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沥泉,史立新,周公贤
(1.无锡市教科院,无锡214001;2.无锡华罗庚研究会,无锡2140003)
本文系2009 年一道高考全国卷数学试题压轴题所引发的思考。先看题目的表述:
文献[1-3],都涉及到对2009 年全国卷I(理)22 题(下称考题)的研究与评论。题目是这样的:
设函数f(x)=x3+3bx2+3cx 有两个极值点x1和x2,且x1∈[- 1,0],x2∈[1 ,2]。
(I)求b、c 满足的约束条件,并在坐标平面内,画出满足这些条件的点( b, c )的区域;
(II)证明:-10 ≤f( x2)≤-1/2。
略解(I)由题意推出b、c 的约束条件为:
满足这些条件的点( b, c )的区域为图1 中阴影部分并含其边界。
由于命题者对(II)的标准答案所给出的证明(此处从略)是“消去了系数b”而推出的。
结果;于是就有文献[1]的质疑:“为什么不消去c”?进而又有文献[2]和文献[3]等争鸣与评论。其实,“消b”正是运用了关系式f( x2,b ( c, x2));而“消c”是运用了关系式f( x2,c ( b, x2))。由题设,点( b, c )虽约束在区域φ( b,c )中,但它们却可以是其中的任意一个点。实际上,这个看似关于要求f( x2)的一元三次多项函数的极值,却是一个关于二元函数在平面区域φ( b,c )下的条件极值问题。因为,x2是f'( x2)=3x22+6bx2+3c 的根,且x2∈[1 ,2],故
图1
一般说来,对诸如此类条件极值问题的处理,中学生只能运用一些特殊的解法,而大学生则会自然而然地运用一般的方法,即拉氏乘数法去求解[4]。但作为一个中学数学教师,不仅应该通晓初等数学,而且也应该了解其高等数学背景。尤其是高考试题中的那些把关题和压轴题,都具有明显的高等数学背景,它们对以后进一步深造来说是非常必须的,具有较好的选拔功能,同时也具有导学和导教功能。对这些问题,教师本身在思想上没有个底,要在平时引导学生获得较高的数学素养是困难的,而要在高考时转化为学生在考场上的能力更是不可能的。
F.克莱因(Felix Christian Klein,1849~1925)强调要用近代数学的观点来改造传统的中学数学内容,倡导“高观点下的初等数学”意识。在克莱因看来,基础数学的教师应该站在更高的视角(高等数学)来审视、理解初等数学问题,只有观点高了,事物才能显得明了而简单;有许多初等数学的现象只有在非初等的理论结构内才能深刻地理解。他的名著《高观点下的初等数学》,对我国从事数学学习和数学教育的广大读者具有较好的启示作用[5]。用拉氏乘数法并借助数学软件Mathematica 来审视这道高考压轴题,不仅不会有上述的质疑和争鸣,而且还能深刻地理解命题人是如何给出这道考题的题设条件的。
尽管多元函数求极值计算量较大,很多情况下手动计算难以实现。但应用数学软件不仅极大地降低了多元函数极值问题的求解难度,提高了教学效率,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以下介绍使用拉氏乘数法和Mathematica 对此问题的实现[6-8]。
先引入一元三次多项式函数的极值点公式。如所知,关于x 的一元三次多项式的一般形式为f(x)=ax3+bx2+cx+d,其中a、b、c、d ∈R,是多项式f(x )的系数,确保f(x )是3 次多项式。
证明:我们先考虑形如f(x)=x3+cx 的较为简单情形。显然,当c ≥0 时,恒有:
f'(x)=3x2+c ≥0,故f(x )在( -∞ , +∞ )上是增函数,无极值点;而当c<0,且x ∈( 0, +∞)时,
下面,我们考虑一般情形,不妨设:
a=1,f(x)=x3+bx2+cx+d。
否则只要改变项的系数而已。考虑等价式:
右边的导函数为:
对于常系数的一元三次多项式,它的极大值点和极小值点是确定的、固定的,其本身并无极值可言;然而,对变系数的一元三次多项式,随着它们的系数在某一个范围内变化,它的极值点也随之改变,相对前者而言的常数已成为变量,因而就有所谓的极值存在。
