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洁泉,王 芬
(铜川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铜川 727031)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趋势进一步加快。由于民办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学生数量的增多,导致这些高校对教师数量的需求也与日俱增。一些刚从各高校毕业的大批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迅速补充到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当中,使得民办高校师资队伍中青年教师的比重不断加大。教学对青年教师来说是其首要职责和任务,教师是学校教育职能的核心实施者,是启迪受教育者心智和理想的工作者,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水平如何直接关系到民办高校的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一些民办高校在引进青年教师后,经过简单的岗前教师培训就让一些年轻教师走上讲台授课,由于这些刚毕业的硕、博士研究生绝大部分不是毕业于师范类院校,他们在此之前没有进行系统的教学理论和方法的学习,使得他们缺乏教育教学的专业理论和丰富的授课经验,进而影响到民办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世界著名高校斯坦福大学认为,青年教师的发展是高校持续发展的动力源,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程度是高校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1]。因此,如何根据民办高校青年教师的特点,营造有利的环境氛围,尽快提升民办高校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已经成为教育主管部门和各高校普遍关注且需着力解决的热点问题之一。据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当前全国青年教师数量达到90多万,已占全国高校教师总数的60%,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主力军。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直接关系着高校未来的教育质量,国务院、教育部也将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能力作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2][3]。
民办高校的青年教师虽然具有较高的学历、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较强的科研能力,由于他们没有经过系统的教师教育课程的学习,缺乏教学实践经验,由此导致当前我国民办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存在诸多问题。
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刚站上讲台,虽然授课经验缺乏,但他们态度都比较端正,绝大部分青年教师都非常重视教学工作的开展,认真备课、积极向老教师和经验丰富的教师学习授课经验。但由于他们从教时间短,之前在教学设计方面缺乏系统、科学的训练和学习,使得他们在教学设计的总体水平上有待于进一步提升。一些新进青年教师对课堂教学设计的重要性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认为授课只要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的要求进行就足够了,教学设计是否科学规范并不是特别重要。教学设计的桥梁作用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来,使教学实践与教学设计之间形成了“两张皮”。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固然很多,但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正如李秉德先生所讲的“从较高理论到实际应用,这中间还缺乏相应的一系列过度学科”[4],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不能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知识体系向能力体系的转化。可见,对于青年教师来说,具备相关的教学内容方面的设计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其是教学设计的核心所在[5]。此外,一些青年教师的教学设计新颖性和实效性不强,教学设计方案的制定不能紧贴学科发展、课程教学要求和创新教育教学方法的需要,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有效引导学生树立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一部分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和准备教学内容时没有严格按照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和目标的要求进行,在课堂教学中对不同专业和不同程度的学生采用同一种教学方法和模式,没有做到区别对待和“因材施教”。讲课时照着PPT课件念、照本宣科,对自己研究领域和熟悉的内容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讲,而对教材的重点内容甚至自己不熟悉的内容蜻蜓点水、一带而过,更有甚者出现了一些青年教师脱离教材内容乱讲的现象,导致大量学生上课低头玩手机、睡觉等现象的出现。这种教学状况根本无法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听课的兴趣,势必会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马克思在分析人的自觉活动同动物的本能活动的区别时指出:“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他不仅使自然物发生形式变化,同时他还在自然物中实现自己的目的,这个目的是他所知道的,是作为规律决定着他的活动的方式和方法的,他必须使他的意志服从这个目的”[6]。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方法是否得当,会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一方面,民办高校的青年教师虽然具有高学历、在思想上也容易接受新事物,但由于他们缺乏教学实践经验,在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行动中比思想认识上还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从而导致一部分青年教师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传统。现在的大学生基本上都是00后,他们思想活跃、对新事物的认知度和接受能力比较强,这就要求我们的青年教师要认真研究00后学生的思想状况、思维方式、学习特点,根据他们的特点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加快教学方法改革,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微课、翻转课堂等新方法、新手段,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可以说,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把新教材的内容内化为学生头脑中的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不仅要求教师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还要求每一个教师要具有高超的课堂教学艺术。