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工作的研究与实践

2020-01-08 21:39袁佐霄刘妮娅谢玉琴
科学咨询 2020年41期
关键词:贫困学生资助学院

袁佐霄 刘妮娅 谢玉琴

(重庆公共运输职业学院 重庆 402247)

一、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现状分析

(一)高职院校贫困学生的普遍特点

在家庭方面,高职院校学生家庭贫富差距明显。因贫穷考不上、读不上本科的困难家庭学生很多都出现在高职院校,从步入学校大门的那一刻开始,就体会到了贫富悬殊,自卑感逐渐增强。以重庆公共运输职业学院为例,困难学生占全院学生的比例达30%左右。

在学习方面,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都是高考分数排名处于末尾的学生,且有一部分来自中职。在进入高职院校以后,一部分学生会觉得自己没有考上本科是因为学习能力不行,也就失去了继续升学的想法和学习目标,缺乏持续发展的动力。

在心理方面,贫困学生因成长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更容易有人际交往障碍,更容易出现焦虑、自卑等心理问题。

(二)资助育人工作重资助,轻育人

高职院校要严格按照政策执行资助工作,确保每名困难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原因辍学,因此,相关工作侧重于资助,资助体系单一,动态性、发展性的资助交流缺乏或不足[2],造成部分贫困学生形成了“等靠要”思想,感恩意识淡薄,觉得自己获得资助是理所应当的。

辅导员参与育人工作多于其他老师、贫困学生家长,导致资助工作脱离了“三全育人”,没有很好地落实立德树人的要求,发挥思政教育的作用,忽视了“扶志”与“扶智”的重要性,育人效果不明显。

二、新时代资助育人工作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立德树人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学生资助工作的根本任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高职院校应坚持以人为本、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积极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3]。学生资助工作关系到学校各项工作的良性运行,更关系到学生自身的发展。下文以重庆公共运输职业学院为例,展开对新时代背景下资助育人体系的探索。

(一)全面把握党和国家的政策

为了促进教育公平,保证高校在校生顺利完成学业,我国陆续出台、修正了多个资助政策,资助工作经历了普惠型资助政策阶段、人民助学金与人民奖学金共存阶段、奖学金与贷学金共存阶段、多元混合资助政策体系阶段和发展型资助阶段等多个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精准扶贫和全面脱贫的战略目标,在宏观层面为全面脱贫指明了道路和努力方向,也对学生资助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2015年,《国家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简介》提出,高校资助政策涵盖“奖、助、贷、补、减、免、勤”及绿色通道、社会团体或个人设立奖学金等。从中央到地方、高校,较完善的保障机制逐渐建立。2017年,教育部印发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要求高校充分发挥资助的育人功能,在资助工作具体落实过程中不断探索和完善资助育人体系,使育人成为资助工作的重要部分[4]。

天线H面辐射方向图都为椭圆形,具有全向辐射特性,在高频略微有点畸变。天线E面辐射方向图都为“8”字形,在各个频段表现较为一致。总的来说,满足UWB频段的通信要求。

(二)健全学校资助工作体系

新时代资助育人工作长效机制的建立必须遵循公平公正性、精准性和发展性三大原则。首先,评审要做到量化测评指标和民主评议相结合。量化测评就是通过梳理贫困测评指标(如家庭年平均可支配收入、家庭人员就失业情况等),进行量化赋分,为认定工作提供数据支撑。民主评议是指以班级为单位,组建民主评议小组,全方位了解贫困学生家庭情况、日常消费情况,并对同一范围资助申请者进行横向比较,得出评定结果[5]。其次,资助育人工作应将动态调整与家庭走访结合。高校每一学年都要对贫困学生数据库进行重新认定,及时根据学生家庭情况的变化进行更新,对贫困学生资格进行动态调整。同时,老师应在寒暑假期间开展家访工作,深入学生家庭,实地走访,了解其家庭情况,修正认定结果。

高校应规范评审流程,促使评审工作公平公正。重庆公共运输职业学院成立了专门的资助管理中心,在每个系设1名资助专员,对规范资助工作的程序、促使评审过程公正公平起到监督、指导作用。

