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利英译《道德经》的“深度翻译”模式探究

2020-01-02 03:58刘阳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年20期
关键词:威利道德经译本

刘阳

(长沙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 410015)

语言根植于文化的土壤,语言的发展与文化的发展息息相关。《道德经》作为中国传统典籍中最有价值的文化经典之一,早在1 360年前的唐玄宗时就译入外国且各界学士纷纷给予其高度评价。在1868至今的160年间,坊间已经有180 余种译本,数量已经远远超过其他典籍,不仅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深远,而且远播海外各地,成为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1]。该文通过翻译本体的视角,从译文文本内和文本外两个层面的分析,对威利的《道德经》译文文本进行翔实而深入的探究:“深度翻译”在文中是如何体现的? 有什么样的启示呢?

1 什么是“深度翻译”

深度翻译源于哲学与人类学研究。据吴冰教授和朱建平教授(2018)的统计,thick translation 可译为“深度翻译”“厚翻译”“厚译”“丰厚翻译”等,其中“深度翻译”则使用最为广泛,故该文继续沿用之。这是由美国著名学者阿皮亚受阐释人类学的“深度描写(thick description)”方法启发,在其论文“ Thick Translation”中提出的这一概念。随后,英国学者赫曼斯(Theo Hermans)(2003)在“Cross-cultural Translation Studies as Thick Translation ”一文中正式引入“深度翻译”这一概念至翻译研究的领域之中[2]。

深度翻译作为一种翻译策略,主要是运用一些注释、评析、附录及长篇序言等副文本来对原文本进行深层次的阐释和翻译,将原文置于丰厚的语言及文化背景之中,从而达到跨语境传递文化的最终目的。如此,深度翻译策略的使用不仅有利于译入语读者对文本的理解,又有助于源语文化的译介和传播。

2 《道德经》译本中的“深度翻译”

《道德经》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传统典籍哲学名著之一,其中“内外圣王”之学,文艺深奥且包罗万象,被誉为“万经之王”。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之外被翻译成外国文字并且对外发行量最多的中国传统文化典籍。

法国文艺理论家杰拉德·热奈特(Gérard Genette) 于20 世纪70年代提出了副文本(paratexts)理论。他所下的定义为:“围绕文本所产生的所有边缘的或者补充性质的材料。”那么,这就一下子扩大了阿皮亚提出的“附注和评注”深度翻译的模式范围,他将副文本划分为包括图书的封面和封底、序言、后记、注释等13 大类。因此,我们在威利《道德经》英译本中,为了便于区分,将源文本划分为:(1)文本内深度翻译,包含文中添加的脚注、注释等。(2)文本外的深度翻译,包含引言、绪论、参考文献等。

据统计,《道德经》 威利译本全文80 章共计有209 条文末注释,每章节最多注释为6 条,其正文前约全书二分之一为本书插入的引言部分,所占篇幅远远超过译文本身。从翻译的角度来看,这一种利用副文本方式“追本溯源”的方法,极大的将译本的历史及文化语境“深度化”。

2.1 文本内“深度翻译”

文本内的“深度翻译”指的是在文本里面加入辅助原文理解的信息,方便译入语读者对原文的语境理解。威利译本在每一章末尾添加注释,为了传译那些带有差异的东西,最便捷的办法便是直译。《道德经》 具体文本的处理上多用英文对等词来尽可能地接近原文中文术语表现的意义[3]。这类文末注释主要用于对文化背景、专业主语及原文语句的意义阐释。以下举例说明。

例1:第十八章节:“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威利给出的译文为:It was when the Great Way declined that human kindness and morality arose; It was when intelligence and knowledge appeared that the Great Artifice began.It was when the six near ones were no longer at peace that there was talk of“dutiful sons”.Nor till fatherland was dark with strife did we hear of “loyal slaves”..

并且他在章节末尾的地方对”六亲不和”的译文“the six near one”做出的注释为:“father,son,elderly brother,younger ,brother,husband and wife”.六亲虽然在古代每个朝代的说法都不尽相同,但是基本的意思都指的是:父和子,兄和弟,夫和妻。且、尚且中国人十分注重礼教人伦道德,西方则相对侧重于思想自由,个体自由的文明。假设不对此给出相应解释,很大地可能会引起文化的误读,那么目的语读者就会产生疑惑,且没有办法真正领会到此句话的内在含义。而威利对此给出注解,为让读者看了之后释然,从而也达到传播中华文化的目的。

例2:第四章节:“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译文:The Way is like an empty vessel that yet may be drawn from without ever needing to be filled.It is bottomless; the very progenitor of all things in the world.In it all sharpness is blunted,all tangles untied,All glare tempered,all dust soothed.It is like a deep pool that never dries.Was it too the child of something else? We cannot tell.But as a substanceless image it existed before the Ancestor.

