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青霞
摘 要:小树林以其开放性、趣味性、探索性、运动性、自由性等深受幼儿的喜爱,教师在活动中往往关注了游戏活动开展的是否顺利,忽视了游戏中普遍存在的现象问题,幼儿对于自然材料的发现与利用问题、教师在活动组织中相对单调、随意性较强而限制了幼儿在游戏中进一步的深度发展。我园幼儿园的小树林将自然换给孩子,还原儿童的本来面目,在游戏中不仅身体得到了锻炼,享受户外环境,了解世界,了解自己和环境,教师也在活动中了解如何和幼儿交流才能更有效的开展游戏活动。
关键词:小树林游戏;师幼互动;实践策略
陶行知思想认为解放儿童的空间必须反对鸟笼式的学校,反对导致儿童营养缺乏的教科书,要让小孩子去接触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青山、绿水、日月、星辰。小树林是我园美丽的一带风景,高高矮矮的树木,清澈的池塘,美丽的花朵,走入小树林就别有一番诗情画意的感觉。小树林游戏是孩子们特别喜欢的户外游戏之一,大班幼儿在游戏中相对于小班和中班的幼儿他们更加具有游戏经验,他们在游戏中也更加有想法,会通过自己或者主动请成人、同伴合作与帮助一起面对问题。不过在游戏中容易发生孩子满场跑的游戏现象,至于在游戏中孩子们玩了些什么?在游戏中又遇到了什么?孩子们似乎一无所知,对于大班幼儿所存在的游戏现状,教师如何进行高效的师幼互动去引发和支持幼儿的游戏呢?我想,通过孩子对小树林游戏的兴趣,解放孩子们双手和大脑,把正真的游戏主动权交给孩子,给孩子一个自己喜欢的游戏,在这样的游戏中孩子会有更多的创造与学习,教师也会观察到更多有利于孩子发展的价值点。
一、环境激趣——幼儿是小树林游戏的创造者
(一)了解环境,因地适宜选定游戏进行游戏区域规划
开展小树林游戏之前,我带领孩子们一起去小树林进行实地观察,我们一起了解了小树林中有些什么,例如树木的品种、花朵的名字等。接下来,我们开始讨论在小树林中喜欢的游戏,说到游戏孩子们兴致勃勃,孩子们的讨论便在此开始了:爬树、荡秋千、树林探险......孩子们可以说出很多自己想要玩的游戏,于是我们通过投票初步选定我们要在小树林开展的游戏并进行了游戏区域规划。
(二)师幼合作,环境大改造
小树林环境改造可是一个大工程,需要大家的齐心协力。有些特别有想法的孩子大胆的说出了自己希望的小树林是什么样子的,大树木上有大荡绳、还有爬梯、吊床,小树林里还需要有帐篷,这样我们累的时候可以到里面休息阅读还可以进行野餐活动,户外娃娃家的水池最好有干湿两用......于是我们在园部的支持下开始了我们理想中的小树林大改造。孩子们也没有闲着,我们一起搬凳子,搬木头桩把它们搬到我们之前设计好的场地,我们在树上一起拿来大粗绳在树上系上牢牢的结,我们还一起动手自制帐篷,虽然我们的帐篷有些简陋但是孩子们喜欢的不得了争先恐后的想要钻到帐篷里。改造后的小树林除了有自然美,更增添了一些游戏的情境性,不再像之前那么空洞单调了,小树林变得更丰富了。
二、材料投放——幼儿是小树林游戏的支持者
(一)小树林自然材料的搜集与保存
春天,池塘边柳树长长的柳条还有桃花格外的美丽,风一吹柳条轻轻浮动着水面,桃花的花瓣洒落到池塘里;夏天,知了在树上鸣叫,而且我们发现了知了的空壳都在树上,这些壳用手一剥就整个剥下来了;秋天,有的树叶变黄了,风一吹金黄的树叶飘落下来,小树林里铺满了树叶;冬天,池塘里的水,和边上小水缸里的水都结冰了,这些冰块也是孩子们特别的发现,还有两只鹅,它们洁白的羽毛有的时候会掉落下来,这些在孩子们眼里可都是宝贝,我们会准备好自然材料箱将这些宝贝都搜集起来,全部放在我们的小木屋里,这些自然材料在孩子们的手中有的时候变成了美丽的作品,有的时候又变成了美味佳肴,孩子们的创造力在这个时候尽情的展现了出来。
(二)幼儿自主搜集与整理
小树林游戏中有户外娃娃家,户外音乐架等游戏,这些游戏需要很多的生活材料,幼儿园里搜集不到的材料孩子们自主回家搜集,人多力量大,每个小朋友带来的材料聚集到一起,我们的材料是丰富多彩,材料有了,孩子们开始整理,哪些材料运用到什么游戏中,哪些材料可以放到我们的材料箱便于循环使用,我们还一起做了标记更便于我们的取放。我们还对家长开放了户外小树林游戏,家长们集思广益、一起动手,和孩子们一起打造自己喜欢的小树林。
三、精彩游戏进行中——幼儿是小树林游戏的引领者
(一)自由选择、全员参与,动静适宜,有效观察
大班幼儿在游戏中更具有自主性,教师完全放手,给孩子们自己选择游戏的权利,大家自己选择,自己组队,将自己的游戏计划用脉络图的方式呈现。在游戏中都是孩子们自主选择、结伴,每个孩子的角色意识就很强。户外小树有适合喜欢挑战的孩子,比如爬树、荡绳等游戏,对于一些比较喜欢安静的孩子可以选择写生、喂养鹅等游戏,有些孩子喜欢和同伴一起游戏,娃娃家游戏、藏宝游戏、小舞台就是不二选择了,在游戏中我们保证全员参与、动静适宜。教师在大部分情况下就可以好好的观察孩子们的游戏,在游戏中我们也有小小观察员将自己观察到的记录下来,更加便于教师在后续游戏中的的观察。
(二)游戏反思,让游戏变得更有趣
每個孩子都拥有一本属于自己的户外小树林游戏故事书,孩子们将自己在游戏中遇到的想要分享的都可以画下来然后我们互相交流,在每一次的交流中,孩子们就是一次游戏的反思,今天其他小朋友玩了什么有趣的,下一次也可以尝试着玩一玩。有的孩子在游戏中遇到了问题,大家一起来帮忙可以怎样解决问题,在下一次的游戏中玩一玩是不是解决了之前遇到的问题呢?在这样的游戏过程中小树林游戏越来越有意思,孩子们对小树林也一直保持着新鲜感。
在小树林游戏的环境创设、材料搜集与准备、游戏选择中孩子们都参与了全过程,这是一个真正属于孩子们的游戏。教师在整个过程中更多的是一个观察者、追随者,在每一个过程中,把问题抛给了孩子,激发孩子们的思考与行动。孩子们在游戏中不再一度的单方面依赖教师的给予,他们更懂得通过自己获得,因为有了自己的参与孩子们不仅喜欢小树林游戏也更懂得爱护小树林的一花一木与各种资源。
参考文献
[1]约瑟夫·可奈尔 《与孩子共享自然》.九州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