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明艳
摘 要:生物学科具有信息量大、结构复杂的特点,学习该学科对学生本身的记忆能力和理解能力有较高要求,单独依靠学生自己的能力整理各个章节的重要知识点比较困难,很容易出现学生错记、漏记的情况。教师采用概念教学法,能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提升学生学习生物的质量。本文主要分析开展高中生物概念教学的重要性,探究高中生物概念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生物;概念教学;教学作用
引言
新课程标准提出,为避免学生单一地、机械地学习和背诵知识点,教师应当将教学的重点放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让学生主动参与推导概念,从而掌握知识点。生物这门学科的基本单位就是概念,教师在课堂上要让学生接触到更全面、更准确的生物概念,进而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的重难点,以此提升学习效率。教师还要采取多样化的概念教学方法,让学生对生物学科的概念引起重视。
一、开展高中生物概念教学的重要性
(一)加强知识理解
学习生物概念有利于学生理解生物学科知识,在概念教学中,学生能了解某种事物的属性和意义,产生生物思维。教师应用概念进行教学,能让学生体会知识的重要性,学生也能使用概念进行解题和思考,运用已经学习的概念分析其他类别知识的概念,这能充分培养学生的举一反三能力,加强其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
(二)建构知识体系
高中生物的概念比较多,各种概念之间的联系也错綜复杂,教师运用概念教学法,能减少学生在学习时出现混淆和遗漏的状况,帮助学生对零碎的知识点进行系统的整合,有利于学生构建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而且学生在接触生物概念后,能由短时记忆变为长时记忆,有利于今后的高考总复习。
(三)纠正认知偏差
生物学的知识点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在课堂教学中学生难免出现理解偏差,而加强概念教学可以更好地表现出教师想要表达的效果,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及时纠正概念之间的错误连接。
二、高中生物概念教学的策略
(一)运用多媒体设备
因为高中阶段的生物概念过于抽象,很多学生都不能准确把握和理解生物概念。此时教师应当运用多媒体设备,采用声画结合技术,将复杂的生物概念进行简化。经过教师的加工,学生能直观地感知概念涉及的具体内容,便于学生深化认识,把握规律,切实掌握概念的实质。
比如教师在对“基因的表达”这一概念进行讲解时,教师可以把基因的转录和翻译过程制作成动画,在课前播放一遍动画,让学生形成一个基本框架。教师让学生阅读教材后,再播放一遍动画,采用边播放边讲解的策略,具体讲解基因的表达场所、条件、过程,让学生的视觉、听觉同时受到刺激,彻底理解这一过程。
(二)引入概念图
教师应用概念图进行教学,可以增加课堂教学的层次感,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概念图可以更好地呈现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理清思路,便于其理解和记忆,提高学习效果。利用概念图,可以让学生对每一个具体知识点进行深入讨论,以提高学习效果。教师通过与学生共同构建概念图,可以有效促进师生间的的交流,也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绘制概念图的过程就是学生收集和整理资料的过程,可以帮助学生对课上所学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概念图,有利于学生紧跟教师的思路,加深学生对生物概念的理解。
(三)引入生物科学史知识
引入生物科学史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对生物学核心概念的理解和建构。通过科学史,能让学生融入科学家得出各种结论的情境,让学生亲自参与概念的探究过程,这不仅能让学生了解到相关概念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以及所蕴含的科学研究方法,加深对概念的理解;而且能让学生认识到前人在研究概念时所付出的心血,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感受到勇于探究的精神。
比如教师在对“光合作用”中的概念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从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进行引入,以其中几个核心实验为主线,详细分析科学家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对实验现象进行推理分析。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详细讲解光合作用的概念,帮助学生理清概念的产生过程,也让学生理清实验的步骤和最终的结论。
(四)制作生物模型
教师可以制作一些生物模型,抓住生物知识点的最主要特征和功能,简化生物知识点复杂程度,让学生能通过模型把握和记忆各种复杂的知识点,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还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提高学生探究能力。
比如教师在对“染色体”概念进行讲解时,可以根据各种时期染色体的变化情况制作生物模型,体现染色体的变化和交叉互换现象,这种形象的模型能加深学生对染色体概念的理解。
三、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想要提升生物概念教学的效果,要意识到生物概念教学的重要性,探究多样化的生物概念教学策略。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设备教学、科学史教学和概念图教学等教学方法,强化生物概念教学,提高生物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陈义顺.基于思维导图的高中生物核心概念教学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40):189.
[2]王文.高中生物教学中概念图的运用[J].高考,2019(32):75.
[3]孙月伟. 生物科学史在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中的分析研究[D].鲁东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