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陶卫兵
在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的现状下,经济快速发展,社会迅速变迁,对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在重重的学习压力和生活压力下,初中生的心理必然承受着较大的压力。初中生还处于人格和思维养成的重要阶段,极易产生叛逆心理,容易排斥外界或做出一些意外之举。因此,对于班主任来说,德育工作是一件艰巨复杂的工作,在教学中,班主任应多给予学生鼓励,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生活压力中找到动力,在德育工作中,班主任应多加注意德育活动的作用和效果,激励策略的影响,及时调整教育方法,从而实现更好的教育效果。
对初中阶段的学生进行德育教学尤为重要,初中生的思想还较单纯,班主任应该更加全面地考虑学生的个体实际情况,提高德育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传统教育模式下,由于教师对德育理念的轻视而忽略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减弱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此,教师应勤于改变、创新德育理念,在德育工作中采取激励的政策,使学生主动进行学习探索,采取更加理智和正确的行为[1]。
因为学生都是一个个不同的个体,存在个体差异,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兴趣方向和思维方式等都有所差异。因此,初中班主任要在德育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的个体情况,实施因材施教和因人而异的激励教学方法,让学生在不同的等级和层次都可以感受到老师的重视和关怀,从而使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在原来的基础上提升到更好的水平。
比如,针对学困生来说,班主任应结合学生的自身情况,为他们制定较低的目标,通过此举让学生通过努力取得成功,让学生产生自信心,随后,慢慢地对他们提高要求,从而赶超班级平均学习进度,达到质的飞跃,针对学习好的学生,可以为他们制定一些具有挑战性的目标,激励学生自主探索和学习,增强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样因材施教的激励性方法,既能让学困生得到学习动力,又能培养优等生的思维能力。
班主任在激励教学中要采取一定的措施,保证这项教学计划可以顺利进行,奖励和惩罚就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措施,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适当奖励或惩罚时,可以有效激励学生更好地进入学习状态,从而推动课堂的高效进行,使教学效率大大提高。对于奖励来说,任何学生都喜欢教师夸自己,那样学生会更加自信;对于惩罚来说,学生会思考自己为什么受到惩罚,应该从哪个方面继续努力。
比如,班主任看到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作业考试有作弊行为的学生、课堂上不活跃的学生,应先主动与其交流,主动引导学生进行正常学习,充分发挥班主任和班干部的作用,督促学生,若是学生知错不改,则要进行惩罚,对于表现好的学生可以实行奖励,如公开表扬,行为宣传等,这样一方面能带给其他学生压力又能增加学生的自信心。
教师可以定期的组织学生进行道德观念影响的主题班会,班会的主要内容可以是将一段时间内的行为语言进行总结,组织学生以小组的方式进行讨论,最后小组讨论结果由班主任和全体同学一起进行总结,最后进行评比,对行为最为规范和正确的小组进行表扬,对表现差的学生进行批评,这样在师生互动的同时使学生接受正确的思维观念[2]。
比如,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班主任可以对品德优异的学生表示赞扬,对于一些有不良行为的同学进行批评教导,对他们的行为及时制止并对他们进行及时的思想教育,对于随口吐痰、乱扔垃圾、破坏公物等学生要给予严重警告,必要时可以对他们进行公开批评,让他们了解所做事情的严重性,同时在学生之间形成反面教材,让学生对品德的重要性加深了印象。主题班会可以很好地与同学沟通,将学生的不文明现象扼杀在摇篮里,可以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
总而言之,德育教学在目前的教育体系下是尤为重要的,初中班主任对初中生进行德育教学时,应不断探索、创新德育理念,寻找更适合学生的激励策略,让学生在学习中充满激情,时刻保持对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提高德育课堂的高效性,拉近学生与教师的心理距离,使班主任的亲切感增加,班主任给予学生充分的重视,全面了解学生,制定针对性的激励策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德育教学对学生和老师都有好处,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同时又促进教师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