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勇才
(平南县丹竹镇初级中学 广西贵港 537313)
名著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粹,是我国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引入名著导读,既是顺应时代发扬传统文化趋势的有力举措,又是满足现代社会学生对文化多样需求的必然途径。古今中外的名著各具特色,内容丰富多样,且学生兴趣爱好不同,阅读基础也参差不齐。因此,在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中,教师应当积极思考拓展名著导读的途径,提高对名著阅读的指导力,真正将“名著导读”落到实处,促进学生文学素养的提升。
名著是人类文化精华的汇聚,阅读名著能够启迪人的思维,使其增长见识和智慧,提高其人文修养。在教学改革和语文教学要求变化的大背景下,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增加了一个全新的板块,即“名著导读”,这一板块的引入,不仅能够为学生学习文学知识提供帮助,还能潜移默化影响其思想,提升其文学素养。
首先,因为教师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所以错误判断了当下的教育形势,将提高学生语文成绩作为第一指标,因而对“名著导读”采取了压缩教学的措施,即将语文教材内要求学生阅读的名著,按照试卷考核标准缩减成需学生背诵的讲义,组织学生死记硬背来应付考试。这种做法使得学生虽然能够在考试中蒙混过关,但对于名著的深层次内涵一无所知,进而也无法领会创作名著的伟大作者的思想和精神,从而影响了其文学素养的提升。其次,当学生对阅读名著明显不感兴趣时,教师未积极采取措施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让学生体会到阅读名著的乐趣,而是选择错误的灌输方法,让学生记忆,因而引起了学生强烈的反感和抵触。最后,教师自身文学素养不高,在学生阅读名著时无法给予学生有效指导。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对于一些名著的理解不够深入,当学生提出一些关于名著的问题时,教师不能及时给出回答,因此影响了名著导读效率。[1]
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也会影响到初中名著导读教学效率。首先,初中阶段的学生存在阅读功利化的思想。在网络飞速发展和快餐文化的冲击下,很多初中生的阅读视野被大大局限了,对于名著的阅读只是囫囵吞枣,单纯应付考试。其次,阅读的低速性。在电子产品普及的今天,初中生所接受的信息已经不限于教师和书本了,还有来自网络信息的冲击,而网络信息因为样式多变且篇幅小,所以会更受初中生的青睐。最后,对无聊小说和优秀名著的认识不清。无聊小说只能用来打发时间,而优秀名著则可使人视野开阔,对人生有进一步的认识。但很多初中生不明白这一点,导致名著阅读效果不佳。
名著导读,是由教师的“导”和学生的“读”组成的。因而想要提高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有效性,则教师必须从“导”和“读”两个方面进行优化改善。
“人民教育家”于漪曾说过:“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有兴趣学生就会入迷,当学生入迷了他就能钻得进去,学习自然也就会有成效。”因此,在初中名著导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兴趣的激发,让学生以饱满的激情、高昂的情绪自主投入到名著阅读活动中去,从而提高名著导读教学效率。针对初中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师想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创新教学方式。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改变单一灌输式的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其阅读积极性,从而优化名著导读教学效果。如创设情境、讲故事等,都可以焕发语文课堂活力,让学生完全参与到名著阅读过程中去。第二,利用影视作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了扩大名著影响力,许多部名著都被翻拍成了影视剧作品,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阅读欲望。比如《西游记》《水浒传》及《骆驼祥子》等。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也可引进影视剧作品,指导学生阅读名著,使其从多个角度解读名著,体会名著的魅力。
阅读名著是讲究方法的,不是囫囵吞枣就可以的。因此,在初中名著导读教学过程中,教师想要提高名著导读效率,则必须先教授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首先,要在读上下功夫。阅读有精读和细读之分,因为初中生阅读时间有限,所以教师要让学生掌握哪些知识该精读、哪些知识该细读,这样才能有效掌握名著的精髓,提高阅读质量。其次,学会做读书笔记。读书笔记不是简单的摘抄名著中的重点词句,而是要详细记录自己对这些语句的感悟,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和体会,以此更深刻的体会名著。[2]
由于教师在名著阅读中指导效力不强,所以影响了学生的阅读质量。因此,教师必须要不断提升自身文学修养,在学生阅读过程中,给予其正确且有效的指导,使其高效掌握名著内容和内涵,深层次理解名著,从而提高名著导读教学有效性。
综上所述,人教版新增的“名著导读”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教学模块,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蕴含的巨大艺术价值将会使学生终身受益。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必须要认识到名著导读的积极意义,并在实际教学中,重视学生兴趣的激发,注重教授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学修养,以此为学生阅读名著提供正确指导,使学生深层次理解名著,并从中受到启发,获得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