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 媛
(重庆市武隆区职业教育中心 重庆 408500)
班主任是班级的主体,是管理班集体的主要人物,班主任的工作关系到班级的凝聚力,也关系到学生的学习。中职院校和高中学校有很大的差别,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素质都有一定的差别,因此,中职院校班主任要付出更多的心血,多学习和总结经验,从而攻克困难,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动手操作能力[1]。
班级管理是对一个班级的管理,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让班级的学习生活秩序得以正常进行,从而让班集体更有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让学生在班集体中更好地成长。
中职院校和高中院校存在较大的差别,它是为了培养具有专业技能的学生,更注重实操性和专业性。班主任需要落实相关通知,并组织一些活动,让学生养成好的习惯,形成良好的学习能力,从而实现人生的价值,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班级是学校中的集体,班级管理的好坏还会影响到学生个人的学习,因此,班级管理需要班主任加以重视。
作为班级的领导人,班主任要意识到班级管理的主体应该是学生,每个学生都有提高学习成绩的念头,如果班主任对学生的要求过于严格,啥事都管,反而会让学生不喜欢,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也会降低,会影响班级整体水平的提高。有部分班主任觉得中职生年纪较小,需要多操心,很多事情都是自己亲手来做,如收作业、收班费等,一来给自己增加了负担,二来还把学生管理班级的权利剥夺了,导致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无法得到培养。
学生的成长离不开老师的呵护,班主任要将心比心,使学生得到老师的关心,让学生也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目前,仍有很多中职班主任对学生缺乏耐心和爱心,没有全面了解学生,只关注学生犯下的错,没有关注学生的长处。还有的班主任对中职生有些误解,觉得中职生不好管理,想要他们服从管理必须严厉,让他们敬畏自己,这是不正确的认识。班主任是班级的引导者,要用平等的角度看待学生,不能偏心,而是要多和学生交流,发现学生的长处,耐心地对待学生,让学生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这样不仅可以改善师生关系,也能提升班级管理效率[2]。
一个班级只有建立班级管理制度才能有效管理班级,那么,如何制定一个良好的制度呢?应该由班级全体成员一起讨论,让同学们共同制定,共同遵守,而不是由班主任单独制定,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班级的归属感,更加遵守自己亲手制定的制度,通过一起讨论、制定规章,更利于班级的发展,这样也能减少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量。另外,班级中还可以建立并完善奖惩制度,表现优秀就可以得到相应的奖励,违反相关规定的学生也绝不姑息,不能单独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来判断奖罚。班级的班风建设也不容忽视,可以多组织学生进行班级活动,在活动中促进学生的成长,巩固学生友谊,保持优良的学习作风[3]。
有部分班主任在管理班级时比较严厉,没有耐心,这部分班主任要改变自己的偏见,不要戴着有色眼镜去对待学生,不以成绩决定学生的一切[5]。在管理班级时也应该有耐心,不要以命令的口吻与学生对话,应该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学习生活状况。班主任要撇开偏见,看到学生的优点,并帮助学生培养自己的长处,发挥自身优势,多鼓励学生参加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其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以有效提高学习成绩。不严厉并不代表不管不问,相反,对于一些学习能力不足、喜欢玩上课走神学习态度不端正的学生,老师要敢管要多管,对他们要求严格,多了解他们的情况,多关心关爱他们,正确引导,让他们了解到自己的行为导致的后果,给他们提供一些提高自制力的方法,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班干部是班主任的助手,好的班干能帮助班主任更好地解决班级遇到的问题。所以,在管理班级时,班主任要多给班干机会,让他们在锻炼中提升自己的个人魅力和管理能力,在这一过程中,班主任的工作变少了,有更多的精力去学习如何管理班级,班干部在学习过程中也能得到锻炼。班主任可以交给班干部去做的事情有很多,如收集班级各门考核的作业,安排值日和召开一般的班级会议等,班主任协助班级管理,在学生管理中发挥引导的作用,这样可以很好地锻炼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学生的主体地位也能得到提高[4]。
总而言之,中职班主任的工作会影响班级的发展,因为中职学生正处于叛逆阶段,也是学习能力比较好的时期,所以,班主任要多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多实践,在实践之中总结经验,让学生爱上这个班级,促进班级学生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