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红波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无锡 214121)
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了“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即“两化融合”的概念。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信息化和工业化高层次深度融合成为了“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主线,通过工业化进一步引入信息化调整,实现充分就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国家层面的积极引导以及社会行业的主动响应和共同驱动下,将“两化融合”推向更加突出的地位,我国对于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发展给予高度重视,同时对于社会多元化的发展需求做出精准定位。2018年正值改革开放40周年的历史性时刻,中国处于社会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进程中,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无疑是社会转型发展的重点工作,这不仅是我国社会走向新型工业化的大势所趋,也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逐步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促进就业的有效途径。我国始终坚定中国特色新型信息化与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道路方向,深层次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的积极融合、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在不断促进社会多元化同步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实现从“两化融合”到“两化深度融合”的跨越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要努力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情况,关系到社会人力资源优势根本性、具体性举措能否得以发挥作用的重大问题。然而,“两化融合”在推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升级产业结构方面所发挥的政策基础性与战略保障性作用,已然成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在“两化融合”产业溢出效应、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的影响下,大学生就业面临着被促进和被抑制的双重效应。[1]新兴技术行业对具备高知识型技能人才的需求量增大,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对就业应聘者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两化融合”下创新力强的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为就业市场创造了更多从事管理、研发、咨询、服务等的工作岗位。
高职院校学生因人才培养方案侧重能力应用以及自身专业学习积累等的特质,在我国社会就业中处于特殊的地位。“两化融合”对就业应聘者文化知识和专业能力提出的高要求,促使从业人员不断提升岗位技能、强化文化水平,以更好适应新岗位,尤其是对于注重职业实践技能的学生群体而言,是机遇更是挑战,可见“两化融合”对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将产生深刻的影响。
根据美国学者莱尔.M.斯潘塞和塞尼.M.斯潘塞(Lyle MSpencer,Jr& Signe MSpencer)提出的胜任素质冰山模型,胜任素质的构成要素被划分为动机、特质、自我概念、知识及技巧。根据海叶集团提出的胜任素质冰山模型,胜任素质则由知识、技能、社会角色、自我形象、品质和动机等六项要素组成。[2]尽管上述两者从特质角度划分有所不同,但均将胜任素质冰山模型的构成要素划分为隐性和显性两大部分,并认为隐性胜任素质是预测个体未来绩效的重要因素。
高职院校学生岗位胜任力首先应在专业领域体现出显性的胜任素质(1/8),包括资质、知识、行为和技能,可以通过各种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或专业技能考证来验证。而代表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作风、职业态度的隐性胜任素质(7/8),可通过学生对事务的处理及人际交往方面的综合素质体现,具体表现为学生沟通能力、团队精神、诚信品质、竞争能力、敬业形象、责任意识、法纪观念等。隐性因素培养需要学生长期在实际事务处理与人际关系方面不断打造,是一个动态提升过程。
1.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专业基础知识是大学生在校学习的核心内容和关键积累,是提升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的重要基础。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知识才能为专业技能的学习提供必要支撑,如果没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所学的职业技能也不过是花架子和空套路。然而不可否认的是,相较于本科院校的学生,高职院校学生在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积累上普遍较弱,学校重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而这也是其区别其他本科院校学生的重要特点。
