
表2 两组盆底肌疲劳度比较(%,±s)
表2 两组盆底肌疲劳度比较(%,±s)
Ⅱ类肌纤维疲劳度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对照组组别 n Ⅰ类肌纤维疲劳度治疗前 治疗后30 30 8.19±0.61 8.21±0.42 3.31±0.51 6.21±0.59 8.41±0.31 8.46±0.78 3.21±0.46 6.71±0.46
2.3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治疗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提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分,±s)
表3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分,±s)
限制性行为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对照组组别 n 形成社会尴尬治疗前 治疗后影响社会心理治疗前 治疗后30 30 60.12±4.58 60.24±4.94 79.69±7.42 69.85±7.49 65.12±6.84 65.28±5.74 80.68±7.51 69.64±6.87 61.12±5.91 61.23±5.76 78.64±7.25 68.79±6.47
产后尿失禁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产后并发症,其治疗的主要目的是尽快恢复患者盆底肌肉功能同时增强患者逼尿肌的稳定性。常规盆底肌训练主要是通过患者有意识的自主收缩盆底肌肉,增强盆底肌肉收缩力,增加膀胱尿容量,加强尿排泄控制能力。患者有意识地进行锻炼就可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但由于患者能力有差异,掌握程度情况存在差异,加上有些患者依从性差,导致治疗效果降低[3~4]。Ⅰ类肌纤维和Ⅱ类肌纤维是盆底肌肉组织,其中Ⅰ类肌纤维是维持盆底肌正常的肌肉功能,持续保持收缩状态,Ⅱ类肌纤维作用是辅助Ⅰ类肌纤维。电刺激治疗主要是通过在引导内放置电极,通过给予电流刺激,刺激盆底肌肉和神经,加强尿道周围盆底肌群功能,从而抑制逼尿肌收缩,恢复患者盆底肌肉功能同时增强患者逼尿肌的稳定性。生物反馈将患者肌肉收缩产生的生物电变为可视图型,及时反馈患者盆底肌情况,从而帮助患者控制盆底肌肉,改善盆底神经,加强患者盆底肌肉功能,并加强尿道括约肌力量,令患者可以熟练掌握正确的锻炼方式,养成正确的肌肉收缩习惯,进而提升盆底肌肉锻炼的效果[5~6]。
本研究中,研究组盆底肌力改善情况、盆底肌疲劳度、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于对照组。结果提示,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康复治疗可对阴部神经产生刺激,提高盆底肌肉的兴奋性,进而增强盆底肌肉功能[7],抑制逼尿肌收缩,恢复患者肌肉功能,并根据患者个人病情情况,通过不同强度电流刺激和及时反馈,避免发生有害的腹肌用力[8],提高临床疗效。综上所述,产后尿失禁采用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康复治疗可改善盆底肌肉张力和盆底肌疲劳度,因此患者生活质量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