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文琴
数学知识具有抽象性,学习难度较大,需要学生的思维活跃。但在初中阶段,学生的理解能力及思维发展并不是很活跃,学习能力有限,抗挫意识薄弱,遇到难题时会想到退缩,这让数学教学质量难以得到有效提升。教师要善于将数学思想方法渗透在数学教学中,借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
数学思想是指数学知识及方法的认识和理解,它是数学学习的内在条件,是提高数学能力的主要内容。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往往重视数学方法的传授,像数学定理和公式,如果只让学生死记硬背,学生的学习兴趣会被打击,学习效率会降低。教师要将数学思想加入到教学中,让学生了解这些内容的来源过程,在提高学习兴趣的前提下加深对知识的了解,从而提升数学学习质量。
数学思想只是一个统称,它还有很多分类,如函数思想、数形结合思想、整体思想、转化思想、类比思想等。在实际教学中进行数学思想的渗透会让数学学习更加方便,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更理想,进而提高和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及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和学习,为将来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础[1]。
教师在备课环节要将数学思想方法加入进去,要让知识体现在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例如,“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学习,教师可以利用游戏进行课前引入,“在1-10中选一个数字乘以3,加上7,再减去9,把你的结果告诉我,我就知道你想的是什么数”通过游戏把学生吸引到教学中,然后再开展有效的教学。要让学生明白未知的实际问题与已知的实际问题答案的关系,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对一元一次的方程的掌握就会更加顺利。教师要注重课前准备,将数学思想渗透进去,如此才能进行更好的教学[2]。
多媒体的加入让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渗透更加轻松,让教师的教学更加合理,让学生的学习更加方便。例如,“二次函数及其图像”的学习,教师利用多媒体能清晰地展示出图像的变化规律,让学生根据函数和坐标轴的变化实际观察学习,加深对函数的印象。初中时期的学生想象力丰富,教师要让知识从静态变成动态,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思想,提高思维的运转及探究能力,让学生的逻辑性更加合理,进而提升数学教学质量,让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更加有效。
考察数学知识是否掌握顺利就是要考察学生能否举一反三,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分类比较法能让数学知识清晰、有条理地展示在面前,让数学知识变得简单、连贯、完整,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尤其在例题的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例题的重要性,让学生学会归纳和总结例题,然后学习例题中的数学思想。通过分类比较法将例题进行统一的整理,这样会促进学生对例题的学习和掌握。学生通过分类比较法对不同的数学例题进行总结和分析,能让数学思想方法更好地落实在教学中,促进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的发展进步[3]。
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将数学思想渗透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思想,引导学生进行更好的学习和进步。另外,教师要注重学生在学习中的变化,提高学生的挫折意识,养成坚强的学习意志力。总之,不管从任何方面,教师都要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想,让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促进数学教学质量及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