综合考虑高职院校不同专业的培养方案以及教学侧重,在原有专业基本知识基础上,应更加注重计算机基础、计算机网络及应用方面的知识积累,扩展信息化课程的学习,在学生技能培训方面注重动手能力及动脑能力相结合的技能训练内容,为“两化融合”培养“专业+信息化”的复合型技能人才。[3]
2.良好的职业素养与工匠精神。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素养一般包括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精神等。职业素养的高低对个体职业发展的高度起决定性作用,高职院校应将职业素养教育贯穿学生学习的全过程。
高职院校旨在为社会培养多样化人才资源,尤其注重对于技术和技能的传承与创新,通过培养大批量的高素质劳动人员和技术技能人才来实现促进社会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良好的职业素养对于高职院校学生而言犹如为自身打造的名片,也是社会信息化、工业化与创新性、可持续性发展的必然要求。工匠精神应是高素质技术人才的精神呼唤,大国工匠铸就国家的辉煌事业,而工匠精神唤醒学生的灵魂追求。“两化融合”要求职业素养与工匠精神高度对接,进一步要求专业技术人才按照工匠精神来提升自我,为经济结构转型与“制造强国”贡献力量。[4]
3.持续的学习创新能力。“两化融合”对创新型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创新能力是经济竞争的核心,我国实现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有赖于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高职院校学生在专业技能实践方面的培养有着其他类型学校学生所不及的独特优势,然而能否在实践锻炼中传承技艺、追求创新则是关键所在。在如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主旋律中,人人都应争当创业创新的排头兵。而作为高素质技术人才的学生群体,则更应该顺应时代的潮流,在思维、视野、观念上更加灵活,逐步从传统操作技术员转化为有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的创新实践型人才。
4.稳定的身心素质。当前,毕业生“慢就业”“缓就业”“短就业”现象频发,“就业难、难就业”仍然是高校毕业生不可避免的顽疾,然而在工作过程中,往往也出现眼高手低、工作态度差、适应能力不强等问题。是否具有稳定的身心素质,既是高校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也是检验毕业生就业胜任力的重要标准。
对于高职院校毕业生而言,更加需要学生不断努力增长专业知识、强化专业技术技能、提升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在学习和工作过程中,适时调整心态,保持良好而稳定的心理素质,对面临的工作环境冷静分析,既要注重内心体验,也要快速实现从学校到职场的角色转换。
随着国际政治风云变幻和国内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当前政治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与复杂性给学生的思维、视野、信仰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与影响,而思想政治教育关乎青年价值培养与人才成长。将思政教育与胜任力素质培养融合不仅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创业观念,为学生提供可持续发展职业能力,也能形成教育合力,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效果。具体教育模式如图1所示。
图1 思想政治教育与胜任力培养相融合的教育模式
第一,优化调整教学内容。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应对思政授课内容做出适时调整与改革,用丰富的史料、案例、人物事迹调整教学内容,增加职业素质教育的比重。加强形势政策和军事理论教育,引导学生把社会价值和个人理想结合起来,正确看待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树立正确的职业素养和道德观念。笔者实施的“国防教育全覆盖校园文化育红心”项目成效显著。第二,创新基于胜任力的思想政治理念。在思政教育课程体系中强调以人为本理念,从而促进学生个性才能发展,适应社会岗位需求;坚持知行统一理念,既要注重理论教学,更要重视实践教育和体验养成教育;注重社会规范与能力培养相结合的理念,思政教育承担培育社会道德规范思想的任务,胜任素质教育则培养学生落实职业道德规范的能力。第三,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在胜任力培养方面的隐性教育。倡导开门办学,校企合作办学,课上课下都下功夫,校内校外都尽责任,形成高校、企业、社会协同效应,引导学生养成终身学习、时时学习的习惯,锻造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维方法,不断拓展知识视野、国际视野和历史视野。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要求职业院校全力打造同时具备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能力的“双师型”教师,不仅要有高专业技能水准,传播科学文化知识,还应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相当的职业素养,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与职业发展规划教育,因此,要发挥教师的职业胜任力,激发学生的就业热情与职业责任感。在课程实训、技能训练过程中,发挥教师“工匠精神”的教育引导力,以言传身教的方式向学生传递耐心、坚韧、专注、细致的“马灯精神”“芦席棚精神”,培养学生艰苦奋斗、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教学相长、学生之间彼此学习,使工匠精神通过具体实践外化为高职学生技术技能的提升,内化为学生的职业胜任素养建设和职业技能追求。