良好的教学艺术,依赖于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7]。另一方面,民办高校的青年教师虽然在入职前进行了业务知识和教学技能的培训,但由于他们教学方法、手段缺乏新颖性、单一,在教学设计环节没有认真思考与学生互动的形式和内容。在课堂教学中不知如何与学生互动,即使互动也具有一定的随意性,一个知识点刚讲完甚至有的连概念都没有讲清楚的时候就提问学生,用这种方式来和学生进行所谓的“互动”,根本起不到课堂教学互动的效果。学生对这种互动模式积极性不高、参与性不强,这些因素也影响到青年教师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主动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的积极性,从而只注重课本知识的传授,忽视对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互动,从而导致教学效果收效甚微。“教师的职责现在已越来越少地传授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而不是拿出真理的人。他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励”[8]。“大学教师应能根据学科的知识逻辑和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合理组织教学内容,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帮助学生通过同化和顺应的过程不断变化和丰富其知识结构”[9]。
课堂教学监控能力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效管控教学活动全局和处理各种干扰教学活动因素的能力[9]。人本主义的教学理论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和班集体成员之间人际关系相互影响的过程,全部参与者所表现出来的经验、智力、情感、价值观都可能对教学环境产生影响[10]。因此,教师对学生与自身的研究是课堂教学的前提和基础,而课堂教学过程中对主体的监控也是成功教学的保证[11]。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行全人格教育是高校课堂教学的首要目的。全面把握和了解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的特点和他们的学习需求是课堂教育有效开展的基础和前提。现在的00后大学生由于性别、生理和心理上发展的差异,还有社会阅历、家庭背景、经济状况上也各不相同。因此,这些学生的差异性要求民办高校的青年教师要创新教育方法,选择适合他们的教育载体,避免采用一个模式、一种方法实行“一刀切”的课堂教育教学。一般情况下,民办高校青年教师由于缺乏授课的实践经验,对于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把控课堂教学秩序,提高学生听课的积极性和实效性,不会采用一些有效的应对手段和方法。一方面,有的青年教师只顾在讲台上口若悬河地讲,对于学生的到课情况也不关注,到点上课、下课走人的现象屡见不鲜,一学期下来几乎很少点名,导致课堂考勤流于形式,以致有些课程的教学学生到课率低,旷课、迟到、早退等现象频频出现,更不用说一学期下来能记住几个同学的名字了。另一方面,一些青年教师不知如何有效控制课堂纪律,对于学生上课低头玩手机、睡觉、说话、看课外书的情况不及时进行制止,使得原本就很沉闷的课堂显得更加压抑,没有生机和活力。这种情况下很少有几个学生能够做到认真听讲,教学效果差,老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价值不能很好地在课堂上进行体现,青年教师没有及时对自己的教学活动和效果进行总结和反思也是造成课堂教学监控能力不足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立德树人是高校教育教学的根本任务。民办高校要把青年教师培养成为具有创新能力和具有较高教学科研水平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学校发展的战略重点。民办高校要充分认识到青年教师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水平中的重要性。加快和努力培养一批具有教学、科研能力强的高水平青年教师,是实现民办高校追、赶、超、越,提高办学层次和水平,以及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因此,民办高校要加快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改革,培养一大批熟知高等教育教学规律,积极探索、勇于实践的能体现时代鲜明特征的青年教师队伍,是民办高校当前最紧迫的一项战略任务。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把教学作为教师考核的首要内容”。因此,这就要求民办高校青年教师要把提升教学能力作为其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首要任务。20世纪前期苏联著名教育家凯洛夫认为:教师是学校整个教育活动的“中心人物”“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人物”[12]。这就要求民办高校的青年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理论水平,既要传授给学生以知识,同时也要坚持立德树人,做到教书和育人有机结合。“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必须自己先做到,这样才能给学生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因此,民办高校必须把加强职业素养和良好师德作为提高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重要抓手。“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必须把这一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只有这样,民办高校青年教师才能真正做到传道、授业、解惑,不辱教师使命,把握社会主义正确的办学方向。
民办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需要民办高校加强顶层设计,把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升与人才培养目标有机结合。加强和完善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的制度建设,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要统筹安排、合理规划,既要针对年轻教师教学方面存在的共性问题,设置培训课程和计划,同时也应根据教师专业的不同设置不同的培养计划和目标。除此之外,还要对部分教师进行“定制”培训,即根据青年教师的专业特长、性格、教学方法进行针对性培训,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民办高校要集全校之力,从制度、组织实施、后勤保障等环节协同配合,为青年教师提高教学能力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服务。通过科学有效地组织和培训帮助青年教师尽快实现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知识体系向能力体系的转化,切实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理论和授课水平。
