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供应链管理是所有中小企业经营活动的核心内容,也是企业进行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在全球经济下行阶段,市场环境日益恶化,如何提升供应链管理水平一直是中小企业的研究重点。本文通过分析当下信息化的时代背景,就企业对供应链的管理要求和信息化特点,提出借力信息化来提升供应链管理能力,并给出了信息化建设的路径和方式,对中小企业供应链信息化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两化融合 中小企业 信息化 管理
一、背景
早在2002年中共十六大上就提出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2007年十七大又提出“大力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十七届五中全会又明确“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加快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的战略思想,为中国开启了“两化融合”战略的序幕。2011年4月,工信部、科技部、财政部、商务部、国资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八项两化深度融合的工作任务,包括应用信息化实现企业在研发、生产、经营管理、资源利用、安全生产、降本增效等各个方面的水平和能力的提高。
中小企业做为中国工业社会中的主要经济体,数量超过1000万户,贡献了中国60%的GDP和50%的税收,解决了80%的城镇就业。2009年国务院就发文特别提出要“加快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继续实施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加快推进重点区域中小企业信息化试点,引导中小企业利用信息技术提高研发、管理、制造和服务水平,提高市场营销和售后服务能力。[1]”
供应链管理则从“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全面规划供应链中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并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等”阶段发展到“对供应链涉及的全部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全面管理阶段[2]。随着时代的发展,供应链和供应链管理的外延不断扩大,对企业管理的资源和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应用信息化手段,通过信息化提高中小企业的供应链管理水平,形成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变得日益重要。
本文通过对中小企业进行分析,就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建设信息化的路径方法提出建议,为中小企业通过信息化建设提升各项竞争能力提供理论支持。
二、供应链管理与信息化
(一)中小企业供应链管理要求
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小,组织程度差,管理水平较为低下。一般处于供应链的中游或者上游,配套服务于下游用户企业,在供应链中创造的附加价值较低,话语权也较弱。因此,中小企业在供应链管理活动中要求与之合作供应商,包括供应商的供应商能够实现:
1、及时组织规模生产
供应链的上下游企业之间,由于受“牛鞭效应”的影响,市场需求端的细微变化都能导致供应端企业的组织生产难度成倍加大。而一般消费者对产品的品牌忠诚度很低,产品延迟交付极可能使消费者转投到竞争对手的怀抱。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确保产品准时交付到下游客户、批发商、经销商、卖场乃至终端用户手中是所有中小企业面临的难点。
2、准确传递产品特性
任何产品都有关于外观、尺寸、性能、安全、法规、包装、装配工艺等显性或隐性的特性要求。产品从研发、试制、量产、检测、运输、用户装配、再运输、再检测等整个供应链环节中涉及的企业繁多,周期很长。在产品流转过程中,任何特性偏差都可能造成最终产品在市场的不合格,严重的会造成买家退货、索赔,监管部门处罚等不利后果。在供应链流转过程中,准确传递产品特性并使终端产品满足消费者预期要求,是中小企业的管理要点。
3、有效控制供应链成本
中小企业最主要的竞争手段便是成本价格,更具性能价格比的产品更具市场优势。企业在供应链中面临众多的同行竞争,这就要求供应链上所有与之合作的企业能有效控制生产成本、采购成本、运输成本等各项供应链成本,从规模采购,精益生产等各个环节合理配置资源,发挥价格竞争优势。
4、不断提高响应速度
