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体验、共享
——“人际关系学”课程教学方式改革的尝试与探索

2020-01-09 16:02龙景科
凯里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课程课堂教学课堂

龙景科

(凯里学院人文学院,贵州 凯里 556011)

《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教高〔2018〕2 号)指出高校教育的基本原则首要是“坚持立德树人,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大学建设和管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坚持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教育学生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提出“当代教育的意义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各级教育部门把其切实践行于高校本科教育之中,准确定位高校本科教育。教育管理部门、各高校、各个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准确定位,是教育得以成功的基础。教育整体布局、培养层次的差异,落实到具体的专业和课程,一般各有其行之有效的手段和方式。

目标任务的分解与落实,内化于课程教学每个环节,在课程教学的任务系统中,课堂教学的设计与目标任务的完成显得尤为重要。我们以秘书学专业的“人际关系学”课程作为考察点,剖析该课程的教学行为,分享其从认知、体验和共享三个方面开展的教学改革尝试,论述课程改革的经验和意义。

一、认知:课程目标设定的前置环节

课堂教学不是孤立的教学单元,它是由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融为一体的一个动态系统,是课程教学系统的一个重要部件。在教学活动中没有相同的一堂课,没有完全相同的教学行为。教师出色完成任何一个课堂教学任务,要以较好的课堂教学认知为基础,在思想上要有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的认识,作为目标在教学实践之前应得到明确。

(一)“三定位”作为课程教学的导向

“三定位”就是学校培养目标定位要明确、专业人才培养要定位好,具体的目标、课程教学要有切实可行的具体任务。教育部给各个高校一个指导性的定位,即研究型、应用型的定位选择。不同的高校人才培养类型的确定,需要经过校内外办学情况的充分调研,深入研究,充分论证,准确定位。

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直接关系到学校所有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随着校际交流和沟通的发展,各高校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在学习借鉴成功经验的同时,难免会自觉地往其他高校“高大上”的方向靠,反而舍弃自己原有的人才培养特色。对于一个高校而言,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就是学校发展的方向,是引领学校各个专业发展的灵魂。具体化的各个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人才产品规格和产品质量的具体指标,也是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要求。

课程教学必须创新开展活动完成课程教学任务,教学任务一般是通过师生共同完成,课程教学的主导者对任务完成的效果起主导性因素。学生是课程教学任务完成的主体,效果如何最终是看学生学习的效果。所以在课程教学中角色认知是否到位,尤为关键。

(二)“三角色”作为教学的显性支撑

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是老师教和学生学,因此,一般把课堂教学的角色切分为教师和学生,没有老师的课堂和没有学生的课堂是无法想象的。教师在课堂上扮演的角色成色不同,可能把课堂导向不同的方向。在人际关系学课堂上,我们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给学生梳理大量的人际关系理论及其规则,教师在此中扮演的就是知识传授的角色;我们在课堂上训练学生人际关系处理的技能以及人际关系应变的能力,教师扮演的角色就是行业工匠的训导者;我们在课堂上引导学生通过情景分析、编导和展示,并通过相互评析,总结出人际关系处理的规则,分析其理论支撑,教师在其中扮演的就是导师的角色。

英国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培根有一句经典名言:知识就是力量。人们把其直白为:知识本身不是力量,使用知识才是力量。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知识的学习不能简单归因为就业和进学的目的,学习知识也不是为了储存知识。“教育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过程,然后才成为科学获知过程的一部分。”[1]教师角色的扮演,不仅影响到学生角色的扮演,更影响到学生学习的效果和人才培养的成效。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每位学生应该有一个合理的期望,即虚拟一个学生角色。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L.雅各布森做的一个著名虚拟角色实验——罗森塔尔效应,亦称“皮格马利翁效应”“人际期望效应”,是一种社会心理效应。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设定一个虚拟的角色,且有意无意地通过态度、表情、体谅和给予更多提问、辅导、赞许等行为方式,将隐含的期望传递给学生。学生通过教师的虚拟角色嫁接,自觉地靠近虚拟期望,给老师以积极的反馈;这种反馈又激起老师更大的教育热情,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良性循环。

