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松涛,张俊仲,崔伯岩,王山艳
痔病是肛肠科常见病,手术为其治疗的主要手段[1]。1998年Longo首次采用吻合器将直肠下端黏膜及黏膜下层组织予以环形切除,用来治疗Ⅲ、Ⅳ期内痔。该手术方式不破坏肛垫的正常生理功能,悬吊固定了脱垂组织,阻断了痔核的部分血液供应,将病理状态的肛管直肠恢复到了正常的解剖结构。由于其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住院时间短和恢复日常生活工作快等优点[2],在欧洲迅速广泛开展。痔上黏膜环形切除钉合术(PPH)相对于传统痔切除术,有着显著的短期疗效,可以为一个惧怕疼痛而又需要手术的患者提供一种全新的替代手术。2000年姚礼庆教授率先在国内引进开展此手术,随着PPH术的不断应用,手术并发症日益显现。大量回顾性研究及Meta分析也表明,PPH术与传统痔外剥内扎手术相比,虽总的并发症发生率并无显著差异,但可导致吻合口狭窄、直肠出血、直肠阴道瘘等严重并发症。因此,国内外医师尝试了多种改良PPH术,大量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表明基于PPH的改良技术配以围手术期中医综合治疗均可减少并发症。本文就PPH术后并发症及其原因和PPH技术改良的对策两个方面作如下综述,旨在为临床更好地治疗痔病提供指导。
目前,报道的PPH术后并发症有13种,包括尿潴留、出血、肛门部疼痛、吻合口狭窄[3]、肛门残留皮赘或痔核脱垂、肛门坠胀和大便异常、痔核复发、直肠阴道瘘、吻合口感染、肛旁脓肿、吻合口瘘、吻合口肉芽肿、直肠穿孔[4],并发症发生率达44.71%[5]。这其中比较严重的早期并发症如吻合口出血、隐匿性腹膜后及腹腔内出血[6]和比较常见的并发症如急性尿潴留,若临床处理及时相对预后良好。但慢性持续性肛门疼痛、肛门坠胀不适及吻合口狭窄等远期并发症常常导致患者反复就诊,因时间跨度大、处理难度大,常常是PPH术后造成医患纠纷的主要原因。而且,PPH术后远期疗效如复发脱垂率也存在争议,其术后痔脱垂和复发率占7.7~13.43%[7-9],其中47.4%的患者需要再次手术[9],其原因与切除不足相关。
痔吻合器所用的吻合钉目前都是金属的钛钉,手术后大部分虽能自行脱落,但仍有不少患者存在钛钉遗留。《痔上黏膜环形切除钉合术(PPH)暂行规范》指出,PPH手术部位应在肛门齿状线上方2.5~4.0 cm处[10]。而这一区域黏膜下,恰恰分布着丰富的排便感觉神经,当受到异物刺激时,就会产生排便意识。遗留的金属钛钉又会导致炎症或瘢痕形成,钛钉及炎性瘢痕均可能会对排便感受器产生持续的刺激,反复炎症刺激容易在吻合口的位置形成戒指样狭窄[11],疤痕体质者更甚,最后导致慢性持续性肛门疼痛、肛门坠胀不适、吻合口狭窄。这与手术中吻合口出血多采用八字缝合有关,止血后部分钛钉会被包裹在缝合的组织内,造成钛钉脱落受限,钛钉被包埋在缝合的组织内,使得取钉术的操作难度比较大,也难以取干净。治疗的关键在于早期发现,反复扩肛,治疗的最佳时间是发病后 3~6 个月[12]。
随着PPH手术例数的增多,对该技术的术后并发症的报道日益增多,并越来越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如何预防和治疗其术后并发症越来越显得尤为重要,国内外医师尝试了多种改良PPH术。
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tissue selecting therapy staple,TST)以中医“分段齿形结扎术”为理论基础,是将中医分段齿形结扎术与PPH术相结合的技术,分段齿形结扎发挥了其合理的保留皮桥、黏膜桥,使结扎区呈齿形分布这一优点,结合PPH术使用吻合器切除下移肛垫上方黏膜、黏膜下组织,是传统中医与现代医学在肛肠外科微创治疗痔病领域的有益结合。术中保留患者的黏膜桥和皮桥,且术中的结扎区能够呈齿形分布,可以有效地纠正痔病病变部位的病理结构,是目前公认的改良PPH 技术,临床疗效确切,治愈率与肛门狭窄发生率均优于PPH组[13-15]。但该技术在临床上开展时间不长,尚缺乏较为长期及更为大量的临床对照研究。
双环PPH技术(D-PPH)在技术上类似于经肛吻合器直肠切除术(STARR)。D-PPH用于痔脱垂患者,荷包缝合在黏膜和黏膜下层,目的是切除多余的黏膜和黏膜下组织。STARR用于排便梗阻综合征患者,其采用降落伞状缝合至肌层,目的是切除全层直肠壁。D-PPH手术,首先在痔上2 cm处按顺时针方向从9点到3点做半周黏膜下荷包缝合,在第一个半周荷包上方0.5 cm处同样从9点到3点做第二个半周荷包,置入压肠板保护直肠后壁,放入吻合器完成第一次切除吻合。然后,顺时针从3点到9点再做两个半周荷包缝合,两个荷包同样相距0.5 cm,置入压肠板保护直肠前壁,放入吻合器完成第二次切除吻合,可显著降低痔脱垂复发率[8],但需要两把痔吻合器,增加了费用。
