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生物教学实践

2020-01-04 07:11关亮
知识窗·教师版 2020年11期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实践核心素养

关亮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尤其看重学生的人品素质和关键能力,所以我国教育体系需要不断创新和改革,教学模式也随之产生了改变。本文探究了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的相应措施,以期提升高中生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关键词:核心素养   高中生物   教学实践

为了学生能够适应今后的社会发展和终身发展,学校需要加强学生必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的教育,再结合学生的性格特征和教材内容,制订合理的教学方案。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应通过科学的方法加强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健康发展。

一、激发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能够吸引学生的好奇心和注意力,引发学生对生物知识的求知欲,从而对生物学科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高中生的学习压力普遍较大,他们比较重视语文、数学和英語的学习,对生物学科的重视程度不高,加上很多教师没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致使大多数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为此,教师应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生物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这有助于巩固学生的学习,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重点和难点。

如在教学《组成细胞的分子》时,教师首先需要做好备课准备,整合和归纳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遗传信息的携带者等相关知识、重点内容,并制作成生动有趣的短视频,通过多媒体设备在课堂上播放,让学生观看教学视频。待学生看完之后,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解一些较为常见的故事,比如流传比较广的西班牙哈布斯堡家族的“鞋拔子脸”。教师采用故事导入新课的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让学生了解关于遗传基因的知识内容,充分认识到基因、细胞、遗传信息等多方面的知识,这也是高中生应当了解的常规知识,从而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有效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主动学习能力。

二、树立学生生物学习的信心

高中生的学习压力和学习任务都很繁重,有些学生可能会产生心理问题,所以学校和教师需要重视对学生的心理教育,及时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学习情况,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无法解决的难题时,教师应及时引导学生,或者让学生寻求同学的帮助,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当学生无法自己解决出现的问题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学情,制订高效的解决措施,并且引导学生自立自强,勇敢地面对问题。由于高中生物教材内容相当烦琐,需要学习的基本定理、知识概念等非常多,导致很多学生对生物学科存在排斥情绪。因此,当学生学习成绩有所进步或者在回答完问题之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提升学生的学习信心,使学生不至于对生物学科产生抵触心理。

三、培养学生的生物探究精神

高中生物是一门实验性较强的学科,教师应加强生物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研究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生物课堂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依据教学内容和实验步骤进行独立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学生能形成提出疑问、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生物知识。

如在教学《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时,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实验器材,让学生依据教学内容和实验步骤进行实践,并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做好详细的记录,最终得到实验结论。这样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自主实践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

综上所述,在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师需要意识到核心素养的重要性,结合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实际学情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采取科学的教学模式开展高中生物教学,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遵循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素养和基本素质,运用科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意识,才能够实现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种博文.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学生活化教学设计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9.

[2]张霞霞.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学生活化教学策略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8(4).

(作者单位: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高中生物教学实践核心素养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措施
分析高中生物的绿色生物实验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高中生物解题教学中应用化学知识的可行性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