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教学措施探究

2020-01-10 20:25:07马晓娜
课外语文 2020年36期
关键词:理解能力课外阅读高中语文

马晓娜

(榆树市弓棚高级中学校,吉林 榆树 130406)

新时代背景下,阅读能力已然成为了判断一个人能力如何的重要标准,阅读能力好坏决定着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如何,同时也决定着其是否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才。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首要是要拥有良好的表达能力,那么表达能力的前提自然是要拥有良好的阅读能力。高中时期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重要阶段,此时期的学生要懂得怎样才能在社会中脱颖而出,种种能力的养成和提高必然要有阅读能力做铺垫、做基础,所以高中语文阅读就显得尤为关键和重要。

一、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首先,阅读能力提升代表着学生理解能力提升。在教师正确引导下,学生可自行融入到阅读世界之中,在这样的阅读环境下去学习,必然会提升学生们的理解能力。若自己只是大声朗读,其间少有思考,那么和没读并无两样,根本就不知道文章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也就是完全不理解文章内涵,这样的阅读毫无作用。所以,阅读的第二步便是理解,唯有阅读能力提升上去,理解能力才能提升,理解知识始终都比死记硬背所获取的知识更能推动学生发展。

其次,阅读能力提升,学习效率也会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备受阅读能力影响,学生阅读能力提升的同时,其理解能力也会相应得到提升。当学生理解能力提升之后,他们对题目的理解会变得更为深刻,这对学生之后的学习大有裨益。相同的题目耗费时间少,做其他类型题目的时间变多,学习能力自然就会提升上去。如此便可让学生拥有自信,更乐于学习,迫切想了解书本知识,久而久之便会将书本知识内化,学习成绩也会提升。不仅仅是语文教学,有了良好阅读能力,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也会起效,阅读能力提升,学生理解能力更强,对各类题型理解便更为深刻,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都会对学生大有帮助。

再者,阅读可以拓宽学生眼界。高中学习难免枯燥无味,再加上高中知识比初中知识更难,无形中给学生增添了诸多压力,在巨大压力下学习,必然会出现很多问题。所以为了让学生在繁杂学习生活中抽空阅读,既可以增加他们的知识储备,还可开阔自身眼界和视野,了解未知世界。高中生总是奔波在学校和家庭之间,过着两点一线的生活,满脑子都是学习的事情,根本没有机会深入地了解世界。若是每天让学生们多读一点书,去感知社会,那么在以后学习中,学生们就会有一种新鲜感,并且也会拓宽他们的视野。

最后,阅读可以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在向学生传授怎样去进行语言表达,该项内容贯穿了整个高中阶段。由上可知,语言表达能力之重要。这项能力提升归根结底是要由阅读能力去推动,学生若是读了很多书,那么就会拥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其对事情的见解也会更为清晰、独到。所以,多读书、读好书对学生来说有很大益处。高尔基有言: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是我们人类进步的根本,同时也会帮助学生提升素养。高中生通过阅读来拓宽眼界、增长知识,让学生对社会拥有独特观点和看法,这同样也会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高中生处在人生发展的关键期,学生们想要表达自己、展示自己的心情尤为迫切,在阅读中发现新奇的事物,好奇心就会被激发,并且迫切地想要表达自身感受,在此过程中,必然会进一步地提升高中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阐述

(一)教学方法落后

当前很多高中语文课堂上,都存在着阅读教学流于表面的现象,过分突出“阅读性”,但却在一定程度上遗漏了学生对阅读情感、思想的领悟,这就让阅读教学不能满足对学生语文能力培养的要求。还有就是在具体教学期间,整个教学过程过于单一无味,学生们的阅读兴趣不高涨,阅读效率不高。

(二)课堂互动不足

教和学属于双向互动过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亦如是,要基于教师引导、学生参与,组织和开展相关活动,实现阅读教学交互。但当前很多语文教师进行阅读教学时,通常都是满堂灌,有的语文教师甚至为了追赶教学进度,干脆放弃了阅读教学,学生自主阅读时间大幅度减少,最终造成了阅读课堂教学难见成效。

(三)阅读指导不到位,不重视学生主体地位

合理有效的阅读方法指导,是强化阅读课成效、提升学生阅读水平的重点所在,但由于应试教育理念的根深蒂固,当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期间普遍倾向于按照考试题型来引领学生们去阅读,盲目性特点和刻意性特点甚是突出,不仅仅会危及学生主体性发展,还会遏制学生阅读兴趣,不利于学生良好阅读习惯养成。

