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语言学框架下德语语言的象似性特征分类研究

2020-01-01 22:45马迅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年11期
关键词:次序德语范畴

马迅

(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南方翻译学院,重庆 401120)

语言的产生和运用与人类的认知过程与需求密不可分,而认知语言学则是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提出语言的创建和运用均可通过人的认知活动加以解释,语言符号的象似性作为语言学后现代人本主义的代表性原则, 近年来发展成了认知语言学下的一个重要的前瞻性研究领域。

探讨语言的象似性实际是在探讨语言与现实认知, 意义与形式之间是否存在可理据的特性以及语言的“能指”与“所指”时间的关系是任意的还是象似的[1],符号学家皮尔斯Charles Sanders Peirce 最早观察到了“能指与所指”之间的象似关系并将这种思想逐步向语言学渗透。 历史上这两个对立的观点一直伴随着整个语言符号学的发展历史。 结合王寅及王铭玉等国内多名学者的分析, 对这一问题的理论研究历史总结为3个重要阶段:(1)两论相持; (2)形式主义时期即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提出的“任意说”;(3)功能主义:20世纪60年代末功能主义开始成为一种思潮并崛起使得语言的象似说得以承认和崛起至今[2]。

该文基于皮尔斯的经典符号学,认知语言学,及国内外专家在相关领域的理论分析依据, 尝试分析德语语言中的象似性表征特性, 并试图在认知语言学框架下探讨德语语言中体现的象似性及其具体分类。

1 德语语言的象似性的分类表征

1.1 次序象似性

次序象似特征表现了人类现实生活中事件发生的先后时间顺序与语言结构中的各语言成分之间的线性顺序存在可类比的相似之处。 一个简单的例子是句子中各成分之间的顺序与现实中事件发生的实际顺序相匹配一致, 如Er kam rein, sah mich, und sagte seine Bitte,句中动词成分的先后表达次序相对固定一致,且符合事件实际发展先后规律:她先进门,看见了我,说出了他的请求。 而如果将上述句子顺序改变则句子或多或少会变得奇怪及不符合逻辑如该句表述为(Er sagte seine Bitte, sah mich, und kam rein)则让人摸不着头脑,不知句意所云。当然在某一些德语语句中成分之间的次序是完全可以被互换的,但与之对应的,句意传达的现实事件的结果及次序也随之发生相应改变:

例1 a. Sabine heiratete und bekam ein Kind

b. Sabine bakam ein Kind und heiratete.

当然,在这里主要以简单句为研究主体,其中的并列连词und 仅起到了自然衔接句子成分的作用, 对句子成分顺序并无影响; 在德语主从复合句中也不乏一些表达时间先后的从属连词如bevor 或nachdem,出于强调或表达需要可能打破句内原本表达句序从而在句序上与事件实际发生顺序相反,此种情况另当别论。另外, 德语中形容词在句中的位置也可能体现与现实事物之间的这种次序象似性,如

例2 c. Thomas streicht die rote Tür an

d. Thomas streicht die Tür rot an

上述c,d 两句中形容词rot 的位置不同句子所表达呈现的意义也截然不同, 在c 句中门的颜色在汤马斯粉刷之前已经是红色(rot)了,此时颜色是对事物性质的直接表述;而在d 句中事物原本的颜色未知,在句中所表述的是门被汤马斯粉刷之后的颜色为红色。 在德语中修饰名词作定语的形容词, 由于表述的是事物本身的直接属性,都会置于名词前,如果置于名词后,则反映出事件结果先后的象似性——如上述d 句中门的颜色(红色rot)不是门原本自带的,而是粉刷之后才有的颜色,故置于门(Tür)之后。

此外在一些常见德语短语中次序象似性也有充分体现, 短语成分之间的线性次序与人对事件发展及结果的认知先后次序相匹配,如

例3 e.früher oder spter, Tag und Nacht, Kommen und Gehen, Geben und Nehmen, usw.