二、体验:课程教学改革的仿真设计

援引案例,巧舌如簧地分析,学生对人际关系重要性认知的深刻度会大打折扣。“告诉孩子这个,展示孩子那个,就不是在教导他如何观察了,却只有使孩子变成他人观察之后的容受器而已。这种程序,减弱了而非强化了自我教学的力量,剥夺了活动成功所造成的快乐,也丧失了正式教学对知识的吸引力,对功课冷漠甚至恶心,乃是颇为寻常的后果。”[2]我们用学生生活中人际关系失败的事件作脚本,设计人际关系情景,让学生根据脚本去展示,或者说一说曾经遭遇过的人际关系失败的事件,让同学们分析、体会和感受。课堂为同学提供多种解决方案的同时,也为其增加了亲历感,除了提高学生对人际关系理论认知的深度,更有了一层直接或间接的体感,更为重要的是增加了现实感的获得。

(一)线下体验

“人际关系学”作为秘书学应用型专业的课程,既区别于传统平面教学,也不同于职业院校的技能获得教学。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2015 年10 月联合发布《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指出:坚持需求导向、服务地方,推进需求传导式的改革,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将一批高校建成有区域影响力的先进技术转移中心、科技服务中心和技术创新基地。把行业企业的一线需要作为毕业设计选题来源,全面推行案例教学、项目教学。文件精神在课程教学上体现为教学方式从理论研究转向体验式引导,在人际关系学课程的教育中,我们尝试通过线下参与式体验和介入式体验等方式,实现课程教学方式的转向。

线下参与式体验主要是通过行业调研搜集典型案例,根据案例情况把学生分成若干组,小组自行分配角色,根据案例编好展演脚本,以脚本为依据进行演示。演示结束,每组代表对脚本进行说明,结合课程内容,总结相应知识点的理论问题。其他组的同学,结合课程理论对展演情况进行评价,并根据课程相关理论,指出合规与违规的情况,提出更为科学合理的行为规则。

线下介入式体验是通过教材、网络案例研讨的形式,对案例的关键信息点进行梳理,分析案例涉及的课程信息,指出案例合规与违规信息,并对相应情况开展充分讨论,引导学生总结,完成人际关系学对应教学点的知识与理论的推导。通过参与式和介入式体验教学,提升职业道德意识,养成职场规范行为意识。除了利用课堂授课时间,还需要充分利用实训课和课外学习的方式,不断提高课程知识与理论的自主学习意识。

(二)线上体验

人际关系学课程是很有社会现实感的课程。通过课程知识点和理论节点的要求,设置相应的任务。学生通过媒体阅读,获得情景体验,截取相应的信息,然后,把截取的信息通过学习平台或者课堂教辅媒体加以展示,每位同学首先解读截取的信息,然后分析所截取的信息,总结出规则性启示。其他同学对其进行评价,特别提醒要结合章节知识或者理论进行评价。最后做总结性概括,形成闭合性课堂体验环节。

其次,依托学校网络教学平台,给每个学生月任务和学期任务,每个月或者每个学期,完成相应的课程信息及信息解读任务。任课教师对所上传的信息及信息解读进行评价。当月完成的信息上传要与当月课程教学内容相关,并通过对上传信息扩展式解读,实现更为深层的课程内容探究。

三、共享:接入现实认知的内容拓展

弗洛姆在《占有还是生存》中充分概括了我们这个时代的特点:我们的这个社会是一个完全以追求占有和利润为宗旨的社会。绝大多数人都把拥有或占有的多少看成是幸福与否的标志。很少有人认识到,没有这些东西,我们也有生活,而且可能生活得很好,甚至更好。现代文明往往以功利原则为社会运行的杠杆[3]。追溯其原因,根源还是人,对人的教育是不可能置身事外的。共享观念的养成,可以淬炼人的灵魂,提升人们信仰的纯洁性。作为高校教育,必然要承担时代方向扭曲的矫正任务。课堂教学的共享模式开启,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虽然此前很多学校都做过很多努力和尝试,但是尚未完全改变社会的现状。因此,课堂教学共享模式已然开启,而且期待各门课程以自己的模式去填写留给课程的空格。