教学设计是一种教学构想,是教师教育理念的全景式呈现[13]。科学的课堂教学内容的设计,有利于教师在短暂的课堂教学时间里,把需要讲授的重难点内容及时、保质保量地传授给学生。课堂教学内容的设计既要起到传授给学生知识的作用,同时也要做到与育人相结合。教学内容的设计要考虑到讲授的内容与学生的接受和理解程度相结合,从而吸引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集中精力认真听讲,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实效性。青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学会驾驭课堂,加强课堂的组织能力建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随时注意学生的反应,而不能满堂灌,对于上课玩手机、睡觉等不认真听课的同学要及时制止,要创新教学方法,采用翻转课堂、项目化教学、讨论式教学等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考时间,在课堂教学的设计上对教学内容和时间要进行优化设计[14]。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确保课堂教学取得实效。
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是民办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发展和教学能力提升的重要抓手。爱因斯坦曾说过:“能培养独创性和唤起对知识愉悦的,是教师的最高本领”[15]。首先,青年教师要不断加强专业知识和业务知识的学习,学会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创新教学方法。采用翻转课堂、微课、探究式、问题引导式、案例式、小组合作讨论式等教学方法和手段。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观,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意识。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青年教师要精心设计能调动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互动教学计划。美国教育家肯·贝恩说过:“教学就是让学生参与,就是设计一个让学生可以学习的环境”[16]。青年教师要根据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和民办高校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互动计划,从互动的内容、时间、互动人数、学生反响、教师反思等方面都要认真谋划,反复推敲,从而确保与学生互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避免课堂教学互动流于形式,挫伤学生与老师互动的积极性。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有助于让学生参与到老师的课堂教学中来,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避免了老师满堂灌所导致的课堂教学的沉闷氛围。通过互动还可以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该门课程知识的掌握情况,是否实现了教学大纲制定的培养目标,有助于教师对课堂教学效果及时进行反思,总结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效果。
为使民办高校教学质量得到有效保证,各民办高校应结合本校人才培养目标制定科学、客观的、符合本校实际情况的青年教师教学准入制度。教学准入制度应涵盖教学计划、备课情况、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案教具准备等方面的基本内容。民办高校的二级院系教学单位要先对青年教师进行试讲和评教,对青年教师在试讲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在必要的时候组织老教授实行一对一的帮扶指导,通过各种形式尽快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帮助他们改进教学理念和方法。通过一段时期的培训再次组织青年教师进行试讲,对能通过试讲达到胜任教学能力标准的,由所在院校教务部门报学校教学质量监控部门。学校教学质量监控部门再组织校学术委员会和教学质量监督处的专家对新进教师授说课情况和课前准备情况进行检查,对考核和检查合格的教师允许其进行实习授课。在实习授课期间,随机安排专家到课堂听取其课程,及时了解学生对该教师的评价情况,专家根据自己听课和学生的评教情况,把听课和学生评教结果及时反馈给青年教师,帮助其改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教学督导处和校学术委员会考核不合格的教师,应建议二级院系教学单位对其继续进行培训和指导,直至其符合授课要求时方准其获得授课资格。对不具备授课条件的教师,学校应根据其专业和特长调整其到合适的行政岗位上。
实现民办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有效提升,进一步完善教师的评价机制尤其显得重要。虽然有些民办高校狠抓教学质量,建立和完善青年教师的培训培养体系,但对教师的评价机制还比较单一,缺乏全面性和客观性,不利于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的提升和可持续发展。首先,要制定和完善符合青年教师实际情况的教学工作考核方法,突出教学中心地位。因此,民办高校要坚持定量与定性评价、全面与重点考核、过程管理与目标考核的青年教师教学考核机制。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客观、全面、科学的评价,把考核结果作为新进教师职称评定、加薪提职的重要依据。院系、教务处、督导处等各部门要多管齐下,统筹安排,制定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专项计划并督促落实,取得实效,采取有效措施尽快提升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其次,二级院系等基层教学部门要建立青年教师“教学业务和个人成长档案”,作为青年教师业务成长的记录资料。定期对青年教师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诊断并找出其存在问题的原因,通过查找问题,分析原因,为每位青年教师量身定制提升计划,支持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最后,院系教务部门要完善青年教师教学反思的考核和评价制度。教学反思是教师有效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更是教师实现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也是由普通教师向专家型教师转化的必要条件[17]。因此,院系教务部门要把青年教师教学反思作为考核教师教学工作的指标体系之一,应组织教务科和教学督导处的专家对青年教师的教学反思进行不定期检查,看其教学反思工作是否涵盖了考核和评价的指标体系。例如,教学方法、教学理念、教学计划、教学内容、重难点、学生对讲授知识的接受和理解情况、课下有没有及时和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等具体内容。另外,还要看青年教师对自己在教学工作中的不足有没有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和提高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