思科公司总裁约翰.钱伯斯著名的“快鱼吃慢鱼”法则认为,“在Internet经济下,大公司不一定打败小公司,但是快的一定会打败慢的”。中小企业要在市场中占据优势,必须能准确的把握住市场的需求,了解并预判发展方向并快速的采取行动,响应市场的变化和要求。无论在研发阶段、生产阶段或者是售后服务阶段,必须最大限度地提高响应速度,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减少损失,抢得先机。
(二)中小企业信息化特点
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由于受盈利、融资能力限制,普遍在基础设施、IT人才和资金投入上存在不足。具体呈现出如下特点:
1、组织规模小,应用范围大
中小企业规模较小,一般在供应链中承担零部件供应商的角色,而供应商的供应商通常规模更小。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中小企业大多具备完整的采购、仓储、销售业务,并涵盖相应的财务、质量、生产、人力资源等管理模块,这就要求信息化能够支撑企业全部的业务需要,实现产品数据、财务数据、生产数据等企业内部信息经由系统完成传递与分析,并最终形成决策,逐步再将系统拓展至上游供应商和下游客户处,最终实现电子商务的应用。这就要求配套的信息系统具备完整的功能模块,且各业务功能模块之间能互联互通,共享同一数据库。
2、流程标准化,要求个性化
中小企业业务相对简单,一般处于供应链的中上游,他们以学习大企业特别是下游大客户的业务模式建立起对应的组织机构,因此一般系统的标准化流程都能适用于中小企业,企业也乐意按照标准的流程开展业务,实现管理过程的透明度和公正性,这有利于提高决策的效率降低风险,便于结果追溯和工作精细化。但因为中小企业自身的行业特点,有些重视精益化生产,有些重视全面质量管理,还有些更重视产品生命周期管理,资源投放侧重也各有不同,应用的信息化模块也各有特点,在不违反逻辑方法的前提下系统应能适应个性化调整。
3、为企业未来发展提供可扩展预留
中小企业的产品通常更新较快,生命周期较短,其业务紧随客户的要求而不断发展变化。随着企业自身规模壮大,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对信息化的要求也将越来越趋同于下游大型客户企业,倾向于应用较新的技术手段来实现业务拓展,管理重点也从生产、销售、财务等日常模块转向供应链管理、决策分析等更高级的功能应用。同时随着国际竞争环境的变化,譬如欧盟RoHS,REACH指令及碳排放相关协定的生效与推广,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过程中必须符合这些新的要求,自然要求信息系统能够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这就要求信息化规划时具备一定的前瞻性,并为企业未来的业务发展提供可扩展预留。
4、受国家宏观政策影响较大
根据《2015年中国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估报告》调查数据,2015年全国信息化发展指数比2014年增长了7.69。其中网络就绪度指数为增长了12.25;信息通信技术应用指数增长了6.1;应用效益指数增长了1.78。可以看出中国企业的信息化发展水平在逐年提高,特别是网络就绪度指数增长最快,增长率达到20.1%,明显受国家支持宽带网络和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络建设的政策支持影响[3],而各级政府出台的“两化融合”相关扶持政策也都有利于中小企业对信息化建设的资源投入。
作为中小企业管理内容中最为重要的供应链管理,不同的供应链之间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理顺并优化供应链资源,更需要依靠有效的信息技术支持,如ERP、SRM、BI、OA、PDM等是建设供应链信息化的重要工具,企业必须依托自身的管理需求不断引入和实施符合企业特点的信息系统,按各项管理要点实施供应链管理战略。
三、借力信息化提升供应链管理能力
(一)供应链信息化建设的路径
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应遵循“先易后难,稳步推进,不断优化”的原则,先从组织内实施,然后再拓展到组织外部相关方,先从管理端实施,然后再拓展到生产端和决策端。
首先在企业内部完成局域网、互联网接入的建设,将单机联网、共享数据作为工作重点,将日常的业务数据、管理文本通过EXCEL、WORD等工具软件实现电子数据存储,便于工作人员逐步适应计算机和软件的输入、输出方式,为后续实施信息系统奠定基础。在该阶段的供应链管理过程中,可以实现上下游合作方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传递订单、资金、质量相关的数据和信息,与传统方式比提高了沟通速度。
接着可以导入并实施以ERP为核心的信息系统,同样采取分布实施的方式先实现采购、入库、销售的信息模块应用,按难易程度逐步完成质量管理、产品数据结构、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等关键模块的上线应用,真正帮助企业实现产品数据准确,信息反馈及时,业务流程清晰,与传统方式比提高了管理质量。