改良荷包缝合技术,González-Macedo等[16]用单荷包缝合加截石位6、9、12、3点四点缝合,欧阳辉等[17]于荷包完成后通过指诊检查荷包缝合效果,及时补救;唐言华等[18]采用单荷包波浪状缝合四点牵引技术,马琳[19]采用伞状缝合技术,谢敏江等[20]使用半荷包缝合,李丹等[21]根据痔脱垂的严重程度决定缝合荷包的方式及数量,以上均临床疗效确切,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
改良性直视下技术,熊良昆等[22]自制肛门牵开器从不同方向牵拉肛门,直视下缝合荷包,直视下对吻合口缝扎止血,增大了手术操作空间,增强了手术视野,还可以精细止血。徐苏民等[23]将需要缝合的痔上黏膜牵拉至肛门外或肛门口直视下行荷包缝合,而不使用半圆形肛镜及透明扩肛器固定,术后肛门水肿发生率、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常规组。
改良开环式技术,由于大部分痔病患者的截石位6点处均无明显痔核脱垂,而PPH术后吻合口狭窄最明显的位置恰恰又在该点位,郑晨果等[24]在直肠后壁肛门扩张器与肛缘皮肤之间插入小型压肠板,周肸等[25]采用合金压舌板,实现保留直肠后壁的直肠黏膜切除钉合,研究显示,保留直肠后壁黏膜组吻合口狭窄、肛门下坠感及继发性出血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PPH组,但长期效果还待进一步观察验证。李东冰等[11]采用非环形齿线上痔及直肠黏膜部分切除钉合术+外痔切除术治疗环形混合痔或内痔脱出,在齿线上2.0 cm处自5点半至6点半做1个黏膜下次环形荷包缝合,在5点半至6点半的次环形缝合空白区域放入宽刀柄以起到切割阻隔作用。术后住院时间、吻合口狭窄发生率均短于传统PPH组。彭旭东等[26]采用自制挡板改良PPH术,将一次性肛肠吻合器辅助件中的缝扎器自行加工为长短、宽窄不同规格带刻度的挡板,用等离子消毒备用。手术时常规遮挡保护直肠后壁;若直肠黏膜侧壁内痔、黏膜脱出特别明显者,则用挡板遮挡对侧肠壁,发现术后肛门狭窄、复发率、满意度方面明显优于传统PPH术组。
笔者在2014年采用C形切除吻合术治疗混合痔,首先明确何处痔体脱垂最轻或无痔体,选择在该点位的齿状线上方约3.5 cm处进针,做黏膜下C形荷包缝合,遗留一宽约1 cm的缺口,该处插入宽刀柄,插入深度为缝合线上约2.0 cm,从而达到用刀柄将此处黏膜隔开,避免切除的目的。若应用吻合器切除吻合后,发现缺口处内痔或黏膜部分脱垂明显,此时可应用祖国医学的内痔结扎法,以线代刀,缓慢切割痔核,有效保留了黏膜桥,同时也可减轻对联合纵肌终末纤维的损伤,避免了黏膜外翻的后遗症。手术者可根据不同患者痔核脱出情况,选择性的在恰当的部位做1个或多个隔开,保留正常黏膜桥,避免环形吻合口形成紧箍状狭窄的风险。治疗痔45例,均达临床治愈,随访3个月无1例吻合口狭窄[27]。
祖国医学里,有关痔的治疗历史久远。战围时出现了有记载的第一个外科名医,医书记载其“为惠王割痔,皆愈”。现代治疗痔病的手术疗法在传统医学里可以追溯到结扎疗法。我国目前最早的医学文献《五十二病方》有“絮以小绳,剖以刀”,宋代《太平圣惠方》亦有“用蜘蛛丝缠丝系痔鼠乳头,不觉自落”。《世医得效方》中记载开始使用药线,“用川白芷煮白苎作线,快手紧结痔上,……,其痔自然干萎而落,七日后安。”《古今医统大全》有“治外痔有头者,以药线系之,候痔焦黑落下。”《医宗金鉴》亦有“凡遇痔疮瘿瘤,……,用线一根,……,双扣系扎患处,两头留线,日渐紧之,……,必枯落。”肛肠疾病的外治法,如坐浴、湿敷等,亦最早见于《五十二病方》,自古至今一直广泛应用于临床。大量文献表明,基于PPH的改良手术疗效显著,适当应用祖国医学的内痔结扎法,以线代刀,缓慢切割痔核,将中医分段齿形结扎术与PPH术相结合,充分发挥其合理保留皮桥、黏膜桥的优势,术后配以祖国医学的中药坐浴、中药换药、湿敷等外治疗法以清热利湿、化腐生肌、消肿止痛,减轻术后并发症,是传统中医与现代医学在肛肠外科微创治疗痔病领域的有益结合,可有效预防和减少PPH术后并发症,但长期疗效与安全性尚缺乏进一步证据支持[28-31]。规范基于PPH的改良手术,加强手术技巧训练,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制定痔病围手术期中医综合治疗方案,系统评价PPH与改良PPH手术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使改良PPH手术既能保留原有PPH的技术优势,保证最大限度地切除病变组织的同时,又能避免或减少PPH术后的并发症,在改进痔的微痛微创治疗中将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