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大学生党员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模式的构建

2020-01-09 20:26徐晓梅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8期
关键词:学生党员党校育人

■徐晓梅,钱 琛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扬州 225127)

2019年5月21日,《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出台,《条例》突出强调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然而,“高校在培养学生党员上缺乏开放性,缺乏与社会其他部门相互合作,单独依靠一己之力,并不利于学生党员的长远发展”[1]。因此,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则需要对大学生党员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索,积极构建协同育人的途径。

一、高职院校大学生党员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党员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上未同步

中国共产党始终强调思想政治教育是党的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党员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属于理想信念教育的范畴,只是由于受教育对象不同而导致层次不同。就目前高职院校党员教育而言,党员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上并未同步。思想政治教育大部分在日常课堂上完成,党员教育则主要以党校为主,更加突出“党”的特色,多采取一定时间的集中授课形式,很多人党校学习只重视结果而非过程,思想上没有真正入党,理想信念教育成效不高。

(二)党员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上未均衡

当下,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上多种多样,辅助资源也比较丰富,且目前仍在创新之中,比如:慕课、在线课程、思政课实践研学活动等,这些形式新颖的思政课教学形式受到了大学生的欢迎,也诞生了一批类似于“网红徐川”式的优秀教师。反观高职院校党员教育,主动采取多样化形式进行教育的情况比较少,党员教育形式上还是以集中讲座为主,实践活动为辅,形式上偏传统化,侧重的是“输出”而非“互动”,自然也就很难引起“共鸣”。

(三)党员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未联动

《条例》规定,要“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提高党员队伍建设质量,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2]。长期以来,高职院校党员教育队伍以党内领导干部、党员教师为主,但很多领导干部、党员教师并不是从事党员教育的专业人员,也缺乏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和手段,因此导致党员教育过程中不能较好地体现时代性和针对性,党员教育缺乏系统性和稳定性。

(四)党员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体系未打通

高职院校的党员教育评价体系虽然有制度,但还不完善,各个评价环节不够细化,因此存在有的党员虽然形式上入了党,但思想上还未完全入党的情况,造成了消极影响,这都是由于高职院校党员评价体系的不完善造成的。再看思想政治教育,由于是公共课程,对于学生的评价体系囊括了日常考勤、课堂参与、平时作业、主动创新、期中考查和期末考核,每个环节都有分数体现,都有实时跟踪与反馈。党员教育实际上也应有过程化评价,它不应以党员的入党为终点,而应以入党作为党员自身提高和发展的转点,我们评价一个党员是否合格或优秀,要全面综合地来看,除了党校考试,也应该适当引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方式,防止有些党员的表现是“两张皮”。

二、构建高职院校大学生党员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体系的意义

(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升华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在于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而思想政治教育正是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高职院校大学生党员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发展,有助于鼓励党员努力成为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面旗帜,让每位党员都能够成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粒“种子”。

(二)是课程思政的育人大格局的要求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3]。高职院校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方向,直接面向一线生产,更应当认准课程思政育人大格局的建设方向,将立德树人作为人才培养的主旋律,增强学生党员教育中的典型感化和情感认同,打破党建教育的“孤岛效应”,将学生党员的教育融入课程育人工作的大格局,推动党员教育与课程思政协同前行。

(三)是高职院校党建工作创新的方向

《条例》规定,“基层党组织要充分发挥党内政治优势和理论优势……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2]。可见,基层党组织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建设之间是融合与共生的关系,高职院校党建工作通过协同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优化党建工作队伍,创新党建工作的内容、形式以及思考维度,激发出党员个体的创造活力,促进各类型特色党支部的形成。

(四)是大学生党员主体性价值实践和实现的路径

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党员主体性价值的实践和实现离不开个人的行动。作为个体的大学生党员,只有重视党员个体的主体性价值,才会有意识地提升自我要求、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能力,提升大局意识。因此,党员教育不是目的,而是传达一种自主学习、自求上进、自觉同各种错误思潮做斗争、时刻保持先进性的精神。高职院校党员教育缺乏的是日常化渗透式教育的过程反馈,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紧贴时代脉搏,能够与学生党员的日常行为相融合,从中可以窥见学生党员先锋模范的意识和所发挥的作用大小。

三、高职院校大学生党员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的途径探索

所有课堂都有育人功能,新时代协同育人的理念给了高职院校学生党员教育培养以新的启发,有利于改进传统的“单向输出式”的党员教育,实现对优秀学生党员的精准培养,提升党员队伍力量。