课程的课堂共享是知识共享的一种模式,实现共享需要一定的基础条件。“知识不像商品可以自由传送,向他人学习知识的时候,自己必须有一个知识重构行为,必须具有知识去学习,共享他人的知识。”[4]课堂知识共享不只是知识的流动,还有师生之间和同学之间的互动。传统的单向式知识传送模式,是以关闭师生互动和学生之间多边交流为代价的,这种模式在当代社会的后遗症已经呈现。

共享即分享,指将一件物品或者信息的使用权或知情权与其他人共同拥有,有时也包括产权。共享是一种态度,也是分享者胸襟的表达。在退回内心的当下,人们已经习惯于退居内在世界,不愿意、不善于跟他人沟通,甚至迷恋于通过网络虚拟身份寻求孤独心理的旁白。这种时代的共鸣,在大学教育的课堂上不断地复写,沉淀为有责之士的无尽忧虑。高校教育秉承时代之公心,亟须开启共享的心灵之窗。

(一)共享:从行为到灵魂的淬炼

我们把人际关系学课程九个章节中的七个核心内容,设计为十五个教学任务,每个教学任务编入一个典型案例,在课程开始就把教学任务和案例一并发布在学校网络教学平台上。学生在学习每个章节之前,先通过平台浏览任务和案例,并把相关的信息和自己的感受、理解和体验记录下来。

教学环节按照教学任务设计模式开展,学生可以通过雨课堂的教学平台,发布自己的信息,学生通过平台推送关联度和课程结合度较高的信息条作为课堂延伸的内容,让同学们通过面对面的课堂解读方式,把自己的感受、理解和体验跟其他同学分享。在分享的时候,其他同学根据分享者的信息进一步挖掘,鼓励提出不同视角的意见和建议,或者更为深入的见解。在互相分享的过程中,我们不仅仅对课堂讨论的课程内容作评点,同时,通过同学们意见碰撞后,同学们相互之间的见解和表达方式的接受度进行陈述。即,我们的共享课堂的目标不仅仅是课程的教学内容的扩展式体验,更是潜藏在心灵深处的人际关系心理的触碰和体验,是以人际关系学的课堂教学内容为支点,让学生忽略刻意行为意识的心灵共享,养成共享意识,淬炼心灵碰撞的承受力。

(二)共享:打破传统的师生级差

17 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最早提出了“班级上课制”教学模式的理论。他在《大教学论》中指出班级教学是“按照学生的年龄及其已有的知识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导”。形象地把传统课堂描写为:“教师高高地站在讲台上,眼光同时看着全体学生,谁也不许做别的事情,只能用心听……”其实这个描写跟我们几乎没有什么距离,或者说就是我们昨天经历的描述。虽然随着信息化和网络媒体等现代传媒手段的课堂教学接入,改变了传统教学的一些形式,但毋庸否认,现在的课堂与传统的教学依然没有实质性的变化。

人际关系学课堂教学通过任务把老师和学生链接在一起,老师不再是课堂的主体,不再给学生诠释、解读原则和理论,而是通过案例理解无尽可能性的多方引导,学生形成不断成熟的理论视角和观点。老师融入课堂成为课堂的一个较为特殊的元素,引导课堂的流水方向,至于水流的形态则是学生共享的结果使然。在这个课堂上,学生可以质疑老师的分享,学生之间也可以相互质疑,但质疑的理据要充分,要充分的解读质疑的原因,老师通过课堂更为深刻地了解学生,学生在课堂上不再顶礼膜拜老师,而是形成对真理的渴求。通过师生敞开胸怀的探究和评价,师生建立起牢不可破的信任,学生通过课堂养成良好的治学态度,心理成长呈良性发展。课堂不再是单一的学科知识理论传导,而是课程学识与人生成长的多功能平台。

四、创新:课程教学改革的突破意义

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转变传统的教学职能,优化课程内容,贯通线上线下教学手段,推进“三全育人”,是我们一直在不断探索“人际关系学”课程教育。通过几年的尝试,人际关系学课堂教学不断优化,教学效果逐渐改善,学生获得感不断提升。

