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飞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体育与国防教学部 重庆 401331)
2019年10月25日下午,随着裁判终场哨声的吹响,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男足再次夺得2019年重庆市大学生校园足球联赛总决赛乙组男子冠军。这是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连续第十年获得重庆市大学生校园足球联赛总决赛男子乙组冠军。在2015~2016赛季,学院还夺得了中国大学生校园足球联赛(高职组)的全国总冠军,实现了重庆市高校在全国高校足球联赛中首次问鼎冠军的重大突破。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高水平足球队已成为重庆市高校校园足球的“一张名片”。其辉煌成绩表明,重庆市高职院校高水平足球队已强势崛起。笔者拟通过对重庆市高职院校高水平足球队的发展情况进行相关研究,促进相关理论和实践的建设和发展。
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各方面的发展受到了国家和社会的高度重视。足球作为普及率高、影响力大、传播范围广的运动项目,同样受到了各界人士的极大关注。但高职院校足球运动的发展相对来说不尽如人意,现状不容乐观。笔者通过走访调查发现,作为高职院校足球运动发展的“排头兵”,高职院校足球运动队存在不少现实问题,如定位不明确、招生困难、学训矛盾突出、经费缺乏、教练员执教水平有待提高、竞赛机制不完善等。这些都是影响高职院校足球运动发展的重要因素。如果不解决以上问题,运动员就不能科学地训练、学习,队伍的发展将受到不利影响,高职院校足球队的建设也将进一步受到严重阻碍,对国家、学校、运动队、运动员来说,都是不利的。相关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正视高职院校足球队存在的问题,加强对高职院校高水平足球队培养成长机制的研究,形成系统的理论。
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相继颁布了《中国足球改革总体方案》《中国足球协会调整改革方案》《中国足球中长期发展规划》《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关于加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随着相关部门和领导对足球运动的重视和支持逐渐增加,全国各地掀起了一股“校园足球热”。创办于2000年由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和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的,中国国内高校参与范围最广、竞技水平最高、影响最大的足球联赛“中国大学生足球联赛”(以下简称“大足联赛”)持续焕发勃勃生机。但长期以来,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在“大足联赛”比赛组别中并未单独设置高职高专组,极大影响了全国高职院校足球运动队的参赛热情。近年来,以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为代表的高职院校足球运动队表现上佳。“大足联赛”终于在2014~2015赛季比赛组别设置中增设了“高职组”。这充分表明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和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对高职院校足球运动的重视不断提高。因此,相关教育工作者有必要对高职院校高水平足球队培养成长机制进行研究,推动高职院校足球运动的发展。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的核心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最根本目的。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区域布局不断趋于合理,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不断健全。近年来,高等职业院校不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质量大幅提高,创造了许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做法,在全国高校具有引领和示范作用。但一些高职院校仍存在教育教学理念相对滞后、机制不够完善、内容方法陈旧单一、实践教学比较薄弱等问题。2016年,《教育部关于中央部门所属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要“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完善协同育人机制”,改革教学方式方法,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统筹好各方面力量,整体提升区域内高校办学水平。高职院校足球运动是高校培养人才的方法之一,关乎高职院校人才综合能力培养全面发展的改革事业。因此,相关教育工作者要更加重视探索高职院校高水平足球运动队的培养成长机制。这是一种重要的完善高校人才培养的方式。