(四)课外阅读少,阅读视野狭窄

高中生面对着高考压力,时间紧、任务重,课外阅读几乎没有,并且语文教师对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甚少,重视度显著不足,造成学生忽略了课外阅读这一项。通过素质教育角度加以审视,课外阅读不足或是缺失,会相应阻碍学生思维发散,不利于其视野开阔,必然会影响到学生学科素养的提升。

(五)阅读拓展流于表面,缺少语文性

当前语文课堂上,在阅读拓展中尚未确定好明确教学目标,尚未遵循语文这门学科的基本要求,也没有给予学生主体地位充分尊重,一味地突出阅读拓展内容深度及广度,但是却没有做到因材施教,忽视学生学习现状,造成阅读拓展流于表面、华而不实。这样不利于学生阅读兴趣激发和良好阅读习惯养成,不仅会降低阅读语文兴趣,还会让阅读和语文课脱节。

三、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教学措施分析

对当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进行优化和改进显得势在必行,前提是要了解语文学科基本特点,并且对语文学科客观规律给予充分认可、尊重,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并且体现出以生为本思想,唯有如此方可提升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指导性和实效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完善教学方法,让课堂充满趣味

轻松愉悦的阅读氛围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先决条件,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是提升阅读质量和阅读效果的有效手段。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期间,作为语文教师一定要负起责任来,不断强化教师素养的同时,对阅读教学方法展开深入性探究,日渐优化教学理念的同时,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借此来强化整个阅读课的趣味性和灵活性,挖掘学生学习兴趣,助力学生们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比如在《鸿门宴》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仔细搜集《史记》、刘邦项羽之间的矛盾、楚汉之争等相关材料,之后将该类材料融入到课堂中,并且还可以借鉴时下流行的手机网络游戏《王者荣耀》中的项羽、刘邦,以此为出发点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同学们认为鸿门宴在刘项争夺战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这类问题去让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充分地联想,展开激烈的交流和讨论,继而不断拓宽阅读深度和广度,学生也会慢慢地爱上阅读,爱上语文这门学科。

(二)以生为本,构筑多元互动型阅读课堂

学生属于阅读活动之主体,在阅读指导环节,语文教师务必要做到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的创新,以生为本,重视学生主体式发展。首先,要引导学生们踊跃参与课堂设计,顺势激发出他们的主体意识。其次,应该促进语文课堂的阅读互动,融洽师生关系、生生关系的同时,打造民主课堂,充分尊重学生建议和观点,加强整个教学过程的互动性,从根本上强化阅读教学有效性。比如在《包身工》阅读教学中,教师在教学设计时以包身工一天生活为主题,让学生们知道包身工的生存状况,激发他们的同情心,让学生知道资本家和代工老板的恶劣行为,掌握作者的诸多写作手法,基于整个教学目标,找出重难点,并且大家课内进行积极讨论和发言,总结文章中心思想,对有着独到见解的学生给予鼓励和表扬。

(三)注重阅读方法引导,给予学生良好的阅读体验

有了良好的体验之后,学生才能拥有阅读兴趣,才能提升他们的阅读情感认知,推动他们更好地去获取知识、掌握知识,最终实现知识内化、学以致用。在阅读教学期间,语文教师要对学生阅读方法进行有效指导,防止盲目式阅读和机械式阅读,要用心去读每一篇文章,通过文本深入地去体验,带着自身感情和思想去融入书本之中,去加深理解,无形之中感受文学的熏陶,获取良好的审美体验。《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阅读教学期间,语文教师可对学生提前布置任务,让学生课前主动搜集资料,掌握林冲为什么会得罪高俅,又为什么会被发配沧州,在草料场事件之后林冲又身归何处,结局怎样,还要了解学者对林冲这个人物的评价,让学生们主动去参与学习。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播放《武松打虎》影视片段,让学生在阅读后去分析武松和林冲的性格差异,最后由教师去派发课外阅读任务,让学生带有目的性去阅读,就会提升他们的自主阅读能力,慢慢也会养成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

猜你喜欢
理解能力课外阅读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2:24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5:28
如何提高中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学周刊(2016年26期)2016-09-08 09:03:10
大学生公民国际理解能力测评指标体系构建
运用纸质地图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上)
地理教学(2015年15期)2016-01-06 12:00:14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中学语文(2015年18期)2015-03-01 03:51:09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中学语文(2015年18期)2015-03-01 03:51:00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
语文知识(2015年11期)2015-02-28 22:0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