从课堂主导的教师身上以及课堂主体的学生身上,都能显现出改革带来的变化。

(一)有界课堂的边界延伸

我们习惯上都是把课堂作为教学单元来看待。无论是在教学物理时长上看,还是教学内容设计的单元恒定,课堂都是一个边界清晰的教学单元。但是,从学生的学习上来看,课堂仅仅是其学习行为的启动阶段,不因为课堂单元的教学时间断开,而切断学生学习或思考的思维延伸。因此,“人际关系学”课程遵循学生学习存在的这种客观事实,以此为基础,有意识破开这种边界的制约。

首先,拓展学习交流时空。“人际关系学”课程教学充分利用线上的教学资源和教学平台,开展课程学习讨论,同时,把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训有机结合,并通过多渠道的实训评价,让学生获得较为客观的自我认知。我们在学校网络教学平台开设班级学习讨论空间,把已经学习过但同学们在讨论中形成的新认识重新放入空间,这既是对创新理解、开拓思维的肯定,同时,也提高学生对学习内容无止境探究认识。更多的是把即将开展课堂教学的内容,以案例转化的方式显现,让学生通过对案例的感性认知及讨论,来获得即将开始的课堂教学内容有一些初步的认识。有时候,也会要求学生把课下实训视频放在空间,通过同学间的互相评价,或者引入教学团队教师进行评价,师生交流的时空限制得到有效缓解。

其次,扩张教学内容的边界。传统课堂的教学内容,由于时间和空间的有限性,迫使教师精细化管理课堂教学时间和内容,但是无论精打细算,但是课堂的有限性还是给有责任心的老师带来很大困扰。随着互联网和多媒体传播手段的教学接入,首先让大学课堂教学带来新的生机。我们可以把不确定学生是否了解的问题放在平台上,或者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空间等方式来精选教学内容;也可以通过平台根据不同内容来选择教学方法。通过不断地尝试,互联网和多媒体融合的教学平台,破解了长时间以来困扰教师的教学难题,有效延伸了教学空间。

(二)课程思政接入与痛点引导教育结合

从目前的教育效果现状来看,学生的智力教育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同时也凸显出学生思想素质教育的疲软。国家提出加强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教育,正式针对此前的教育痛点提出的新思考。

“人际关系学”课程教学改革,通过线上线下以及课堂内外的有机结合,不仅在知识理论教学上能够更具针对性,同时,同学们通过无限制学习使其内转性不同程度地得到改善,学生面对问题的态度由原来的回避转向积极面对;对人际关系学相应知识和理论的理解超越教材的拘囿,创造性思维能力有明显改善;学生与他人和老师交流自信心和交流能力有明显改进。很多同学从原来的的意见建议的抵制和抗拒态度,转向分析性接受,问题接受度有明显提高。我们还从人际交往的规则出发,通过学生人际交往的情景设计,让他们真正体验到个人修养对交往效果的影响度,从而加深对规则的感性理解。我们不断打乱实训小组的成员,让同学们在开展实训项目的时候,既要完成实训任务,同时,又要重新打磨团队协作力,只有不断改变自己,提升自身的修养,才能获得团队的认可,才能充分发挥团队协作的最佳效能。

作为一门课程,我们在进行教学方式改革的过程之中,事先的设计与后期的实施之间存在不少的困扰,随着加入的老师越来越多,问题也就不断得到解决。当然,作为一种尝试性的教学,必定会存在很多不足:一是受课堂教学时限的制约,学生单位课堂的参与度比较高,但是共享体验的量有限;二是学生全程参与积极性的调动还有待加强,依然有学生充当南郭先生;三是学生能力提升依然存在不均衡发展的状况。同学们存在的问题也是不一而足的,也不是仅仅通过一门课程就能够改变的,需要我们老师们一起,需要很多课程不断去探索和尝试,也许在我们改革之中出现的很多困扰和难题也就会得到解决。

猜你喜欢
课程课堂教学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谈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