以上两个阶段解决的是企业内部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问题,要将管理内容拓展到企业外部,就需要实施以SRM为主的系统,并使该系统能跟ERP实现整合应用,共享数据,SRM可视为ERP系统的外部拓展模块,它将企业外部的相关方特别是供应商纳入到系统统一管理,将供应商作为企业组织结构的延伸,实现业务管理的一体化,把订单数据、产品特性、日常沟通、资金兑付等所有企业经营相关的管理活动通过SRM进行管理,要求企业的供应商统一登录SRM系统进行订单、产品图文档、询报价等业务的登录和应用,开放权限让供应商能够便捷地查询到开放的ERP、PDM数据,便于供应商与企业之间的互动和协作,间接地实现了供应商自身的信息化。通过SRM系统还能够帮助企业汇聚更多的供应商,提高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合作粘度,增强了企业凝聚力。
最后依托ERP、SRM等系统的应用,充分挖掘信息系统中共享数据,不断在优化系统的深度和广度,可以在生产制造模块中逐步实施MES系统,借助智能装备在车间的推广部署,通过MES系统将PLC编程器、条形码、测试仪器、机械手等联系起来,打通车间制造与上层管理的信息通道,保证生产数据及时、准确的得到统计与分析,促使产品质量的标准化。还可以在合适的阶段部署BI、DSS等决策工具,实现企业大数据分析,为企业发展战略和供应链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二)供应链信息化建设的方式
在供应链管理中,通过信息化建设能够更好地协调企业与供应商、客户之间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企业将产品发运给客户,客户确认签收后,信息系统形成应收信息,实现资金流入。企业接收供应商的产品,企业同样确认签收后,信息系统形成应付信息,实现资金流出。在企业实际的业务活动中,传统的管理方式容易造成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在数量、金额上的不一致,造成经济损失。而通过信息化工具,在应用统一平台,共享数据的前提下,能够实现物流与信息流的一致性,进而保证资金流与信息流无差异,从而降低由于信息错误造成经济损失发生的概率。
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具体可采取“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方式。在系统的选择上,应选用成熟度高的产品,通过与软件服务方深度合作,在企业内上线标准化的管理模块,再应用到一定程度后,加载企业自身的需求和特点,由软件方或企业自身的IT人员进行个性化的二次开发,最后形成自己的信息化标准并推广到整个供应链应用。
中小企业的供应商通常规模更小,信息化基础薄弱,缺乏专业的IT人员,在企业经营管理的能力相对较弱。由供应商单独实施信息化建设的投入成本较大,且产出效益不够直接。只有通过以企业自身的管理要求为中心,通过在供应链中的主导地位,去要求并引导供应商开展信息化。在具体实施方式上,应围绕供应商最关注的核心问题,即订单、质量、资金等首先部署应用模块,甚至直接将供应商作为企业的分支机构直接纳入企业信息平台,在企业自己的信息平台上开辟一个专有的供应商登录模块,通过免费或收费的方式让供应商把日常的管理活动统一到该系统中,实现最低成本的共享数据和信息化应用。
通过上述方式的信息化建设,即利于供应商以较少的资金投入实现较高水平的信息化管理,又能增强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合作关系,形成一致的供应链竞争能力。
四、结语
未来的竞争是供应链之间的竞争,而供应链中竞争能力最弱的是众多的中小企业,他们处于供应链中游,大多从事着劳动密集、附加值低的生产制造行业,他们是当前中国制造业供应链中的“短板”。但正是这些中小企业却决定着“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型关键。无论是德国的“工业4.0”还是美国的“工业互联网”,均离不开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而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就是提升这些中小企业的信息化水平,把“短板”变成强项。利用处于下游优势地位企业的技术、资金、人才优势,汇聚更多的中小型企业投入到各自供应链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中,是一种比较经济,又相对容易实现提升供应链中全体中小企业信息化整体水平的方案。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EB].国发(2009)36号,2009—9—19
[2]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物流术语2015版[S].国家标准,GB/T 18354—2006,2006
[3]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2015年中国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估报告[R].2016(6)
(蒋加星,1979年生,江苏无锡人,无锡杰夫电声股份有限公司高级经济师。研究方向:产业经济,企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