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俊晶
(天津市第一轻工业学校,天津 300131)
古诗文如一颗颗闪闪生辉的明珠,点缀着中华民族浩如烟海的文化宝库。她总是让人读起来齿颊生香。在中职语文教材中,收入了一部分古诗文。对古诗文的教学,除了引导学生鉴赏古诗文的艺术魅力,更重要的是要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文学修养和人格魅力,进而继承祖国传统文化。但是由于中职学生的学习基础薄弱、学习主动性不强、学习兴趣不浓厚,古诗文的教学存在诸多问题。笔者通过长时间的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对中职语文古诗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做了一些探索和实践,希望提高自身古诗文的教学水平,激活学生在古诗文方面的听、读、译、赏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诗文文字生僻,令学生望而生畏。学习一篇古诗文,首先要了解作者的性格特点、情感经历、人生起伏以及创作诗文时的社会背景等,有助于增加学生的认知体验,让学生拉近自己与作者、诗文本身的时空距离,以激发学生诵读和鉴赏该诗文的兴趣。孟子曰:“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在孟子看来,只有知其人、论其世,了解作者的思想性格和写作的时代背景,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例如,讲解《过秦论》时,首先给学生介绍贾谊的思想性格、政治理想。贾谊博览群书、“才调更无论”,他为汉王朝政治稳定、经济繁荣鞠躬尽瘁、深谋远虑,然而皇帝“不问苍生问鬼神”,贾谊最终抑郁忧愤而死。了解贾谊的生平,是激发学生读此文的一个切入点。然后接着讲解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社会背景。西汉建立之前,是六国连年的征战、秦朝的暴政、秦末农民起义及楚汉之间的征战,多年的战争使社会经济凋敝,人口减少。所以贾谊多次上疏,极力主张实行仁政以“安民”。《过秦论》就是为宣传这种主张写的,“过秦”,意思是指出秦的过失。文章叙述了秦国从崛起、发展、壮大到统一、灭亡的过程。这个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只经历了三个皇帝,就迅速的土崩瓦解。作者指出,秦的过失在于“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贾谊评古论今,是为了讽喻汉文帝应以秦朝灭亡的历史教训为鉴,对百姓实行宽松的政策。学生只有在了解作者的思想性格和写作的时代背景之后,才能水到渠成的理解了这篇文章的思想内容。这便是孟子所说的“知人论世”。在教学之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收集相关的资料。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尤为注意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意愿。可以利用自身多年的教学资料积累的优势,强化对能引起学生共鸣的趣味资料的收集,以“百度没有,我也有”的新奇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讲解《六国论》时,引导学生搜集苏洵写这篇文章时的社会背景:北宋军队战斗力衰弱,加之社会矛盾尖锐,政治腐败,便造成外交上的极度软弱,对契丹、西夏等国采取妥协苟安的外交政策,到苏洵生活的年代,北宋统治者为求苟安,每年要向契丹纳银二十万两,绢三十万匹,其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人民负担,损伤了国力,带来无穷的祸患。教师要利用自己积累的知识融会贯通地给学生讲解苏洵。“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苏洵是历史上大器晚成的名人。他少年时不务正业,喜欢游山玩水,二十七岁时发愤读书,后来成了著名的文学家,和他的两个儿子并称“三苏”,成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为了讽喻北宋统治者不要采取妥协苟安的外交政策,苏洵写了这篇《六国论》。再如讲解《雨霖铃》之前,让学生搜集柳永的资料。柳永少年时代到京都应试,流连于秦楼楚馆,常为歌伎填词作曲,世人都把他看作是一个风流浪子。他饱受世态炎凉后,考取进士,后来在《鹤冲天》中写到,“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皇帝看了非常愤怒,“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将他贬出汴京。这首词写他要离开京都时和他的心爱的人难舍难分的离愁别恨。作家的逸闻趣事,满足了网络时代学生的“八卦、猎奇”心理,从而引发学生了解作者思想、作品思想意义的兴趣。
古诗文最重要的学习方法就是诵读。“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叶圣陶先生也有一段关于“诵读”的解读:“吟诵的时候,对于探究所得的不仅理智的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为读者自己的东西,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因此,在古诗文教学时,要把“读”的理念植根于心,指导学生端坐桌前、放开喉咙、全神贯注、抑扬顿挫、感情饱满的诵读。引导学生反复诵读,不仅能体会其琅琅上口、音韵和谐的美感,还可以培养学生学习情感。古诗文中存在着多音字、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的文言现象,给学生正确诵读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也影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在讲解古诗文之前,首先要引导学生准确的诵读。我在教学实践中,先范读正音,然后让学生齐读、个别读等反复巩固,争取让每个学生读到通顺、流利。
1.教师范读
指导学生依据词义、词性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和重音。如“六国互丧,率赂秦耶?(《六国论》)”一句中,“丧”是“灭亡”的意思,因而读“sàng”,不读“sāng”;“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清秋节(《雨霖铃》)”一句中,“那堪”的意思是“哪能忍受”,因而“那”读“nǎ”,不读“nà”;“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游褒禅山记》)”这里的“名”是名词活用为动词,因而读“mìng”,不读“míng”。读到文从字顺后,要引导学生读出节奏。古诗文的节奏,就是根据词语意思在句子中的停顿。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一句中,“从而”解释为“跟从,并且”,是两个词,所以准确的断句为“从而”。这个句子比较长,如果不指导学生“停顿”,学生真的很难读懂。在古诗文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依据词语、句子意思准确停顿,再读出节奏来,引导学生感受到古诗文的音韵美。古诗文在诵读中,还要读出重音。重音直接体现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哪些字句是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在诵读时就要用重音来体现。如读杜甫的《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句,重音落在“悲秋”、“百年多病”上,这苍凉悲壮的诗句,抒发了作者常年漂泊、老病孤愁的苦闷;“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句,重音落在“艰难苦恨”上,表达了作者壮志难酬的苦闷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学生读准了重音,也就把握了古诗文的情感。