(一)教育内容协同,做“精”党课

高职院校的党课是党校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当下部分高职院校中党校的教育内容理论性较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党课的授课效果。因此,可从三个角度来做“精”党课:第一,党课要坚定“党性”。要明确党校的党课教育是一项政治任务,要保证党校一切教学活动都紧紧围绕党的政治路线和中心任务,坚决拥护党的旗帜,注重提升培养对象理论素质水平。第二,党课要紧跟时代。高职院校党课偏理论性、知识性的内容讲授,学生党员的学习兴趣不够,师生获得感不强。所以,党课应借鉴思政课的部分内容,在其基础上展开教学,拉近与学生党员的距离,消解疑点和难点,让党的理论方针政策为听众所接受,产生吸引力。第三,党课要以德为先。作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高层次教育,党校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升华,因此必须要在学生党员的教育过程中强调德育为先,强化学生党员文化认同、价值认同、情感认同。

(二)教育形式协同,做“新”党校

高职院校党校应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做出“新意”。第一,建设专家型党校。目前,学界已经对专家型党校的建设进行了充分讨论,对于这一建设思路,应该予以坚持。要重视和发挥人才优势,充分考虑到专家的领域、专家的高度、专家的资质、专家的知名度等,保证专家型党校的数量和质量,推进校内优化整合,校外联动发展。第二,建设嵌入式党校。高职院校实训课程较多、学生顶岗实习时间早,党员的后续教育显得后劲不足。嵌入式党校则可以利用已有的校园组织结构(如:课堂、实训、社团、志愿者组织、校园活动等),鼓励师生党员主动嵌入或参与到服务群众的行动中,在各项工作的开展中嵌入党的教育,充分利用“碎片化”教育形式。第三,建设数字化党校。要树立互联网思维,在传统党校教学的基础上,积极构建创新党校数字化教学平台,以“微”手段(如微在线、微视频、微信公众号、微调查功能等移动互联网应用载体)开展党校教育教学、调查和学生党员跟踪教育,把握学生党员思想动态的变化,做到有的放矢。

(三)教师队伍协同,做“专”团队

高校党校教师队伍必须是一个专业团体,团队成员要具备足够的理论功底和专业素养,同时在专业、职称、经验、年龄结构上又能够相互补充,否则容易“泛泛而谈”,学生党员对之有距离感。第一,建立一支稳定队伍。稳定的队伍能够保证党员教育质量。这支队伍中既要有专家,又要有思政课老师和辅导员;既要完成理论熏陶,又要把握形势,掌握学生党员思想动态发展,拓展党的教育空间维度。第二,建立一支理论的队伍。党校教师应当具备深厚的理论素养,深入研读原作,时刻站在学科最前沿,不断更新知识储备,争取成为引领高校党建工作的“旗帜”。第三,建立一支科研的队伍。由于高校党校教师队伍中已具备了学术研究的基本素养,自身就可以完成相应领域的学术研究,有条件在党的理论研究上发挥作用。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已经具备了相应的科研素养,这点也是高校党建研究工作的优势。

(四)评价体系协同,做“全”机制

评价体系是对党员教育效果直观的衡量。目前在高职院校大学生党员教育的评价体系中,党课考试占了较大比重,而在学生入党之后,对于党员的评价多依赖于考察意见,而考察意见的形成,又局限在了支部内,并不能综合反映出学生党员的培养现状。因此,通过借鉴和适当引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体系,可以使得对学生党员的评价考核更为客观和全面。第一,重视思想上的评价。党员首先要爱党爱国,有先锋意识,要看重自身作为党员的主体价值,在同学之中发挥“风向标”作用,传播正能量,凝聚人心,维护稳定。第二,引入过程性评价。过程性评价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评价方式,但是同样适用于党员评价。过程性评价更看重的是学生党员取得的进步,也就避免了党员评价的“一言堂”,充分尊重了他们的主体地位。第三,形成成果性评价。在党员思想教育中,实践锻炼非常必要。笔者认为,既然是实践锻炼,就不光要关注实践本身,实践的成果性评价也应纳入党员评价。这样才能够人为减少一些质量不高的党员实践锻炼活动,让学生党员在有意义的实践锻炼中产生获得感、价值感和荣誉感,从而自然而然地从内心认同自己的党员身份,认同党的教育,认同伟大的中国共产党。

总而言之,在新时代背景下,持续推进高职院校大学生党员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积极构建二者协同育人模式,有利于保证高职院校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提高高职院校党建工作水平,从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更好地完成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猜你喜欢
学生党员党校育人
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路径研究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晋源区委党校:历经四年寻访 赓续红色血脉
网络环境下如何发挥高校学生党员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
高校学生党员党内生活常态化研究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员管理工作的措施研究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共党校建设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