国内关于高水平足球运动队的研究中,很少有针对高职院校足球运动队的。前人的研究多为对运动队现状的调查研究,或探索某个时间段高水平足球运动队发展的影响因素、成长问题,给出的建议也仅适合某个时间段,并不能长久适用,缺乏系统理论性和实践操作性。因此,相关研究在结论等方面还有待加强和完善。
对大中小一条龙人才培养模式,前人的研究各持己见。唐智明指出,应“畅通生源渠道,重视生源基地建设,形成中学到大学一条龙式的高水平足球运动队人才培养模式”[1]。王志明认为,要改革现有的选拔机制,把体育学校作为向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输送人才的主要基地[2]。丘乐威提出,“建立稳定、规范的中小学课外训练和竞赛机制。真正使大、中、小学形成一个完整的青少年运动员培养体系”[3]。总而言之,前人对生源缺乏问题的对策、建议和展望大多偏向建立大中小一条龙学生运动员培养体系,不论在生源方面,还是学生运动员文化学习方面,都是较为合理的。
针对学训矛盾,徐持忍指出,应该“加强学籍管理及思想教育,首先修定运动员文化教育的质量标准,建立与运动训练竞赛相适应的灵活多样的运动员学籍管理模式,其次,加强运动员的思想品德教育,帮助运动员端正学习态度,认清文化学习的重要性”[4]。在此基础上,杨兴权经过问卷调查,进一步解释、阐述了学训矛盾的问题及解决策略。他认为,应该转变思想认识,端正学习态度、合理安排学训时间,提高效率、发挥优势,加强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办学条件等[5]。丁海勇则提出,要加强运动员学籍管理,建立适应运动员学习和训练所需的管理模式,科学化训练,提高效率[6]。闻兰提出,“‘普通高等学校对运动员入学文化知识的要求,是能否保证运动员完成专业学习任务的关键’,因此要按照教育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进行相关要求”[7]。她认为,优质生源可以从本质上改善学生的学训问题。关于学训矛盾的未来展望,前人的研究给出了较多的研究成果,但在实践中,学训矛盾依然突出,有待基层一线的相关人员结合各自情况找到解决途径。
重庆市高职院校足球师资专业素质不高,整体水平堪忧[8]。据笔者走访调查,我市高职院校高水平足球队教练员整体状况不容乐观,普遍存在职称较低、业务技能差、带队统筹能力弱等问题,甚至有相当多的足球队教练员为其他运动项目老师兼任。可想而知,他们的专业能力较弱。足球教练员是一支球队的基石。优秀的足球教练员能让球队团结一致、众志成城,使球队技战术的整体水平更上一层楼。蔡正新指出,应“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明确高校教练员的权利和责任,规范教练员的注册与聘用,重视教练员的进修和知识更新。同时,为了充实教育系统的教练员队伍,体育系统根据教练员的能力(知识结构、带队成绩)挂牌,教育系统根据自己的需要摘牌聘任,双方进行双向选择”[9]。王凯珍提出,要“理顺教练员的职称晋升体系;提高教练员的待遇;切实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10]。笔者通过调查研究认为,除了在制度上要有所改进之外,教练员的激励政策也要明确。用激励的方式加强教练员队伍的建设是非常必要的。
面对高职院校高水平足球运动队的经费来源单一问题,前人的观点大多提倡多渠道筹资。于芬提出,“积极承办大型的运动会,通过提供场(馆)服务,获取举办方和政府部门的经费资助。努力争取各企业来进行投入,吸引部分资金,保障队伍的运行。同时,面向社会积极开展宣传工作,争取企业赞助,与各省(市)联合培养,以实现目的”[11]。黄世光提出,“高校应当放开手脚,顺应市场发展,与企业、体育俱乐部联合构建高水平运动队,多渠道筹集经费,向市场要效益”[12]。面对资金来源单一的问题,多渠道筹资当然是首选的途径。但是,多渠道筹资在实践层面未能体现预期的可行性与可操作性。完全解决高职院校高水平足球队的经费问题还有待相关教育工作者进一步探索。
随着相关部门对高职院校足球运动的重视支持力度逐渐增大,研究高职院校高水平足球运动队培养成长机制,形成相应较系统的理论,将其管理模式、组织模式、训练模式学术理论化,在实践方面有利于指导高职院校高水平足球运动队管理、建设、培养,从而解决高职院校足球运动队发展的一些问题,推动我国高职院校足球运动的发展。目前,高职院校高水平足球队发展的系统理论建设逐步引起了学界相关科研工作者的重视,相关人士正在逐步加大投入。
现阶段,随着相关部门对“足球竞技发展”的日渐重视,我国校园足球发展形势一片大好,高校校园足球的整体环境和水平获得了极大提升。但我国(包括重庆市)高职院校高水平足球队的发展相对较为滞后。现行高职院校高水平足球运动队的人才培养方式、管理、改革等急需理论指导。关于高职院校高水平足球运动队发展的课题研究有利于提高高职院校足球运动竞技水平和发展水平,从而进一步完善高职院校高水平足球运动队体育管理理论体系。对高职院校高水平足球运动队发展等多方面进行理论分析,丰富了高职院校足球运动发展研究的理论成果,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