这些短语中的单词顺序在德语中原则上来说是不可逆的, 没人会说 spter oder früher, Nacht und Tag,Gehen und Kommen 这也与人对事物的普遍认知顺序规律相匹配。

1.2 距离象似性

距离象似性则把我们对概念上的认知距离在语言句法中进行体现, 在我们的认知中有着紧密关联的事物及概念, 在语言表现形式上也有邻近及紧挨出现的趋势, 与此同时那些在我们感知中相互没有紧密关联的事物则在语言表现形式上也隔开了一定距离,如

例4 f.Herr Hoffmann heiratet die Tochter des Nachbarn.

g.Herr Hoffmann wird die Tochter des Nachbarn heiraten.

h.Herr Hoffmann hofft, die Tochter des Nachbarn zu heiraten.

i.Herr Hoffmann tr?umt davon, die Tochter des Nachbarn zu heiraten.

上述例句中,f 句的主语Herr Hoffmann 及其发出的谓语动作行为heiraten 以及承受谓语动作行为的四格宾语die Tochter des Nachbarn,两两之间均是直接衔接,行动得以实施。而在g 句中谓语动作行为与主语之间出现了一定距离,中间间隔了将来时助动词wird——作为一个对未来即将发生但现在仍未发生的动作的指示。 而在h 句和i 句中谓语动作行为的实施变得越来越不现实,所以表现在语言层面中主语,谓语动词及宾语之间的间距越来越大。

另一个距离象似性体现在德语中对三格宾语及四格介词宾语的区别上,见以下两对比句。

例 5 j. Andreas schickt seiner Freundin einen Liebesbrief.

k. Andreas schickt einen Liebesbrief an seine Freundin.

在例5 j 句中seiner Freundin 作为情书的接收者与主语Andreas 动作行为schickt“直接衔接。 从间接宾语seiner Freundin,主语Andreas,及其谓语行为schickt之间直接无间隔线性排列来看, 女友是直接收到了这封信的。 但在k 句中,主语Andreas 的谓语行为以及三格宾语seiner Freundin 之间间隔了被主语寄送的四格宾语(einen Liebesbrief) 然后紧跟一个an seine Freundin 作为介词宾语。 通过谓语动词schickt 以及带an的介词短语间间隔的距离可以注意到的是Andreas 把情书寄了出去, 但是他女友是否真的收到了这封情书则不得而知。同一个动词,类似的直接宾语和介词宾语之间的对比区别也体现了动词与宾语之间的联系差别如就动词hren 而言,Ich hre ihn 和Ich hre von ihm 两句对比中发现前者动词与宾语直接连接意思表达更为直接,即我听到他(发出的声音),是动词与宾语直接相关的结果, 而后者动词与宾语间隔了介词von 在意思上理解为“我(从别人处)听说了他的事”,体现了动词与宾语的间接关联性。

此外这种距离象似性还以一种抽象模式体现在德语的人称称谓表达中。 在德语中存在两种第二人称称谓:du 和Sie.我们都知道德语中第一人称(即说话人)单数是ich;第二人称(即谈话对象)单数是du;而某个被谈及的第三方单数形式是er(他),sie(她),es(它);三人称复数形式则是sie。 当说话人与被说话人关系熟悉亲密则使用第二人称单数形式du 称呼对方;而如果说话人与被说话人之间并不熟悉甚至是陌生或存在一定的社会关系地位差异就会选用第三人称复数的大写首字母形式即Sie,来代指第二人称以展现人与人之间的这种社会身份距离感。 这意味着第三人称复数的形式在德语语言的人称表达体系中被视作一种人与人社会距离感的独特表现形式。 体现了语言称谓表达形式与人际关系疏近之间的一种象似对应。

1.3 数量象似性

数量象似性是指我们倾向于把语言符号的数量多少与想要表达的意义的多少及程度对应联系起来:如ein Riiieseneis 通过增加字母i 的数量来起到强调冰激凌(eis)相当巨大的目的,同样的规则也经常被儿童无意间运用, 尤其当他们想强调复数概念的时候例如:Guck mal,Blume,noch'ne Blume,noch'ne Blume。 译为看呀,花,还有一朵花,还有一朵花...通过重复“一朵花”小孩想要表达的是花的数量很多,这和语言形式单词数量上的不断重复扩大一一对应。