同时,学院各办公室、孵化园积极为贫困学生提供提升、锻炼的机会,让贫困学生能通过劳动缓解经济困难;还开展需要师生共同参与的校内、校外社会实践活动,促进“三全育人”工作的落实,强化学生综合素质能力。

(三)丰富资助工作的形式,落实资助育人的要求

在响应国家资助政策的基础上,育人工作要多渠道增强资助效果,充分发挥榜样引导、朋辈教育、感恩励志的示范作用,广泛宣传资助的好政策,传播资助的好声音,助力国家“精准扶贫”工作向更高、更深方向推进。

1.着力打造助困帮扶“公运行”

学院切实落实资助政策,打造助学“公运行”活动,通过“奖、助、贷、补、减、免、勤”及绿色通道等多个渠道,保证贫困学子顺利入校,圆满完成学业。首先,学院打造了特色“绿色通道”,解决学生入学困难。在新生入学时,学院向特困新生提供“助学礼包”,还实行学费减免、缓交学费等“绿色通道”政策,解除特困新生家庭的后顾之忧,让特困新生安心入学。其次,学院实行“院校(即学院与送生中学)联动”机制,联动大量送生中学,开展“资助政策宣讲行”活动,确保更多贫困学生知晓国家资助政策;最后,学院积极践行国企的社会责任,发扬国企风范,针对定点贫困区县高分优秀学生、家庭特困学生等开展专程递送录取通知书的“资助慰问行”活动。

2.精准资助贫困学生“筑梦金”

资助育人工作既要满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物质生活,更要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达到育人的目的。为向国家认定的重庆国家级深度贫困区县及重点贫困人群提供精准资助,重庆公共运输职业学院特设立“筑梦金”。

一是在丰都县三建乡、彭水县三义乡等深度贫困乡镇按照贫困学生每年的分布情况核定指标,给予经济补助3 000元/生;

二是根据每年定点贫困区县实际数据核定指标,给予经济补助2 000元/生;

三是对属于重庆籍建档立卡家庭、城乡低保家庭、城乡特困救助供养家庭、残疾或孤儿等重点人群的贫困学生给予经济帮扶1 000元/生。

3.传播大爱,树立“励志、励学、力行”成长榜样

为培养贫困学生的感恩意识,重庆公共运输职业学院成立了贫困学子资助宣讲团,开展了“国企助力中国梦,寻找最美励志公运学子”“爱心筑梦”等帮扶活动:

一是甄选贫困励志学子从学业困难到学有所获,从最初上岗的无措到自强自立的艰难成长、成才过程,通过多渠道宣讲、报道,向社会传播立目标、勤学习、重实践的大爱精神;

二是学院推动家校思想联动,通过辅导员谈心谈话追踪,老师代表随访,向家长反馈学生入校表现情况,与家长共同交流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等方式,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

三是按照“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原则开展资助工作。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背景下,学院成立了疫情防控资助小组,成立贫困学生抗疫补助金,减轻贫困学生的生活及心理压力;在精神帮扶上,学院加大了抗疫帮扶的深度报道,从爱心典型事迹、抗疫学生志愿服务等多个角度开展宣传工作,增强贫困学生的抗疫斗志。

(四)资助育人工作成效

据统计,2010年成立至今,学院共招录贫困学生6 500余人,其中有2 386名贫困学生通过新生“助学礼包”、减免或缓交学费等“绿色通道”入校学习;开展了五届“国企助力中国梦”帮扶济困资助活动,没有1名学生因贫辍学。在育人工作机制的基础上,学院还采取分类指导、订单培养等方式,拓宽了贫困学生的就业渠道,近年先后帮助1 750名贫困毕业生顺利就业。他们大多数入职国有企业和相关区县企事业单位,实现了“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的目标。

三、结束语

资助工作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举措。资助育人任重而道远。重庆公共运输职业学院将用心、用情、用劲,努力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全员参与的服务育人型资助工作体系,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成长、成才做出应有的努力,让每一名学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猜你喜欢
贫困学生资助学院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陕西全省教师结对帮扶贫困学生
海盗学院(12)
海盗学院(7)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西行学院
遭车祸仍信守资助承诺
筹资百万救助贫困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