2.学生齐读
有些句子,不齐读就不足以体现其气势。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学生齐读,才能读出“大江东去,浪淘尽”那种非凡的气象和豪迈的气势。再如“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学生齐读,才能读出柳永那种凄凄惨惨依依不舍的离愁别绪。学生集体诵读,琅琅书声,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情感,让那些昏昏欲睡的学生,让那些神游天外的学生,回归课堂。“诵读”就是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来体会古诗文的节奏、韵律,从而进入到诗文的意境,与作者产生心灵上的共鸣。正如朱熹所言:“大抵观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吴之心。”
语文学科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在古诗文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鉴赏作品的艺术手法,还要引导学生把握语言文字的意思。比如“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念奴娇 赤壁怀古》)”,“雪”比喻浪花,那么这句可以翻译为:汹涌的波涛拍打着江岸,卷起的浪花好像千万堆雪。再如“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这句话翻译为“等到燕太子丹把荆轲(刺秦)做为(对付秦的)计策,才招致了祸患”,在翻译这句话的时候,应该注意补出省略的部分。
翻译古诗文要求做到信、达、雅。“信”,即可信、可靠、真实,就是译文要忠实于原文。“达”,即流畅、通顺、连贯,就是译文要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和表达方式,还要和上下文衔接贯通。“雅”,就是译文要尽量优美一些,要译出原文的语言风格和艺术特色。翻译古诗文的原则是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重点字句要在译文中要有着落,如“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项脊轩志》)”中,全句翻译为:我的孩子,好久没见到你的身影了,为什么整天默默地呆在这里,真像个女孩子呀!这里“儿”要翻译成“孩子”,而不能翻译成“儿子”,因为这是祖母与“我”的对话。原文中的词类活用、文言特殊句式在译文中也要体现出来。如翻译“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应在译文中体现“从”的意思“使……跟从”。直译要求译文与原文“一一对应”,意译则是按原文的大意来翻译。如“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一句中,“席卷”、“包举”、“囊括”就不能直译,而应按其大概意思翻译成“并吞”。古诗文翻译还应遵循一定的方法,如以上“增、删、对、留、换、调”等,这里就不一一叙述。在古诗文的学习中,翻译对理解古诗文的内容、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又不能拘泥于翻译。古诗文语言凝练、文雅,有高度的概括性,如果一定要翻译成现代汉语,就失去原有的语言韵味,而且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在教学实践中,我不要求学生全篇翻译,只要求学生准确掌握重点字词的含义,大体把握文章内容。
在教学中可以使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丰富多彩的影像资料,将学生置于诗文情境之中,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他们的阅读的欲望,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古诗文的内容。如杜甫的《登高》中对秋景的描述:“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在引导学生欣赏时,可以播放幻灯片,让学生了解三峡雄奇壮美的景色和诗人颠沛流离的经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情怀,以便加深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让学生与诗人沧桑悲凉的情感产生共鸣。通过这种方式,将无声的语言,化为视觉形象,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去体会诗人“艰难苦恨繁霜鬓”的情感,比教师单一的讲解效果更好。还可以播放一些和古诗文有关的音乐,通过音乐烘托阅读氛围,渲染古诗文的意境,使学生进一步领悟作者情怀。如讲解王维的《山居秋暝》时,可以播放古筝曲《云水禅心》,让学生在婉转悠扬的乐曲中感受“明月”、“松间照”、“清泉”、“竹喧”、“莲动”等意象,感受诗中清幽明净的画面,感受王维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魅力,潜移默化的引导学生理解诗人高尚的节操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通过情境教学加深学生对诗文的理解,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激活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诗文的欣赏能力,使语中职古诗文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中职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即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我们引导学生阅读并欣赏古诗文,是希望学生能够把从中学到的知识,用到生活中去,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并传承祖国的文化。古诗文是我国博大精深的思想文化的载体,其语句典雅凝练,含蓄蕴藉,如“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用含蓄委婉的语言表达自己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再如“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鸿门宴》)”,作者用八个字简明扼要地概括了樊哙四个动作,还体现了古代的宾主礼节,并使樊哙有勇有谋、能屈能伸的形象跃然纸上。在《过秦论》中,作者用“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横而斗诸侯”十八个字就概括了秦孝公的内政外交。学生通过欣赏古诗文简明扼要、文雅得体的语言,丰富自己的词汇,构建话语结构,进而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源头活水”,便是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多种渠道,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乐知者”情绪盎然的诵读古诗文,理解其思想内容,走进其意境,才能和作者的情感擦出“火花”,进而改变与他人交流的方式,提升文学修养,传承祖国的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