下面,我们利用数学软件Mathematica 给出那道考题的动态图像,指令为:
Manipulate[Plot[x^3+3*b*x^2+3*c*x,{x,-2,2},Plot Range→All],{{b,-1},-1,0},{{c,-2},-2,0}]
它表示f(x )的系数b、c 可以在区间b ∈[- 1, 0] 和c ∈[- 2, 0] 上变动,只需滑动图2 左上方b、c 轴上的小方块,就可以得到你所需的状态图,图2 和3 给出的是当b、c 都在初始时刻和取中时刻的图像。
图2 b,c在初始时刻
图3 b,c在取中时刻
图4
图5 f(x)min=-10
从上面图像也可以看出,当b、c 在给定范围内变化时,f(x )的2 个极值点落入区间[- 1, 0] 和[1 , 2]。由此可见,那道高考压轴题的题设条件可由此得来。
那么,一般说来,如何求出变系数一元三次多项式函数极值点的极值呢?仍以f(x)=x3+3bx2+3cx 为例,请看下文。
由上述定理知,函数:
现要求函数:
简记为f(b,c)()1。
完全类似地,由二元函数:
简记为f(b,c)(2)。
我们可以考虑另一个极值点x1的最值f( x1),当然也是在区域Φ( b,c )上。这里在( b,c )∈[- 10 ,10] 时 我们给出它们的图像,图6 和图7,姑且称之为立方抛物面。
图6
图7
图6 和图7 的Mathematica 指令分别为:
则:
两式相减并化简,得:
两边可约去x2并代回它和式(1),得:
化简后得:
不合题意,故f 在区域Φ 内部无驻点,亦即阴影区域内的任意一点都不可能是驻点。因此,它如果有驻点,应落在它的4 条边界线上,现考虑边界,应用多元函数求条件极值的拉格朗日乘数法,有形式:
人工计算工作量有点大,我们还是借助Mathematica[9]。通过有效尝试,先考虑约束条件-4b-c-4 ≤0 和2b-c-1 ≤0,命:
求F 对b, c, δ1,δ2的偏导数,得:
求F 对b, c, δ1,δ2的偏导数指令:
解下面这个驻点方程组:
求解驻点方程组的指令:
再考虑约束条件2b+c+1 ≤0 和c ≤0,命
求F 对b, c, δ3,δ4的偏导数,得:
令其为零,解下面的方程组:
Mathematica 指令与上类同,此处从略。以上求得的2 个可能极值点,恰好就是f 在区域Φ 的2 个顶点和把它们代入f(b,c)(1) 所得的值,与 另2 个 顶 点A( -1, 0 )、C( 0, -1) 代 入 f(b,c)(1)的值:
比较可知其最小值和最大值为:
同理可求在区域φ( b,c )上另一个极值点x1的最值,这里只给出结果(可供读者练习):
图8
图9
其Mathematica 指令分别为:
注:关于上述高考试题的最新文献“二维含参型一元三次函数极值点的最值”[10],全面解剖了国家考试中心所给出的题设与标准答案,并在初等数学范畴中给出了漂亮的结果。
综上所述,我们把2009 年全国高考数学卷I(理)22 题第(II)小问的证明:转化为求二元函数f(b,c)()1:
此外,还给出了它们的直观图像,如图8 和9 所示,从中可以观察到这2 个二元函数在区域φ上是怎么发展变化的。
上述第2 部分的内容与图示,则是说明了这道高考题的出处,即命题者的依据所在。
本文从2009 年全国卷I(理)22 题的标准答案所引发的质疑与评论作为出发点,指出了其本质上是属于二元函数的条件极值问题,把它纳入到拉格朗日乘数法和数学软件Mathematica 的知识结构中,全面实现了对它的求解与证明。这至少说明了以下两点:
其一,正如F.克莱因所言,只有观点高了,事物才能显得明了而简单,许多初等数学的现象只有在非初等的理论结构内才能深刻地理解。相对说来掌握了更高一级的一般解题方法之后,就不必耗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追求那些特殊的解题技能与技巧了;其二,本来那些靠人工计算和操作难以解决或无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如今应用计算机编程和专用应用软件就可以如愿以偿地得以实现。