在德语中礼貌用语也体现了这一数量象似性,如以下称谓及说法中, 社会关系距离感与语言表现形式中单词的多寡成正相关。

例6 l. sehr geehrter Herr Professor Dr.Holzmann

m.Sehr geehrter Herr Professor Holzmann

n.Sehr geehrter Herr Holzmann

o.Lieber Herr Holzmann

p.Lieber Andreas

q. Hallo

r. Hi

1.4 参照类比象似性

在人的认知习惯中多个物体之间做参照比较时会习惯把质量体积较大的, 相对稳定固定的物体视为参照物,用于衬托和给体积质量较小,且移动灵活的物体提供参照。 即是认知范畴中图像/背景; 对应主题/话题的类比认知规律[3]。 如我们习惯去说自行车在屋子旁边,而不会说屋子在自行车旁边,在德语中人们可以表述为Das Fahrrad ist neben dem Haus, 但是却不会说Das Haus ist neben dem Fahrrad. 类似的例子还有德语中可以说Rudi sieht wie sein Vater aus; 但是绝不会说Rudis Vater sieht wie Rudi aus; 又比如人们可以说Whrend des Schlafens hat er getrumt, 但是绝对不会说Whrend des Traumes hat er geschlafen. 原因在于Rudi,Traum 只能看作是“图像”和“主题”,而不能是“背景”和“话题”。

1.5 范畴标记象似性

人们在认知世界的时候出现了将概念“范畴化”的过程,所谓范畴化是指“人们划分范畴的过程和方式,体验哲学及认知语言学将其描写为‘人们基于互动体验, 对外界事体的属性进行适度概括和类属划分的心智过程或理性活动'”[4]随后认知科学家们发现了范畴的层次, 人们正是基于此来有效快速地处理分析信息和概念[5]。 范畴的“基本层次”(Basic level)研究始于Brown, 基本层次是人认知世界的基础也是人最早最自然习得的范畴[6],后来Rosch 与Mervis 将范畴分为3个层次:“(1)上义层次;(2)基本层次;(3)下义层次”[7]。其中, 基本层次的概念具有经验感觉上的清晰性和完整性。如“树”“桌子”“鸟”等,人们能在头脑中对这一类概念范畴形成一个初步直观的影像, 基本层次概念统一性仍较高, 在语言表达中人们习惯用简短的词型承载其意义,也体现其概括性,处于基本层次的范畴一般是无标记的,而其下义层次涉及的概念则更为细致,人对下义层次的概念认知更为复杂并注定要在基础层次上增添更多附加属性来进行概念上的细化处理和精细区分, 这种复杂细致化范畴认知规律同样体验在语言词汇形式上的标记性复杂化, 如德语中Mann 指基本层次概念“男人”,而涉及具体某项职业男商人,则是Mann 的细致化复杂化的下义层次概念,德语中对其在基本层次上进行了添加标记处理即男商人:der Gesch?ftsmann; 又如基本概念Kleidung 是一个基本层次的统称概念,指服装;其下义概念单件衣物的表达就是在基本层次后做标记进行概念细化的体现即das Kle idungsstück.德语词汇中复合词语众多,其中不乏类似通过对基本层次范畴词汇进行标记从而达到将基本概念通过增添词型结构以求达到认知上细节化复杂化目的的具体例子,这体现了认知的范畴化标记规律与语言结构形式的象似特征。

2 结语

语言符号的象似性研究近几年来成为最具发展潜力的研究领域之一, 关于语言象似性的研究不仅涉及语言学本身的范畴,更涉及哲学领域,象似性问题本质上是语言所表达的意义与客观现实, 人的认知经验结构及概念框架之间的关系问题, 然而目前国外针对象似性的目前已知的研究理论实例及案例分析一般基于英语或中文, 对于小语种尤其是德语语言的象似性在相关认知语言学的框架下的分析阐释鲜有实例讨论,且由于德语语言在句法词汇等语言结构形式上的特殊性其象似性与传统以英文为实例的分析方法和结果有一定的区别和特殊性,因此研究象似性,剖析德语语言中象似性所体现的语言认知结构并对比分析与其他语言中象似性体现的相同及不同点对于进一步理解德语语言与德语认知及思维的关系具有重要价值。

猜你喜欢
次序德语范畴
批评话语分析的论辩范畴研究
汉语义位历时衍生次序判定方法综观
次序统计量概率分布近似计算
德语学习中英语的干扰性问题及其在德语基础教学中的意义
德国1/5小学生不会德语
回路范畴的扩张及其应用
语文阅读教育中的三对重要范畴辨正
Eva Luedi Kong: Journey to the East
生日谜题
丹麦小店流行取“难听的”德语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