在“两化融合”视域下,企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模式不断随之改变、与时俱进,根据企业相关岗位对员工的素质能力要求,就业劳动者应达到尽可能高的任职匹配度。企业在招聘高职院校学生时更加看重学生的工作技能、实践操作能力和岗位沟通能力。以无锡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根据图2所示,2018年用人单位对学校人才培养的改进建议主要是强化专业实践环节,其次便是加强校企合作。企业作为对人才素质培养最有发言权的甲方,应直接参与到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胜任力模型构建、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科研服务、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中来,共同推进工学结合、顶岗实践、订单班培养、实训基地办学等人才培养模式,合力培养德技并修的高素质产业生力军。
图2 用人单位对学校人才培养的改进建议
基于现代学徒制,建设适应岗位技能需求的现代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主要建设路径如图3所示:第一,通过对当地知名企业的筛选调研,了解行业对高职学生的人才需求及学生职业胜任力情况,确定具体实施现代学徒制的职业岗位。第二,通过对选定企业走访,由企业技术工程师与学校专业教师共同分析工作岗位任务,并在工作过程中实行岗位流动制以满足学生不同阶段的认知规律及职业生涯发展规律。第三,根据现代学徒制特点,校企共同建立符合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课程体系,以企业生产任务、岗位技能标准为主线,设立专业理论教学、实习实践考核、毕业设计、科技竞赛、“1+X”证书培训、职业素质教育、“互联网+”创新课程等课程模块,既满足职业教育改革需要和企业自身发展要求,也为学生的就业胜任力及职业生涯发展提供了核心竞争力。
图3 现代学徒制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职业素养源于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主导性主要表现为:物质文化,通过设立奖助学金、提供生产设备、校园环境建设等,为学生提供“仿真”职业环境;精神文化,通过企业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开办讲座、担任校外导师等,增强学生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制度文化,通过完善管理团队建设机制、人才培养方案建设、校企资源共享等,缩短高职院校学生的企业适应期。
高职院校应立足于社会、企业的需求,在校园文化中融入优秀的企业文化,让学生在校期间尽早接触并感受企业文化和职业氛围,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自觉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提高就业胜任力,更好地适应企业岗位要求,实现由学生到“职业人”的充分转变。[5]第一,企业文化融入新生入学教育。让学生在开学初期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并结合专业认识,为新生确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多元的职业发展方向。第二,企业文化融入课堂教学。课堂教育是职业素养培养的主阵地,开展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专业课、实训课和有利于学生职业认知及胜任力提升的公共课,将企业家典型事迹、职业情景模拟、创业案例等引入课堂,让学生体验丰富的企业文化,提高对将来职业的认同和向往。第三,企业文化融入技能大赛和社会实践环节。让学生在技能培训、实践操作过程中,充分体验岗位职责和规范要求,自觉培养环境适应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第四,企业文化融入学生社团。学生社团作为培养兴趣、发展潜能、提高综合素质的“第二课堂”,也是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桥梁。通过企业党小组、工会组织与学生社团相结合,将企业文化的责任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团队精神、敬业精神逐渐渗透到校园的校风、学风建设中来。融入企业文化理念的社团活动不仅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法纪观念和人文精神起到教育和熏陶的作用,同时对学生职业素养、职业道德和职业情感的培养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胜任力对于深化“两化融合”、助推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更大的人才红利具有重要作用。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与胜任素质培养相融合,引导学生将个人理想与社会需要结合起来,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职业素养,提高可持续发展职业能力。发挥“双师型”教师职业胜任力的模范作用,将教师“工匠精神”的教育引导力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引领学生就业胜任力的形成。校企共同完善现代学徒制教育模式,引导高职院校学生切实走进企业、走入社会,满足学生就业需求与社会人才需求,培养让企业满意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加强校企文化融合创新,发挥胜任素质主导性,加强学生企业文化认同感,更好地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高就业胜任力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