威利对于“帝”的译文“ancestor”给出的注释为:The Ancestor in question is almost certainly the Yellow Ancestor who separated Earth from Heaven and so destroyed the Primal Unity ,for which he is frequently censured in Chuang Tzu.“帝”在《汉语大词典》中指的是古时祭祀比祖先更高一层的天神。而在这里他认为是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且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的黄帝,在中国古籍中是传说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而在之前稍早的湛约翰的译文中,在西方读者看来,其多半会译成 “上帝”“God”这翻译无疑是受自身所有认知的影响对《道德经》的文化误读,而译入语读者由于受《圣经》思想的渗透,会认为这里所指的“帝”指的是“上帝”,因此这种理解是建立在译者和读者自身的宗教信仰和背景认知的能力之上的[4]。

例3:第五十二章节:“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

威利的译文为:“ That which was the beginning of all things under heaven We may speak of as the “mother ”of all things.He who apprehends the mother thereby knows the sons.And he who has known the sons,will hold all the tighter to the mother,and to the end of his days suffer no harm;block the passages,shut the doors,and till the end your strength shall not fail .”[5]

对于“母”的译文mother 和“子”的译文“the son”给出的注释为:(1)Tao,the One ,the Whole.(2)the Many ,the universe.原文中“母”事实上并非指的是“妈妈,母亲”的意思,相对应的,“子”在这里并非“儿子”的意思。在老子的书中,他认为万物是一切之母。这里就符合老子的“道法自然”的思想,“道”作为《道德经》中最抽象的概念范畴,是天地万物生成的动力源。那么在哲学上,“道”是天地万物之始之母。因此,译为“mother”和“son”。通过注释,将译文中简短句子无法表达的文化和知识背景呈现出来,这种铺垫性的阐释仿佛为平面一维的译文塑造了一个多维立体形象[6]。

2.2 文本外“深度翻译”

文本之外的“深度翻译”指的是译者在译文文本之外的所添加的帮助读者理解原文的信息。

在译文之前,《道德经》 威利译本附有长篇序言和译者引言,他的6个附录中介绍作者自身的生活阅历,道家文化阐释,文本的国内外影响,文本成书的日期和评注及作者的质疑和看法。全文中长达40页的序言篇幅达到了全书的50%,总体概述了《道德经》 的价值与研究史;《道德经》 的文化及宗教背景,及威利的主要思想内容。在译文之后,附有补充注释、文本笔记及索引。表明老子的思想和词、句子的来源,同时与其他思想学派进行对比,注释词的文化含义及其指代内容。其文本外“深度翻译”占了全书大约五分之三的篇幅,将翻译与研究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力争全面地还原历史文化风貌,且尽可能最大限度地站在历史角度进行解读,这一种深层铺叠方式极大地增加了译文厚度,是为读者更好地解读、使用和研究《道德经》源语文本服务,为译本营造出历史文化维度中的纵深感[7]。

3 “深度翻译”的启示

阿皮亚将“深度翻译”(thick translation)定义为一种寻求通过译文中的注释和评论将译文置于丰富的文化和语言语境中的“学术型”翻译,其目的是有助于文学教学。这个定义突出了深度翻译的具体操作方法——通过在译文中添加注释和评论来构建丰富的语境,也说明了深度翻译的类型——“学术型”翻译。就是来用他人的方式来理解他人、尊重他人文化[8]。但这并不适用于所有的作品,且注释亦非越多则好,适当地添加注释有助于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过多过量反而会适得其反,不仅妨碍源语文化的真实性,而且会破坏原文本的艺术性。

诚然,并不是所有的带有注释或文本阐释构建文化语境的文学翻译都可以归类为“深度翻译”。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尊重源语文化的异质及他人民族文化的特殊性。如何才能实现上述目标?格尔茨进一步说:“把他们(摩洛哥人)置于他们自己的日常系统中,就会使他们变得可以理解。他们的难于理解之处就会消失”。那么,到底什么样的翻译才能称之为“深度翻译”呢? 可以看出结论如下。

(1)深度翻译一般是用于文化典籍和一些文学经典,且其并不是注释的越多就越好。适量的深度翻译有助于读者的理解。反之,过度且过量则会造成原文累赘,破坏美感。

(2)必须在尊重文化异质前提下,在翻译中构建语言文化语境才能是深度翻译。

(3)尊重文化异质是深度翻译的核心,方法是在译文中添加语言文化语境,二者舍弃任何一方均不为深度翻译[9]。

4 结语

事实上,运用“深度翻译”这一技巧来解读文学作品固然好,但除译者必需的历史文化素养之外,在解读文学作品的同时,应从源语文化的角度出发来呈现其文化异质,勿从作者的主观观念或者目的语言文化出发来阐释。“深度翻译”其本身具有十分强的文化意识及本体意识,在固定、传播语言文化于其他文化方面,其功勋卓著且影响之深远。《道德经》威利译本中采用的文内注释、 序言及附录等方法为译文构建丰富的语言文化语境,尊重异质文化及民族文化多样性,其对传统典籍的意义阐释之能力、跨文化沟通的能力以及对于文化的传播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猜你喜欢
威利道德经译本
WILLY THE DREAMER梦想家威利
威 威利 温基
道德经
《道德经》的“中和”思想探究
《邓小平文选》日译本的回顾与思考——著名翻译家吉田富夫先生访谈录
梦想家威利
德译本《牡丹亭》赴欧演出考论——以1936年奥地利“六幕”演出为中心
《红楼梦》霍克思译本中的古诗词增译策略及启示
《佛说四人出现世间经》的西夏译本
敬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